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药师考试辅导:水凝胶剂的制备
- 格式:doc
- 大小:0.25 KB
- 文档页数:1
水凝胶的制备制备水辘胶的方法很多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汗聚合、反相悬浮聚合、乳液集合、反相微乳液聚合等。
131本体聚合只有单休木身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热、光、辐射等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制造水凝胶所使用的单体多为液体,少吊是同体和气体~例如.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腊的聚合.酷酸乙烯酣与内烯酸酯、摹乙烯与丙烯酸哺的共聚合等均可按此方法进行。
本体聚件的方法简单.产品纯度高,可根据需建制成和应形状的产甜,但有反应热难以排除,反应后产物粘稠,难以出料,颗粒人等问题。
1.3.2溶液聚合单体先溶丁?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引发聚介反应的方法,称为溶液聚介。
溶剂能溶解单体和反应后的聚介物,通过进一步加入交联剂交联就可得到吸水性水凝胶。
溶液聚合存的突出问题足聚介中后期体系粘度高,传热散热慢、搅拌困难,另外还有聚介速率低、聚介物分子量偏低.某些溶剂回收成木等问题。
1.3.3悬浮聚合恳浮聚仟又称珠状聚仟,是指借机械搅拌或剧烈振荡使单体呈液滴状分散丁水中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需耍分散剂维持稳定。
悬浮聚合中的单体应不溶或难溶丁?水,其产物也不溶丁水:需婆加入分散剂以防止液滴z间的粘结聚并;采用难溶丁?水易溶r单体的油溶性引发剂。
这种方法具有体系粘度低,溶液散热,操作较简单,产物分子员较高,质强均匀等优点。
但产品会残田有少员分散剂。
1.3.4反相悬浮聚合反相悬浮聚仟是以油性溶剂为分散介质,单体或高分子物质的水溶液作为水和液滴进行聚合的方法。
所采用的单?体或高分子物质应是亲水性或水溶件的,引发剂多为水溶件的。
目前,反和悬浮聚合是介成SAP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它不仅克服了溶液聚合的传热和搅样问题,同时八方高聚合速率和高分子虽的优点,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副反应较少。
反应后需除去未反应单体、低分子产物及其中残田的溶剂。
1.3.5微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是指在强烈搅拌或剧烈振荡作用下,油件单体在水连续相中借助乳化剂的乳化稳定作用分散成乳液状态,然后所进行的聚合反应。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凝胶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水凝胶的制备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亲水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
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
本实验采用化学交联法,利用交联剂使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水凝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聚乙烯醇(PVA)、交联剂(NaOH)、NaCl、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磁力搅拌器、水浴锅、玻璃棒、滴定管、移液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称取一定量的PVA,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溶解,得到PVA溶液。
2. 配制交联剂:称取适量的NaOH,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得到NaOH溶液。
3. 混合溶液:将PVA溶液与NaOH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4. 添加NaCl:在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搅拌均匀。
5. 制备水凝胶:将混合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溶液的变化。
当溶液出现凝胶状时,停止加热。
6. 冷却:将水凝胶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使其凝固。
7. 切割:将水凝胶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块状,进行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PVA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VA浓度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和力学性能逐渐提高,但水凝胶的透明度逐渐降低。
2. 不同交联剂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浓度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和力学性能逐渐提高,但交联剂浓度过高会导致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下降。
