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刑法哲学思想中的报复刑罚论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黑格尔刑法哲学思想中的报复刑罚论——研读吕世伦先生有关黑格尔法哲学论著的心得

特别鸣谢吕世伦先生,他的论著给我有益的启发和深刻的影响。

——水天一鸿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他的法哲学又是德国古典法哲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法哲学作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其名著《法哲学原理》中首次完成,至此,西方法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传统,达到了令人炫目、无以复加的高度抽象性。黑格尔的刑法思想是构成他哲学体系的一个要素,对后世刑法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以简短的篇幅,浅析黑格尔法刑法哲学思想中的报复刑罚论。

一、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起点分析

考察黑格尔的刑罚哲学,就不能不首先对他的法哲学乃至整个哲学体系有一个简明的了解。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就是绝对理念(Absolute Idea)通过一系列否定之否定(正、反、合)的环节和阶段,实现其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按照黑格尔的解释,宇宙间存在一种既不属于人,也不属于整个人类,而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绝对理念。它的运动发展产生了万事万物。绝对理念经过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发展到精神阶段。精神阶段中客观精神涉及法、道德和伦理。《法哲学原理》就是黑格尔《哲学全书》中客观精神部分的发展、发挥和补充。

具体而言,绝对理念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大阶段,相应于其哲学体系中的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是他体系的中心)、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化的科学)、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他在而回复到自身的科学),后两者又都可以叫做“应用逻辑学”。而精神哲学又分为三大部分:

其一、主观精神,实际上是研究个人意识及其变化发展的,又分为灵魂、意识、心灵三个环节;

其二、客观精神,实际上是研究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的,分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 其三、绝对精神,即研究所谓绝对意识,又分为艺术、宗教、哲学三个环节。黑格尔的法哲学也就是关于客观精神的哲学,是客观精神通过否定之否定的矛盾运动转化为现实社会关系的内容和过程。因此黑格尔法哲学既研究法(他叫做抽象法),又研究道德(他认为道德是人内心的法),还研究实际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因为它们都是法和道德的现实化、一体化。这就表明法哲学逻辑起点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黑格尔整个哲学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绝对理念在完成主观精神阶段的发展后获得的一个成果,是为了展现客观精神无比丰富、复杂、深邃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

黑格尔通过综合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明确地把“占有”作为了他的法哲学的逻辑起点,以便从“这个最初的抽象规定”,“通过一定内在程序达到它”“最丰富的规定”,从而展现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发展。因为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即法是自由意志的实现。而自由意志这一法的理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由意志的直接定在,即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占有财产来实现自己,这就是“抽象法”或形式法的领域,是客观意志的法;

第二阶段,是自由意志在自身中的反思,是人们内心的实现,表现为行为主体为善为恶的内在信念,这就是“道德”领域,是主观意志的法;

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统一,是反思着的自由意志及其在外部世界中得到实现,这就是“伦理”,如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黑格尔把这些阶段和层次的排列演进都看成是一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并体现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过程。

抽象法就是一般地表现这种权利可能性的东西。然而可能性本身就包含不可能性,所以抽象法仅是一种“形式的法”,抽象法不能要求每一个单一人格的确定的权利,而只能是以禁令为基础,命令每个人都不得否定他人的人格。

抽象法的第一个环节是所有权,而“占有”是整个所有权的第一个环节,是所有权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规定,乃至于黑格尔甚至把占有与所有权视作同等程序、同一序列的概念,所以他说:“占有,就是所有权”。[1]并且,黑格尔法哲学就是直接从占有引出所有权。当然,黑格尔并未把占有当作所有权的全部要义,按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所有权”要通过占有、使用和转让得以真正实现;所有权特别是占有,还仅仅是有关单个人的自由,“是一般抽象意志的自由”,它必然进一步发展为具有所有权的双方在保持各自权利的条件下实现所有权的转让,从而过渡到“契约”;而“不法和犯罪”就是对所有权等权利的侵犯或违背契约,因此必定导致自己的否定方面——“刑罚”,刑罚扬弃了不法和犯罪,便是“法和正义”的恢复,从而过渡到道德并进一步发展到伦理。这充分表明了黑格尔的整个法哲学理论体系就是以占有为其逻辑起点。

二、黑格尔法哲学中犯罪论分析

黑格尔以占有为逻辑起点,导出抽象法的第二个环节,即契约。契约是“中介的所有权”,即两个主体间为转移所有权而达成的合意。抽象法的第三个环节,即不法。黑格尔把犯罪置于“不法”这个更大的范畴中。

“在直接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他们的意志一般来说虽然是自在地同一的,而且在契约中又被他们设定为共同意志,但仍然是特殊的意志。因为他们都是直接的人,所以其特殊意志是否与自在地自存的意志(唯有通过特殊意志才获得实存)相符合,乃是偶然的事。特殊意志既然自为地与普遍意志不同,所以它表现为任意而偶然的见解和希求,而与法本身背道而驰,——这就是不法。”[2]

犯罪,根据黑格尔的阐释,“法作为特殊的东西,从而与自在地存在的普遍性或简单性相对比,是繁多的东西,而取得假象的形式时,它或者是自在的或直接的假象,即无犯意的或民事上的不法,或者被主体设定为假象,即欺诈,或者简直被主体化为乌有,即犯罪。”[3] “欺诈和犯罪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其行为的形式中还承认有法,而在犯罪则连这一点也没有。”[4]

对主体来说,犯罪是赤裸裸的、自在自为的不法。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惩罚,即施以刑罚。犯罪行为是对普遍的法的否定,刑罚是否定之否定,目的在于恢复普遍的法。通过刑罚对于不法和犯罪的否定,法、正义就得到恢复和维护,由法的建立而过渡到不法、犯罪,再过渡到不法、犯罪的否定或刑罚,这就是他的作为自由之定在的法的自我辩证运动。

三、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报复刑罚论分析

黑格尔的刑罚概念,简言之,就是对犯罪这一不法的强制行为所实行的强制,是法概念自身的回复。在他看来,犯罪行为是侵犯他人意志自由定在的暴力或强制,即第一种暴力或第一

种强制,那么,为了恢复他人意志自由的定在物,就要对这种强制实行强制。后一种强制不仅是附条件地合法的,而且是必然的,是作为扬弃第一种强制的第二种强制,即刑罚。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谈及原始报复时,说道:遭到报复,这是侵犯者自己要求的,即报复者由于实行了报复便从为恢复自我而摧毁别人〔报复〕变成别人的自我摧残〔惩罚〕了。

“犯罪的扬弃是报复,因为从概念上说,报复是对侵害的侵害,又按定在说,犯罪具有质上和量上的一定范围,从而犯罪的否定,作为定在,也是同样具有在质上和量上的一定范围。但是这一基于概念的同一性,不是侵害行为特种性状的等同,而是侵害行为自在地存在的性状的等同,即价值的等同。”[5]这就是刑罚和犯罪的同一性,或曰“等同”,而且此等同,不是侵害行为的特种性状的等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