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巍巍中山陵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8
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以上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
(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
二、自主学习师:本文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
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5.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6.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7.文章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7(含答案)12.巍巍中山陵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重点: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预习导学1.。
刘叙杰,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
《巍巍中山陵》发表于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
2.给加点字注音。
南麓(lù) 巉岩(chán) 嵯峨(cuó) 灵柩(jiù)深邃(suì)牌坊(fāng)? 琉璃(liú)( lí) 釉料(yòu) 纤细(xiān)? 参错(cēn)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些许残存的断垣颓壁,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
形容建筑物倒塌或残破的景象。
4.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园陵说明文。
作者以空间为主要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建筑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说明中山陵的园陵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峨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5.文章结构及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
第二部分(第2~4段):说明中山陵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方案的择优和兴建的概况。
第三部分(第5~11段):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依次介绍各部分的建筑特点,突出中山陵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永垂不朽。
第四部分(第12段):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十分关注。
合作探究问题一:作者是紧扣哪两个字来写中山陵的?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中山陵这一特征的?题目中“巍巍”二字概括了中山陵的总体特征,作者也是紧扣这两个字来介绍中山陵的。
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中山陵的“巍巍”的:其一是中山陵所处的山势“巍巍”;其二是中山陵本身的建筑“巍巍”;其三是孙中山先生的道德品格“巍巍”。
巍巍中山陵,是我国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位于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是一座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技术的杰出建筑作品。
走进中山陵,不仅可以受中国近代历史,也可以领略到中山陵的建筑之美。
本篇文章就来探究一下中山陵的建筑之美。
一、整体建筑风格中山陵整个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华,融合了各个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既高大、雄伟,又优美、精致的建筑艺术,整个建筑所展现的意境和气势,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整座陵墓高达61米,前后两个石狮子,意味着将孙中山先生生平中的不懈追求和辛勤劳动,借以垂范子孙。
二、建筑的主体——大殿中山陵的主体建筑是大殿,是一座巨大的矩形建筑,大殿长82米,宽41米,高约29米。
整体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十分相似,属于经典的中国式建筑,不同的是中山陵的大殿拥有现代建筑的技术条件和材料,展现出来的是材料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三、建筑的配套设施中山陵虽然是一座陵墓,但其配套设施一丝不苟,与今天现代化社会的建筑标准也丝毫不差。
它的配套设施包括了一座纪念馆、一座民俗博物馆、一座游客中心和一个音乐广场,将中山陵的建筑艺术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展现出来,让人们能够在中山陵的陵墓之余,领略到中山陵周边区域的文化精髓。
四、建筑的花园景观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之美同样体现在其花园景观之中。
陵墓周边还有芦芽山、段腰阁、石舫、望江亭、清凉阁、无锡山、碑廊、古砖古瓦、名贵花木等标志性景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品味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理想去处。
五、建筑的艺术魅力中山陵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建筑设施之中,也表现在对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真正理解上。
整个建筑的建造历程,也是重建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历史时期情感和认知,展现出来的是经典文化和现代追求的完美统一。
对于国家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的形象塑造,也具有无穷的启示作用。
总结:中山陵的建筑之美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它的建筑风格、建筑主体、配套设施、花园景观和艺术魅力让人们领略到了这座陵墓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原文全文阅读作者:刘叙杰文章来源:会员提供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09/4/18 15:32:42-中山陵景区南京中山陵景区,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
屹立在城东郊,是宁镇山脉中支的主峰。
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米。
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
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
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基本完成。
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前后施工六年,使用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童年6月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有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
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巍巍中山陵说明方法巍巍中山陵,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畔,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和纪念建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于1926年开始修建,1931年建成,并于195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杰作,被誉为“古代工艺和现代意识完美结合的代表”。
巍巍中山陵的建筑风格是中西结合的特色,取意于孙中山先生“联合世界,以中舍外”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平、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中山陵的总面积约为8.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中山陵实体,高约29.9米,建筑面积4442平方米。
它由山门、墓道、墓门和祭堂组成,富有排比对称的设计。
整个陵墓为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方形建筑,寓意着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进入中山陵的正门,首先是山门,上方镶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大字“中山陵”。
山门两侧是两个汉白玉的石狮子,寓意着威猛和庄严。
通过山门进入墓道,两边是六组石雕,分别是孝子、忠臣、忠烈、义士、民众和革命烈士。
这些雕塑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先烈的敬意和记忆。
墓道的尽头是墓门,墓门正上方刻有“中山陵”和“权谏海内存光诲”的字样,寓意着孙中山先生一生为国家、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墓门正中是祭堂,祭堂是中山陵的核心区域,用于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仪式。
祭堂内设有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孙中山先生坚定、威严的形象。
在雕像的周围是24座花岗岩雕像,代表孙中山先生的国家和民族思想。
祭堂内还陈列有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图片、文物等珍贵文物,供人参观。
除了以上的主要建筑外,中山陵还有北公园、南山、思念亭等景点。
北公园是一个宽广的广场,可以容纳数万人举行集会和游行。
南山是中山陵的后山,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园。
南山上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孙中山先生致南京市民的信和捐献建筑经费的名单,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南京市民的感谢和敬意。
思念亭是中山陵最高点的景点,从思念亭可以俯瞰整个中山陵和美丽的玄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