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汽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732.77 KB
- 文档页数:2
高层建筑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的分析1 前言在高建筑地下汽车库的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中,由于排烟量远远大于排风量,且排风要求从下部排出所需风量的三分之二,从上部排出三分之一,因而欲将通风与排烟系统合并,除需选用双整风机外,还需上部与一部排风口应设转换控制设施,使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十分复杂。
新的地下汽车库防火规范规定的排烟量大幅降低并接近排风量。
如果通风与排烟的气流组织能统一,则通风与排烟系统即可合一,就会大大简化地下汽车库通风及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
2 地下汽车库排风的讨论目前确定地下汽车库排风量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按换气次数估算,另一类则是按全面通风换气量进行计算。
属于第一类的按换气次数估算的代表性的参考文献(1,“一般排风量不少于6次/时,送风量不少于5次/时,地下汽车库排气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排出三分之二,上部排出三分之一”。
此处未区别不同情况,用统一的换气次数估算。
参考文献(2中指出:“汽车库单层设计时,可按换气次数计算,当层高H>3m时,按3m计算体积,当层高H<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车库体积。
汽车出入频度较大时,排气量按6次/时计算;出入频度一般时,排气量按5次/时计算;出入频度较小时,排气理按4次/时计算。
”按汽车出入频度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换气次数(不同的排气量更合理一些。
另一类是按将有害物冲淡到卫生标准所需的全面通风托儿所量来确定.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为CO、NOX及少量汽油及热量。
以CO及NOX为主。
因CO及NOX对人体的作用不同,其全面通风换气量(即排气量应分别计算稀释CO及NOX 所需的换气量,然后取大值。
表1列出了各种轻型汽车实测的CO及NOX平均浓度值。
由此可以看出进口车实测的NOX 排放浓度为最高允许浓度(5mg/m3的2倍,而CO的排放浓度为最高允许浓度(按mg/m3的456~500倍。
显然按CO计算的出的全面通风换气量完全可以将NOX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
交流主题:地下车库的防排烟设计专家观点:建议平时排风及火灾排烟共用系统一、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枫松柏说:氧化物(NOX)等有害物。
它们来源于曲轴箱及排气系统。
燃油箱、化油器的污染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HC),即由燃油气形成的。
若控制不好,其污染物将达到总污染物的15%~20%;由曲轴箱泄漏的污染物同汽车尾气的成分相似,主要有害物为CO、HC、(NOX)等。
有的汽油内加有四乙基铅作抗爆剂,致使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成分,其毒性比有机铅大100倍,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很危害很大,其表现有:(1)一氧化碳是最易中毒且中毒情况最多的一种气体,它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当人吸入一氧化碳,经肺吸收进入血液。
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能力比氧气大21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阻碍了血色素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严重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2)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排到空气中也引起人们的中毒,对粘膜、吸收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引起损害。
(3)汽油热气内毒性最大的是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各种牌号的汽油内芳香的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一般为2%~16%。
当人们吸入汽油蒸气后,会引起人的特殊的刺激(以如麻醉)。
当中毒严重时,将会导致人们丧失知觉,并引起痉挛。
(4)有易燃易爆危险。
汽油发爆极限为下限2.5%,上限为4.8%。
当空气内一氧化碳的含量为15%~75%时,一氧化碳也会发生爆炸。
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
由此可见,CO是主要的。
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二、地下车库的气流分布枫松柏说:根据上述关于《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则对于车库内的送排风气流有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排除比空气重的汽车尾气,又要排除比空气轻的CO。
所以对于车库的送排风口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针对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与排烟系统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分析。
1 设计依据对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排烟设计,首先应明确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应遵循不同的设计规范。
作为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设计时应该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
但《高规》第4.1.8条已明确指出:“设于高层建筑内的地下停车库,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1997年10月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联合发布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新库规》)的总则第 1.0.2条的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该规范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和人防的地下停车库”。
所以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设计当然包括通风排烟设计,只能以《新库规》为依据。
而不能以《高规》为依据。
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不用于做地下停车库的如超市、仓库,则一定要以《高规》为依据。
2 《高规》与《新库规》在防烟分区及排烟量的变化地下停车库对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2000m2,而《高规》的地下室防火分区规定为500m2。
由于防烟分区不能跨越防火分区,所以地下停车库的防烟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也可达2000m2,而《高规》只是500m2。
