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工艺美术史2古代埃及
- 格式:ppt
- 大小:11.11 MB
- 文档页数:105
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笔记 8外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古埃及·古西亚(波斯)·古伊斯兰第十一章、外国古代时期的工艺美术一、古代埃及·工艺美术古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古埃及人视作生命摇篮的尼罗河,就是埃及灿烂文化的主要源泉,封闭型的地理特征。
●约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萌芽;●公元前4000年左右,完成了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的过渡,建立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征服下埃及(双国),建立强大中央集权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先后经历了:●早期王国 1~2王朝 (约公元前3000 ~公元前2686)●古王国 3~6王朝 (约公元前2686 ~公元前2181)●第一中间期 7~10王朝 (约公元前2181 ~公元前2133)●中王国 11~12王朝 (约公元前2133 ~公元前1786)●第二中间期 13~17王朝 (约公元前1786 ~公元前1567)]●新王国 18~20王朝 (约公元前1567 ~公元前1085)●末期王国 21~26王朝 (约公元前1085~公元前525)公元前332年,埃及为希腊马其顿王国所征服,标志埃及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终结。
作为手工业相当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的艺术设计在人类早期的手工业设计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注意:死而复生的信念影响,对陵墓的重视程度,厚葬风俗等);宗教:泛神论(多神教),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信念:再生,永恒和不变。
(一)、家具艺术设计古埃及时代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存至今家具的最早范例,这些制品所确定的家具基本类型和基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埃及家具设计的高度成就源自于完善而发达的工艺技术,后世常见的细木工技艺,在古埃及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发展,从古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大量制作家具的场面,古埃及木匠唯一缺少的木工工具,只有刨子和镟床。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一.《纳美尔王石板》是埃及早期石工艺的最高典范,是一种理想的奉献用品或纪念物。
它为以后埃及艺术的象征性与叙事性结合,为人物造型的稳定感、排比式和正身侧面律等基本法则,确定了最早的范式。
它是已发现的化妆石板中最著名的,是一块高64厘米的罐形岩石板,两面都以浮雕形式表现和歌颂了纳美尔王统一上下埃及的功绩。
石板的正面有两个画面,上面的大画面是纳美尔王在神鸟的俯视下,惩处抓获的俘虏;下面的小画面是两个落荒而逃的敌人。
石板的背面有三层画面,上层是欢庆胜利的场面,高大的纳美尔王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背后有一个是从给他提着鞋,前面的将士高举着神鸟欢庆胜利,敌人的尸体就摆在面前,他们被砍下的头颅夹在两腿之间。
中层画面是两个造型奇特、回首交织的狮子长颈怪兽。
雄狮在古埃及既代表国王的威严和权力又代表埃及国家的与民族。
画中两只怪兽颈部交缠,据推测可能象征上下埃及的统一。
下层画面中,代表纳美尔力量的牧牛用脚践踏敌人,用坚硬的牛角攻破敌人的城堡。
二.金字塔金字塔建筑及群像雕刻是古王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雕刻,以其为代表的法老墓最能反映出古埃及人的建筑技术的成就。
金字塔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规模宏大,从四面观看都成等腰三角形,类似汉语的“金”字。
由于石料的充足和法老对来世的追求而建。
公元前1550年,其建造基本停止。
最早的金字塔是第三王朝左赛王时期在萨卡拉墓地建造的由设计师伊姆霍特普设计的阶梯形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的建造标志着古埃及建筑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首次采用了以石料为建造材料的建筑形式。
现在最著名的金字塔式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在开罗附近吉萨修建的三座金字塔,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为壮丽。
三.方尖碑出现时间:中王国时期出现原因:随着太阳神崇拜的发展,神庙建筑逐渐兴盛起来,庙宇入口两侧的方尖碑是这一时期石工艺的代表作品。
这类方尖碑通常使用一整块石头凿成,上面刻有国王的名字和封号。
方尖碑的底座是正方形,碑体渐上渐窄,到顶部呈锥形,形状似一把朝天的宝剑。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资料共享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古代埃及工艺美术一、概述(一)历史美尼斯(Menese)于公元前3000年统一上下埃及(双国),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1王朝,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的王朝国家的诞生。
依照埃及编年史家、祭司马尼托记载:从美尼斯(上埃及国王)统一埃及起——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制服止,先后有26个王朝举行统治。
后又被马其顿亚力山大统治(前332年始)300年。
至公元前30年,又被罗马统治。