3. 不同NaCl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和力学性能逐渐降低,但水凝胶的透明度逐渐提高。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化学交联法成功制备了水凝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2. 实验结果表明,PVA浓度、交联剂浓度和NaCl浓度对水凝胶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f127水凝胶的制备水凝胶是一种具有高水分保持能力和稳定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农业、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中涉及的原理和应用。
一、水凝胶的概述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合物。
它具有高水分吸附和保持能力,能够保持水分不流失,同时也能够释放水分。
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溶液法、凝胶法、自组装法等。
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1.溶液法溶液法是最常用的水凝胶制备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是将聚合物或聚合物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pH值或温度等条件来控制水凝胶的形成和性能。
首先,选择适当的聚合物或聚合物前驱体。
常用的聚合物有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明胶等。
将聚合物或聚合物前驱物加入溶剂中,并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调节溶液的相关条件。
可以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温度等来控制水凝胶的形成。
例如,如果需要制备酸性水凝胶,可以将溶液的pH值调至酸性范围;如果需要制备温敏水凝胶,可以通过改变溶液的温度来控制水凝胶的形成。
最后,将溶液静置,让聚合物或聚合物前驱体聚合形成水凝胶。
然后将水凝胶进行干燥或冷冻干燥,使其固化为固态水凝胶。
2.凝胶法凝胶法是利用聚合物凝胶来制备水凝胶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聚合物在溶剂中形成凝胶,然后通过固化来制备水凝胶。
首先,选择适当的聚合物,将其溶解在溶剂中。
在搅拌的同时,加入交联剂,使聚合物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凝胶。
然后,将凝胶进行干燥或冷冻干燥,使其固化为固态水凝胶。
3.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通过自组装方式来制备水凝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用到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性质的聚合物。
首先,选择不同性质的聚合物,并将其溶解在溶剂中。
然后,将两种聚合物混合,并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其充分混合。
随着溶剂的挥发,聚合物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形成水凝胶。
三、水凝胶的应用1.医药领域水凝胶具有高水分保持和释放能力,因此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凝胶剂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操作技术;2. 了解凝胶剂的种类、特点和应用;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凝胶剂是一种具有弹性和流动性的半固体剂型,主要由高分子化合物、交联剂、稳定剂等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聚合反应使高分子化合物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的凝胶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高分子化合物: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2)交联剂:过硫酸铵;(3)稳定剂:亚甲基蓝;(4)去离子水。
2. 仪器:(1)电子天平;(2)恒温水浴锅;(3)移液器;(4)烧杯;(5)搅拌器;(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电泳仪;(8)凝胶成像系统。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亚甲基蓝,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解。
2. 配制凝胶溶液:将溶解后的材料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
3. 恒温水浴:将配制好的凝胶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水浴温度控制在60℃左右,恒温反应1小时。
4. 聚合反应:在凝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搅拌均匀后,立即进行聚合反应。
5. 检测聚合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凝胶溶液的透光率,观察聚合反应的进程。
6. 凝胶制备:将聚合反应后的溶液倒入模具中,静置固化。
