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湾战争
- 格式:docx
- 大小:17.34 KB
- 文档页数:3
太空力量在哪些战争中运用
太空力量在海湾战争中第一次运用。
海湾战争是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于1990年8月~1991年2月,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
在太空战争这一个话题上,很早的时候,各大军事大国就针对于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开发出了很多的新的产品,就比如说作战卫星,致盲激光,或者是其他一些尖端的高科技产品。
但是如果开启了一场卫星武器之间的角逐的话,那么到时候肯定会破坏天空的环境,如果说哪一个国家的卫星突然之间遭受到了袭击,那么它们产生的碎片将会污染到整个太空的环境;
到了那一个时候,太空将不再安全与稳定,而且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因为留下来的碎片,会对其他的卫星造成损害,这样不仅仅会破坏掉那些用于攻击类型的卫星,同时也会对地面通讯卫星系统造成影响。
扩展资料:
在海湾战争中,空中作战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而出现。
在历时43天的空中作战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了各种用途
的飞机,分别执行:
空袭、侦察、电子战、护航、加油、运输、观察等任务,对伊军的指挥中心、防空体系、重兵集团等进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空袭,完成了战略空袭、夺取战区制空权、消弱伊军地面部队和支援地面作
战等4个阶段的任务,对战争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浅析海湾战争09网络周骉098325136 1990年8月2日凌晨2时,10万伊拉克军队越过边境,侵入面积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并迅速占领科威特全境。
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第19个省。
在这之后,联合國A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并对伊实行贸易禁运。
8月60日,美国总统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开始想海湾调兵谴将。
11月29日,安理会又通过第678号决议,限定伊拉克在1991年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并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1月15日后可以使用武力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
1991年1月17日,由于伊拉克拒不履行安理会决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突然发起“沙漠风暴”行动,第一次海湾战争拉开帷幕。
到2月27日美国东部时间晚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科威特全境JF,从28日零时起,多国部队暂停一切军事行动,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
刚刚从两伊战争泥潭中出来的伊拉克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出兵侵占一个弹丸小国伊拉克呢?为什么在两伊战争中暗中支持伊拉克的美国迅速做出反应攻打伊拉克呢?为什么号称百万大军的伊拉克军队在一个月内就土崩瓦解了呢?第一次海湾战争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呢?下面我就上述问题做简单分析:一战争起因1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蒙受了巨大损失,经济倒退,石油产量严重下降。
为了维持对伊朗作战的庞大费用,伊拉克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科威特就是其主要债权人之一。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减免其债务,遭科威特拒绝。
之后,伊拉克又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油,导致伊拉克石油石油收入减少,要求科威特赔偿并道歉;同时要求重划边界和租用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99年,这些要求理所当然也遭到科威特的拒绝。
伊拉克的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伊拉克自己又急需摆脱日益恶化的经济困境,自然就把目标首先对准了富庶的邻居-科威特这个弹丸小国。
2.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的冷战结束,国际上长达40年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与伊拉克有两次战争,分别为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第一次是在1991年,这次战争是正义的,美国及联合国部队是为了解除伊拉克对科威特侵略,第二次就是在2003年3月20日的这次。
关于美国打击巴基斯坦,那只不过是穆沙拉夫在电视采访时说的,美国是打过巴基斯坦的邻国阿富汗,而且现在还没有撤军,还时常有小规模战斗
目前表面上只与伊拉克,阿富汗有战争,但是如果包括其他形式的战争至少还有中国,伊朗,朝鲜等所谓的邪恶轴心国,伊拉克如果算上经济制裁等手段,就已经开战17年了
美国在这次的战争中死了大约4000多人,现在还在不断增加,而伊拉克就死的不计其数了,每天都在增加死亡人数,最近的两次战争花费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
参战的主要是美国和英国
参与战后维持社会治安的国家很多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韩国,等等。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点35分,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参战的主要是美国和英国
参与战后维持社会治安的国家很多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韩国,等等。
在伊拉克四个地区—巴格达,安巴尔,迪亚拉和萨拉赫丁的安全局势有恶化的危险。
报告称,目前在伊拉克平均每周发生1000多起袭击事件,而去年8月到10月,袭击事件的数量平均为800多起。
