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3.55 KB
- 文档页数:16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一、引言房屋建筑是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场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对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原理和结构。
二、建筑结构1.地基与基础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它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
常见的地基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如筏基、扩展基等适用于土层相对较好的地区,而深基础如桩基则适用于土层较差的地区。
2.承重结构承重结构是指支撑整个建筑物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构件。
常见的承重结构包括柱子、梁和板。
柱子是垂直于地面的结构元素,梁是用来横跨支撑之间的柱子的结构元素,而板是用来覆盖梁和柱子之间的空间的结构元素。
3.墙体墙体是房屋建筑中起到隔离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
常见的墙体类型包括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用于支撑和传递垂直荷载,而非承重墙主要用于分隔房间和隔音。
三、建筑材料1.砖石材料砖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可以用于建造墙体和承重结构。
砖石的优点包括耐久性、重量轻和易于加工,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2.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优秀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混凝土适用于建造基础、地面和墙体等部分,并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浇筑和成型。
3.钢材钢材是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它常用于建造承重结构,如柱子和梁。
钢材的优点包括重量轻、施工方便以及可塑性强。
四、建筑安全1.防火安全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保证房屋建筑安全的重要指标。
使用防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合理设计防火隔离与排烟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能力。
2.抗震安全抗震安全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御地震力,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建造过程中,抗震设计和使用抗震材料是确保建筑物抗震安全的重要措施。
3.应急疏散建筑物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问题。
设置合理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和疏散指示标识,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疏散。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是建筑工程主要分支之一,是一个涉及到大量物理、化学、结构、材料科学以及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建筑领域的开发与建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要想在这个领域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或工程师,那么就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来介绍这些基础知识。
1.建筑规范和标准建筑规范和标准是建筑构建的基石,包括国内和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的各项建设标准,包括建筑材料,质量和性能,建筑设计,安全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2.建筑材料的特点和使用建筑材料是建筑业对于建筑物进行构建和开发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这些材料包括水泥、石膏、钢筋、钢板、混凝土、石头、硅等等。
建筑材料的特点和使用十分重要,因为是建筑物的核心和基础,必须选择质量好、耐用的材料,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3.建筑结构和布局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支撑系统,以及需要安装在其中的楼梯、天窗和其他附属设施。
建筑结构的好坏,决定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建筑物的布局则是指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规划和设计。
4.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土木工程是关于建筑材料及其用途的学科,包括涉及地基处理、下水道、路面和桥梁等方面的知识。
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案来处理土壤和地基,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
5.电气和机械设备电气和机械设备是得以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转所必要的工具,这些设备包括电力、空调系统,甚至是各类自动化设备以及建筑物内所有电气组件。
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器设备的设置及管理十分重要,而且也要求工程师厘清设计中不同电线的用途和优点。
6.目标绩效考核方法与标准其实,建筑工程项目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项目管理的规范性, 以及在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方面的运作。
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不可避免的要求有目标绩效考核方法及标准。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每一个方面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建立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和展开建筑工程,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房建工程基础知识点大全第一节、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
按其用途不(1(2212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
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
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
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1、承重墙结构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
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3接)41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5、超高层:24层以上第二节房屋构造概述一、建筑材料知识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1、水泥(1)常见水泥的种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种(2)水泥标号:水泥标号是表示水泥硬化后的抗压能力。
常用水泥编号例如:325、425、525、625等。
(3)常用水泥的技术特性凝结时效性: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与终凝。
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合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
终凝为水泥浆开始拌合时到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成为体积安定性不良,不能使用。
水热化性: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不断放出热量称为水热化。
其水热化释放热量的大小和放热速度的快慢主要与水泥标号、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颗粒越细,早期强度越高。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有许多基础知识需要掌握。
这个文章将会涵盖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对建筑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建筑设计理论1.1 建筑设计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
1.2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材料、组织形式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物的承重和稳定性。
1.3 建筑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标准。
例如,古典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等。
