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快乐的一天人音版简谱人音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一、教学内容:1、聆听《快乐的一天》2、演唱与表演《其多列》二、教学总目标:1、能专注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三、教材分析:1、小组曲《快乐的一天》《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排的一组专题音乐欣赏。
它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
以相适应的五幅插图,生动地展示出小学生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
并通过对这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听辨表现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的乐曲。
2、歌曲《其多列》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
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
歌曲《其多列》在课本上采用了小人图形谱示意节奏,山坡示意旋律的起伏的呈现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四、教学重点:1、在欣赏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整齐地演唱,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一课时(周次星期累计课时)教学目的:能够整齐地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其多列》重难点:节奏谱教学环节一、听《口哨与小狗》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
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口哨与小狗》)2、请学生看图形谱用手指着“金勾勾,银勾勾”齐唱。
3、不熟之处教唱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
(弹一乐句,唱一乐句)4、学生随琴齐唱三遍。
5、请2-4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6、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
一年级音乐《快乐的一天》优选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快乐的一天》,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韵律,能够简单地参与到音乐表演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快乐的一天》,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中。
2.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以及通过音乐表达快乐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教学用具(如打击乐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快乐的一天》这首歌曲,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快乐的一天》,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体验音乐的快乐。
2. 课外活动:组织一次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七、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音乐素养。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让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韵律。
3. 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年级音乐《快乐的一天》优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听懂并演唱歌曲《快乐的一天》。
能够理解歌曲中的简单音符和节奏。
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动作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快乐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歌曲《快乐的一天》是一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简单歌曲,歌词简洁易懂,旋律欢快。
歌曲通过描述快乐的一天,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2.2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歌唱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对简单音符和节奏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进一步指导和练习。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快乐的一天》。
能够理解歌曲中的简单音符和节奏。
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3.2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能够用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教学法,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协作能力。
采用动作表演法,让学生通过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提供直观的听力材料。
使用乐器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使用动作图示,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演。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他们认为快乐的事情。
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一天》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5.2 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听唱歌曲,讲解歌曲中的简单音符和节奏。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
5.3 实践与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演,表达歌曲的情感。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快乐的一天》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一天》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描绘了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一天。
歌曲共四句,结构简单,易于学生记忆和学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音乐,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感知和体验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学会《快乐的一天》这首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2.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3.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快乐的一天》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等。
2.乐器:钢琴、打击乐器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快乐的一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一天。
2.呈现(5分钟)播放《快乐的一天》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的学唱和演奏。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高和节奏,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4.巩固(5分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快乐的一天》编配伴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快乐和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快乐的一天》这首歌曲,并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一年级上册《快乐的一天知识与技能XXX》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学习、认识并掌握X(四分音符)与XX(八分音符)。
重点难点:1.掌握,运用X(四分音符)与XX(八分音符)节奏。
2.学习二声部节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卢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拍拍手,唱唱歌,做做游戏大家乐。
(师生跟随音乐律动并入座)一、认识节奏X 与 XX1.同学们,刚才我们开心有趣的拍手游戏都是因为运用以下神奇的小节奏,实验室们是谁呢?(出示节奏X 与 XX并让学生记住外形和时值的区别)。
X —— Ta(四分节奏:一拍) XX —— titi(八分节奏:一拍)2.教师揭示节奏X 与 XX在音乐中的作用。
(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
也就是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做“节奏”。
对于一段旋律,不考虑它的音高,得到的便是它的节奏。
它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七大要素之一。
