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共 68张)
- 格式:ppt
- 大小:382.50 KB
- 文档页数:76
档案管理培训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档案的基本概念,掌握档案的分类和归档原则。
2. 学会档案的保管方法和检索系统的构建。
3. 了解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档案检索系统的构建与电子档案管理。
重点:档案的分类、归档原则及保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档案管理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个企业档案管理混乱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2. 理论讲解(30分钟)讲解档案的定义、分类、归档原则。
分析档案保管的重要性,介绍保管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个实际档案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现场进行档案分类练习,加深对分类方法的理解。
5. 档案检索系统构建与电子档案管理讲解(25分钟)介绍档案检索系统的构建方法。
分析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档案分类及归档原则2. 档案保管方法3. 档案检索系统构建4. 电子档案管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并优化一个档案管理案例。
答案:(1)明确档案分类,按照归档原则进行整理。
(2)加强档案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3)构建档案检索系统,提高查找效率。
(4)逐步推行电子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
2. 作业题目:简述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
答案:(1)提高档案检索速度,便于信息共享。
(2)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保管成本。
(3)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提高安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实践操作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课后,建议学生加强对档案管理软件的学习,了解电子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
同时,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档案管理部门,加深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档案管理培训课件完整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流程。
3. 学会使用常用的档案管理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方法。
难点:电子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和纸质档案的保存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介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方法。
3. 演示:通过课件演示电子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和纸质档案的保存方法。
4. 练习: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档案管理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板书设计: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档案管理的原则档案管理的流程档案管理的方法作业设计:1. 请简述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请列出档案管理的原则,并解释每个原则的含义。
3. 请描述档案管理的流程,并举例说明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
4. 请介绍你所在单位或学校的档案管理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详细介绍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巩固了所学内容。
在讨论环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档案管理问题,并探讨了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探讨档案管理在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应用,以及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同时,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中的档案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内容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是学生理解档案管理的基础,而电子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和纸质档案的保存方法则是实践中的难点。
档案管理培训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档案管理学》第四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以及第五章“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的基础上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档案分类与编目、档案保管的要求与措施、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与应用,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电子化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合理分类和编目档案资料。
2. 学习档案保管的基本要求,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档案资料。
3. 掌握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和应用,能够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档案的电子化检索与利用、档案保管中的环境控制。
教学重点: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档案的分类与编目、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档案整理示例、档案保管设备模型。
学具:笔记本电脑、档案管理软件、分类编目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档案管理混乱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高效管理档案。
简要介绍本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2. 理论讲解(25分钟)讲解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分类与编目方法。
介绍档案保管的要求与措施,强调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进行档案分类、编目和保管。
解析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与应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档案分类编目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档案电子化管理实践(20分钟)学生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电子化档案检索与利用。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深入研究。
六、板书设计1. 档案整理:原则、方法、分类编目2. 档案保管:要求、措施、环境控制3. 档案检索:工具、编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案例分析:根据给定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并说明整理原则。
实践操作: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完成电子档案的检索与利用。
2. 答案案例分析:整理原则为“便于检索、保持资料完整性、有利于保管”;分类编目按照给定资料进行合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