《新库规》在采暖通风和排烟一章里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那么以2000m2为分界,低于2000m2的车库可只设置通风系统,如果是半地下室或者可以开窗的地下车库,开窗面积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时(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就可以考虑仅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否则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超过2000m2的车库就必需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而且一个防火分区划分成两个以上的防烟分区。
按《新库规》第8.2.4条“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时计算”的规定,一个2000m2的地下停车库,层高假定3m,排烟量为2000×3×6=36000m3/h;而按《高规》2000m2要划为4个防火分区,假设设置一个排烟系统,至少负担两个防烟分区风量,则其排烟量为500×120=60000m3/h。
地下汽车库排烟系统及通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及通风系统设计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下车库;排烟系统;通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地下汽车库在现代建筑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包含着消防水池,水泵房,配电室,变电站,换热站,锅炉房等等关乎小区建筑“心脏”的重要“房间”,还有车库顶下各种设备,电气管线,现就其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就一些大家都都关心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提高,把车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好。
第一,风井位置选择,一般选在以楼梯间为一侧,做管道井,做成和墙一样,在外面看到的是一面墙,风井升到车库地面上以后,可以背靠着楼梯间的地面部分外墙,不至于被风刮倾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违反《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3-2006,9.4.7条:“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度不宜小于3.0 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对于这一条,排烟井选择一个楼梯间设,补风井在另一个楼梯间设置是比较科学的,在同一个楼梯间两边,即设置送风井又设置排烟井,水平距离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不宜小于10m,在实际工程中宜尽量避免。
第二,送风,排风系统及补风,排烟系统选择:1.经过比较,选用排烟及排风系统风机共用,风管共用,风口共用控制简单,系统简单。
排烟及排风均按照不小于6次/小时的换气量考虑,车库层高小于6m 时,均按照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计算出来排烟量及排风量相同,风口可选用单层百叶风口,上部排烟及排风,之所以可以上部排烟,是因为,传统“从下部排风的目的是排除含铅汽油中的含铅气体,铅的比重大,沉积在下部,考虑到今后使用的汽油中不会含铅,同时汽车库一般层高较矮,在汽车行驶的扰动下,室内有害气体的可能性较小。
”详见《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一书8.6“地下汽车库的排烟设计”一节的描述。
地下汽车库排烟与通风系统设计地下汽车库排烟与通风系统设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家用中、小型汽车数量正在迅速增长,而可用土地资源正日益减少,随之带来了停车难的问题。
因此,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建造地下汽车库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1 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以下简称《汽车库防火规范》)的规定,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不包括复式汽车库及甲、乙类物品运输车汽车库),当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面积可增加一倍,即为4000㎡。
而《汽车库防火规范》规定,停车数量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2 排烟、排风系统设计排烟系统:烟气由排烟口→风管→排烟防火阀→消声静压箱→消防排烟(排风)风机→消声器→止回阀→机房竖井→单层防雨百叶窗→室外排风系统:废气由诱导风机→排风口→防火阀→消声静压箱→消防排烟(排风)风机→消声器→止回阀→机房竖井→单层防雨百叶窗→室外根据《汽车库防火规范》的规定,地下汽车库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的规定,地下汽车库的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4~6次/h(根据车辆出入不频繁、一般、频繁而定)计算。
风量计算公式: Q=S.H.N式中: Q ——排烟(排风)风量,m³/h;S ——防烟分区面积,㎡;H ——地下汽车库高度,m;N ——换气次数,次/h。
(注:计算排烟量时,地下汽车库的计算高度取实际高度。
计算排风量时,当地下汽车库实际高度小于3m时,计算高度取实际高度,当地下汽车库实际高度大于3m时,计算高度取3m。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当选取风机时应考虑风机10%~20%的漏风率,即风机额定风量应为计算风量的1.1~1.2倍。
地下车库建筑的通风排烟和消防设计研究摘要: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为解决停车方面的问题,建筑设计工作者要优化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方面的需求,重点做好通风排烟和消防设计,消除地下车库设计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
因此,要探讨地下车库火灾的成因,通过做好地下车库的使用设计及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地下车库综合设计的质量。
基于此,文章就地下车库建筑的通风排烟和消防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下车库;通风;排烟;消防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大量新建了与各种功能的大楼配套的汽车库,且大多都为地下停车库,因此在汽车库的防火设计中,应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与灭火技术,做到确保安全、方便使用。
目前我们国家的防火经验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故需要设计人员建立起统一化的管理、设计标准,通过评估出通风排烟设计的重点,确定造成地下车库火灾的实际因素,提高防火排烟设计的有效性。
一、地下车库火灾隐患及其特性造成地下车库火灾隐患的因素较多,在相关风险评价报告中发现,风机房线路、强电机、弱电机以及控制室中的线路老化、损坏是地下车库的重要危险源。
目前,地下车库的火灾特定如下:首先,地下车库的入(出)口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汽车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其自然通风效果较差、泄压面积小,如果过程中车库出现火灾,地底的烟气、灰尘、热量、可吸入颗粒无法及时排出,致使车库内的温度不断升高[1]。
其次,车库的能见度相对较低,这对人员疏散、消防支持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挑战,如果车辆的燃油、合成装饰出现载荷,可能会导致燃油箱在持续热辐射的过程中出现燃烧现象,诱发爆炸问题。