据美联社统计,自2007年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驻伊美军的死亡人数已近4000人。
据统计,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已经造成伊拉克60多万平民的死亡。
造成几百万人民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海湾战争对我们的启示海湾战争发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众所周知第一次海湾战争是缘起于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二伊战争后萨达姆政权陷入了内政外交的重重危机之中,特别是经济上的困境无法摆脱,萨达姆政权不反省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政策从而通过正确的选择走出困境,反而做出了吞并科威特以掠夺资源逃避债务的错误抉择。
伊拉克这一建立在对国际政治大势错误判断下的鲁莽行动,立即招到整个世界的反对。
以美. 英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仅用16天的时间就将伊拉克几十万军队彻底击溃,恢复了科威特的主权。
由于我出生较晚,未能当时就了解到战争的信息,只能从书籍和网上了解到事情的经过,这场战争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参与的国家却不少,其中又有超级大国美国,关于为什么有这场战争,尼克森说得最坦白∶为了美国的利益。
事实上,这句话并不只是他个人的意见,是所有帝国主义一致的心声,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就是石油,这间接地影响了他能否得到世界霸权,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下,国家就如同一个没有情绪的最自私的人类一样。
抛却战争的正义性不谈,本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
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下了伏笔。
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在参战的43个师中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
海湾战争为什么能如此迅速的结束?并且以萨达姆军团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这给中国军队一个很大的启示。
假如把美军换成中国军队,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假如把伊拉克军队换成中国军队,又会是什么结局?虽然从感情上说我们都不希望我们国家的军队会败于美军,但理智告诉我们,我们很难做到美军那样。
1991年海湾战争始末战争爆发10年前的1月17日凌晨2时40分,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向伊拉克防空阵地、雷达基地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
从1991年1月17日到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和高技术优势,对伊拉克进行持续38天的空中突击,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严重削弱了伊军的战斗力。
伊军全线溃败,29个师丧失作战能力。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多国部队于28日8时停止战斗,海湾战争结束。
伊军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17.5万人被俘,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
而美军只有148人阵亡(非战斗死亡138人),458人受伤(非战斗受伤2978人)。
其他国家阵亡192人,受伤318人。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
参加多国部队的国家达到了39个,兵力达80余万人。
与多国部队对垒的伊拉克也动员了120万兵力,在科威特战区部署了54万大军。
多国部队不仅在空、海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科威特战区的地面部队与伊军也大体持平,在装备上则大大优于伊军,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
战争起因提起海湾战争,就不得不说到海湾危机。
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
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
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侵入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可避免地同在海湾存在巨大战略利益、而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加上海湾地区一直是美国和西方的生命线(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为了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垮伊拉克,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并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国便打着“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的旗号,迅速出兵。
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入侵并占领了邻国科威特。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导致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爆发。
本文将探讨该战争的原因、参战国家、战争进程以及其对国际事务的重要影响。
一、战争背景和原因1980年至1988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伊拉克之间爆发了一场持续八年的伊朗伊拉克战争。
当这场战争结束时,伊拉克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欠债累累。
同时,萨达姆·侯赛因还害怕伊朗革命的影响可能蔓延到其他波斯湾国家。
在这个背景下,伊拉克妄图通过占领科威特来解决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困境。
