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 合同审查系列: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可抗力”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精心整理合同法合同审察系列: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行抗力”篇依照合同审察的十五个条款撰文详述,解说每个条款在合同中的合用及在合同审查中的注意事项,给出参照模板。
本文为《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行抗力”篇》。
固然绝大部分合同中的不行抗力条款在合同执行一直都不会实质用到,但其实不意味着不行抗力条款在合同中无关紧要,这既是合同格式的惯常构成部分,更是为了预防一旦碰到不行抗力情况而惹起的违约责任申明及责任免去,自己以为这就像假如商定了不行抗力条款就做到了“先小人后君子”式的有言在先,而不商定不行抗力条款在状况发生时就会像“夫妇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一想便知。
不行抗力条款也并不是一模一样、敷衍了事,合同审察人员在审察合同不行抗力条款时,第一步要审察有无不行抗力条款,假如没有,要增添上去,第二步要审察不行抗力条款的文本内容,能否合法、周延。
详细来说,合同审察人员在合同审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构成不行抗力情况的三个条件限度何种情况下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不行抗力,达到何种程度才属于不行抗力,进而写进不行抗力合同条款,这是第一个要厘清的问题。
自己以为,不行抗力情况需知足以下三个必需的条件限度方能归入不行抗力范围:(一)该情况将来能否发生是没法预示的合同在协商阶段、签署阶段是没法预示不行抗力情况能否会发生,假如是将来确立会发生的事情,则没法认定为不行抗力情况或事件,也就没有写入合同的意义。
(二)该情况的发生是各方都没法防止的当合同中商定的不行抗力情况发生时,合同各方都是不可以凭一己之力来防止此情精心整理形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也不是任何一方能够经过努力来进行防止甚至是在合理损失限度范围内减少损失,假如能够防止或许采纳举措让合同持续执行下去,也就不构成合同不可以执行的原因。
(三)不行抗力情况造成了合同不可以执行或部分不可以执行不行抗力情况的发生会对合同的执行产生不行逆的结果,轻则致使合同部分不可以执行,重则致使所有合同不可以持续执行,不得不停止合同,两方权益义务停止。
不可抗力因素在合同中范文甲方(合同一方)和乙方(合同另一方)在签订本合同的时候,都清楚这个世界有时候会搞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状况,这些状况就像突然冒出来的捣蛋鬼,谁也控制不了。
所以呢,咱们得在合同里把不可抗力这个事儿说清楚。
一、什么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就是那些老天爷或者社会突然给咱们扔过来的大麻烦,让咱们没办法按照合同里说的去做事情。
比如说,大自然要是发了大脾气,像地震啦、洪水啦、飓风啦,把房子都给弄倒了,道路也毁了,那咱们想好好履行合同也没那个条件啊。
还有呢,要是政府突然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定或者政策,就像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说某个行业得暂停一阵子,这也不是咱们能抗拒的呀。
再比如说,战争或者大的社会动荡,到处都乱哄哄的,这时候想按照合同办事简直比登天还难。
二、发生不可抗力后的处理办法。
要是真的碰到这些不可抗力的情况了,那咱们可不能互相指责,得互相理解一下。
首先呢,受到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得尽快通知另一方,就像给对方打个紧急电话说:“哥们儿/姐们儿,出大事儿了,不可抗力来捣乱了,咱们得商量商量合同的事儿了。
”通知的时候得把发生了什么不可抗力的事情,这事儿对咱们合同的影响有多大,都给说清楚。
如果这个不可抗力的情况只是暂时的,等这个麻烦事儿过去了,咱们就商量着怎么继续履行合同。
比如说,要是因为一场暴风雨导致货物运输延迟了几天,那等道路一通,就赶紧把货物运过去,按照合同接着办事儿。
但是,如果这个不可抗力的影响太严重了,让合同根本就没办法继续履行下去了,那咱们就得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怎么解决合同剩下的问题。
可能是解除合同,也可能是修改合同的一些条款,这都得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咱们双方的损失情况来定。
比如说,要是一场大火把生产货物的工厂都烧没了,那这个合同可能就只能解除了,然后再看看怎么分担一下因为这个合同没完成而产生的损失。
三、不可抗力的证明。
为了让大家都能相信真的是不可抗力在捣乱,受到影响的一方得拿出一些证据来。
这个证据呢,就像是给这个不可抗力的捣蛋鬼拍个照片或者录个像一样。
贸易合同不可抗力条款范文在咱们这贸易合同里呢,得说说不可抗力这事儿。
一、啥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啊,就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超级厉害的、谁也挡不住的意外情况。
比如说,老天爷突然发威,来一场超级大地震,把工厂都给震成废墟了,这时候生产就没法搞了,这就是不可抗力。
或者呢,政府突然下了个命令,因为啥特殊原因就禁止货物进出口了,这也算是不可抗力。
再战争或者武装冲突爆发了,炮弹到处飞,谁还敢去送货啊,这也是不可抗力的一种。
反正就是那些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发生不可抗力咋办。
要是一方遇上不可抗力了,那他得赶紧通知另一方。
通知的时候得像救火一样快,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而且通知得明明白白的,得说清楚到底发生了啥不可抗力的事情,啥时候开始的,对咱们的贸易合同会有啥影响。
比如说:“亲,咱这儿地震了,工厂全毁了,从昨天开始就没法生产了,估计这合同里的货一时半会儿是交不了啦。
”要是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履行了,这可不能怪人家。
比如说,本来该按时交货的,因为不可抗力交不了,那就不算违约。
但是呢,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得想办法把影响降到最小。
要是地震之后,虽然工厂毁了,但是可以在别的地方找个代工厂来生产,那就得努力去找找看。
三、证明不可抗力。
你说发生不可抗力就发生了呀?得有证据才行呢。
比如说地震了,那就得有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权威机构出个证明,像地震局开个证明说这里确实发生地震了,震级多少,受灾范围多广啥的。
如果是政府禁令,那就把政府文件拿出来当证据。
没有证据,那可不好使哦。
四、不可抗力结束后的处理。
等不可抗力的事儿结束了,比如说地震后工厂重新建好了,或者政府禁令解除了,那双方就得商量商量怎么继续履行合同。
如果还能按照原来的计划接着干,那就接着干。
要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影响,原来的计划得改改了,那就得好好协商,看看怎么改才公平合理。
比如说,因为耽误了时间,交货期得往后延一延,或者价格可能得调整调整,大家都得互相体谅一下,毕竟这不可抗力不是谁想让它发生就能发生的呀。