7. 凝胶成像:将固化后的凝胶放入电泳仪中进行电泳分离,观察凝胶成像系统中的凝胶图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聚合反应过程中凝胶溶液的透光率逐渐降低,表明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2. 实验分析:(1)高分子化合物和交联剂的比例对凝胶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通过调整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凝胶剂;(2)交联剂的选择对凝胶剂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使用过硫酸铵作为交联剂,可以有效提高凝胶剂的稳定性;(3)稳定剂对凝胶剂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实验中,加入亚甲基蓝作为稳定剂,可以改善凝胶剂的透明度。
:57:56|分类:|字号订阅凝胶剂是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状液形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凝胶剂有油性和水性之分.水性凝胶剂基质一般由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等构成.水性凝胶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剂型,因其具有美观、使用舒适、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不污染衣着等优点.水性凝胶剂按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外用凝胶、鼻用凝胶、眼用凝胶、阴道凝胶、直肠凝胶、口服凝胶等.目前国内上市的水性凝胶主要有抗菌药、非甾体抗炎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局部用药及皮肤科常用药等.以下概述各种基质的水性凝胶剂的制备及常用辅料.1卡波姆基质卡波姆基质是水性凝胶剂最常用的基质,此基质对酸、碱、醇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能耐受低温贮存和高压湿热灭菌,但不能耐受盐类;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眼和皮肤没有刺激.卡波姆基质美观且制备工艺简单.现对其常用辅料分述如下.1.1卡波姆卡波姆为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很多羧基,在水中溶胀不溶解,通过与碱中和成凝胶.常用型号有941、934、940,常用浓度0.2%~1.5%,可根据制剂稠度的要求随意调节浓度.方法是将卡波姆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溶胀,采用边搅拌边加入的方法可达到快速溶胀的目的.溶胀卡波姆的过程中应避免形成被水包围的卡伯姆小块,因会给溶胀造成困难.1.2碱用于中和卡波姆的碱多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乙二胺、月桂胺、碳酸氢钠等.一般pH值在5~11之间凝胶比较稳定,在pH6~12时最为黏稠,可根据制剂需要调节碱的使用量,以获得不同的pH值.碱的加入方法:搅拌下加入到卡波姆溶胀物中,可先加碱后加药液,也可与药液同时加入,还可最后加入.几种加入方法因药物性质的不同而效果可能不同,应多试为准.此外,为避免刺激,眼用凝胶一般使用氢氧化钠作为中和碱,不使用胺类碱,氢氧化钠的优点是所制凝胶对黏膜刺激性小,缺点是因含有阳离子,所制凝胶会产生乳光.1.3保湿剂、溶剂常用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用量多在5%~15%之间,甘油保湿效果较好,刺激性小.丙二醇促透皮吸收效果好,对药物的溶解性能一般较甘油好,但刺激性较甘油大.常用溶剂为水、甘油、丙二醇、乙醇.水溶性药物一般直接以水为溶剂.若药物为水难溶性,单靠加大甘油或丙二醇的量仍不能解决,可考虑加入乙醇仅限于皮肤外用制剂,乙醇的使用量根据溶解效果调整,没有限制.1.4增溶剂若药物为水难溶性,虽然可以溶解在所加溶剂里,但在凝胶制备过程中有时还会析出,故需加入增溶剂.常用增溶剂为吐温-8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平平加O等.吐温-80增溶效果好,刺激性小,可用于各种凝胶,但若使用量较大,常使凝胶发黄,影响外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刺激性小、增溶效果较好,所成凝胶常为无色透明但微带乳光;平平加O增溶效果好,加入合适的量,常可得到无色透明凝胶,外观很好,但一般只适合皮肤外用.增溶剂的使用量因主药及使用部位的不同而异,用量越少越好.1.5抗氧剂、防腐剂、促渗透剂卡波姆基质制成的凝胶通常需加入抗氧剂和防腐剂.常用抗氧剂为各种亚硫酸盐、半胱氨酸、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山梨酸钾等,并常配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抗氧剂以亚硫酸盐为最常用,使用时要考虑它含有阳离子,加入量不可过多.常用防腐剂为尼泊金类、硫柳汞、氯甲酚、三氯叔丁醇、苯甲酸及其钠盐等,若基质中已含有大量乙醇,则可以考虑不用加入防腐剂.皮肤外用凝胶可加入促渗透剂,常用的有氮酮.1.6处方及制备工艺举例 1.6.1硝酸咪康唑凝胶剂处方卡波姆9401.0g,三乙醇胺1.2g,甘油8g,乙醇50ml,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g,硝酸咪康唑2g,亚硫酸氢钠0.