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构造图
- 格式:ppt
- 大小:736.00 KB
- 文档页数:15
眼睛构造(图) 2008-8-14 11:32:20 中华眼科在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眼睛。
但是,我们每个人并不是都完全了解眼睛的构造。
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
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
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一、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1、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两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
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⑴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
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
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前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面约6.8mm,屈光率相当于+43D的镜片。
角膜分为:a、上皮细胞层:此层再生能力强,破损修复后不遗留痕迹;b、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c、实质层:在光学系统上具有重要意义;d、后弹力层:损伤后可迅速再生;e、内皮细胞层:具角膜-房水屏障功能,受损不能再生。
角膜无血管,由泪液、房水、周围血管以及神经支提供营养;角膜表面从大气得氧;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
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⑵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前面与角膜,后面与视神经硬膜相连。
巩膜包括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和棕黑层。
其前端与角膜相结合处的内侧面,构成前房角,是房水循环的重要部位;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和结膜覆盖;外侧面即角巩膜缘处,巩膜、角膜和结膜三者结合;巩膜是眼外肌的附着点处,此处巩膜最薄,为0.3mm,其余部位厚约1mm。
2008-8-14 11:32:20 中华眼科在线2、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5.4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一:眼睛一、眼睛的构造(如图)1.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面,是清澈透明的,眼睑的眨眼动作会将泪液均匀地润湿角膜表面,使得光线能直接进入眼内,不受阻挡,它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
2.瞳孔:会随光线的强弱而自动缩小或放大,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它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眼内的亮度,防止眼睛因强光照射而受伤。
3.晶状体:靠睫状肌的缩放而改变厚度,可以调节远近的焦距,让我们视物清晰,相当于调焦的透镜。
4.脉络膜:眼内腔充满着玻璃体,眼球壁中的脉络膜含有相当多的色素,有遮光作用,使得眼内腔变得像暗箱一样。
5.视网膜:含有非常多的感光细胞,有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掌管色觉及明暗视觉,视网膜接受光刺激而成像,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二、成像原理人眼成像原理:眼球的构造和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相似。
照像机有镜头、光圈、调焦装置、暗箱和底片,眼球也有类似的构造,角膜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晶状体相当于调焦的透镜,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三、正常眼睛成像概念1.远点: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点叫做远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穷远处。
2.近点: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近点叫做近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一般为10cm处。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看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4.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
■知识点二: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1.近视眼:近视眼是指眼球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产生远距视物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