不可抗力因素在合同中范文甲方和乙方在签订本合同的时候,都得明白,这世界有时候会给我们来点儿意外惊喜或者惊吓,这些意外就是不可抗力因素,就像老天爷突然调皮捣蛋一样。
一、什么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呢,就是那些不是因为咱们甲乙双方谁故意捣乱或者犯懒,而是那些根本没法控制的事情。
比如说,地震这个大魔头突然就来了,把咱们合同里涉及的场地或者货物仓库给弄成废墟了;或者洪水像个没头的巨兽,把路都淹了,货物运不了啦;还有火灾,那家伙,火苗乱窜,把相关的东西都烧没了;再就是战争或者恐怖袭击这种超级恐怖的事情,整个社会秩序都乱套了,咱们的合同肯定也得受影响;还有政府突然下了个超级强硬的命令,比如说因为公共卫生安全,把某个地区封锁了,咱们的业务就没法正常开展了。
二、发生不可抗力后的处理办法。
1. 通知义务。
一旦有不可抗力的事情发生了,知道这个事儿的一方就得赶紧告诉另一方。
就像你发现前面有个大坑,得赶紧跟伙伴喊一声“前面有坑,小心”一样。
这个通知得尽快,最好是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X]个工作日内。
通知的方式呢,可以是打电话,也得发个邮件或者信件啥的,留下个证据,省得以后扯皮。
比如说:“喂,兄弟啊,咱们合同里那事儿啊,遭了,地震把东西都毁了,我给你发个邮件详细说啊。
”2. 举证责任。
要是说发生不可抗力了,你不能光靠嘴说,得拿出证据来。
就像你说你被外星人绑架了所以没完成工作,那你得拿出个外星飞船的照片或者外星人的签名啥的(开个玩笑哈)。
比如地震了,你得有地震局的证明;洪水呢,得有相关水利部门或者当地政府的受灾证明之类的。
3. 合同的履行。
如果不可抗力让咱们的合同没法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了,那咱们就得商量商量怎么办。
如果这个不可抗力只是暂时的,像一场小暴风雨,过几天就好了,那咱们就把合同的履行时间稍微往后推一推,等这个风波过去再继续干活儿。
比如说原计划这个月交货,但是因为道路被暴雨冲坏了,那就等路修好后的一个星期内交货。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合同编号:__________合同各方:甲方:(全称)地址:联系方式:乙方:(全称)地址:联系方式:鉴于:甲方和乙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甲方提供货物/服务,乙方支付价款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定义1.1 不可抗力:指在合同签订之后,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的任何一方不能履行或部分履行本合同的情形。
1.2 不可抗力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社会事件(如战争、动乱、政策变动等)和其他影响合同履行的事件。
二、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2.1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内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2 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应尽力克服不可抗力,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履行合同。
2.3 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2.4 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受影响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按照双方协商的方式恢复履行合同。
三、不可抗力事件的证明3.1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公告、新闻报道、专业机构出具的报告等。
3.2 证明文件应真实、完整、有效,如有虚假,责任自负。
四、其他4.1 本合同的任何修改、补充均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
4.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4.3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附件:1. 不可抗力事件证明文件2. 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3. 双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4. 其他相关文件一、附件列表:1. 不可抗力事件证明文件2. 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3. 双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4. 其他相关文件二、违约行为及认定:1. 甲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数量提供货物/服务。
2. 乙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数量支付价款。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合同不可抗力范本)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法律分析:合同不可抗力条款范本如下: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影响一方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则在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期内中止履行,而不视为违约。
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证明机构;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
法律主观:合同里面不可抗力因素可以写明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例如地震、泥石流。
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情形;以及写明发生不可抗力各当事人的责任和责任免除以及相应的通知对方的义务。
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有以下内容: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
具体来说,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因此,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可以写出来,也可以不用写,不用写不影响直接引用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怎么表述1、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有以下内容: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