二、建筑材料与构造2.1 建筑材料: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非常多样化,包括钢筋混凝土、砖石、玻璃等。
这些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2 建筑结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有各种各样,常见的有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板壳结构等。
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承重和稳定性。
2.3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是将建筑设计转化为实际建筑物的过程,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工艺。
例如,混凝土浇筑、砌筑、钢结构安装等。
三、建筑设备与供暖通风3.1 建筑设备:建筑设备包括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空调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3.2 供暖通风:供暖通风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一项功能,它涉及到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气处理设备等。
合理的供暖通风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四、建筑工程管理4.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协调和控制建筑工程实施过程的一项管理活动,包括项目计划、资源管理、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方面。
4.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建筑物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
4.3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人安全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施工安全计划、安全培训、安全监督等。
建筑工程基本知识大全建筑工程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筑材料1. 砖石材料砖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有多种类型,如红砖、瓦片和石材等。
它们具有承重、耐火和隔音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
它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组成,用于制作混凝土梁、柱和地板等结构。
3. 木材木材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自然美观和可再生的特性。
它常用于建筑框架、地板和家具等部分。
4.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如钢材和铝材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
它们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性,适用于建筑结构和外立面的构造。
二、建筑设计1. 结构设计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结构设计师使用力学和结构分析的原理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布置。
设计师考虑到空间利用、人流动线和功能需求等因素来制定平面设计方案。
3. 立面设计建筑的立面设计是外观美观和风格的体现。
立面设计师通过选用适当的材料和形式,营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
4. 环境设计建筑的环境设计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师会关注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和建筑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三、建筑施工1.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建筑施工的起始阶段,包括挖土、填方和基坑开挖等工作。
合理的土方工程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稳定的基础。
2.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包括梁柱、墙体和地板等结构的施工。
施工时需要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安装工程安装工程涉及到建筑物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如电气、给排水和空调等。
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功能和舒适度。
4. 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包括室内和外立面的装饰。
它既满足美观的需求,又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四、建筑管理1.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涉及到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大全一、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物支撑和承载作用的主要部分。
地基基础的选择和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地质条件和地形情况来确定,一般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地基基础的一种,其埋入地下深度比较浅,通常小于3米。
主要有承台基础、独立基础、筏式基础和桩基础等。
(1)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建筑物在地基下加宽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用于对承载能力和沉降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建筑物每个立柱下的独立基础,一般用在建筑物的直接承重结构。
(3)筏式基础:筏式基础是一种连续的浅基础形式,适用于建筑物荷载均匀分布和地基承载能力较差的情况。
(4)桩基础:桩基础是在地下打入地基桩,通过桩与土壤的摩擦力或桩自身的承载能力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2.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地基基础的一种,其埋入地下深度比较深,一般大于3米。
主要有钻孔灌注桩、螺旋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等。
(1)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通过在地下打孔,将混凝土灌入孔内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2)螺旋桩:螺旋桩是通过旋入地下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较软土质和湿地条件下的建筑物。
(3)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是通过预制或现浇的方式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对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二、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包括框架结构、框支撑结构、平面网壳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等。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
框架结构由垂直和水平的框架构成,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和外力作用。
2.框支撑结构框支撑结构是在框架结构基础上,增设支撑结构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地震带区域的建筑物。
3.平面网壳结构平面网壳结构是利用薄壳结构的原理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形式,适用于大跨度和无柱空间的建筑物。
4.空间网壳结构空间网壳结构是通过连接多个网壳构件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具有轻质、高强和大跨度的特点,适用于运动场馆和大型展馆等建筑物。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每题1分,共48分〕注:未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者不得分。
9、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D 〕。
P43A密度B视密度C表观密度D堆积密度。
10、绝热材料受潮后,其热导率将〔 B 〕。
P48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不确定。
11、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其强度等级划分的要紧依据是〔 B 〕。
A 抗拉强度B 抗压强度C 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
12、气硬性胶凝材料中,〔 B 〕具有凝聚硬化快,硬化后体积微膨胀,防火性好,耐水性差等到特点。
P54A 石灰B 石膏C 水玻璃D 水泥1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照混凝土〔 B 〕划分的。