埃及上古史:早期王国1—2王朝(约公元前3000—2686)[原始]古王国3—6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原始]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2133)[原始]中王国11—12王朝(约公元前2133—1786)[夏]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公元前1786—1567)[商]新王国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1085)[商]后期王国21—26王朝(约前1085—525)[西周—春秋](二)环境封闭型的地理特征由尼罗河引发的种种事情6月17日夜——“掉降之夜”(三)宗教泛神论(多神教)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四)信念再生永恒别变视死如归二、工艺美术(一)陶工艺1、黑顶陶器(自然纹样)2、明地暗花彩陶(刻意装饰、丰富、人物、动物、植物)3、暗地明花彩陶4、釉陶(蓝釉为主)(二)石工艺1、化妆石板2、内脏壶3、灯具4、装饰(三)玻璃工艺1、动物形容器2、抽象形容器3、首饰(四)金属工艺1、宗教器具2、首饰3、棺具4、陪葬品(五)木工艺1、装饰器具2、家具三、小结1、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工艺美术全面进展的第一具浪潮。
2、古代埃及工艺美术尽管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含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的要素。
譬如几何形体与几何纹样的应用、形态的变形处理和刻意的装饰性表现等。
外国美术史: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埃及是尼罗河的赐予(西罗多德)。
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埃及,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磁润出一条狭长城的绿洲。
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君主,又是太阳神之子,利用宗教的神秘力量来统治国家。
此后的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前3000-前2300)、中王国(前2150-前1700)、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一、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埃及是古代奴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具有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
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里起着非常活跃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
这种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好大喜功的法老不惜动用数十万奴隶为自己建造陵墓、庙宇,雕凿巨像,以此表现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埃及人都是虔诚的宗教徒,甚至法老也必须借助宗教力量来统治国家。
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的肉体死去以后,灵魂仍随尸体存在,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便可得到永生。
从这一观念出发,埃及人对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尸体的保存特别关心。
他们的艺术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所以,美术史家又把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埃及艺术的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总的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这种缺少变化的局面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埃及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况,它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隔绝,仅有东面的苏伊士海峡与亚洲相连。
外国工艺美术史总结重点说义资料外国工艺美术史古代埃及工艺美术陶工艺:王朝前的新石器阶段多为黑胎粗陶,造型都为摹仿草篮和植物形态。
此外,尚有各种薄胎细陶咨询世,其中以一种被称为黑顶陶器的制品最具代表性。
所谓黑顶陶器:算是在整个土红群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XXX的釉泥,形成黑红两群的对照效果的陶器品。
这类陶器造型异常单纯,器形外部线条自然流畅。
之后陶艺多以泥灰为要紧原料,并浮现利用陶轮制作的陶器。
前一时期的黑顶陶器逐渐衰退,彩绘陶器浮现并兴起。
这时的陶器受西亚风格的妨碍。
纹样结构都形成一定格式鳄鱼纹彩陶钵:在土红群的器壁上用白土绘以图案化的动物纹,口缘部分是交叉的白XXX线条组成的装饰带,在中间的鳄鱼与河马的表现手法亦相当精炼。
鳄鱼身上弥漫交叉线条,似乎是表现鳄鱼身上的硬磷。
它与口缘部的交叉线装饰带形成统一而和谐的整体,富有形式美感。
这种构思与表现可能受到了做为渔猎日子别可或缺的渔网的启发。
玻璃工艺:沙芯法:即首先由混有黏土及多量沙质的粗糙物质做成容器的内部形态,并由金属棒的一端撑起来再浸入装有选作底XXX 用的玻璃容器的“坩埚”中旋转,使之附上一层厚度相同的玻璃层。
在这种附着的玻璃外壳尚未冷却之际,便贴上保持半流淌状态的、拉长的各种彩群的长条形状的玻璃层。
进而使用尖形的工具或梳子般的工具重新在容器的表面上刻画,形成独特的波状纹样。
冷却之后,再把颗粒状的内部沙土从容器中掏出来。
源于埃及,进展于希腊,群彩对照强烈,别透明,技术容易掌握,但操作过程繁复.-----玻璃鱼形容器为代表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史陶工艺两河流域北部的“尼尼微式”陶工艺十分兴旺,这是因为在尼尼微遗址挖掘出一批造型薄巧、做工精细的小型容器而得名。
之后其他遗址出土的同类陶器也沿袭了这一称谓,这类彩纹陶器有个显著的特征,即装饰纹样几乎弥漫整个器壁,其成型办法普遍采纳轮制。
造型配有耳、把等附件。
其形制多为高足,偶有高脚的壶。
器身施挂白群化妆土,并以明艳的紫红群描绘几何纹、飞鸟以及其他变形的动物纹样,装饰结构极为严格。
古代埃及一、时间界定:从冶炼技术的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
在西方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17世纪。