具体来说,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2、法律主观: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可以写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应及时通知对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不能履行一方的责任。
3、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4、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
5、在合同中,通常可以约定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即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违约的一方的违约责任。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包括哪些内容1、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
2、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以及政府行为等。
合同法合同审查系列: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可抗力”篇按照合同审查的十五个条款撰文详述,讲解每个条款在合同中的适用及在合同审查中的注意事项,给出参考模板。
本文为《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可抗力”篇》。
虽然绝大多数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履行始终都不会实际用到,但并不意味着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中可有可无,这既是合同格式的惯常组成部分,更是为了预防一旦遇到不可抗力情形而引起的违约责任声明及责任免除,本人认为这就像如果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就做到了“先小人后君子”式的有言在先,而不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在情况发生时就会像“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一想便知。
不可抗力条款也并非千篇一律、草草了事,合同审查人员在审查合同不可抗力条款时,第一步要审查有无不可抗力条款,如果没有,要添加上去,第二步要审查不可抗力条款的文本内容,是否合法、周延。
具体来说,合同审查人员在合同审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构成不可抗力情形的三个条件限度何种情形下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不可抗力,达到何种程度才属于不可抗力,从而写进不可抗力合同条款,这是第一个要厘清的问题。
本人认为,不可抗力情形需满足以下三个必要的条件限度方能纳入不可抗力范畴:(一)该情形未来是否发生是无法预见的合同在磋商阶段、签订阶段是无法预见不可抗力情形是否会发生,如果是未来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则无法认定为不可抗力情形或事件,也就没有写入合同的意义。
(二)该情形的发生是各方都无法避免的当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发生时,合同各方都是不能凭一己之力来避免此情形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也不是任何一方可以通过努力来进行避免甚至是在合理损失限度范围内减少损失,如果可以避免或者采取措施让合同继续履行下去,也就不构成合同不能履行的理由。
(三)不可抗力情形造成了合同不能履行或部分不能履行不可抗力情形的发生会对合同的履行产生不可逆的结果,轻则导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重则导致全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不得不终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终止。
精心整理各类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一、建设施工合同1.通用条款17.不可抗力并提供必要的证明。
不可抗力持续发生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应及时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和监理人提交中间报告,说明不可抗力和履行合同受阻的情况,并于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报告及有关资料。
17.3不可抗力后果的承担17.3.1不可抗力引起的后果及造成的损失由合同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各自承担。
不可抗力发生前已完成的工程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计量支付。
17.3.2不可抗力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等包人承担。
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当事人均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损失的扩大,任何一方当事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
因合同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在迟延履行期间遭遇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专用条款17.不可抗力17.1不可抗力的确认除通用合同条款约定的不可抗力事件之外,视为不可抗力的其他情形:/。
5.1全部房价款万分之1.5的违约金(该违约金比率应当不低于第八条第1(1)项中的比率)。
(2)逾期超过90日(该期限应当与本条第(1)项中的期限相同)后,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
买受人解除合同的,应当书面通知出卖人。
出卖人应当自解除合同通知送达之日起15日内退还买受人已付全部房款(含已付贷款部分),并自买受人付款之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给付利息;同时,出卖人按照全部房价款的1.5%向买受人支付违约金。
买受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合同继续履行,出卖人按日计算向买受人支付全。
不可抗力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各方不能控制、没有预见到、不能避免或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形,使合同的履行变得不可能或者严重困难。
合同法对于不可抗力在第一百五十二条中做了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当事人已经预见到或者可以预见到不可抗力的发生,或者不可抗力因素是一方的经营风险所导致的,根据情况,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一方的责任。