P79A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B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D混凝土的抗弯强度。
14、用〔 C 〕来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的流淌性大小。
P83A沉入度B分层度C坍落度或维勃稠度D针入度15、用于吸水基面的砂浆,其强度与〔 C 〕无关。
P101A 水泥强度B 水泥用量C水灰比 D 砂浆特点系数。
16、碳素钢中〔 A 〕含量过高,会造成在加热中显现热脆性,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P113A 碳B 磷C 硫D 铁17、石油沥青的塑性是用〔 A 〕指标来表示的。
P121A 延伸度B 针入度C 软化点D 粘滞度。
18. 面积为4cm2的正方形,按1:2的比例画出的图形面积为〔 A 〕。
A 1cm²B 2cm²C 3cm²D 4cm219.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不包括〔 C 〕。
P143A 叠加式B 切割式C 线面式D 混合式20. 建筑按要紧承重结构的材料分,没有〔 C 〕。
P205A 砖混结构B 钢筋混凝土结构C 框架结构D 钢结构21. 以下〔 D 〕必须沿建筑的屋顶至基础底面全高设置。
P154A 施工缝B 伸缩缝C 防震缝D 沉降缝22. 关于〔 A 〕,一样用分轴线表达其位置。
第1篇一、建筑施工基本概念1. 建筑工程:指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
2. 建筑施工图:施工图是建筑施工的依据,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
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包括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
二、建筑施工常用材料1. 水泥:水泥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胶凝材料,主要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 钢筋:钢筋是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材料,分为碳素钢钢筋和低合金钢钢筋。
3. 砖石:砖石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分为烧结砖、蒸压砖、天然石材等。
4.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由水泥、砂、石子、水等组成。
三、建筑施工工艺1. 基础工程:包括挖土、基础垫层、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防水等。
2. 主体结构工程:包括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3. 装饰装修工程:包括抹灰、贴面、油漆、涂料等。
4. 设备安装工程:包括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
四、建筑施工质量标准1. 工程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标准。
2. 质量验收:包括自检、互检、专检等。
3. 质量通病:如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蜂窝、墙体开裂等。
五、建筑施工安全规范1. 施工现场安全:包括施工现场布置、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机械操作等。
2. 个人防护: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3. 施工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
六、建筑施工五不准1. 未经持证设计单位设计或设计不合格的工程不准施工。
2. 无出厂合格证明和没有按规定复试的原材料不准使用。
3. 不合格的建筑构件不准出厂和使用。
4. 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定标准施工和验收,不准降低标准。
5. 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及构件不准报竣工面积和产量,也不计算产值。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基础知识涵盖了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常用材料、工艺、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2)1.1 建筑工程的定义 (3)1.2 建筑工程的特点 (4)1.3 建筑工程的基本构成 (5)二、建筑设计原理 (7)2.1 建筑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8)2.2 建筑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9)2.3 建筑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11)三、建筑结构设计 (12)3.1 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 (14)3.2 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 (15)3.3 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 (16)四、建筑工程施工 (17)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9)4.2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4.3 施工后的验收工作 (21)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23)5.1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24)5.2 项目管理的流程与方法 (25)5.3 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 (27)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28)6.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0)6.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31)6.3 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32)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33)7.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4)7.2 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35)7.3 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36)一、基本概念作为人类有组织、有目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到现代摩天大楼的崛起,建筑工程始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不仅要求建筑物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要求其安全、耐久和经济性。
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以及工程管理等。
这些知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建筑工程的基础框架。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起点,它涉及到建筑物的整体布局、空间组合、外观造型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
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如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环保性等。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支撑建筑物并承受其荷载的骨架,包括基础、墙体、柱子、梁、楼板等。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一、建筑物的分类1、按用途分分为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2、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3、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分为承重墙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其他4、按建筑高度分类分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超高层二、房屋构造概述一、建筑材料知识1、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2、常见水泥的种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种3、水泥标号:常用水泥编号例如:325、425、525、625等。
4、钢筋种类按外形可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按钢种可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按强度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
5、木材的种类: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类。
6、木材的类别木材按加工与用途不同分为原木、杉原条、板方材等。
7、黏土砖种类:标准砖、空心砖和多孔砖、三、房屋构造组成部分: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2、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3、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