科威特富饶的石油储量和战略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伊拉克梦寐以求的目标。
因此,萨达姆·侯赛因指责科威特非法抽取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并以此为借口发动入侵。
二、参战国家及其立场1. 联合国:联合国对伊拉克的侵略予以强烈谴责,并迅速采取行动。
1990年8月3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撤军,并承认科威特的独立和主权。
2. 美国:作为主要油制品消费国之一,美国对海湾地区的稳定和石油供应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因此,美国坚决站在科威特一方,并领导组建了多国军事联盟,以保护海湾地区的安全。
3. 欧洲国家:欧洲国家纷纷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并提供了物资和支持给联军。
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派遣军队参加了战争行动。
4. 中东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也积极支持联军行动。
沙特阿拉伯允许美军在其领土上驻军,并提供重要的后勤支持。
三、战争进程1. 联军的入侵:联军于1991年1月17日发起陆空联合攻击,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空袭,并以地面部队发动进攻。
由于联军在技术和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伊拉克军队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很快被推翻。
2. 狐狸狩猎行动:在前线作战的同时,联军还进行了狐狸狩猎行动,以破坏伊拉克的军事基础设施和石油生产能力。
这一行动有效地削弱了伊拉克的战斗能力。
战争喋血:1991年海湾战争全纪录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令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否则将使用一切手段对伊拉克实施反击。
1991年1月17日,美军与盟军进行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反攻行动,揭开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序幕。
1990年8月,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第一天,伊拉克坦克席卷科威特城。
1990年9月,伊拉克和约旦边境两侧的难民,在祈求粮食。
美国调动波斯湾地区的航母战斗群,包括“美国号”、“罗斯福号”、“中途岛号”和”突击者号“四艘航母。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航母部队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动,前后部署了6艘航母。
1990年11月,在伊拉克发动入侵科威特的战争后,美国第一骑兵师通过沙特沙漠参加海湾战争。
1991年,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威斯康星号”战舰上的16英寸口径舰炮在开火。
1991年1月,美国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空中打击,巴格达的防空火力全开,照亮夜空。
“沙漠盾牌“行动期间,来自约翰逊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的F-15E战斗轰炸机在沙特的阿尔卡吉空军基地中。
被集束炸弹炸毁的伊拉克坦克车队。
“沙漠风暴”行动中,一座被制导反掩体炸弹命中的伊拉克空军混凝土机库,顶盖被完全穿透。
1991年1月25日,为了应对伊拉克人的导弹战,美军向中东紧急部署了第一代”爱国者“导弹。
进入伊拉克境内的美军机械化步兵纵队。
多国部队分3个进攻集团在沙伊、沙科边境近500公里的宽广正面展开拉网式进攻。
1991年2月,伊拉克士兵向多国部队投降。
科威特沙漠中,一名埃及军人正看守着一群投降的伊拉克士兵。
1991年,受伤士兵肯听说他的朋友在伊拉克被友军误杀后,放声痛哭。
1991年,两名女子走过巴格达的废墟。
科威特境内燃烧的油井大火。
1992年2月26日,伊军再撤离科威特时将科威特的油井点燃,由石油引发的大火直到当年11月才被完全扑灭。
这场大火影响了当年的全球气候。
1991年科威特布尔甘油田的油井大火,一名消防员正在努力灭火。
伊拉克伊朗战争中东两个重要的冲突与地缘变局伊拉克伊朗战争:中东两个重要冲突与地缘变局伊拉克伊朗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中东地区爆发的一场严重冲突。
该战争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伊拉克伊朗战争中的两个重要冲突,以及其对中东地缘变局的影响。
一、领土与资源争端伊拉克伊朗战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
当时,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边界争端以及领土和资源的分配问题日益加剧。
伊拉克认为沿着两国边界的河川和湖泊的领土划分应该重新评估,并寻求占领争议地区以确保对油气资源的主权。
而伊朗则坚决主张保持现状,并将伊拉克的行为视为侵略行动。
这些领土和资源争端最终导致了冲突的爆发。
伊拉克发动了一系列进攻,试图占领有争议的地区。
随着战斗升级,两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交战越来越频繁,导致众多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宗教与政治冲突伊拉克伊朗战争也是一场宗教和政治冲突的体现。
伊拉克和伊朗是两个主要的伊斯兰教国家,但它们属于不同的派别。
伊拉克是一个以逊尼派为主的国家,而伊朗则是一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
两个派别之间存在深刻的信仰和政治分歧。
伊拉克的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利用战争来推翻伊朗的伊斯兰共和国,并以此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他试图动员和组织其他逊尼派国家来支持他的行动。
