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肺结核
- 格式:pdf
- 大小:193.09 KB
- 文档页数:9
肺结核完整版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肺结核》。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肺结核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和病因,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肺结核患者,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肺结核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难点: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肺结核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肺结核的关注,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介绍肺结核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3. 教材讲解:讲解肺结核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肺结核定义2. 肺结核病因3. 肺结核症状4. 肺结核诊断5. 肺结核治疗6. 预防肺结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肺结核的病因。
(2)列举肺结核的主要症状。
(3)描述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5)提出预防肺结核的措施。
2. 答案:(1)肺结核的病因主要是感染了结核杆菌。
(2)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
(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和病因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肺结核预防措施的认知程度。
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肺结核。
肺结核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基本原则为了加强对肺结核病的管理,提高医院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水平,保障职工和患者的健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科室及相关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患者及其他有关人员。
第三条目标和任务本制度的目标是全面防控肺结核病,确保医院内的肺结核患者及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诊断、治疗和杜绝传播。
本制度的任务是加强对肺结核病的防备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优化医疗流程,保护职工和患者的健康。
第二章肺结核病的防备第四条宣传教育1.医院应定期开展肺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向职工和患者普及肺结核的基本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2.医院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宣传肺结核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备方法,并配备宣传资料供患者和职工参考。
第五条早期筛查1.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早期筛查机制,对肺不安全因素较高的患者进行定期筛查,包含但不限于常规体检、胸部X光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
2.对于有症状或高风险的患者,医院应及时布置肺结核相关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六条高风险患者管理1.对于已确诊或疑似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医院应及时将其纳入肺结核患者管理系统,并建立档案记录其个人信息、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
2.对于高风险患者,医院应乐观自动开展相关随访和干涉工作,确保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病愈情况。
第三章肺结核病的管理第七条患者就诊流程1.患者在就诊时应自动告知医务人员是否有相关症状或接触史。
2.医务人员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做好防护措施,包含佩戴口罩、手套等。
3.医务人员应依照相关流程指引,及时布置相关检查和治疗。
第八条耐药肺结核病的管理1.对于耐药肺结核病患者,应建立特地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2.医院应及时报告耐药肺结核病相关信息,搭配上级卫生部门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第九条动态监测1.医院应建立肺结核病动态监测机制,每月定期向上级卫生部门报送病例报告,并按要求上报数据和信息。
第五章肺结核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从20世纪60年代起,结核病化学治疗已取代过去消极的“卫生营养疗法”,成为公认的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武器,使新发现的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
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出现全球性恶化趋势,大多数结核病疫情很低的发达国家结核病卷土重来,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结核病疫情出现明显回升。
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失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多重耐药(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增多、贫困、人口增长和移民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对结核病流行回升的警惕性和结核病控制复杂性的深刻认识,误认为结核病问题已解决,因而放松和削弱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投入和管理等主观因素所致。
鉴于全球结核病流行的大回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动员和要求各国政府大力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遏止这次结核病危机。
WHO制定和启动特别项目以积极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作为国家结核病规划的核心内容。
【流行病学】(一)全球疫情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约20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大致相关,结核病的高流行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低水平相对应。
世界卫生组织把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秘鲁等22个国家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
全球80%的结核病例集中在这些国家。
无疑这些国家结核病控制将对全球的结核病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二)我国疫情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特点如下:1.高感染率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为0.7 2%。
全国有近半的人口,约5.5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城市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农村。
A. 出疹期B. 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C. 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D.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E.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 天。
所以应该选择E。
6、水痘皮疹的特点是A.无痒感B.分批浮现C.呈离心性分布D.躯干少,四肢多E.不浮现在口腔、结膜、繁殖器等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水痘皮疹分批发生,在前一批皮疹伤害逐步演变愈合的过程中,新的一批疱疹又次第浮现,导致红斑、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阶段伤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
特别是在发疹第2~3 天,同一部位往往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7、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A.肺炎B.脑炎C.心肌炎D.睾丸炎E.胰腺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炎,除麻疹毒本身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外,在病程各期尚易并发继发性肺炎,以出疹期为多见。
病原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腺病毒。
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浮现气促、鼻翼扇动、发绀、肺部有中、小湿啰音。
常并发脓胸、脓气胸、心肌炎、心衰及循环衰竭等。
若病程迁延不愈,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
严重肺炎为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8、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是A.发热、盗汗、乏力、消瘦,脑膜刺激征B.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C.脑脊液生化糖、氯均降低D.发现肺部原发病灶E.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脑脊液糖氯化物均降低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很有匡助,但高达50%的结脑患儿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才可确诊。
9、儿童肺结核的主要类型是A.急性粟粒性肺结核B.纤维空洞型肺结核C.原发型肺结核D.结核性脑膜炎E.肠结核【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 。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以及时发现患者、规范治疗管理和关怀救助为重点的防治策略。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结核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结核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逐步构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结核病防治的疫情监测和报告、诊断治疗、感染控制、转诊服务、患者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组织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技术规范和标准;统筹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和管理全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对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拟订本辖区内结核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辖区内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指定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统筹规划辖区内结核病防治资源,对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规划管理及评估工作;(二)收集、分析信息,监测肺结核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等工作;(三)组织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四)组织开展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五)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六)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对辖区内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七)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培训,提供防治技术指导;(八)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九)开展结核病防治应用性研究。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肺结核概述•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肺结核的案例分析目录肺结核概述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的定义感染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肺结核的病因肺结核的传播途径030201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咳嗽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能伴有痰液。
咳嗽发热疲劳夜间盗汗肺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通常为低热,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为高热。
肺结核会导致患者感到极度疲劳,甚至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患者在夜间睡觉时出汗,但通常不会伴有发热。
肺结核的晚期症状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的并发症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查免疫学检查肺结核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按疗程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变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补液等。
预防治疗对于高发人群,如HIV感染者、矽肺患者等,应预防性使用抗结核药物。
肺结核的治愈标准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肺结核的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03开展健康教育01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02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1 2 3卡介苗是当前广泛应用于预防肺结核的疫苗,一般在出生后尽早接种,通常在手臂上划痕并给予一定剂量的疫苗。
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卡介苗接种能够显著降低儿童感染肺结核的风险,保护期限一般认为可持续数十年以上。
接种效果与保护期限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接种卡介苗可能存在禁忌症,需要谨慎处理。
接种禁忌与注意事项肺结核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年轻人的肺结核感染总结词年轻人的肺结核感染通常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生活压力大有关。
详细描述近年来,年轻人的肺结核感染率有所上升,这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这类患者通常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