”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合同的履行变得不可能,有时候可能会导致各方的利益无法实现,这就需要根据合同法对不可抗力的规定进行处理。
首先,在不可抗力发生时,当事人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这意味着不可抗力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暂时停止履行合同,直到不可抗力因素消除或者减轻,再继续履行合同。
其次,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如果已经预见到或者可以预见到不可抗力的发生,或者不可抗力因素是一方的经营风险所导致的,根据情况,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一方的责任。
这是对当事人的一种预防措施,要求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因素,如果一方没有履行这一义务,可能会导致其免除责任的权利受到限制。
不可抗力在法律上是一种可以免除责任的情形,但是并不是说一旦发生不可抗力,当事人就可以随意不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不可抗力发生时,当事人应当尽力减轻不可抗力的影响,以及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有关不可抗力的证明。
总之,不可抗力是合同法中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对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见的、不可避免的客观情况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在不可抗力发生时,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并尽力减轻不可抗力的影响,以保证合同的公平合理履行。
合同法不可抗力第一条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二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第四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
第五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继续履行合同。
第六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通知对方。
第七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提供证明。
第八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
第九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
第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向对方提供证明。
第十一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
第十二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
第十三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向对方提供证明。
第十四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
第十五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
第十六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向对方提供证明。
第十七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
第十八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
第十九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向对方提供证明。
第二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
不可抗力条款1.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致使一方在履行其本合同项下的义务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延误,不能按规定的条款全部或部分履行其义务的,遇到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受阻方),只要满足下列所有条件,不应视为违反本合同:(1)受阻方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其义务,是由于不可抗力事件直接造成的,且在不可抗力发生前受阻方不存在延迟履行相关义务的情形;(2)受阻方已尽最大努力履行其义务并减少由于不可抗力事件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3)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受阻方已立即通知对方,并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十五天内提供有关该事件的公证文书和书面说明,书面说明中应包括对延迟履行或部分履行本合同的原因说明。
3.不可抗力事件终止或被排除后,受阻方应继续履行本合同,并应立即通知另一方。
受阻方应可延长履行义务的时间,延长期应相当于不可抗力事件实际造成延误的时间。
4.如果不可抗力时间的影响持续达三十日或以上,双方应根据该事件对合同履行的程度协商对本合同的修改或终止。
如在一方发出协商书面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双方无法就此达成一致,任何一方均有权解除本合同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变更、解除条款本合同生效后,除约定或法定情形出现,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应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
协议未达成前,本合同各条款仍然有效。
通知送达条款1.根据本合同需要发出的全部通知,均需采取书面形式,以(A)专人递送,(B)特快专递,(C)传真或(D)挂号信见方式发出。
特快专递或挂号信见的交寄日以邮戳为准。
上述书面通知均须表明和同各方为收件人。
2.上述书面通知按对方在本条第4款中所列的地址发出,并按本条第3款规定的时间视为已经送达。
如任何一方的地址有变更时,须在变更前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因延迟通知而造成的损失,由过错方承担责任。
3.双方按如下规定确定通知被视为正式送达的日期:(1)以专人递送的,接收人签收之日视为送达。
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使得合同一方或双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