而伊朗则坚决抵抗这种侵略,并试图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这场宗教和政治冲突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三、地缘政治变局伊拉克伊朗战争的爆发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东地区的地缘变局造成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加剧了中东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海湾地区的邻国,感到威胁并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其次,战争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波斯湾战争与地区安全波斯湾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海湾战争,发生于1980年至1988年之间,是伊朗与伊拉克之间为争夺波斯湾地区控制权而引发的一场军事冲突。
这场战争对于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波斯湾战争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一、地区稳定与冲突升级波斯湾战争是一次血腥而漫长的冲突,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破坏。
该战争在当时的地区安全格局中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场战争不仅使两国的关系紧张,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稳定。
邻国对于战争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支持伊朗,有些支持伊拉克,导致地区内部紧张局势加剧,冲突升级。
二、地区战略平衡与权力重塑波斯湾战争之前,伊朗是该地区的一股强大势力,拥有庞大而强大的军队,对地区的安全格局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场战争打破了原本的地区权力平衡。
虽然伊朗在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也因此身心俱疲,在战后的几年里衰落了。
而伊拉克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了磨练,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地区格局产生了影响。
三、石油资源与能源安全波斯湾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战争对于该地区的石油资源和能源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争期间,波斯湾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受到了严重干扰,世界石油市场产生了震荡。
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直接影响,也使各国对地区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重新评估,提高了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四、地区海上安全与海上通道保障波斯湾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通过这一区域的海上航道负责着全球石油运输的重要任务。
波斯湾战争期间,双方不断袭击对方船只和海上设施,导致海上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这对于地区和全球海上贸易和航运造成了威胁。
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船只和航线安全,加大了在红海和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五、地区外部势力介入与影响波斯湾战争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地区外部势力的介入。
美国等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区安全,参与了该战争,并在之后成为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影响力。
海湾战争性质和特点初析海湾战争性质和特点初析丁诗传海湾战争是九十年代第一场国际战争.2月28日随着美国宣布中止进攻性军事行动,这场举世隔日的战争,在意想不到的时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停火.人们未曾料到,多国部队于2月24日发起地面进攻之后,曾一再宣称要拚死抵抗的伊拉克,竞在短短四天之内接连宣布从科威特撒军,无条件接受安理会12项决议;人们未曾料到,多国部队竟能未经激烈交战,轻而易举地收复科威特全境.现在,战争的硝烟已渐从海湾上空消散.本文拟对人们关注的历时d2天的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作一些初步分析.(一)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错综复杂的国际战争在现代条件下,战争的性质一般是由三个要素决定的,即战争的起因,交战双方追求的政治目的以及战争产生的客观效果.当对海湾战争的原因,目的和效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之后,就可以发现,这场战争性质错综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切忌沿袭传统习惯,简单地称之为正义战争或非正义战争,或打着反侵略旗号的侵略战争,或正义与非正义交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之所以异乎寻常的复杂,主要原因有三;】,引发海湾战争的矛盾的复杂性.围绕着这场)申突和战争的基本矛盾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伊拉克对外侵略扩张谋求地区霸权同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矛盾,即侵略与自卫的矛盾;二是美国控制中东主宰世界的全球霸权主义和伊拉克的具有反美倾向的地区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大小霸间的争霸矛盾;三是伊拉克同西方大国争夺控制海湾石油资源~西方经济生命线的矛盾;四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围绕巴勒斯坦问题而发生的历久难解的矛盾,这是阿拉伯民族反对以色列扩张,同时也反对美国偏担以色列的民族矛盾;五是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矛盾,其中包括一些国家争当阿拉伯盟主的矛盾,贫穷国家和富有产油国的矛盾以及对阿以争端的激进派同温和派国家之间的矛盾I六是不同宗教信仰和宗教派别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关国家问的领土边界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海湾战争是上述历史与现实的,内在的与外来的各种矛盾交织和激化的总爆发.