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基本原理与ICU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765.50 KB
- 文档页数:42
血浆置换的原理及应用一、血浆置换的原理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将患者的血浆分离出来并替换成新鲜的血浆或其他液体来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分离技术将患者的全血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然后将血浆与新鲜的血浆或其他液体进行交换,最终将清除掉的血浆排出体外。
血浆置换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离心式血浆置换、滤过式血浆置换、连续性肝替代治疗(CRRT)等。
二、血浆置换的操作步骤血浆置换通常需要在医院的专业设备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设备:包括血浆分离器、血液循环系统、血浆替代液等。
2.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常用的通路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3. 患者准备:消毒通路,给予局部麻醉,插入静脉置管。
4. 连接设备:将静脉置管与血液循环系统连接起来。
5. 开始置换:启动设备,将患者的全血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和细胞成分。
6. 替换血浆:将分离出的血浆与新鲜的血浆或其他液体进行交换,以清除体内有害物质。
7. 监测和调整: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8. 完成治疗:根据医生的指示,适时停止血浆置换,拆除静脉置管。
三、血浆置换的应用血浆置换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
2. 中毒和药物过敏:血浆置换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药物,用于治疗中毒和药物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紫癜、酒精中毒等。
3. 肝衰竭: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用于治疗急性肝衰竭和肝性脑病。
4. 免疫调节:血浆置换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
5. 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的尿毒症物质和有害代谢产物,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
血浆置换作为一种有效的体外净化治疗方法,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改善患者的病情。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1. 前言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浆置换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2.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通过过滤或吸附的方式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血浆成分,然后用新的血浆替代被去除的血浆。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浆分离:血浆置换术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两部分。
这一步通常通过离心机或者使用血浆分离器来实现。
•去除异常血浆成分:通过过滤或吸附的方式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血浆成分,包括炎症介质、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
•补充新的血浆:去除异常血浆成分后,需要用新的血浆替代被去除的血浆。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浆成分,保持血浆的稳定性。
3. 血浆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血浆置换术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对于治疗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毒和过敏反应:血浆置换术通过去除体内的有毒物质或过敏原,可以缓解中毒和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例如,对于药物中毒、食物过敏等情况,血浆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器官移植:血浆置换术可以帮助清除器官移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物质,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血液净化:血浆置换术可以清除体内的尿毒症毒素、严重炎症介质等物质,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重症感染等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血浆置换术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4. 血浆置换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血浆置换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适应证和禁忌证:血浆置换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适应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和过敏反应等,禁忌证包括出血倾向、未经治疗的感染等。
•并发症:血浆置换术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ICU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技术要点血浆置换系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清除血浆中存在的一些致病物质,如代谢产物、毒物、自身免疫病的自身抗体等。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浆分离器有膜式血浆分离器和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由于离心式血浆分离器使用复杂,费用较高,而膜式血浆分离器使用相对简单,适合ICU床旁使用,故本书只介绍膜式血浆分离器的使用方法。
【适应证】根据疗效,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的疾病分为两类:I类指血浆置换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证实,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法的疾病;∏类指血浆置换临床上有效但非首选治疗方法,而是作为辅助或支持性治疗的疾病。
1.I类疗效疾病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③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④重症肌无力;⑤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⑥冷球蛋白血症;⑦巨球蛋白血症;⑧多发性神经病变。
2.I I类疗效疾病①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③系统性红斑狼疮;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⑤中毒性疾病;⑥多发性硬化;⑦周围神经炎和骨髓瘤。
【操作方法】1建立血管通路血浆置换血管通路类似于CRRT管路,有内痿患者直接穿刺内痿,无内痿患者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以达到80〜250m1∕min的血液流速。
一般以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为穿刺血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体操作步骤见“深静脉置管”部分。
2.连接管路与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分离器与管路相连,各个相连的接口要紧密,防止松动脱落,然后将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安装在血浆分离机上。
3.预冲管路和血浆分离器新安装的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内含空气,且血浆分离器内存在纤维微粒,为了排尽空气和纤维微粒,需要用生理盐水预冲管路。
根据不同直径、长度的管路及血浆分离器膜面积,预冲的生理盐水量不同,但最终必须完全排尽空气,一般冲洗液量要达到2000〜4000m1。
此外,抗凝在血浆置换中极为重要,在预冲结束阶段应给予肝素化生理盐水(5000U/1)至少500m1预冲血浆分离器,以减少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浆分离器内凝血发生率。
血浆置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血浆置换技术是一种通过分离患者的血浆,并替换为新鲜的供体血浆的治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
本文将介绍血浆置换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 血浆置换技术的原理血浆置换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分离患者的血浆和其他组分,并将患者的血浆替换为新鲜的供体血浆。
下面是该技术的详细原理:2.1 血浆分离在血浆置换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血液抽取出来,经过特殊的分离装置进行血浆的分离。
分离装置通常是一种名为血浆分离器的设备,它能够将血液分离为血浆和其他的血细胞成分。
2.2 新鲜血浆的输注一旦患者的血浆分离完成,新鲜的供体血浆就会输注到患者体内。
这样,患者的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和病理性成分会被稀释,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2.3 血浆分离和输注的周期性重复血浆置换过程通常需要周期性重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血浆分离和输注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会有所不同。
3. 血浆置换技术的应用血浆置换技术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情况:3.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血浆置换技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血浆置换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从而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中毒性疾病的治疗某些中毒性疾病也可以通过血浆置换技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和化学物质中毒等情况,血浆置换技术可以通过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3.3 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一些传染性疾病,如重症感染和狂犬病等,也可以采用血浆置换技术进行治疗。
血浆置换技术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3.4 肾脏疾病的治疗血浆置换技术在一些肾脏疾病的治疗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和重度高血压等疾病,血浆置换技术可以通过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炎症因子,促进肾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