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g,氮酮1ml,加水至100g.1.6.2制备工艺取处方量亚硫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于适量水中,搅拌下加入处方量卡波姆,继续搅拌至溶胀均匀;取处方量硝酸咪康唑搅拌溶解于50ml乙醇中,加入处方量甘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氮酮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量的水,搅拌均匀得硝酸咪康唑溶液,将此溶液加入到卡波姆溶胀物中,搅匀,加入处方量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得无色透明硝酸咪康唑凝胶.2纤维素类基质2.1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HPMC也是一种优良的凝胶剂基质,其特点为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刺激性小,产品美观,涂展舒适.HPMC还广泛用于化妆品领域.常用HPMC的黏度从0.005Pa﹒s到10Pa﹒s不等.一般进口的HPMC质量较好,所成凝胶一般为无色透明.国产HPMC质量也可,只是溶于水后有轻微乳光.此外,HPMC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所以HPMC为基质制成的凝胶不适合高温灭菌.2.1.1处方及制备工艺举例﹒s1.5g,硼酸1.8g,硼砂0.005g,苯扎溴铵溶液5%2g,甘油5g,加水至100g.扎溴铵溶液,加水约90g,搅拌溶解,加热至85℃~90℃,加入处方量HPMC搅拌,使其充分分散、水合,边搅拌边冷却至40℃,加水至90g,搅匀,即得无色透明凝胶.2.2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MC也常用做凝胶剂基质.甲基纤维素不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可溶胀至透明,用法与羟丙甲纤维素相同.所制凝胶一般为无色透明,稳定性好,但涂展舒适度较羟丙甲纤维素稍差.2.3羧甲基纤维素纳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是一种具有黏合、助悬、增稠、乳化、缓释作用的纤维素衍生物,具有吸湿性,易于分散在水中形成澄明的胶状液,在半固体中用作凝胶基质.在pH7左右保护胶体性最佳,对热较稳定,但在20℃以下,黏度迅速上升,45℃左右变化不明显,80℃以上较长时间加热可显着降低黏度.2.3.1处方及制备工艺举例此外还有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均可用于制备水性凝胶剂.3壳聚糖基质壳聚糖是甲壳素进行部分或完全脱乙酰化产物,属大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在水中可形成凝胶.形成凝胶后可以包裹药物,既可减轻对皮肤及胃肠道的刺激,又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3.1处方及制备工艺举例3.1.1双氯酚酸钠壳聚糖凝胶处方4双氯酚酸钠1.5g,壳聚糖1.5g,丙二醇5.0g,氮酮1ml,三乙醇胺1.5g,乙醇35ml,加水至100g.3.1.2制备工艺4取处方量双氯酚酸钠、甘油加入到35ml乙醇中,搅拌溶解,加入40ml水,搅匀,取处方量壳聚糖撒在药液表面,使之充分溶胀,搅匀,加入处方量氮酮,搅匀,再加入三乙醇胺,充分搅拌,加水至足量,搅匀,即得乳白色凝胶.羟苯甲酯和羟苯乙酯乙醇溶液1:18.33ml,加水至1000ml.处方量壳聚糖、糖精钠,搅拌使充分溶胀、溶解,缓缓滴加10%羟苯甲酯和羟苯乙酯乙醇溶液1:18.33ml,搅拌均匀.另取处方量硫糖铝、聚山梨酯-80,置研钵中充分研磨,分次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混悬凝胶.4其他其他水性凝胶剂基质还有聚乙烯吡络烷酮、聚乙烯醇、玻璃酸钠等,主要用作溶液增黏、人工泪液、关节腔润滑等.。
水凝胶的制备方案1. 概述水凝胶是一种具有高水含量并能够保持其形状的凝胶材料。
它具有很强的水吸附和保水性能,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工业等领域。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水凝胶制备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制备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所需材料以下是制备水凝胶所需的材料:•丙烯酰胺:用作主要的凝胶形成剂。
•交联剂:例如二甲基丙烯酰胺、硼酸等,用于交联丙烯酰胺,增加水凝胶的稳定性和强度。
•溶剂:例如水、乙醇等,用于溶解丙烯酰胺和交联剂。
3. 制备步骤3.1 准备溶液1.将适量的丙烯酰胺加入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丙烯酰胺溶液。
2.加入适量的交联剂至丙烯酰胺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3.2 调整pH值1.检测溶液的pH值,确认其处于理想范围。
一般而言,pH值应在6至8之间,可通过加入适量的酸或碱来调整pH值。
2.欲降低pH值,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若增加pH值,则可加入氢氧化钠或氨水。
3.3 聚合反应1.将调整好pH值的溶液转移到所需容器中。
2.将容器放置于恒温水浴中,保持适宜的反应温度。
一般而言,可选择25-30摄氏度。
3.加入适量的引发剂,例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用于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
4.将反应体系搅拌均匀,并等待一定时间,直至反应完成。
5.水凝胶形成后,取出容器,用适量的水或乙醇进行洗涤,以去除余下的溶剂和反应物。
4. 注意事项1.在制备水凝胶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并消毒处理。
2.在搅拌溶液时,需注意搅拌速度和均匀性,以保证溶液的均一性。
3.调整pH值时,应谨慎添加酸碱溶液,避免过量添加导致剧烈反应。
4.在进行聚合反应时,需确保反应体系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