合同法中对不可抗力有明确的规定,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处理办法。
一、不可抗力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些客观情况可能是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政府行为、战争等。
不可抗力的发生对于合同一方或双方来说,是无法预见和控制的,因此也无法履行合同义务。
二、不可抗力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不可抗力发生后,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可请求中止或解除合同。
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合同的履行变得不可能或者丧失了意义,因此合同的一方有权选择中止或解除合同。
当然,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的一方也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同,但这需要另一方同意。
三、不可抗力的处理方式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的一方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损失。
如果合同的一方未能及时通知对方,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通知的方式可以是口头通知、电话通知、书面通知等,要确保对方能够及时获悉不可抗力的发生。
四、不可抗力的证明不可抗力的发生需要进行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的一方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可以是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相关的应急通知等。
合同的一方应当尽力取得证明材料,如果无法取得证明材料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解释说明。
五、不可抗力的责任分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的一方不承担责任。
但是,如果不可抗力发生前,合同的一方已经违约或者在不可抗力发生后继续违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也就是说,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的一方不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但如果在不可抗力发生前已经违约,或者在不可抗力发生后继续违约,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合同的不可抗力免责条款一、定义1.1 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是指不能预见、不能克服或不能避免,并且对一方或双方履行合同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属于该方控制范围内的事件。
1.2 本合同所指的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战争、骚乱、暴动、政府行为(如征用、扣押、褫夺或其他政府行为)、恐怖主义活动、罢工、劳资纠纷以及其他无法合理预见、无法克服或无法避免的事件。
二、免责原则2.1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受影响的一方将被免除履行合同所产生的责任和义务,但仍需立即通知对方,并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尽量减少不可抗力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
2.2 不可抗力事件仅使合同中受影响的部分暂时或永久不能履行,而不会导致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无效。
三、通知义务3.1 当一方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无法或延迟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详细说明不可抗力事件的性质、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3.2 在不可抗力事件属于持续性事件的情况下,受影响的一方应在每次事件变动时及时更新通知。
四、合理调整4.1 在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本合同的履行。
4.2 若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双方履行合同变得不可能或完全失去意义,则双方应协商解除合同或重新商定合同内容。
五、争议解决5.1 如因不可抗力事件引发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5.2 如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则应提交至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六、其他规定6.1 本条款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
6.2 双方应履行本合同并切实履行在本条款中规定的义务。
6.3 本合同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应以书面形式,并由双方严格遵守。
总结:本合同的不可抗力免责条款旨在规定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该条款,不可抗力事件使得受影响的一方暂时或永久地免除了合同的履行责任,但仍需及时通知对方,并采取合理措施减少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条款范文一、啥是不可抗力。
咱得先搞明白啥算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呢,就是那些人力根本没法控制、预见,就算预见了也没法避免或者克服的超级意外情况。
比如说,老天爷突然发威,来个地震、洪水、飓风啥的自然灾害,这可由不得咱;还有,政府突然下了个命令,像颁布新的法律法规、下达禁令之类的,这也不是咱能左右的;再就是那些超级罕见的社会异常事件,就好比突然来个大规模的战争、罢工或者恐怖袭击啥的。
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就可能会把咱们合同里计划好的事儿给搅黄了。
二、发生不可抗力之后咋整。
1. 通知义务。
要是一方觉得发生了不可抗力的事儿,得赶紧告诉另一方。
得用能留下证据的方式通知,比如说发个传真或者写个电子邮件啥的,而且要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这事儿发生后的[X]个工作日内通知。
通知里得把不可抗力事件是啥、这个事件对合同履行影响到啥程度,还有预计这个影响会持续多久都得说清楚。
2. 减轻损失义务。
虽然发生了不可抗力,但是双方都得尽力去减少因为这个事儿造成的损失。
不能就眼睁睁地看着损失扩大,要是能做点啥避免损失变得更大,那就得去做。
比如说,要是租的房子因为洪水有点损坏,房东和租客都得想办法把能抢救的东西抢救出来,不能就等着洪水把所有东西都泡坏了。
