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39
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整体规划方案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与意义 (4)1.3 项目范围与边界 (6)1.4 项目合作与资源 (7)2. 现状分析 (8)2.1 教育信息化现状 (9)2.2 现有数据资源分析 (10)2.3 教育大数据应用情况 (11)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3)3. 技术架构 (14)3.1 平台总体设计 (15)3.2 核心技术架构 (18)3.3 安全与隐私保护 (19)3.4 系统兼容性与扩展性 (21)4. 功能规划 (22)4.1 数据采集与整合 (24)4.2 数据分析与应用 (25)4.3 系统安全与监控 (26)4.4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28)4.5 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30)5. 实施策略 (31)5.1 项目实施步骤 (32)5.2 资源与技术保障 (33)5.3 风险评估与规避 (36)5.4 项目进度管理 (37)6. 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38)6.1 投资估算 (39)6.2 成本效益分析 (40)6.3 投资回报期 (41)6.4 投资风险分析 (44)7. 实施与运营保障 (44)7.1 组织保障 (46)7.2 制度保障 (47)7.3 人才保障 (48)7.4 运行保障 (50)1. 内容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大数据云平台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关键所在,其规划方案旨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流程,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本规划方案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高效、智能的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以支持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效率不高、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的教育数据亟待挖掘和整合,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建设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段,该平台不仅能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还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方案为更好的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
特制定我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应用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在平台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使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力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促进“双减”和课程改革等政策措施落实,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好的助力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实现我校教育、科研、教学、管理的全面智能化,使学校、社会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培养学生快捷、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奠定他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发挥平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双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主要工作1.着力普及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提高教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能力;2.将平台与各学科进行深度整合,探究与改革教育教学中教与学的新模式;3.通过班班通与平台的紧密集合和资源的介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4.通过优质资源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师生共享、区域共享;5.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推广和录播平台的优势打破区域界限,与名校、名师实时对接,构建高效课堂。
6.利用平台对智慧课堂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适度进行推广。
四、具体工作措施推广应用“智慧教育平台”是一项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工作,也是实现我校教育迈向大数据时代的一项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上下联动,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学期一项大事来抓,尽快启动并进入正常应用轨道。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培训资料二、建设目标1. 提升教育管理效率。
通过平台的建设,实现学校教务、教研、招生、财务等方面信息的集中管理,减轻管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2.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通过平台,实现教师资源、教育设备和课程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合理利用,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3. 改进教学过程。
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交互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实现家校互动。
通过平台,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实时地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动态,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内容1.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云平台建设,将学校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包括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教学资源信息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2. 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平台,学校可以共享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教材、电子教辅资料、教学课件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
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
4. 实现在线教学和学习。
通过平台,教师可以进行在线备课和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和作业提交,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5. 构建家校互动平台。
通过平台,学校和家长可以实时沟通和交流,分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建设步骤1. 需求调研和规划。
了解学校的实际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确定平台的功能和模块。
2. 技术方案设计和开发。
根据需求规划,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和开发平台,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