5.在反应温度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不良反应。
6.完成反应后,可对制得的水凝胶进行理化性能测试,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5.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水凝胶制备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制备步骤和注意事项。
制备水凝胶前,需仔细准备实验器材并消毒处理。
快速简便制备水凝胶的方法-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引言水凝胶即一种高分子链网状结构凝胶,能在水中溶胀[1],是吸水性能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它们能吸收超过99%的水)。
水凝胶被定义为合成材料,它能够在水中溶胀并能在其内部结构中保持一部分水((20%)而不会溶解在水中[2-4].甲壳素/壳聚糖存在于虾蟹壳中,其在地球上的储存量仅次于纤维素[5-8],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生物质资源。
有关壳聚糖接枝一种单体以改进其溶胀性能等的报道较为常见[9],但大部分在氮气中进行反应、合成时间往往需4个小时左右[10-12],增加了合成成本降低了合成效率。
本文利用两种单体共聚物及均聚物在盐、碱等溶液中的优良溶胀特性,将AA、AAm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9].通过改进试验工艺、优化试验条件,使合成在较低反应温度下进行并省去了氮气的通入;同时改变了壳聚糖溶解工艺,将壳聚糖直接溶于丙烯酸中替代乙酸作为溶剂,并利用引发剂最后加入以实现快速凝胶,使整个反应过程缩短至约2小时,从而达到快速简便制备水凝胶的目的,所制备的壳聚糖基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溶胀性能。
2实验部分2.1主要试剂和原料壳聚糖(CTS,DD=85%,分子量8.8105):济南海得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丙烯酸(AA):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烯酰胺(AAm)、过硫酸钾(K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氢氧化钠、亚硫酸氢钠:天津科密欧试剂开发中心,均为分析纯。
上述试剂使用过程中均未进行进一步纯化处理。
2.2水凝胶的制备在冰浴中预置50ml烧杯2分钟,然后加入既定量的AA.根据AA的用量称取相应中和度的氢氧化钠溶于4mL去离子水中,然后滴加到AA中并不断振荡。
中和反应始终在冰浴中进行,反应5分钟后加入25wt%的AAm,振荡溶解。
然后依次加入既定量的MBA和CTS,超声振荡2分钟以使反应体系分散均匀。
溶胶剂:固体药物微细粒子(1~100nm)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外观澄明、具有乳光。
固体微粒、非均相分散体系、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1.高分子溶液:浸润、有限溶胀、无限溶胀(研磨、搅拌、加热)、溶解。
2.溶胶:分散法(研磨分散法、胶溶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凝聚法(物理凝聚法:通过改变分散介质的性质使溶解的药物凝聚成为溶胶的方法。
化学凝聚法:借助于氧化、还原、水解、复分解等化学反应制备溶胶的方法)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水化作用和荷电1.高分子溶液:①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此过程称为盐析;②向溶液中加入大量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也能破坏水化膜而发生脱水析出;③长期放置因发生凝结而沉淀称为陈化;其他原因如盐类、pH值、絮凝剂、射线等的影响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沉淀,称为絮凝;2.溶胶:①向溶胶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可使双电层结构(ξ电位)降低和水化膜变薄而沉淀,胶粒聚集。
②向溶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
③带相反电荷的两种溶胶混合,可产生一定凝结沉淀。
硫溶胶[处方]①硫代硫酸钠400g碳酸氢钠7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0ml;②稀盐酸10ml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0ml[制法]①取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新鲜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滤过,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②取稀盐酸.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注:(1)硫代硫酸钠溶液不稳定,加热及水中二氧化碳可促其分解,所以配制时应使用新鲜煮沸冷却的蒸馏水。
碳酸氢钠用于调节PH至8~9.5,以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2)在治疗疥疮、汗斑等皮肤病时,先将处方①涂于患处,待稍干后再涂处方②,使稀盐酸与硫代硫酸钠反应,产生新生态硫溶胶(硫代硫酸分解出硫,不溶,形成溶胶),渗透性和疗效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