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学案—初中基础知识准备2 化学式书写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初中书写化学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化学符号。
3. 学生能够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数来书写化学式。
教学重点:1. 化学式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元素的化学符号。
3.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1.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2. 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数的确定。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元素周期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元素周期表知识,让学生回顾并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学符号。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元素?它们对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式的概念和意义: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比例关系的符号表示法。
2.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a. 元素符号:首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 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数: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和元素的原子量来确定。
c. 化学式的读法:从左到右读,读作“元素名数”或“数元素名”。
3. 举例讲解:以NaCl、H2O、CO2等为例,讲解它们的化学式书写方法和意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规则,尝试书写一些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概念、书写规则及其意义。
2.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书写一些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解释其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化学式的概念、书写规则及其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元素周期表知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书写常见元素的化学符号。
同时,要通过举例讲解和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学习目标:1.领会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义。
2.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符号及化学意义。
3.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 【课前预习】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 【阅读】自学课本P 96~98,完成以下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必须以 为基础;⑵遵守 。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⑴ ; ⑵ ; ⑶ 。
3.注意:⑴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
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
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如果 ,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Fe 2O 3+C----Fe+CO 2 选择O 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 2O 3系数为2,而CO 2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 与Fe 2O 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方程变为:2。
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
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Fe 2O 3+C----Fe+CO 2 选择O 原子,因O Fe 2O 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C 、Fe 2O 3 、CO 2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 2O 3+3C 4Fe+3CO 2 。
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
初中化学化学式的写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元素符号和化合价;
3. 能正确地书写简单的化学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对应关系,正确书写化学式;
难点: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幻灯片或板书,展示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 准备实验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
教师引入化学式的概念,解释化学式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理论学习
(1)介绍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概念,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展示元素周期表,并解释元素符
号和化合价的对应关系;
(2)详细讲解不同元素的符号和化合价,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方法;(3)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写法和规律。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习题的练习,巩固化学式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化学式书写能力。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设计化学实验并书写化学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总结归纳
教师对化学式的写法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化学式的书写,并设计一些拓展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课堂反思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堂课的改进提供参考。
化学初中教案: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一、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是用符号来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一种方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书写化学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式书写规则。
1. 电价法则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根据其电价(即氧化态)进行配对。
阳离子在左侧,阴离子位于右侧,通过数字下标表示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NaCl表示氯离子和钠离子形成的盐类化合物。
2. 化合价法则有些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可能的电价,此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来表示不同电价状态下元素之间的结合方式。
例如,氮可以以+3和+5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存在。
3. 括号法则当一个离子团由括号包围时,说明其中含有一个多原子团或复杂团簇。
括号外面紧跟着给出整体内部连接方式表示这个团簇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4. 多原子连写法当几个相同类型(非金属)原子组成一个团簇时,可以将它们的数目直接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例如O2表示氧分子。
二、化学式的命名除了正确书写化学式,还需要教导学生如何根据给定的化学式进行命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命名规则。
1. 金属离子对于阳离子,名称通常采用金属元素的名称加上"离子"来表示。
例如,Na+被称为钠离子。
2. 非金属离子非金属形成阴离子时,其名称末尾变为"-ide"。
例如,Cl-被称为氯离子。
3. 多原子阳离子多原子阳离子有自己特定的名称,这些名称应该记住并熟练运用。
例如,NH4+被称为铵离子。
4. 编写化合物名编写化合物的名字时需要按照一定规律来进行。
首先列出阳离子的名称,其次根据电位法则标注阴离子前缀或后缀;最后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即可。
例如NaCl即为氯化钠。
5. 其他特殊情况有些化合物拥有独特的名字,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和实例辅助记忆,并理解命名的原则。
例如,H2O被称为水。
简单总结了化学式书写与命名的基本规则后,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强化学生对这些规则的掌握。
初中书写化学式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化学式并理解其含义。
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
1.化学式的概念和含义
2.原子的基本组成
3.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出化学式的重要性和作用。
2.讲解:简要介绍化学式的含义和基本组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书写简单的化学式,让学生跟随操作并检查结果。
4.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要求他们根据给定的物质名称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5.讨论: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讨论其中的错误和改进之处。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式的重要性和正确书写的方法。
7.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化学式的书写,并写出一份总结报告。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书写化学式。
2.考察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看是否能独立书写化学式并理解其含义。
3.听取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反馈,看是否掌握了化学式的基本知识。
备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添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对化学式的兴趣和热情。
化学初中教案: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一、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的基础知识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方式,并通过命名规则将组成元素转化为名称。
本教案将围绕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展开,并结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
二、认识化学式1. 初步认识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的表达式。
化学符号是用来简化化学元素名称的字符缩写。
比如,氧气为O2,氢气为H2。
数字则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化学式中,元素的符号都是用大写字母表示,或者是大写字母加上小写字母,如H、He、Na、Cl等。
2. 原子与离子原子是构成一种化合物的最基本的微粒,其化学符号代表着该元素的原子。
然而,大部分元素很难以孤立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离子的形式组成化合物。
离子是由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电荷为正的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形成的。
阴离子是电荷为负的离子,一般是非金属元素形成的。
三、化学式的书写1. 原子价与化合价元素的原子价是指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价态。
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具有的价态或电荷数。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价与化合价,并能根据元素的原子价、化合价以及离子的电荷数写出化学式。
2. 一元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元化合物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只含有一个元素符号。