4、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
5、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6、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7、门和窗: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
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8、基础的类型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9、墙体的分类:按其在平面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和外墙。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4分)1.圆的中心线一般用(C )表示。
A.实线B.虚线 C单点划线 D.折断线2.面积为4cm2正方形,按1:2的比例画出的图形面积为(A )。
A. 1cm2B. 2cm2C. 3cm2D. 4cm23. 建筑工程图的尺寸标注中,以下(D )以米为单位。
A.平面图B.立面图C.剖面图D.总平面图4.正三棱柱的三面投影中,(A )为三角形。
A.有一面投影B.有两面投影C.有三面投影D.都不可能5.圆柱的三面投影中,(B )为矩形。
A.有一面投影B.有两面投影C.有三面投影D.都不可能6.圆锥体的三面投影中,( B )为三角形。
A.有一面投影B.有两面投影C.有三面投影D.都不可能7.组合体的构成方式不包括(D )。
A.叠加式B.切割式C.线面式D.混合式6.关于半剖面图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C ) 。
A.半剖面图和半外形图以对称线为界B.对称线画成单点长划线C.半剖面图不画剖切符号D.半剖面图图名为“X—X剖面图”的形式9.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 C )。
A.2级B.3级C.4级D. 5级10.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没有(C )。
A.砖混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框架结构D. 钢结构11.建筑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没有( B )。
A.墙承重结构B.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C.框架结构D.空间结构12.以下( D )必须沿建筑的屋顶至基础底面全高设置。
A.施工缝B.伸缩缝C.防震缝D.沉降缝13.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配置在基础的( C )。
A.上部B.中部C.下部D.以上均可14.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 D )时,只需做防潮处理。
A.100—200mmB. 200—400mmC. 150—300mmD. 300—500mm 15.砖的强度等级用( B )表示。
A.MB. MUC. MCD. ZC16.砂浆的强度等级用( A )表示。
房屋建筑工程基础知识房屋建筑工程基础知识是指建筑工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原理、技术和操作方法等。
1. 建筑结构类型: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等。
每种结构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2. 建筑材料: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砖块、砂浆、玻璃、钢筋、木材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功能需求。
3. 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施工工艺是指建筑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经历的施工过程,包括地基处理、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各个环节。
4. 地基处理:建筑施工前要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加固、基础浇筑等。
地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指按照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进行梁柱墙板等结构构件的施工和连接。
结构施工要保证构件的准确安装和牢固连接。
6. 装饰装修:装饰装修是指对建筑室内外进行美化和功能设计,包括墙体装修、地板铺装、天花板安装等。
装饰装修要注重美观和实用性。
7. 施工安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问题,如防止高坠事故、电气事故、火灾事故等。
施工人员要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8.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施工管理要注重人员配备、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9. 质量验收:建筑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验收,包括结构质量验收和装饰装修质量验收。
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竣工手续。
10. 环境保护: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实施绿色建筑等。
保护环境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房屋建筑专业基础知识二、多选题1.材料吸水率大小决定于村料的( BC )。
P46 A表面粗糙程度 B 孔隙率大小 C 孔隙构造特征 D 形状尺寸E密度2.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 ABCD )。
P58 A 硅酸三钙 B 硅酸二钙C铝酸三钙D铁铝酸四钙E石膏3.随着材料孔隙率的增大,下列指标将( ACE )。
P45A体积密度减小B密度不变C强度降低D吸水性降低E耐久性不变4.石灰硬化时的特点是( BCE )。
P53A凝结硬化快 B 凝结硬化慢C硬化后体积有较大收缩D硬化后体积产生微膨胀E失去大量水分5.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 ABC )。
P83.P87.P90 A.和易性 B.强度 C.耐久性 D.经济性 E.温度敏感性6.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为( A BCE )。
P73A有害杂质含量B砂的粗细程度C砂的坚固性D压碎指标E颗粒级配7.建筑砂浆根据所用胶凝材料不同,分为( BCE )P99 A砌筑砂浆 B.水泥砂浆C石灰砂浆 D.抹灰砂浆E混合砂浆8.墙用板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ABD E )几类p108A.水泥类墙用板栩 B 石膏类用墙材C玻璃类墒用板墙D植物纤维类墙用板材E复合类墙用用扳材9.下列钢材性能试验中,属于力学性能的是( ABD )。
P111A.拉伸性能B.硬度C.冷弯性能D.冲击韧性E.可焊性10.与传统的沥青防水材料相比较,合成高分予防水卷材的突出优点有( ACE )。
P126A 拉仲强度和抗撕裂强度高B 断裂仲长率大C 耐热性和低温柔性好D 变形能力差E 耐腐蚀、耐老化1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E )。
P134A大于1/2圆的圆弧标注直径B小于1/2圆的圆弧标注半径C等于1/2圆的圆弧标注直径或半径D等于1/2圆的圆弧标注直径 E 球体的直径用s表示12.组合体的尺寸由( EDC )几部分组成。
P143A轴线尺寸B标志尺寸C总体尺寸D定位尺寸E定形尺寸13.剖面图的种类有( AEB )等。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墙体结构、屋面结构等。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2.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块、石材、木材、玻璃等。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3.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分配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因素。
4.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包括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
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建筑装饰:建筑装饰包括建筑物的室内和外立面的装饰设计,包括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家具摆放等。
建筑装饰可以提升建筑的美观程度。
6.建筑环境:建筑环境包括建筑物的通风、采光、隔热等方面的设计。
合理的建筑环境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益。
7.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能源浪费。
建筑节能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建筑历史:建筑历史研究建筑的发展历史和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通过学习建筑历史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和文化背景。
9.建筑规划:建筑规划是指对建筑用地进行规划和利用的过程。
建筑规划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0.建筑法规:建筑法规是指国家对建筑行业和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筑师和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应的建筑法规。