当然,各种矛盾所起的作用颇不相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武装占领和兼并,主要属于第一种矛盾.第二,三种矛盾的存在和白热化,则决定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必然要武力介人海湾,从而推动伊,科冲突步步升级,跨越一个个”门槛”,终于酿成战争.而后三种矛盾,即阿以矛盾,阿拉伯内部矛盾和宗教矛盾,则发挥了潜在的作用和影响.2,参战各国动机和目标的多样性.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后卷入国家最多的一次国际战争,出兵参战或助战的国家共有29国.同伊拉克孤军相对抗的是以美国为首由28个国家派遣军组成的多国部队这28国分属两类,一类是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另一类是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从海湾危机到海湾战争,不仅对阵双方的动机目标相悖,就是参加多国一26,部队的28个国家,意图也不尽相同.当初,伊拉克侵吞科威特,武力威胁沙特,意在”一石三鸟即:掠夺科威特财富,解救国内的财政危机,攫取海湾石油控制权,增强国力I提高国际战略地位I称雄海湾,进而执阿拉伯世界之牛耳但伊拉克竭力掩盖自己的真实躅谋,处心积虑地利用中东地区固有的各种矛盾,祭起了一面面冠冕堂皇的旗帜.诸如反对美,以侵略的正义旗帜,反对科,沙统治者”亲西方,”出卖阿拉伯利益的民族旗帜,反对西方大国掠夺海湾石油资源的旗帜,反对异教徒亵渎伊斯兰圣地的宗教旗帜,以及阿拉伯国家共享海湾石油资源的”均贫富”旗帜.但是事实胜于雄辨.伊拉克武力兼并弱邻科威特是蛮横践踏国际法的不义之举,是赤裸操的侵略行径.萨达姆拒绝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系列决议,更将自己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失道寡助,孤立无援.然而,同时也应看到,自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海湾派驻重兵后,伊拉克同美国之间的军事对峙和较量就包含有反抗美国充当世界宪兵,耀武扬威,左右海湾的因素.至于伊拉克不时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虽然其良苦甩心在于诱逼以色列实施报复,以便将海湾战争转变为阿以战争但此举政治上无疑具有惩罚以色列,为饱受以色列欺凌的阿拉伯民族复仇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伊同美对抗交战,向以顿顿发射导弹,在阿拉伯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美,反以的民族情绪,并得到半敦阿拉伯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当然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伊拉克挑起这场国际冲突的动机,目标和行为的非正义性.美国从向海湾派遣庞大的远征军到最后主动对伊开战,其战略意图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大肆宣扬的所谓为了”主持国际正义”,”执行联台国决议,”解放科威特”,“惩戒侵略者,”保卫沙特等等都不过是盗名欺世的幌子.美国之所以在678号决议到期后的第二天就急不可待地对伊大打出手,布什之所以敢于冒巨大的风险,不惜把总统的前程作为赌注,都是为了利甩海湾危机和战争,追隶多层次的,近期和长远的战略目标概而言之,就~击和摧毁伊的军事力量(包括核潜力),拔除美国在海湾的,腹之患,.TtfD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和中东这块战略要地,维护美国在西方的盟主地位f显示美国的强大力量,扮演国际警察,为建立冷战后的以美国为首,以西方大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奠定基础,即谋求主宰世界对于上述意图,美国政界要人和新闻媒介多次有所披露.特别是2月22日当伊拉克接受苏联调解,宣布从科威特撤军的日程安排表,美故意抬高要价,向伊发出了最后通谋式的苛刻要求,以便依然按照既定计划发动地面战争.这充分表明,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解放科威特仅仅是动武的借口.因此,对美国来说,从实施”沙漠盾牌”到“沙漠风暴计划,尽管在客观上有着打击和遏制伊侵略,维护科,沙等国主权和独立的作用,但就实质而言,美国政府始终追逐的是全球霸权利益.透视美伊两国的动机与目标,可以看到,海湾战争就美伊双方而言,本质上是一场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之问的战争,因而并无任何正义性可谈对于遭受伊拉克侵略或侵略威胁的科威特,沙特等国来说,参加对伊作战主要是出于反击侵略,解放祖国,保卫或恢复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因而它们从事的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对于埃及,叙利亚等应沙特邀请参加多国部队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来说,它们的主要目标是支持科,沙回击伊侵略,阻止伊成为海湾和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并趁机谋求本国的实际利益.例如,叙,伊是宿敌,打击伊对叙有利.叔还利用海湾危机,调整了叙美关系,加强了对黎巴嫩的控制.铲除,削弱野心勃勃的萨达姆的强大军事力量.对于早一27—就想恢复纳赛尔时期阿拉伯世界领袖地位的埃及,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由于埃及带头支持美国军事行动,在经济上已得到不少的报偿.如美国免除了埃及7O亿美元的债务.所以说,埃及,叙利亚等国参加对伊作战,目的有重两性.占主导的是反侵略,同时也有追求私利的一面,不能笼统地全盘肯定.对于英,法,德,意,日,加等西方大国(日本虽因受宪法限制未派兵,但拨巨款资助反伊联盟,故将日列入助战国家)来说,它们直接或间接,参与或支持对伊作战,动因和目的同中有异.共同点是争取参与控制海湾石油,维护西方生死攸关的经济命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重要的作用,以便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相应的一席之地,对中东事务享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各国又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从总体上说,这些国家介入危机和战争,并非完全是为了打击侵略,保护弱小.尽管它们打着这面旗帜,客观上也有这方面的一定作用,但这些不能掩盖它们是在追求本国狭隘私利这个基本事实,因此,它们在海湾的所作所为决不能冠以”正义”的美名.3.战争后果的多面性.