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61
第一节档案管理基本知识一、什么是档案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企业文件要转化成档案,一般需要三个条件:1、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
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这些文件具有它的现行效用,但要等它办理完毕后,才能作为档案保存起来。
一般情况下,文件的处理程序和办理的事情是同时完成的。
但有时候文件处理程序结束了,而文件办理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这些文件还有它的现行效用,这样的文件也可以转化为档案。
文件办理完毕是相对的,主要是针对文件处理程序而言。
2、必须是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件。
由于工作需要的而形成的文件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有些文件随着工作的结束将会失去它的现行效用,对今后的工作也无参考作用,没有保存的价值,这部分的文件便被淘汰了。
而那些对今后工作仍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则要作为档案保存下来的。
3、必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
文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档案,人们要把平时形成的文件经过挑选和集中,按照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档案。
新的档案整理规则,通过计算机随时进行整理、归档。
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档案,都是由文件经过归档程序转为档案保存起来的。
档案与文件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表现在:(1)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文件是档案的前身。
档案与文件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什么样的文件,就有什么样的档案。
档案的质量,最初取决于文件的质量。
(2)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转化成档案,而仅仅是其中有保存价值的那一部分文件能实现这种转化。
所以,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归档时,既不能“有文必档”,也不能遗漏有价值的文件。
(3)文件是经过整理成为档案的。
文件转化成档案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归档过程。
这是文件和档案的分界线,是文件转化成档案的标志。
了解档案与文件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注意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提高文件质量,做好文件的舍取、挑选工作。
EPC工程档案管理培训教材一、引言在EPC(工程采购建设)工程中,良好的档案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
有效的档案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追踪工程进度、控制成本,并确保项目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本教材旨在为EPC工程人员提供关于档案管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成功率。
二、档案管理基础2.1 档案管理概述档案管理是指对项目相关文件的收集、存储、检索和保护等活动。
在EPC工程中,档案管理涉及众多文件类型,如合同文档、设计图纸、施工计划等。
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
2.2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跟踪工程进度、遵守合同约定、应对变更和索赔等挑战。
此外,档案管理还有助于项目的知识管理,为未来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三、档案管理流程3.1 档案收集在EPC工程中,档案收集是一个涉及多方的过程。
项目团队需要收集来自设计团队、工程承包商、监理单位等的文件,包括设计文件、施工文件、质量文件等。
3.2 档案存储档案存储是指将收集到的文件按照适当的分类和目录结构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现代的档案管理系统通常提供电子存储和文档管理功能。
3.3 档案检索档案检索是指根据需要查找并提取特定文件的过程。
良好的检索系统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快速找到所需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3.4 档案保护档案保护是指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这包括规范的存储和备份措施,以及对重要文件的权限控制。
四、档案管理工具4.1 档案管理软件现代的档案管理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子档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文件资源。
常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包括Documentum、SharePoint 等。
4.2 档案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指导项目团队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的档案管理体系。
ISO 15489是档案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提供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指导。
五、结语良好的档案管理是EPC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档案管理概述档案管理是指对机构或个人所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系统化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销毁的活动。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于机构的正常运转、决策制定、知识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介绍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原则。
1.1 档案管理的定义档案管理是指对于文件资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包括文件的生成、利用、保存、处置等各个环节。
通过档案管理,可以保障文件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检索性,为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提供支持。
1.2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文件丢失或被篡改•为组织的运作提供依据和支持,提高工作效率•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实现知识共享和传承1.3 档案管理的原则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整理性原则:档案应当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便捷性原则:档案应当方便查找、使用和管理•保密性原则:对于涉密信息的档案应当严格保密第二章:档案管理的基本分类档案管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按文件形态分类、按档案载体分类、按档案目的分类等。
本章将介绍这些基本的档案管理分类方法,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讨论。
2.1 按文件形态分类按照文件形态的不同,档案可以分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大类。
纸质档案是指以纸张或其他类似形式载体的档案,电子档案是指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的档案。
纸质档案主要存在于传统的办公环境中,而电子档案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用越来越广泛。
2.2 按档案载体分类档案的载体有很多种,包括纸张、胶片、光盘、磁盘等。
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档案保存和传输。
2.3 按档案目的分类根据档案的使用目的,可以将档案分为管理档案、业务档案和历史档案等类型。
管理档案是为了支持机构的日常管理和运作而产生的档案,业务档案是指与具体业务活动相关的档案,历史档案是指对历史事件具有独特价值的档案。
档案管理学培训资料
一、介绍
档案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文件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档案管理学的培训资料包括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
通过对档案管理学的学习和培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文件档案,提高机构和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档案管理学基础知识
1. 档案管理概述
•档案的定义和分类
•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档案管理法律法规
•国家档案管理法规的概况
•档案管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档案管理规范化流程
三、档案管理技能培训
1. 档案整理和归档
•文件整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文件分类、编目和装订技巧
2. 档案检索和利用
•档案检索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档案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3. 档案管理软件应用
•介绍常用的档案管理软件
•档案数据录入、查询和导出功能
四、档案管理案例分析
1. 档案管理实践案例
•不同机构、企业的档案管理案例
•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 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实施过程
•档案管理系统的效果评估和优化
五、结语
通过档案管理学的培训资料学习,可以帮助从事或有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档案管理学培训资料的制作和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档案管理环境。
以上是关于档案管理学培训资料的简要介绍和内容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档案管理知识培训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内容为人教版《档案管理》第五章第二节“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具体内容包括:档案的保管、档案的利用、档案的保护和档案的销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档案管理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档案事业,增强学生的档案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的基本知识。