3. 合同履行的调整。
(1)如果不可抗力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那双方就得商量着把履行合同的时间往后推一推,推多久得根据这个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时间来定。
比如说,因为一场大雪,货物运输推迟了三天,那交货时间就也得相应往后延三天。
(2)要是这个不可抗力事件把合同里的一部分履行变得根本不可能了,那双方可以商量着把这部分从合同里去掉,然后调整一下合同的其他部分。
就好比本来合同是订做100个带特殊图案的杯子,结果做图案的机器因为雷劈坏了,那双方可以商量一下,把图案这部分去掉,就做普通杯子,数量和价格啥的再重新商量商量。
(3)要是这个不可抗力事件严重到让整个合同都没法履行了,那双方就可以解除合同,不过解除合同之前得把已经履行的部分算清楚,该给钱的给钱,该交货的交货,不能稀里糊涂的。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与豁免条款一、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1.1 不可抗力定义不可抗力是指本合同签订后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外部事件或因素造成的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
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战争、恐怖主义行为、罢工、政府行为等。
1.2 不可抗力的影响1.2.1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根据不可抗力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合同双方可以暂时或永久免除或变更合同中受影响的义务。
1.2.2 当不可抗力事件持续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期限时,任何一方有权解除该合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1.2.3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受影响的一方应立即书面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证明。
1.3 不可抗力发生时的义务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不可抗力受影响的一方应采取一切合理努力减轻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并尽快恢复履行合同义务。
1.4 不可抗力期限1.4.1 若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超过30天,合同双方应协商解决,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合同执行方式。
1.4.2 若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超过60天,并且双方不能就如何继续履行达成协议,任何一方有权解除合同,亦可根据需要追究违约方的责任。
1.5 不可抗力的证明不可抗力受影响的一方应提供能够证明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及对合同执行的影响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官方文件、媒体报道等。
二、合同中的豁免条款2.1 豁免事项根据双方协商一致,在特定情况下,甲方或乙方可以豁免合同项下的某些义务,但该豁免不应影响其他未受豁免的义务履行。
2.2 豁免条件2.2.1 豁免事项应在合同签订时明确并具体列明。
甲乙双方应共同确认豁免的事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2.2.2 豁免事项的发生应满足明确定义的条件,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合理的证明材料。
2.3 豁免责任2.3.1 豁免事项发生时,豁免方应遵守其仍然存在的义务,以确保合同另一方的权益不受损害。
2.3.2 在一方豁免合同项下的义务时,另一方应予以理解和合作,避免可能导致争议和纠纷的情况。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
1. 定义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发生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战争、政府行为、社会异常事件等。
2. 通知义务
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受影响的一方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不可抗力事件的详细情况及可能对合同履行产生影响的说明。
3. 证明
受影响方应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十五天内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不可抗力事件证明文件。
4. 影响评估
双方应共同评估不可抗力事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并协商确定是否需要修改合同条款或解除合同。
5. 合同履行的中止
在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期间,受影响方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义务,但应及时通知对方。
6. 合同解除
如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双方均有权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的一方应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解除合同的理由。
7. 损失分担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担由此产生的损失。
8. 恢复履行
不可抗力事件消除后,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协商恢复合同履行或重新签订合同。
9. 法律适用
本不可抗力条款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0. 争议解决
因本条款产生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条款为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合同其他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合同法合同审查系列: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可抗力”篇
按照合同审查的十五个条款撰文详述,讲解每个条款在合同中的适用及在合同审查中的注意事项,给出参考模板。
本文为《合同十五个条款之“不可抗力”篇》。