以上是房屋建筑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原理,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对建筑环境和节能方面的认识。
44个建筑专业基础知识1、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的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容积率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3、绿地率(绿化率)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建筑“三大材”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统一模数制、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0mm。
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0mm)、6M(6000mm)、12M(12000mm)、15M(15000mm)、30M(30000mm)、60M(60000mm)。
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 mm)、1/5M(20 mm)、1/2M (50 mm)。
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
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是一门以设计和建造建筑物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基础知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工程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这个领域的了解和参考。
一、建筑材料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大类。
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石材和土壤等,而人工合成材料则包括混凝土、钢筋和砖块等。
建筑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其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功能、结构、风格和美学等方面。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如居住、商业或文化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通过设计,建筑师可以将建筑物变得美观、实用和可持续。
三、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结构力学的基础概念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力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设计和分析,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物的实际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管理等方面。
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五、建筑法规与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法规和标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筑法规用于规范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而建筑标准则规定了建筑物所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合规性和质量。
六、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对建筑项目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在建筑工程中,良好的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原理、结构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法规与标准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1、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和水玻璃等。
2、生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生石灰熟化体积增大1-2.5倍。
3、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在使用中造成的伤害,石灰膏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方可使用。
这一过程称为陈伏。
4、石灰的特性:良好的保水性;凝结硬化慢、强度低;吸湿性强;体积收缩大;耐水性差。
5石膏及其制品具有轻质、隔热、阻火、吸音、形体饱满、容易加工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6石膏的特性:凝结硬化快;孔隙率大,体积密度小,保温、吸声性能好;具有一定的调湿性;耐水性、抗冻性差;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防火性好;装饰性好7水泥按矿物组成不同,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
8硅酸盐系列水泥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9硅酸盐水泥的熟料中四种主要矿物质为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10水泥加水拌合后,形成可塑性的浆体,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但还不具有强度的过程,称为水泥的“凝结”,随后开始产生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硬化”。
11石膏的掺量: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主要是作为缓凝剂,以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
12水泥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水泥熟料矿物与水接触面越大,水化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充分,水化产物越多,强度也越高。
13硅酸盐水泥的细度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其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否则水泥细度为不合格。
14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
凡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的水泥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的为不合格品。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15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16水泥:标准砂:水=1:3:0.5,用规定方法制成的规格为40mm*40mm*160mm标准试件。
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测定其3d和28d龄期时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按照3d强度的大小分为普通型和早强型。
硅盐酸水泥的强度等级有6个:即42.5、42.5R、52.5、52.5R、62.5、62.5R。
17硅酸盐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6%。
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凝结硬化快,强度高;抗冻性好;碱度高、抗碳化能力强;干缩小;耐磨性好;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耐热性差。
18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min。
19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抗渗性较好,耐热性不及矿渣水泥,干缩大,耐磨性差。
20水泥数量验收:随机抽取20袋应不少于。
判定规则:检验结果符合标准的化1000kg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规定为合格品。
21水泥的保管:堆置高度一般不超过10袋,存期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
22铝酸盐水泥的特性:快硬早强、水化热大、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耐热性好、耐碱性差。
23水泥的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一般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
24砂的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在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它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25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建界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的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对于泵送混凝土,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
