2018届中考化学真题-分专题分类汇编-专题19-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60.50 KB
- 文档页数:17
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2018年广东省】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答案】C【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A证明金属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故选C。
2.【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X、Y、Z B.X、Z、Y C.Y、Z、X D.Z、Y、X【答案】B3.【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铜片表面有气泡C.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D.活动性Cu>Zn>Mg【答案】C【解析】A、用盐酸与三种金属反应探究金属的活动性时,要求酸的浓度相同,故错误;B、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故不能与酸反应,故错误;C、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试管表面发烫,正确;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Mg >Zn> Cu,故错误。
故选C。
4.【2018年山西省】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ZnCl2溶液【答案】B5.【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D.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答案】D【解析】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错误;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所以开始不产生气体,当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稀盐酸才产生气体,错误;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碱性减弱,但不会变成酸性,错误;D.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相等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与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正确。
2 0 1 8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9金属的化学性质1 . (2 0 1 8•江苏连云港)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 .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 .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答案】D【解析】Al、Mg都能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和2Mg+O2=2MgO,X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XO或X2O3;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判断X比Y、Z活泼,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判断X、Y、Z的活泼性:X>Y>Z;Z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故选D。
溶液反应的是()2 .(2018•北京)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A.Ag B.Fe C.Zn D.Al【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B、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 .(2018•重庆).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则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到盐酸反应完,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①对;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完,会恢复到原温度,②不对;气体的体积不会一直增大,③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对;故选:C。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XYZ B.XZY C.YZX D.ZYX【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已知金属M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查找资料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原子量为x,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若要求得金属M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数据可以是A.(1)(2)(3)(4)B.(2)(3)(4)(5)C.(1)(2)(3)(5)D.(1)(3)(4)(5)2.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2+2KI=2KBr+I2; Cl2+2NaBr=2NaCl+Br2.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A.I2、Br2、Cl2B.Br2、Cl2、I2C.Cl2、I2、Br2D.Cl2、Br2、I23.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4.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6.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AgNO3=M(NO3)2+2A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溶液可能为蓝色B.金属M可能是铝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8.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专题18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专题18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专题18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单选题1.【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2018届九年级模拟】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B.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C.c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D.d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答案】C2.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稀硫酸反应完全后,产生氢气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是()A.b B.a C.d D.c【答案】D【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越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氢气越多,在坐标中表现为斜率越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铝>锌>铁,所以铁的斜率最小,故是c。
或根据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而镁、锌、铁的化合价都是+2价,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则产生的氢气最多,铁产生的氢气次之,锌产生的氢气最少;等质量的铝和镁相比,铝的化合价为+3价,相对原子质量为27;镁的化合价为+2价,相对原子质量为24,带入公式,则得出铝产生的氢气最多,镁次之。
故选D。
3.【湖北省郧西县2017年5月质量检测】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①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②a~b段溶液呈蓝色;③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④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泡生成;A.2个 B.3个 C.4个 D.5个4.【山东省安丘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B5.【山西省太原市百校2018届九年级(3月)联考理科综合】很多古诗词与化学完美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的现象C.“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说明食醋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方法【答案】A【解析】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错误;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正确;C、“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说明食醋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正确;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方法,正确。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市面上有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假黄金首饰行骗,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哪种化学试剂无法鉴别用黄铜做成的假黄金首饰()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铝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黄铜(铜锌合金)中的锌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并产生气泡,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故上述三种物质都可以鉴别出用黄铜做成的假黄金首饰,故选D【考点】金属的和化学性质2.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X﹥YB.相对原子质量:X﹥YC.金属活动性:Y﹥XD.消耗硫酸的质量:X﹥Y【答案】B【解析】A、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X﹥Y ,正确,B、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故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X﹥Y ,则相对原子质量:X<Y ,错误,C、根据反应时间,金属Y反应所需时间更短,故金属活动性:Y﹥X ,正确,D、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X﹥Y ,消耗硫酸的质量:X﹥Y,正确,故选B【考点】金属的活动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3分) 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并边加边搅拌,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2) 写出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点的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答案】(1)Ag+ 、Cu2+、 Zn2+ (2)Zn + Cu(NO3)2="=" Zn(NO3)2+ Cu(3)3【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Zn、Cu、Ag的活动性顺序是Zn>Cu>Ag,所以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先发生反应:2AgNO3+Zn==Zn(NO3)2+2Ag,再发生反应:Cu(NO3)2+Zn==Zn(NO3)2+2Cu(1)结合图像,a点的溶液表示的是第一个反应还在进行,所以此时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g+ 、Cu2+、 Zn2+(2)b~c(不包括b点)段表示的是发生第二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Cu(NO3)2="="Zn(NO3)2+Cu(3)到了C点表示2个反应都完全发生,自然c~d表示所加的Zn过量,所以d点的固体中含有被置换出来的Cu、Ag,还有过量的Zn,共3中物质【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4.(6分)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2018学年第七次高三质量考评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唐诗风云会》到《最爱是中华》,近来,多档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热播,引发社会关注。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更让舆论惊呼传统文化正在勃兴。