引发战争矛盾的复杂性和参艘国家动因,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海湾战争后果的多面性.目前,战火刚刚止息.全面深刻地分析战争的后果条件还不具备.但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战争产生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多方面的.简言之是好坏交织,良莠并存,消极面远超过积极面,弊远大于利.首先,海湾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大灾难.它不仅给科威特和伊拉克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国计民生各种设饨难以估量的毁坏.不仅给参战各国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损耗,而且对中东海湾地区和整个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乃至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恶果.单经济损失一项,估计就达效千亿美元医治战争的创伤,消除战争的恶果,将需花费好几年时间.第二,海湾战争美胜伊败的结局,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美实现原定的战略意图,助长美主宰世界的野心.在战争中得利的美国,不仅要在战后海湾地区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可能会更加飞扬跋扈地干预国际事务,更倾向于用强硬手段对付威胁其利益的重大地区性突发事件,力图建立受美国支配的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美国的图谋和行为将促使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对关乎人类根本利益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三,这场战争以伊拉克受损屈服,中选停火而告终,使得科威特的领土早日获得解放,主权较快得到恢复,避免造成更大的牺牲和破坏,也使得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受严厉的惩罚而得不到任何好处,对有潜在侵略野心的国家不啻是一个严正警告,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的尊严.当然,这些积极的成果远不止是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铸造成的,而更应如实地估计整个国际社会合力制裁伊拉克侵略-各方斗争的重要作用.其四,战争加深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对巴勒斯坦问题解决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伊入侵和兼并科创造了一个阿拉伯国家武力侵吞另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恶劣先倒.海湾战争中,一些阿拉伯国家同西方大国组成联军同另一个阿拉伯国家兵戎相见,这在现代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战争使21个阿拉伯国家鲜明地分裂为对立的两大派,严重破坏了来之不易的阿拉伯国家间的团结合作,既不利于各国的安全和发展,也妨碍共同御侮,对付以色列的侵略扩张.中东和平进程受挫后,”巴解”领导人转而寄希望于萨达姆的强硬态度和庞大军事力量能迫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作出让步.现在伊拉克的失败,不仅使阿拉法特希望落一28—空,且使”巴解”的国际地位蒙受损害.而以色列则因对遭伊导弹袭击持克制态度而坐收渔利.以上这些显然都有碍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但是,海湾战争期间阿拉伯民众表露出来的强烈的反以,反美民族情绪,再一次昭告世界,阿拉伯民族决不会屈服于以色列的淫威,阿以争端和巴勒斯坦问题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中东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宁,美国不改变对伊侵科和以侵阿的双重标准政策,也难以在中东站稳脚跟.这使得国际社会在解决燃眉之急的海湾问题之后,必须尽快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走向和平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海湾战争又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巴勒斯坦问题.以上择要列举的几点足以表明.海湾战争的客观效是多方面的,具有多重性,而从总体上来说则是不值得肯定的.(二)海湾战争是具有非同寻常特点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是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国际战争,从国际战略的宏观角度透视,这场战争具有不少异乎寻常的特点.首先,这是一场反映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国际形势特征的局部战争.表现之一是,它没有两极格局时通常都有的美苏争夺的背景.伊拉克背后并无靠山,没有苏联或任何大国的支持.因而,这场战争尽管西方大国都已插足,但它只会限于是一场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不会蔓延升级为全面的世界性战争.表现之二是,雅尔塔体制被突破,国际力量失衡,为伊拉克挑起冲突提供了可趁之机.而美国则把海湾危机看作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实现冷战后战略目标的机遇.于是借机发挥,炫耀和使用武力.企图左右世纪之交的国际秩序.表现之三是,东西方主要国家的国际地位正在发生进一步变化.在危机和战争中,趋向衰落的超级大国美国既显示了自己还拥有强大的无可替代的实力,但也暴露了致命的弱点与不足.财力,军力,影响力都力不从心.对外政策策略存在诸多矛盾和弊病.美国在阿以争端中长期偏袒以色列,把自己置于阿拉伯民族的对立面,使美国在中东难以站稳脚跟.美国在国际上采取重大行动,离不开盟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与协助,再没有力量象当年越南战争那样单枪匹马独家支撑.内外交困的苏联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显着下降,难有大的作为.虽然苏,美对海湾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并不一致,但苏联在某些关键时刻仍扮演了美国的配角,以讨好西方,寻求回报如改变初衷,投票支持通过678号决议就是一个例证.当然,苏美两国的战略利益各不相同.