同时,地下车库车辆的相对密集,疏散库困难度相对较高,而这一问题势必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二、地下车库建筑的通风排烟设计措施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非常严重,设置防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排除,防止和延缓烟气扩散,建筑火灾烟气控制分为防烟和排烟两个方面,防烟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加压送风的形式;排烟则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
01、地下车库通风排烟概述地下车库位于地下,车库内行驶或停泊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不易扩散。
车库废气主要是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车库的通风就是排除汽车尾气和汽油蒸气,并向车库送入新鲜空气,把有害物的含量稀释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要求。
地下车库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果不能迅速排除,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给消防人员进入地下车库扑救带来困难。
车库防排烟的目的就是满足火灾时的排烟要求,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迅速排除滞留烟气,限制烟气的扩散,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现场,减少伤亡。
02、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的特点车库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面积较大:依据GB50067―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车库,其防火分区按4000划分,在每个防火分区内部一般划分两个防烟分区,每个面积不大于2000.车库层高:为减少土建的造价,车库层高控制应尽量低。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净高不得低于2.2m,因此本人觉得单层车库梁下净高不得小于2.8m,否则不能避让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道等,风管布置相当有困难。
地面限制因素多:车库风机房的选择,既要考虑本专业的合理性,又要兼顾排风,竖井出地面的位置防火要求与周围建筑保持一定距离,而且也要结合景观不影响交通组织,另外送排风口还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距离。
03、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要点一、地下车库通风设计1、设计原则: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独立设置通风系统,尽量采用自然补风,节能运行。
排风机采用多台并联或采用变速风机,夜间及汽车出入不频繁时,风机风量可减少50%。
有条件时宜设置CO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风机的运行。
2、排风量:车库机械排风的排风量,过去一直沿用6次/h换气次数对应的数值,但存在较为笼统、浪费能量等问题。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针对车库的具体状况,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排风量完全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选择,这样可以有利于节能。
地下车库通风与防排烟设计1.陕西中正华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719000;2.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719000【摘要】本文结合对现行新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有关规范的理解,阐述了地下车库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要求和措施。
【关键词】地下车库;防排烟;补风;防烟分区1 引言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
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存在的一种交通形态,二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对城市中的车辆来说,行驶中为动态,停放时为静态。
停车设施是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包括露天停车场,各类汽车库、停车库等。
因而,随着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增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大型汽车库的建设也在成倍增长,许多城市的政府部门都把建设配套汽车库作为工程审批的必备条件,并制订了相应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予以保证。
由于汽车场地的限制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及与民用建筑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结合在一起修建的地下车库方便管理使用的优越性,地下车库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汽车在工作过程中排除大量的废气,当地下车库不采用机械通风时基本上不能满足卫生条件,导致地下车库的卫生条件恶劣。
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因此汽车库的火灾危险性也较大。
而且汽车库属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因缺乏自然通风和采光,扑救难度大,火势易蔓延,造成的危害性比地上建筑更加严重。
这就要求具备可靠的送排风和防排烟系统,所以在设计中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2设计依据(1)地下汽车库通风与防排烟设计的依据地下车库应归属于地下建筑的一部分,多与多层或高层建筑连用,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GB50098-200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的有关规定执行。
浅谈人防地下车库的通风与排烟合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人防地下车库的通风与排烟合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人防地下车库;合用系统;系统设计;防火分区0 引言随着现代化大都市出现,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
它为城市增添现代气息、带来繁华,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思考。
高层建筑既包括高层公共建筑又包括与多层居住建筑混合的住宅小区高层居住建筑;随之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与地下车库也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与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与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问题进行探讨。
1系统设计1.1地下车库通风系统与排烟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设计应同时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以下简称《高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以下简称《汽防规》)、《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3](以下简称《汽规》)。
