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氧族元素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43
-第六章第一节氧族元素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知识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氧族元素,主要是利用原子结构知识系统总结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结构、性质的递变,第二部分是关于臭氧的初步知识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及生存条件的意识,第三部分为过氧化氢知识,要求为简单了解。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单质及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
3、常识性介绍臭氧和过氧化氢,使学生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
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教学难点:1、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概述法、列举法课型:新课课时: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新课的准备:带领学生阅读P124课文及图片,阐述本章的重点及难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春游,让同学们选择在何种环境下进行,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励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讲述:过去我们学习了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又学习了卤族元素,现在来学习ⅥA元素,只是学习方法不同,而是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研究新的一族元素。
新课进行:指导学生阅读P125-P127课本,带着如下问题,要求读进去,边读边思考:①氧族元素包括哪些元素,元素符号与元素名称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②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与递变?主要为最外层电子数及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
③氧族元素的性质如何?主要为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④氧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如何递变?与氢化合难易递变、氢化物的还原性、稳定性递变、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等。
阅读后小结:1、元素符号与元素名称O S Se Te Po ⅥA 氧硫硒碲钋周期:二三四五六2、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6;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元素主要性质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2、+4、+6 4、单质的性质物理性质:①从典型的非金属过渡到金属,从非金属到半导体,再到导体;②熔沸点逐渐升高;③单质密度逐渐增大。
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爱惜第一节氧族元素一、氧族元素1.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族,包括的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为等。
2.从氧族元素的名称能够看出:其单质属气态非金属单质的是;其单质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的是;其单质是金属单质的是。
3.依照讲义上图6—1和表6—1分析,氧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等是如何转变的?4.氧族各元素单质的熔点、沸点是如何转变的?请跟卤素、碱金属的熔、沸点转变规律比较。
5.氧族元素中各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别离为.其稳固性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其递变规律为,由此分析O、S、Se、Te的非金属性转变规律为。
6.S、Se、Te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由其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定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递变规律为。
7.O、S、Se、Te的原子结构示用意为,由此可看出:氧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其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个电子。
8.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慢慢,原子查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慢慢,使原子取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失去电子的能力依次,氧化性依次,还原性依次,非金属性慢慢,金属性逐渐,如表现出比较显著的非金属性, 是半导体,而那么能够导电。
9.氧族元素的化合价:氧族元素显-2价的缘故是,显+6价或+4价的缘故是。
10.氧元素什么缘故通常只显-2价,而不显正价?11.氧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性质:(1)由氧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很相似,可推测氧族元素形成单质的化学性质,通常能跟、、、、、、等发生化学反映。
试写出以下反映的化学方程式:①O2、S别离与H2反映,。
②O2、S别离与Fe的反映:,。
(2)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其非金属性依次减弱,请你预测O、S、Se、Te的单质跟H2化合时的难易。
其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讲义上的事实是:O2与H2反映,也,生成的氢化物也;硫或硒与H2那么只有在才能够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而碲通常与H2直接化合,碲化氢只能通过制取,生成的氢化物也。
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一节氧族元素教学目标:1.了解氧族元素的特性和重要性。
2.掌握氧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原子结构。
3.掌握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了解氧族元素的应用和重要化合物。
教学重点:1.氧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原子结构。
2.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氧族元素的应用和重要化合物。
2.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氧族元素的特性、周期表位置、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氧族元素在实验室中的反应和性质。
3.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氧族元素的应用和重要化合物。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主题,复习前一章节的内容。
例如,询问学生们对元素周期表的了解,并回顾周期表中的一些重要元素。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氧族元素的特性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该元素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2.讲解氧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其特殊的原子结构。
3.详细介绍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物理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氧化性和反应性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选择一些与氧族元素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如氧气燃烧、氧化还原反应、O3的分解等。
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们讨论氧族元素的应用和重要化合物,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随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并进行互动和交流。
五、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氧族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提示学生们完成相关课后作业,并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完成课后习题等。
鼓励学生们尽早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化学教案-第六章第一节氧族元素教学目标:1.了解氧族元素的特性和重要性。
2.掌握氧族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原子结构。
3.掌握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