在化学式的书写中,一元化合物的元素符号和数目可以直接写出。
3. 二元化合物的化学式二元化合物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的书写需要根据元素的原子价和化合价来确定。
采用“正离子+负离子”的形式来表示。
4. 多元化合物的化学式多元化合物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写多元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根据元素的原子价和化合价确定原子的数目,并采用括号的形式将各组元素的化学式分隔开。
四、化学式的命名1. 一元离子化合物的命名一元离子化合物是由一个元素形成的带电荷的化合物。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模板初中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学会根据元素符号及价数写出化学式;
3. 掌握化学式的基本组成和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
1. 化学式的定义和作用;
2.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化学式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元素符号及价数的知识;
2. 引出化学式的概念并解释其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式的基本组成和书写规则;
2. 示范如何根据元素符号及价数写出化学式;
3.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化学式的练习,并纠正错误;
2. 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应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化学式的基本知识点;
2. 强调化学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应用化学式;
教学反思:
1. 学生在化学式的书写中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 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四年级化学课教案: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描述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准确地表达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对于初中四年级的化学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方程式的写法规则、以及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举例,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学习和理解的指导。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它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箭头的左侧,生成物在箭头的右侧。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表示的是元素的原子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是物质分子的结构。
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规则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方程式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连接,箭头上方写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箭头下方可以写反应类型或者反应条件的说明。
3. 用括号”()”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标记在化学式的右下方,分别用(s)表示固态、(l)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aq)表示溶液中的离子态。
4. 方程式左右两侧的原子数必须平衡。
三、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示例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 + O₂(g) → 2FeO(s)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接受电子,电子数目减少的化学反应。
例如,铜氧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CuO(s) + H₂(g) → Cu(s) + H₂O(l)3.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例如,硫酸与钠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H₂SO₄(aq) + 2NaOH(aq) → Na₂SO₄(aq) + 2H₂O(l)4.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的化学反应。
例如,银硝酸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的反应方程式为:AgNO₃(aq) + NaCl(aq) → AgCl(s) + NaNO₃(aq)5.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生成新的离子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式的书写教案你知道怎么写学校化学式的书写教案吗?使同学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试验过程和现象以及留意事项;依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一起看看学校化学式的书写教案!欢迎查阅!学校化学式的书写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使同学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试验过程和现象以及留意事项;依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比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力量目标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教法建议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同学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试验室制法。
老师依据同学已有的学问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学问范围和试验内容,使同学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试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试验内容明确提出培育同学观看力量,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同学进行环境爱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化地绽开教学内容。
老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学问,以试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现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同学通过观看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同学通过观看思索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
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熟悉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晰,符合同学熟悉规律和力量形成与进展的规律。
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宁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消失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试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
这种运用探究性试验的教法,能使同学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揭示了学问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初中化学化学式书写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式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3. 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难点: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合价的计算。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板书准备化学式书写规则和例题;
2. 各种元素的原子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发学生对化学式的兴趣和好奇;
2. 讨论化学式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1. 介绍元素符号和代表原子的字母;
2. 解释原子的价和化学键的形成;
3. 示范如何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式,如H₂O、NaCl等。
三、练习化学式的书写
1. 给学生提供练习题,让他们尝试书写各种化学式;
2. 老师现场指导和纠正错误。
四、拓展练习
1. 让学生自行尝试书写更复杂的化学式;
2.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与评价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学习收获;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书写化学式时容易混淆元素符号和具体的原子数量,下节课需要重点强调这一点,同时加强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更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初中基础知识准备
【基础知识准备1】
一、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氢硅钙氦磷锰氮硫铁氧碘铜氟钠锌
氖镁银氯铝钡碳
钾汞氩溴钨
二、写出下列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不写0价,有变价的要全部写出)
氢硅钙磷锰氮硫铁氧氯铜氟钠锌镁银溴铝钡碳钾汞三、写出下列原子团离子的化学式:
硫酸根碳酸根磷酸根硝酸根氢氧根铵根
亚硫酸根亚硝酸根碳酸氢根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
四、写出下列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汞
二氧化锰氧化银氧化锌七氧化二锰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化二氮五氧化二磷
三氧化二磷二氧化硅
氢化物:氯化氢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水过氧化氢甲烷
酸:硫酸硝酸磷酸碳酸亚硫酸亚硝酸醋酸盐酸氢硫酸氢溴酸氢碘酸氢氟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铜氢氧化亚铜
氢氧化锌氢氧化镁
盐: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铵氯化银
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钡
硫酸铜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铵
硫酸锌硫酸汞亚硫酸钠
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钡
硝酸铜硝酸铝硝酸铁硝酸亚铁硝酸铵
硝酸锌硝酸汞硝酸银亚硝酸钠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钡
碳酸铜碳酸铝碳酸铁碳酸亚铁碳酸铵
碳酸锌碳酸汞
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钙磷酸铵
硫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碳酸氢铵亚硫酸氢钠
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碱式碳酸铜
五、写出下列化学式:
1、氧气________
2、氖气_________
3、氧化钾__________
4、水银_________
5、水_________
6、氧化铜___________
7、氮气________
8、氩气_________
9、硫磺_________
10、白磷_________ 11、硫化钠_________ 12、二氧化硫_______13、五氧化二磷_______
14、氧化钾________ 15、氧化钙________
16、硫化锌_________ 17、甲烷_________ 18、高锰酸钾_________ 19、氢气________
20、氧化铁_________ 21、氧化亚铁_________22、二氧化锰_______23、木炭_______
24、四氧化三铁________25、氩气________ 26、氯气_________ 27、臭氧_________
28、硫化氢_________ 29、氦气________ 30、一氧化二氮_________
六、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1、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HBr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N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表示________________
3、2N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N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5、2NH3表示________________
6、2CO32—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