为什么似乎在一夜之间,传统文化节目就火起来了?其实,这些节目并不是最近开播的,不少都播出一些年头了。
传统文化节目的产品供给,可以说一直都在持续。
这些年,播放平台的一些文化内容输出,极大拉低了社会需求的下限。
电视剧里,抗战雷剧、谈情说爱的戏码、婆媳育儿剧、古装玄幻剧,已经开始让大家厌倦了,大家希望看到有文化积累和沉淀的精品剧目。
综艺节目要么音乐选秀扎堆,要么明星真人秀扎堆,真正有文化内涵的节目也是少之又少。
被乌七八糟的事物包围太久,观众势必会自发地生出一种反动。
套用文青的话就是,谁的内心没有诗和远方?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成为一种强制储蓄,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我国重视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幼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
在看惯了网红脸、听多了鸡汤话的当下,与其让播放平台被烂节目占据,不如用充满诗香的节目占据。
这些传统文化节目的坚持,终于等来了社会需求的转向,终于等来了更多人的关注。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2分)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
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2.(2分)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3.(2分)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B.属于金属元素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4.(2分)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5.(2分)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6.(2分)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分类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D.金属的化学性质7.(2分)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物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7C.由4种元素组成D.由31个原子构成8.(2分)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2 分)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 2 和 COA .反应①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2+C =COB .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 .X 的化学式为 CH 2D .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9. 2 分)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D 探究CO 2 与水发生反应必要条件A .AB .BC .CD .D(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201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专题一图标类试题01.(2018河北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02.(2018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D。
1.(2018 济宁 8)分别向50g 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2 0 1 8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9金属的化学性质1 . (2 0 1 8•江苏连云港)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 .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 .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答案】D【解析】Al、Mg都能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和2Mg+O2=2MgO,X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XO或X2O3;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判断X比Y、Z活泼,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判断X、Y、Z的活泼性:X>Y>Z;Z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故选D。
2 .(2018•北京)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Zn D.Al【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B、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 .(2018•重庆).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则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到盐酸反应完,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①对;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完,会恢复到原温度,②不对;气体的体积不会一直增大,③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 (2018•河北)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5.(2018•湖南岳阳)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
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丙最不活泼,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甲比丁活泼,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丁比乙活泼,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故选:B 。
6. (2018•贵州安顺) “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 B. C. D.【答案】D 【解析】比较硬度,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硬度小的是纯金,故错误; 灼烧,铜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表面变黑色的是“愚人金”,故正确;浸没在稀硫酸中,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故正确;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三种金属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无法鉴别,故错误;故选:D 。
7.(2018•河南)有Mg 、Al 、Zn 的混合物共7.2g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 2的质量可能是( )A .0.2gB .0.6gC .0.8gD .0.9g【分析】根据镁、铝、锌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采用极值法分别计算三种纯金属制取的氢气质量,然后进行分析。
【解答】解:设7.2g镁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Mg﹣﹣﹣﹣﹣H2,24 27.2g x解得:x=0.6g设7.2g铝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y2Al﹣﹣﹣﹣﹣﹣3H2,54 67.2g y解得:y=0.8g设7.2g锌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Zn﹣﹣﹣﹣﹣H2,65 27.2g z解得:z≈0.22g由于金属是镁、铝和锌的混合物,由题中的数据可知,得到氢气的质量可能为0.6g,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能力,注意极值法的应用。
8.(2018•甘肃白银)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A、根据常见的金属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铜、铁、金、银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D、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没有天然的金属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金属元素的存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18•吉林)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Al >(H)>Cu ;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Al>(H)>Cu;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由于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2)通过上述实验还为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故答为:(1)Al,Cu;置换反应;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2)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点评】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2018•河南)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氯化铁;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分析】根据作导线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能与酸反应,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作导线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氯化铁(或硫酸铁)。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答案为:导电;稀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铁(或硫酸铁);4Al+3O2═2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5.00分)(2018•广西)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1)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活动,演员穿着高2.35米,重量仅有20斤的熊猫木偶服饰进行轮滑表演(如图1所示)受到全球瞩目。
①图中标识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含有金属元素的是铜丝线(或铝合金)(写出一种即可)②铜丝线用于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其导电性;铝合金是制作熊猫木偶的材料之一,主要是利用其密度小、延展性好的性质。
(2)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首次海试,让世人刮目相看。
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流喷射,还能遭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
由此可推知,制造飞行甲板的材料具有的性质是硬度大、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强(至少答三点)。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2)根据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三大合成材料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如图所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为塑料,铜丝线和铝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都含有金属元素,故答案为:塑料;铜丝线(或铝合金);②铜丝可用做电线,是利用了铜丝的导电性,铝合金用作熊猫木偶材料,是利用密度小、延展性好的性质;故答案为:导电性;密度小、延展性好;(2)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流喷射,还能遭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可得出该材料具有硬度大、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强的性质,故答案为:硬度大、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