木质素系减水剂:木钙、木钠、木镁。
木26.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钙用得最多,简称M型减水剂。
27缓凝剂:我国常用的为木钙和糖蜜。
28坍落度试验法一般仅使用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测定。
29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施工操作及混凝土成型密实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小的坍落度,以节约水泥并获得较高质量的混凝土。
3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养护28d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的抗压强度值。
3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水泥强度和水灰比(0.4以上);骨料的影响;养护条件;龄期;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试验条件32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抗碳化性及抗碱骨料反应。
33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n表示,分为P4、P6、P8、P10、P12五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4MPa……抗冻性由Fn表示,抗冻等级为F25的混凝土,代表其所次。
25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34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水=1:2.20:4.00:0.6035建筑砂浆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和聚合物水泥砂浆。
36水泥强度等级宜为砂浆强度等级的4-5倍。
37砂的含泥量,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38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尺寸为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
砌筑砂浆按抗压强度划分为M20、M15、M10、M7.5、M5.0、M2.5六个强度。
39常用的抹面砂浆有石灰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水泥砂浆、麻刀石灰浆、纸筋石灰浆。
40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公称尺寸为240mm*115mm*53mm。
按技术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及合格品。
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五个强度等级。
MU10、MU15.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41钢材按冶炼方法分为转炉钢、平炉钢、电炉钢三种。
按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按化学成分分为低碳钢(碳含量<0.25%)、中碳钢、高碳钢大于0.6%42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冲击韧性、硬度。
工艺性能:冷弯性能、可焊性(含碳量小于0.25%的钢材具有良好的可焊性,超过0.25%,焊接的硬脆倾向增加;硫含量过高会使焊接处产生热裂纹,出现热脆性。
43冷加工强化处理:冷拉、冷拔、冷轧、冷扭。
44含碳量小于0.8%时,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提高,而韧性和塑性下降。
硅Si是钢中的有益元素,硫S 、磷P是钢中有害元素,氧O、氮N 是有害杂质45钢材随钢号的增大,含碳量增加,强度和硬度相应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降低,冷弯性能变差,同时可焊性降低。
46钢绞线分为三种结构类型:1*2、1*3和,分别用两根、三根和七根钢丝捻制而1*7.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成。
47液体石油沥青,其黏滞性用黏滞度表示,对半固体、固体石油沥青其黏滞度用针入度来表示。
48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黏滞性、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越大,塑性越好)、温度敏感性(软化点表示,软化点越高,其越小)、大气稳定性(蒸发损失百分率越小,蒸发前后针入度比值越大,则表示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老化越慢)。
49石油沥青分为: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
50石油沥青牌号越大,沥青越软;牌号越小,沥青越硬。
随着牌号增大,沥青的黏滞性变小,塑性增大,温度敏感性增大。
51煤沥青适用于地下防水或作防腐材料。
52对于屋面防水工程,沥青防水卷材仅适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和IV级(非永久性的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5年)的屋面防水工程。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克服了传统沥53.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青防水卷材温度稳定性差、延伸率小的不足,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裂、拉伸强度高、延伸率较大等优良性能。
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级(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和II级(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和III级的屋面防水工程。
对于I级屋面防水工程要求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对于II级屋面防水工程要求二道防水设防,对于III级屋面防水工程要求一道防水设防。
54防水涂料按液态类型可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和反应型三类。
55沥青基防水涂料适用于III级和IV级防水等级;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适用于II级,III级,IV级防水等级;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适用于I级、II级、III级防水等级。
56燃烧性能: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57变形缝分为伸缩缝(不需断开)、沉降缝(断开)和防震缝。
58基本模数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到处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
1M=100mm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数。
59基础按材料分为砖基础、灰土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和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
60地下室墙体采用砖墙时,厚度不宜小于370mm。
最好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
61基础分为浅基础(5m以内)和深基础。
62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或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砖基础砌筑方式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
基础底面以下需设垫层,每边扩出基础底面50mm。
63毛石基础每一阶梯宜用三排或三排以上的毛石砌筑,每一阶梯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
64石灰经熟化1-2d后,过5-10mm筛即可使用。
三合土是由石灰、砂、碎砖或碎石按加适量水配制而成。
1:3:6或1:2:4体积比为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65混凝土基础和毛石混凝土基础适用于荷载较大或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
66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有两种破坏形式: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基础底板在两个方向均发生向上的弯曲。
当基础底面积较大而厚度较薄时,基础将发生冲切破坏。
67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锥形基础的顶部为安装柱模板,需每边放出50mm。
插筋一般伸至基础底板钢筋网上。
68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为摩擦型桩、端承型桩。
69梁和板是工程中最常见的受弯构件。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常用直径为13-32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h<300mm 时,不应小于8mm。
当梁宽b≥100mm时,不宜少于2根;当梁宽b<100mm时,可为1根。
70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积bh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71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且15%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