难点: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档案盒、档案文件夹、标签贴纸等。
学具:笔记本、笔、档案盒、档案文件夹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学校档案室为例,介绍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的重要性。
2. 档案的保管:讲解档案的分类、归档流程,以及档案柜的摆放要求。
3. 档案的利用:介绍档案的查阅流程、档案借阅规定等。
4. 档案的保护:讲解档案的防尘、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
5. 档案的销毁:介绍档案的销毁流程、销毁方法等。
6. 例题讲解:以一份学生档案为例,演示档案的保管与保护过程。
7.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模拟进行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操作。
六、板书设计档案管理保管:分类、归档、摆放利用:查阅、借阅保护: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销毁:销毁流程、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档案保护的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防尘袋、档案盒、档案柜。
防尘袋可以防止档案受尘土污染;档案盒可以保护档案文件不丢失;档案柜可以防止档案文件被损坏。
2. 作业题目:请简述档案的销毁流程。
答案:档案的销毁流程包括:鉴定、审批、执行、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档案的保管与保护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加强练习。
下一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档案馆,深入了解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档案管理意识。
同时,可以开展档案保护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档案保护,提高学生的档案保护能力。
档案管理培训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档案管理学》第四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以及第五章“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的基础上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档案分类与编目、档案保管的要求与措施、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与应用,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电子化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合理分类和编目档案资料。
2. 学习档案保管的基本要求,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档案资料。
3. 掌握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和应用,能够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档案的电子化检索与利用、档案保管中的环境控制。
教学重点: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档案的分类与编目、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档案整理示例、档案保管设备模型。
学具:笔记本电脑、档案管理软件、分类编目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档案管理混乱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高效管理档案。
简要介绍本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2. 理论讲解(25分钟)讲解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分类与编目方法。
介绍档案保管的要求与措施,强调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进行档案分类、编目和保管。
解析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与应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档案分类编目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档案电子化管理实践(20分钟)学生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电子化档案检索与利用。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深入研究。
六、板书设计1. 档案整理:原则、方法、分类编目2. 档案保管:要求、措施、环境控制3. 档案检索:工具、编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案例分析:根据给定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并说明整理原则。
实践操作: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完成电子档案的检索与利用。
2. 答案案例分析:整理原则为“便于检索、保持资料完整性、有利于保管”;分类编目按照给定资料进行合理划分。
档案管理培训课件一、引言档案管理是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维护组织历史、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帮助大家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档案管理概述1.档案的定义与特点档案是指机关、团体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等特点。
2.档案管理的目标与原则3.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和销毁。
通过这些任务,实现档案的价值,为组织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三、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档案的收集2.档案的整理四、档案的鉴定与保管1.档案的鉴定2.档案的保管五、档案的检索与利用1.档案的检索2.档案的利用六、档案的销毁与统计1.档案的销毁2.档案的统计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1.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2.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容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档案数字化、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
3.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八、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1.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档案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如《档案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
2.档案管理的职业道德九、档案管理培训与考核1.档案管理培训档案管理培训旨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档案管理技能、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等。
2.档案管理考核档案管理考核是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的评价。
考核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十、档案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组织的历史传承、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组织发展贡献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效率、档案信息的安全、档案服务的质量。
荐…………………………………………………第一章档案管理基本知识第一节名词解释1、什么是档案?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什么是档案工作?答: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
3、什么是档案统计?答: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4、什么是归档?答: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
5、什么是案卷?答: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6、什么是档案整理?答: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7、什么是档案立卷?答:将若干文件按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
荐…………………………………………………8、什么是档案实体分类?答:根据档案的来源、形成时间、内容、形式等特征对档案实体进行的分类。
9、什么是档号?答: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10、什么是文件?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11、什么是文本?答:同一文件由于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版本,可分为正本、副本、试行本、修订本、各种文字文本等。
12、什么是归档文件?答: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13、什么是归档文件管理?答: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14、什么是全宗号?答:全宗号是指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15、什么是全宗指南?答:介绍和报道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是向利用者介绍和报道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及荐…………………………………………………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工具书。
16、什么是专题指南?答:介绍和报道某一专题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17、什么是检索工具?答:检索工具是用于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