苏联不希望位于其领土南侧的海湾成为美国的一统天下,也不愿长期受苏联援助,至今尚欠苏巨额债务的伊拉克被彻底摧毁.苏联更不甘心被排挤出国际舞台的中心位置,还想乘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中东争得充分的发言权.于是在2月中旬苏联瞅准时机再次充当调停者的角色,开展了穿枝外交活动.力图避免战争升级,防止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但苏联的作用毕竟今非昔比.当美国洞察苏联的用心,拒绝其和平建议,执意发动地面进攻之后,苏联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遗憾”,不能作出强烈的反应.美国盟国的作用显然在增大.英,法,德,意,日,加等国在危机和战争中都竞相表现自己,有的更是争先恐后地出兵,出钱,出力,为的是对急剧变动的国际形势施加自己的影响,寻找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争得有利的地位. 其次.从战争的影响和后果来看,远远超出了海湾和中东和范围,是一场牵动世界全局的局部战争.由于这场战争发生在世界油库和战略要地,参加国家众多,西方主要国家都已卷入,战争不论以何种方式结束,都将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生态环境产生重一29—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这是战后历次战争中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也是一场敌对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战争伊拉克的对手是西方”最强大的军事联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战争潜力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伊拉克国小力薄,孤立无助.这就事先决定了伊拉克必败无疑,而没有取胜的希望其四,这次战争双方准备较充分,战略上不存在突然性从海湾危机到爆发战争,经历了长达五十多月的过渡期.这期问是在战争与和平之问徘徊中度过的.一方面是国际社会频繁的调解,斡旋,另一方面是双方紧张的作战准备,并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政治战,经济战,宣传战和心理战.由于9『)年11月29日安理会678号决议通过后,美国一再宣称,如果伊拒不从科无条件抟t军,91年】月l5日后美国就将执行决议对伊行使武力,因而发动战争战略上的突然性早已消失.但美国通过不宜而战,并利用人们的习惯思维达成了开战时机的突然性.美国在安理会规定的伊从科撤军的期限过后不到20个小时即采取军事行动,出乎伊的意料,也令世界震惊.其五,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技术,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成为西方大国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场.各种类型的先进飞机,导弹,卫星,战车,火炮,舰艇,电子装备等有许多是第一次用于实战.美国等依靠高技术兵器的优势,充分发挥海,空军的作用,以最小的伤亡为代价,最大限度地削弱,摧毁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和战争潜力.于是出现了战争史上的字前奇观战争的初始阶段竟是持续一个多月,出动飞机j1万多架次的空袭事实表明,现代战争中,夺取制空权,对敌方实旌长时间不问断的猛烈空袭,不仅可为地面部队作战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在特定情况下,还可对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大量新式兵器的使用,使得财力,物力消耗极大,破坏力租强据报道,开战月余多国部队已消耗近千亿美元.海湾战争还使美国兴盛一时的低强度战争的理论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事实表明,美国在九十年代为应付各种类型冲突,单靠低强度战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准备进行象海湾战争那样的高强度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军事力量的建设无疑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奉文责任编辑田伯平)~3O■L如。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冲突之一。
这场战争中,地面战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湾战争期间一些经典的地面战例,展示出当时各方军队的技战术水平。
1. 美军空降部队的突袭行动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展示了其卓越的空降作战能力。
1991年2月24日,美军第101空降师空降部队从沙特阿拉伯起飞,执行对伊拉克控制下的科威特国际机场的空降突袭行动。
凭借精确的情报和足够的准备,美军在夜幕降临时成功占领了目标地点,使伊拉克军队措手不及。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美军空降部队的高度训练水平,也成为地面战的开端。
2. 联军的“沙暴”行动为了保护沙特阿拉伯,联军在海湾战争中发起了名为“沙暴”的行动。
这一行动旨在清除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与沙特边界地区的据点。
1991年2月26日,美军第15机械化步兵师在“沙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美军与伊拉克军队的激战中,第15师运用坦克、步兵和火炮等多种兵种,通过精密的协调和火力压制,成功突破了伊拉克军队的防线。
3. 伊拉克的反坦克防御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展现出一定的技战术水平,特别是在反坦克防御方面。
1991年2月26日,在“沙暴”行动中,伊拉克军队利用沙漠地形和掩体,采取埋设地雷和布设反坦克障碍物等手段,对抗联军的坦克部队。
这些防御措施对联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甚至摧毁了一些坦克。
伊拉克军队的反坦克防御展示了他们的坚韧和顽强。
4. 联军的夜间战斗能力海湾战争中,联军展现出出色的夜间作战能力。
由于在白天作战容易受到伊拉克军队的火力打击,联军选择在夜间进行突袭行动。
1991年2月27日,美军的夜间突袭行动袭击了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朱鲁地区的据点,取得了重大的战略突破。
这一行动充分展示了美军在夜间作战方面的优势,以及使用先进设备和精确武器的能力。
5. 联军的装备优势海湾战争中,联军以其强大的武器装备和技术优势压倒了伊拉克军队。