虽然绝大多数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履行始终都不会实际用到,但并不意味着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中可有可无,这既是合同格式的惯常组成部分,更是为了预防一旦遇到不可抗力情形而引起的违约责任声明及责任免除,本人认为这就像如果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就做到了“先小人后君子”式的有言在先,而不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在情况发生时就会像“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一想便知。
不可抗力条款也并非千篇一律、草草了事,合同审查人员在审查合同不可抗力条款时,第一步要审查有无不可抗力条款,如果没有,要添加上去,第二步要审查不可抗力条款的文本内容,是否合法、周延。
具体来说,合同审查人员在合同审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成不可抗力情形的三个条件限度
何种情形下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不可抗力,达到何种程度才属于不可抗力,从而写进不可抗力合同条款,这是第一个要厘清的问题。
本人认为,不可抗力情形需满足以下三个必要的条件限度方能纳入不可抗力范畴:
(一)该情形未来是否发生是无法预见的
合同在磋商阶段、签订阶段是无法预见不可抗力情形是否会发生,如果是未来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则无法认定为不可抗力情形或事件,也就没有写入合同的意义。
(二)该情形的发生是各方都无法避免的
当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发生时,合同各方都是不能凭一己之力来避免此情形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也不是任何一方可以通过努力来进行避免甚至是在合理
损失限度范围内减少损失,如果可以避免或者采取措施让合同继续履行下去,也就不构成合同不能履行的理由。
(三)不可抗力情形造成了合同不能履行或部分不能履行
不可抗力情形的发生会对合同的履行产生不可逆的结果,轻则导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重则导致全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不得不终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终止。
如果某情形的发生对合同履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或者可以恢复到情形发生前的状态,则不宜写入不可抗力条款。
二、不可抗力的常见情形
作为不可抗力情形写入合同中的常见情形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类: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洪涝灾害等等;
第二类是政治事件和政府政策:如战争、地区冲突、国家税收政策变化等;
第三类是合同领域环境变化:如国家互联网维护和信号中断、系统更新换代升级等。
三、不可抗力情形发生后的责任承担
出现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后,各方权利义务如何行使和承担,各方应该作出何种动作以应对由此带来的变化,这是不可抗力条款的核心。
合同审查人员需要在合同条款中体现下列意思:
(一)合同各方之间的相互通知义务
签订合同的各方可能并不是同一地区甚至不是同一个国家,不可抗力情形的发生有时不会被合同各方同时察觉到,最先发现不可抗力情形发生的一方在合理期限内(这个期限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有义务去通知其他方,不可抗力情形已经发生,合同无需继续履行下去或者部分合同已经不能履行了,对方要做好合同关系终止的准备,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原则上合同各方均相互免责
不可抗力条款中往往约定的情形发生后,对于各方损失的承担采取的都是相互免除责任,因为这些情形的发生都是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的,正所谓不知者不罪,损失的发生自己丝毫不知情或者没有任何过错(区别于侵权责任法中的无过错责任),理应不承担责任。
(三)合同各方应将损失限定在最小范围,对于人为扩大的损失需担责
不可抗力带来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但损失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本着损失最小化的原则,各方应同心同力,相互协作,争取将自己的损失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范围内。
如果一方在不可抗力情形发生后,放任自流,人为的造成损失扩大,给自己造成的扩大损失自行承担,给对方造成的扩大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四)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全部不能履行的合同解除程序衔接
不可抗力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合同解除,但往往合同各方在不经商讨情况下很难就合同是全部解除还是部分解除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就需要在合同条款中设置不可抗力情形发生与合同解除程序启动的衔接,何种情形下各方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以何种方式进行,是自动解除还是需要合同一方提出或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这些都是要在不可抗力条款中予以明确的。
附:【不可抗力条款参考模板】
1.本条所称“不可抗力”系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或不能克服的客观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爆炸、雷电、地震和风暴等以及社会事件如基础电信运营商网络出现严重电力或网络故障,战争、动乱、政府行为、国家政策的突然变动和罢工,以及黑客或病毒攻击等。
2.任何一方遇有不可抗力而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合同或迟延履行本合同,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五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于事件发生之日起二十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
发生不可抗力的一方在不可抗力影响的范围内免除其相应得责任,若任何一方未能依据本条款约定及时将不可抗力的情况通知对方或者未能及时提交相关证明的,应当依照本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减少损失,并在事件消除后立即恢复本合同的履行,除非此等履行已不可能或者不必要。
如果一方由于不可抗力事件无法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义务,则另一方应有权终止部分或整体合同。
终止合同应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