在中国,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初期,到19世纪中叶封闭的农业经济开始崩溃为止。
二、手工业时代的特点1、手工业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宗教和阶级的观念规范着设计的功能意义和审美原则。
至今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几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们以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规范和作用,影响着设计观念的内容。
2、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也融入了设计观念的形成过程,使设计物常常带有一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权利观念。
这与单纯追求实用效能与形式美法则相融统一的萌芽时期的设计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手工业时期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功能的意义,即对设计物认知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强调和追求,从审美原则角度,不同阶层由于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的差异,也呈现出更加深刻的面貌。
具体体现在设计风格方面,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宫廷风格和民间风格。
3、另外,世界各地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人文环境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风格独特的设计文化传统,使手工业时期的设计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4、虽然交通工具有所发展,但地区之间的语言隔阂和人际交往的阻隔在手工业时期仍是普遍现象,因此造成了各个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创造出适合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生活需要和功能需要的不同产品风格。
比如,早期埃及的设计风格就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这与它炎热的气候,尼罗河的水利条件,独特的多神化宗教,中央集权的法老制度等等不无关系。
古代印度文明在海上交通尚未繁荣之前,也保持着相当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而中华民族的手工艺设计风格在这一时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是最为突出的,绵延二千余年的儒家文化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使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设计都取得了成熟而完整的发展,构成了较为统一的民族风格特征,虽然历经不同历史阶段的改朝换代,也依然没有动摇一脉相承的风格沿袭。
中外工艺美术史笔记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中外工艺美术史哈。
这可是个超级有趣的领域,里面藏着好多让人惊叹的宝贝呢!一、中国工艺美术史。
咱先从老祖宗这儿说起哈。
中国的工艺美术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嘞。
1. 原始社会时期。
那时候的工艺虽然简单,但充满了智慧和生活气息。
比如说陶器,这可是当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像半坡型彩陶,它的图案大多是鱼纹、人面鱼纹啥的,画得那叫一个生动形象,感觉那些鱼都要从陶盆里游出来啦。
这可能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关,靠水吃水嘛,鱼就是他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所以就把鱼画到陶器上咯。
2. 商周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那可是大名鼎鼎啊!造型庄重、威严,纹饰也特别复杂精美。
像司母戊鼎,那可是超级大的一个家伙,光看那气势就知道当时的铸造工艺有多厉害啦。
鼎上的纹饰神秘莫测,有饕餮纹、夔龙纹等等,这些纹饰可能跟当时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有关系。
想象一下,在那个时候,人们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来祭祀祖先、神灵,那场面得多隆重啊!3. 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候的工艺美术又有了新变化。
除了青铜器继续发展,丝织工艺也开始崭露头角啦。
丝绸可是咱中国的宝贝,软软滑滑的,上面还能织出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
而且啊,这个时期的漆器也很出彩,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什么云纹、几何纹都有,看起来特别漂亮。
4.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六国后,工艺美术也有了大一统的风格。
兵马俑大家都知道吧,那一个个陶俑栩栩如生,表情、姿态都各不相同,真的太震撼啦!到了汉朝,陶瓷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像著名的汉代绿釉陶楼,造型高大复杂,展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5. 隋唐时期。
这可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啊!唐三彩那是闻名世界的,色彩斑斓,造型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的造型。
还有丝绸,唐朝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国外,让外国人都对咱中国的工艺赞不绝口。
唐朝的金银器也特别精美,上面的纹饰细腻华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6. 宋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