两次海湾战争美军参战43万,其他国家差不多50万第一次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至今,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34分,美国给伊拉克设定的48小时大限刚过,美英军队就开始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进攻。
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攻击,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海湾战争现代高技术登上战争舞台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
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
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
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
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
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
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
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
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
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
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
第一次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中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第一次海湾战争最终以伊拉克的惨败而告终
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
两伊战争几乎破坏了伊拉克在波斯湾的所有港口设施,摧毁了它的外输能力。
伊拉克为了安全起见,所有伊拉克人都认为伊拉克需要占据更多的地区,尤其是在离战场较远的比较安全的地区占据海港。
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个目标。
在思想观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证明其合法性。
占据科威特则是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一步。
此外在宣传中还有其它一些理由。
在这样一些的背景下,也就成就了第一次海湾发生的导火线
发生第一次海湾战争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其一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
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二是利益上的原因,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
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
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
其三是关系的缓和。
战后4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
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
其四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
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
苏联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还有很多原因共同造成了海湾战争的发生,
海湾战争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海湾战争因多国部队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占据的绝对优势,使其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争史册。
另外,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大量贫铀弹,炸毁了大批炼油厂和化工厂。
给当地带来的长期生态环境影响也
是不容忽视的!1990年底爆发的海湾战争历时42天,期间油井大火昼夜燃烧,是迄今历史上最大的石油火灾及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环境污染,这次战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灾难性的,已给世界带来了影响。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这场战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末期世界的基本矛盾,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它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
世界的主要矛盾即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
这种情况,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它一方面给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酝酿和产生着新的矛盾与不稳定因素。
作为政治的继续,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胜利一方政治上的目的。
科威特的主权得到了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和中东地区的地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利益得到了维护;中东格局表面上恢复了战前状况。
海湾战争标志着战争的高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在海湾战争之
前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特征已初露端倪,其最为突出的标志是高技术兵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