3. 平台试运行和调优。
在部分学校进行试运行,收集使用反馈,进行系统调优和功能完善。
4. 扩大推广和应用。
根据试运行的效果,逐步扩大推广范围,全面应用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
5. 运维和升级。
平台建设完成后,进行运维和升级,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培训内容1. 平台功能介绍。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案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案(⼀)建设⽅案1.1⽹络校校通规划建设⼴电提供1.2城域⽹规划建设⼴电提供1.3班班通规划建设(终端规划)1.3.1多媒体教室主要设备选型⽅案1.3.1.1液晶电视机1.3.1.1.1全套设备说明1.3.1.1.2优缺点分析优点:节约成本,性价⽐、品质稳定,硬件⽐较普及,施⼯安装简单缺点:液晶电视不⽀持⽹络链接、不⽀持触摸屏显⽰,课堂教学互动性差,只能⽼师点对点操作1.3.1.1.3应⽤场景说明彩⾊液晶电视机主要是承接来⾃平台及⼴电信号机顶盒播放内容显⽰的作⽤,该显⽰器悬挂于教室,⽼师通过操作电脑连接⾄平台就能够打开相应的教学内容,从事辅助教学的作⽤。
1.3.1.2投影仪器1.3.1.2.1全套设备说明1.3.1.2.2优缺点分析优点:⾼亮教育投影,硬件出⾊防尘设设计、标准分辨率主流,画质表现清晰,亮度较⾼,即插即⽤,使⽤也⾮常⽅便。
缺点:1、投影仪对⽐度略低,有提升空间整体⾊温略冷。
2、教学互动性⼀般,不能多⼈操作互动1.3.1.2.3应⽤场景说明投影仪在教育应⽤中较为普遍,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课件内容(视频、word、ppt、图⽚、动画等)投放到⽩板上进⾏互动教学,省去书写做板书的⿇烦,省时、省⼒,教学效果⾼效。
1.3.1.3交互式电⼦⽩板1.3.1.3.1全套设备说明1.3.1.3.2优缺点说明优点:1、互动效果好,可是实现多⼈书写课堂教学演绎,并⽀持所有多媒体资源的播放,帮助⽼师帮助教师实现更⾼质量的课教学。
2、折本本⾝抗⼲扰能⼒极强,并且采⽤了硬涂层的钢制表⾯,坚固耐⽤。
3、⽀持多终端设别连接,如ipad、⼿写笔等,教学更加⽅便。
缺点:1、成本⾼2、设备需要培训,有严格的使⽤流程控制。
3、电⼦⽩板是利⽤⽩板正上⽅的摄像机原理,其余三⽅边框上有反光条,如果反光条占上灰尘或粉笔灰⽐较多的话,就容易造成教师书写跳笔或者断笔。
因此,⽩板灰尘要及时清理。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平台建设方案通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第一期工程完成教育云平台系统建设及核心业务产品应用引入,满足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初期阶段的需求。
1.1基础平台建设基础平台基于SOA技术体系搭建,清晰的分层结构设计,实现业务组件模块化、流程化,以下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平台的规划建设:1 “教”与“学”:建立智慧学习体系、通过智能、简单、生动的应用功能提高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效果。
2 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发展战略,构建能力开放平台、在线教育商城、EP自助管理平台、SA自助管理平台等为第三方厂商的接入、产品上架、考核结算提供了配套的功能。
3 经营分析、产品优化:构建业务经营分析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发掘,多维度分析,从而促进产品的升级优化。
基础应用服务基础应用服务主要包括基础门户、搜索引擎、认证中心、结算支付中心、数据云中心,如图4-1-1 所示:图4-1-1 基础应用服务结构图基础门户: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统一服务窗口,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相关社会公众等用户都会通过信息门户使用各项服务功能。
搜索引擎:实现全局搜索,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支持平台内结构化数据搜索、非结构化数字资源搜索、第三方搜索引擎集成以及面向互联网的内容搜索集成等。
认证中心:实现统一的授权机制及提供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让用户用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网络上其有权使用的所有业务系统。
同时,集中统一建设身份认证平台,也有效的避免了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大大减少了总体的投入。
结算支付中心:实现统一的结算接口,对接银行网关,实现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如网银转账、支付宝支付等。
数据云中心: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建立安全高效、充分共享的数据云中心,消除“信息孤岛”。
4 智慧学习体系智慧学习体系从学、练、评、测、问五个方面进行深度发掘优化,如图4-1-2 智慧学习体系,为教师、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评测模型,全方位的为老师提供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智能模型。
青岛市教育局智慧教育中心平台建设方案二零一六年三月目录一、应用背景 (1)二、项目概述 (2)三、项目需求 (2)3.1一站式服务需求 (2)3.2标准化需求 (2)3.3开放性需求 (3)3.4数据共享需求 (3)3.5移动应用需求 (3)四、总体规划 (4)4.1系统目标 (4)4.2系统设计原则 (4)4.2.1先进性 (4)4.2.2实用性 (4)4.2.3标准化 (5)4.2.4安全性和可靠性 (5)4.2.5扩展性和开放性 (5)4.2.6可维护性 (6)4.3、设计依据 (6)五、整体解决方案 (6)5.1青岛市教育大数据中心 (8)5.1.1信息标准规范化 (8)5.1.2青岛市教育大数据中心 (9)5.2一卡通系统 (10)5.2.1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1)5.2.2卡务管理平台 (11)5.2.3人员定位系统 (12)5.2.4门禁系统 (12)5.2.5考勤系统 (12)5.2.6消费系统 (12)5.2.7控水管理系统 (13)5.2.8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13)5.2.9会议签到系统 (13)5.2.10图书馆管理系统 (13)5.2.11个人数据终端系统 (13)5.2.12大数据解析系统 (13)5.2.13其他扩展系统 (14)5.3题库资源系统 (14)5.3.1大数据电子题库 (14)5.3.2全市统一范围标准化题库 (14)5.4数字化教学系统 (15)5.4.1互动网校 (15)5.4.2多媒体课件制作 (15)5.4.3电子书包 (15)5.4.4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系统 (15)5.4.5学生综合评价系统(成长档案袋) (17)5.5智慧校园系统 (18)5.5.1网上办公系统 (18)5.5.2设备管理系统 (18)5.5.3网上服务系统 (18)5.5.4校园信息发布系统 (18)5.5.5校园即时通讯系统 (19)5.6平行智慧教育服务平台 (19)5.6.1运用大数据分析的微课、翻转课堂 (19)5.6.2机器人考试 (19)5.6.3自适应的个性化教学 (20)5.6.4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 (20)5.7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5.7.1网络教研平台 (20)5.7.2数字化课程 (21)5.7.3教育资源云平台 (21)5.8掌上校园服务平台 (22)5.9校园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平台 (23)5.10综合数据分析(专项课题研究) (24)5.10.1各校对比分析 (24)5.10.2学科对比分析 (24)5.10.3学生主题分析 (24)5.10.4教职工主题分析 (24)5.10.5科研主题分析 (24)5.10.6财务主题分析 (25)5.10.7资产设备分析 (25)5.10.8构建学生画像系统 (25)5.10.9学生在校管理风险预警 (25)5.10.10贫困生辅助认定 (25)5.10.11学生成绩分析及资源推荐 (25)5.10.12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分析 (25)5.10.13移动数据分析 (26)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6)七、售后服务保障 (27)一、应用背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城市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