)(设计意图:本设计是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先从视觉中认识、记住节奏X 与 XX 的区别,再从两节奏的时值与音乐作用认识X 与 XX,付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寻找节奏X 与 XX1.同学们,我们的游戏已经开始了,下面邀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寻找这神奇的密码还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呢?(1)声音中的节奏: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会有这种神奇的节奏吗?你们能模仿出哪些?•小鸭叫:2/4 ×× | ××||(四分音符)嘎嘎嘎嘎•闹钟声:2/4 ×××× | ××××||(八分音符)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设计意图:本设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认识节奏,让抽象的节奏变得具体而生动。
)(2)行动中的节奏:师:同学们,在声音中能找到,那在行动中我们又能发现吗?2/4 × × × | × × × |(设计意图:本设计是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肢体语言中体会节奏,感受节奏在身体各个器官中具体表现,从此赋予了节奏无穷的生命力。
快乐的一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快乐的一天》2、了解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教学目标: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可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2、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教材分析:小组曲《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的一组走题音乐欣赏,由五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通过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于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各种不情绪的乐曲。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准确的读出走与跑的时值。
教学准备:录音、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聆听《快乐的一天》(师):“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1、请学生谈谈自己上学后的感受2、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3、初听乐曲(请孩子静静地听):仔细地分析乐曲出现了几段音乐,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4、“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的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复听乐曲。
5、分析各小段乐曲的情绪,并随音乐动作表示(鼓励学生创编表现每段内容的动作,并表演出来)6、再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
(师):“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短之分”1、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2、练习: 读一读拍一拍3、学生用走与跑创作2-4小节节奏,读一读、拍一拍4、有时间还可以做节奏接龙的游戏(既巩固了两个节奏,以培养了创造力)三、课堂小结: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认读走与跑的节奏,并用编创节奏说一句话2、表演歌曲《其多列》教学目标:1、能够整齐演唱歌曲,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一、教学内容:1、聆听《快乐的一天》2、演唱与表演《其多列》二、教学总目标:1、能专注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三、教材分析:1.小组曲《快乐的一天》《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排的一组专题音乐欣赏。
它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
课本中配以相适应的五幅插图,生动地展示出小学生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
并通过对这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听辨表现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的乐曲。
2.歌曲《其多列》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
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
歌曲《其多列》在课本上采用了小人图形谱示意节奏,山坡示意旋律的起伏的呈现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四、教学重点:1、在欣赏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整齐地演唱,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素材积累】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快乐的一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一天》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课的一首教学曲目。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童趣,描述了一个快乐的一天。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整个歌曲充满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喜爱。
但在音乐鉴赏和演唱方面,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概念尚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快乐的一天》,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学习。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通过合作完成歌曲的学习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快乐的一天》,并简要讲解歌曲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快乐的一天》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并尝试跟着音乐一起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每组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分组练习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一天》教案
教学内容:
1、集中注意力地聆听《快乐的一天》,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并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
教学重难点:
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绳子、小奖品。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快乐的一天》,分辨每一首小曲让你想到了什么,音乐情绪怎样。
2、复听时,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每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其多列》并会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做小鸟飞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 C→F 2 ∕4
56∣54∣32∣12∣34∣5-∣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
33∣3-∣54∣32︱1-‖
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三、学唱新歌。
1、老师边弹琴边范唱,学生认真听。
2、指导学生依次读准节奏,让他们知道跑跑与走的时值是相等的。
3、老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4、老师弹琴,学生小声吟唱歌词。
5、学生大声听琴声唱歌曲。
6、学生边唱歌曲边做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聆听《快乐的一天》。
1、让学生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
2、完整地聆听音乐,提问:每首小曲让你想到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音乐,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每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表达自己的感受。
4、个别表演,其余学生参观,然后进行评价。
五、听音乐做小鸟飞的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用听唱法学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跳绳》。
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2∕4
25∣51∣2-∣25∣51∣2-∣
清早上山坡,多呀多快乐,
2 2 ︱6 6 ︱5
3 ︱2—‖
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学唱歌曲。
1、老师自弹自唱歌曲,学生认真倾听。
2、跟老师打节奏朗读歌词。
3、老师弹琴学生小声哼唱歌曲。
4、学生大声唱歌曲。
5、鼓励学生大胆编创歌词。
6、个别学生将创编的歌词唱给全班同学听。
四、带学生到操场表演《跳绳》。
1、排好队伍,分发绳子。
2、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
3、老师弹琴,学生边唱歌曲边跳绳表演。
4、分组比赛跳绳,评出优胜者。
五、进行颁奖活动。
1、小评委出列。
2、获胜者出列。
3、进行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