《汽防规》5.1.1条规定,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m2,当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m2。
《汽防规》8.2.2条规定,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其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汽规》6.3.4条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
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
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原则:减少机房,增加车位;减少风管交叉,降低建筑层高;宗旨为优化系统设计、降低造价。
所以设计采用平时通风、火灾时机械排烟合用系统,通过消防控制进行系统转换。
按照4000㎡一个防火分区仅设一个排风(烟)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的两个防烟分区的控制靠全自动排烟防火阀的启闭来完成。
对通风、排烟系统:机械排烟量等于机械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对进风系统:首先,汽车库内设有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时,补风利用疏散出口自然补风;其次,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采用机械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风量50%。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形式分析摘要:针对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本文对目前各种设计方式逐一进行了探讨,从原理、设计、使用及经济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下车库机械排烟排风口排烟口一、前言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拥有私家车的比例迅速增长,相应地,车库建筑越来越多。
尤其是现代住宅区的用地紧张,更推进了地下车库的发展。
对于开发项目来说,为了减少工程造价,所以地下车库的层高一般都比较低,而且车库内管线多,布置复杂,顶板下一般均布置有强弱电、通风、排烟、消火栓及喷淋管线,所以在通风设计中,既要保证日常通风及火灾时排烟的要求,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保证车辆的通行停泊。
二、规范要求:1.地下车库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时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2.排风量与排烟量折成换气次数均不小于6次/h。
计算排风量时,若车库层高小于3米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大于等于3米时,可按3米计算换气体积;计算排烟量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3.排风系统宜按室内空间上、下两部分布置,上部地带按排出风量的1/2~1/3计算,下部地带按排出风量的1/2~2/3计算。
4.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三、传统设计方法排风、排烟系统及风机均合用,排风系统不做下部排风。
将所有排风口做成固定百叶风口,兼做火灾时排烟口使用,此方案排风、排烟系统简单,排风管仅需在排风机入口设280 ℃熔断防火阀,系统控制少。
但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汽车尾气在冷却后,大量沉积在车库底部,对人员造成危害,所以设下部排风很有必要。
四、优化后的各方案比较传统设计方法有待改进,所以下面就对几种常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以一个防烟分区为例) 。
1方案一排风排烟风机合用,但风口完全分开设置。
设送风及排烟风管。
此系统的各排风口选用带防烟防火阀的风口,火灾时防火阀关闭,并开启板式排烟口,当烟温大于280 ℃时,排烟系统的280 ℃防火阀关闭,排烟停止。
人防地下室汽车库战时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发表时间:2016-08-31T16:17:24.66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上作者:黎鹏[导读]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各种建筑,根据建筑面积、高度以及人口数等指标,都应该建设有相应规模的人防工程。
黎鹏[九源(北京)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在和平年代中,对战时防护也应予以重视。
人防地下室汽车库,在平时作为普通设施,在战时则能起到保护人员、物资安全的重要作用。
因此,文章通过对地下车库防烟与排风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设计标准、设计细节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为提高战时地下车库的安全性以及降低建设成本,提出观点与看法。
为建筑领域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汽车库;通风与排烟设计;战时前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各种建筑,根据建筑面积、高度以及人口数等指标,都应该建设有相应规模的人防工程。
而为了满足人防工程的非战时需要,通常都将其作为地下商场以及车库使用。
而地下室的防烟、通风设计,则是人防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1人防地下车库的设计依据为了起到战时防护的作用,并确保通风口位置,在战前能够的到良好的封闭。
因此,应在人防地下室车库中,应设置相关预留设施,并保证相关设施能够在战时良好运转。
另外,在和平时间内,应做到统筹兼顾,使平时、战时的设备转换工作简单化,降低设备的拆装次数。
应做到通风系统在战时、平时所用管路相同,采用套管预埋以及孔洞预留的形式,使用同一个排风机房。
人防地下车库,在平时作为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在应起到人员掩护的作用,并且能够储存战时物资。
因此,其设计要求通风系统具有隔绝、滤毒以及清洁三种功用,并针对这三种功用在相应显示装置中做好提示。
战时的通风系统,应与平时所使用的通风系统相区分,在平时尽量与防火系统相结合,起到地下车库的消防作用。
2人防地下车库的战时设计标准2.1通风设计标准人防地下室车库的战时通风,应满足滤毒作用与清洁作用。
车库通风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家用汽车数量逐渐增加,为提升逐渐削减的城市土地资源使用率,许多高层民建工程均配置有地下车库。
高层民建工程地下车库存在高密闭性特征,车库中流动或停放的车辆排放尾气中,带有铅、CO、氮氧化合物等成分,不仅影响车库中的空气质量,并且会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其通风和排烟问题非常关键,特别是二者兼用等引起了设计师的广泛关注。
地下车库内通风和防排烟十分重要,在设计时,设计者要按照实际情况规划出科学的设计方案,以提升地下车库防排烟规划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空间。
针对地下车库而言,需要按照其总体布局、平面分布、结构防火等要求。
本文以北京某综合体项目车库通风和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为例,从系统是否合理性、是否满足现行规范、造价、施工等方面指出了该车库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作为一个设计管理者对图纸的审核要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审核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优化建议方案,希冀能对车库通风和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综合体建筑;车库通风设计;车库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设计绪论该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78.3万m2,地上约51.7万m2,地下(不含地块间)约27.4万m2。
是由办公、公寓、商业及其附属设施构成的城市综合体。
此综合体项目共含有6个地块及其间4个中间地带(政府产权),根据市区关于“一体化”设计要求,共同开发,共同设计。
本文研究的项目是以其中一个地块内汽车库为例进行论述。
此地块总建筑面积17.8万m2,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建筑高度109.9m,地上26层,地下3层。
其中1层至3层(局部)为商业,3层(局部)及以上为办公,地上建筑面积约12.2万m2。
地下1层为商业,汽车库,自行车库和配套设备用房,地下2层和地下3层为汽车库和配套设备用房,地下建筑面积约5.6万m2。
本项目位于通州新城的核心位置,建成后将成为新城核心区的地标性建筑。
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和防排烟设计1.人员安全:地下汽车库需要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确保用户和工作人员呼吸的空气符合标准。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换气,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排出。
防排烟系统应能及时将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有害烟雾排出,确保人员安全。
2.能源效率:通风和防排烟系统设计应确保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能源。
采用高效换气设备,合理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3.烟气排放:防排烟系统需要能够将烟雾迅速排出地下汽车库,避免对室内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烟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烟气的扩散和排放,通风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应有设备和控制系统来监测烟气浓度并进行调整。
4.火灾安全:地下汽车库内的火灾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因此防排烟系统在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对火灾的响应和控制。
应设置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排烟。
5.风向和流动:通风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下汽车库的风向和流动情况。
合理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保证正常换气并避免死角。
通过调整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使空气流动均匀。
6.环境影响:车库的通风和防排烟设计还需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应防止有害气体和污染物通过通风和排烟系统进入室外空气,同时避免产生噪音和震动等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地下汽车库的通风和防排烟设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自然通风:地下汽车库的自然通风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来实现,利用室内外的气压差和温度差进行气流的传递和流动。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风向和流动情况,优化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空气流通。
2.机械通风:为了提高通风效果和换气速度,可以在地下汽车库内安装机械通风设备,如风机和风扇。
通过机械通风设备,可以有效地强制排出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3.设计合理的烟道系统:烟道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汽车库的布局和火灾风险来确定。
设置合适的烟道位置和数量,确保烟气迅速排出。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率也越来越少。
为了能够更好,更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摩天高楼早已是屡见不鲜,地下土地的利用花样也越来越繁杂。
地下室通风问题早已成为地下土地利用中的难题和难关,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室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本文就主要围绕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通风设计;防排烟系统;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已经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已经成为了城市开发建设的阻碍因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是保证地下室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加强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十分必要。
二.建筑地下室的特点大型地下室是当今建筑的一大特征,住宅建筑地下室主要功能区域有:汽车库、自行车库、电气设备用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
其主要特点是建筑面积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扑救工作较地上建筑困难。
同时地下室水电通风等管线多而且复杂,位于塔楼下的区域结构异形柱较多,影响管道走向,且要保证汽车库等的层高要求等。
因此需要设置经济合理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保证地下室各功能区平时使用要求及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的要求。
三.地下室通风设计的要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要求设计带人防工事的地下室,汽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转换成人防工事,且大多数为五、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对于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平时的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时的防烟、排烟系统;战时的送风、排风系统。
其中送风系统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
通风系统较多,相互转换复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做好各通风系统的相互转换,以简化系统,节约投资,并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四.各功能区通风及防排烟设计1.汽车库根据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