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冰心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
冰心的生平简介冰心的生平简介冰心是我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冰心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阅读!1900年,10月5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府城隆普营。
原名谢婉莹。
祖父谢銮恩(子修)在福州城内道南祠授徒为业。
父亲谢葆璋(镜如)时任清政府“海圻”巡洋舰副舰长。
母亲杨福慈,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
1901年,随家移居上海。
5岁随家迁居山东烟台。
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
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2年,报考福州女子师范预科,虽然未上过小学,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了。
1913年,父亲到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海军部学司司长。
初秋,她同母亲和三个弟弟由舅舅护送到北京,住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十四号。
1914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后改为女十二中)。
1915年,参加了贝满女中学生的爱国活动。
1918年夏,毕业于贝满女子中学。
秋,进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并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开展罢课、罢市等宣传活动。
8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0月7日——12日《晨报》连载第二个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
后被改编为三幕话剧公演。
1920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21年,由许地山、瞿世英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诗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
同时获金钥匙荣誉奖。
7月,开始为《晨报副镌》儿童世界专栏撰写《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通讯。
29日开始刊登。
通讯延续到1926年9月,共计29篇。
文学巨匠冰心资料简介冰心是我国当代的一位文学巨匠,他在我国的文坛上有着很高的评价,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冰心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女作家冰心的简介冰心的本名叫做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来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是福建长乐人,出生的时间是1900年10月5日,逝世的时间是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因此她也被称为了“世界老人”。
冰心是一个诗人,但她与此同时也是一个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由此可见她对中国的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她也被尊称为“文坛祖母”。
冰心的作品大多没有过多的浓妆艳抹,有的只是淡淡的描写,显得很朴素无华,她的作品中的女星大多都是一些带有理想形象的人物,她们的心地都很善良,温柔大方,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为女性赢得了很多的尊严,这也是冰心心目中对女性的希望。
冰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她也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为她修建了文学馆、纪念馆和纪念碑,还以她的名字命名了冰心奖。
冰心的原名谢冰心即冰心,冰心原名是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
冰心是取自于“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
冰心是福州长乐人,著名的女诗人、作家、文学家等。
她所写的诗歌和散文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目前来说,她的作品还有很大的文学价值。
冰心原名是谢婉莹,冰心出生在一个军事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军官,她家原本是居住在福州长乐,后来因为父亲的任职和任务,全家都搬迁到了烟台。
冰心的童年就在烟台度过了,大海的宽广和辽阔对冰心的影响很大,在冰心的早期作品中,她也常常写到大海。
在幼年的时期,冰心就已经阅读了很多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作品。
之后,他们全家又搬到了北京,冰心在一所教会学校学习。
1918年,冰心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医生,于是考进了协和女子大学的预科,但后来由于文学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生,冰心改变了自己的初衷,转而选择了文学方面的专业。
冰心在大学中拿到很几次奖学金,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从燕京大学毕业。
冰心的人物简介冰心是我国著名的第一女作家,尊称为世纪老人,文坛祖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冰心的人物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冰心的人物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
1900年10月5日出生。
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在《晨报》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
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冰心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分析冰心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从她生活的环境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
冰心出生在一个爱国的海军军官家里,她的父亲是谢葆璋,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与日本侵略者做对抗。
在冰心4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迁移到了烟台,她生活在大海边,心胸也因此开阔了起来。
父亲常常和她一起在海边散步,爱国的他常常告诉女儿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这让年幼的冰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所以冰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
冰心的作品中的女性大多纯真、勇敢、正直,由此可以看出冰心也是这样的人。
冰心的确如此,在她的文学作品的旋律都是母爱与童真,在现实生活里冰心也确实是一个喜欢小孩的人,由此可见她非常的有爱心。
冰心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她在年仅7岁的时候就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还读了很多的文学作品,这些都为她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她12岁的时候便考进了学校成了谢家第一个正式在学堂学习的女子。
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爱国的家庭,所以她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她的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日,对冰心产生了影响,所以她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
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她的笔名出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就代表着她。
女作家冰心生平事迹简介冰心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原名为谢婉莹,那冰心的生平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冰心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冰心生平简介谢冰心就是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是福建福州长乐人,是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家。
冰心虽然曾经在美国留过学,在日本也居住了将近五年左右,但是冰心的国籍从未改变,一直是中国。
冰心认为:爱故乡是爱国家和爱人民的起点。
所以,她永远都深爱着自己的故乡和祖国。
冰心出生于一个海军世家,她的父亲是海军训练营的营长,曾经在甲午海战的时候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之后,冰心的父亲因为要创办海军的学校,因此全家都搬到了烟台,那时的冰心才四岁。
冰心在之后的八年中度过了自己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
在烟台的时候,冰心就开始接触学习,那时候就已经接触了很多中国的古典文学,七岁就已经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书,她对这些书籍也是相当感兴趣。
同时,她还阅读了国外一些作者的作品,对她以后的创作有很深刻的影响。
因为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的熏陶,再加上被父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所感染,所以年少的冰心那时就有一颗爱国的情怀,从小就立志想为国效力。
冰心在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的大学攻读英国的文学,在那段时期专心研究文学。
在她出国的那段时间里还不忘将自己在异国他乡所见所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由此可见她对祖国存在着深深的依恋。
虽然之后,她与丈夫去到欧美很多地方留学,在那里也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她并没有想过要更换自己的国籍,所以冰心的国籍永远都是中国。
冰心的诗集《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中收入了冰心从1919年到1921年所写的小诗,一共有164首,最开始是发布在了北京的《晨报》上。
《繁星》是冰心在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所创作的,用她的话讲,就是将自己零碎的思想装在一个盒子中。
总体来说,这部冰心诗集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冰心诗集《繁星》第一方面的内容讲的是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
冰心个人简介参考冰心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她的精神洁癖,从她对同代女作家的态度就可见一斑,她曾讽刺过林徽因,林徽因的美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她不但美丽有才华,也有很强的魅力,让很多才子都寤寐思服。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冰心个人简介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冰心简介:谢婉莹(1900~1999)笔名冰心女士。
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她独特的写作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冰心名言1、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2、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冰心作品推介:散文:小说:1、《山中杂记》 1、《小桔灯》2、《我的童年》 2、《好妈妈》3、《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 3、《寂寞》4、《一只小鸟》 4、《国旗》5、《寄小读者》 5、《分》冰心小说《小桔灯》阅读心得:我很喜欢阅读冰心奶奶的散文和小说,其中短篇小说《小桔灯》是我喜爱中的最爱。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
作者在一次访友时,偶遇一位可怜又可爱的小姑娘后,发生的一件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故事。
阅读后,我的感悟很深。
文中的小姑娘自己还是个需要大人照顾的孩子,却要照顾病中的妈妈,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可怜的母女俩几乎是生活在绝望中。
但是从小姑娘的动作中,我看到了她的孝顺、懂事;从她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她的镇定、勇敢和乐观;从她的行为中,我看到的全都是她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在她弱小的心灵里,只希望爸爸早日回家,她认为只要爸爸回来了,自己相依为命的妈妈就会好起来,他们的日子就会过的好起来了。
冰心的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号冰心,江苏淮安人,祖籍江苏溧阳。
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化名人。
1918年生于上海,司徒雷登等为之题诗。
冰心的父亲谢三元是浙江绍兴人。
她的父母离婚后,她随母亲得到继父谢选骏。
她的亲生父亲在她幼年时往返于上海和武汉之间。
她的父亲因得赠的卷烟、俸银物归原主而因沽名钓誉于朋友南路的书斋。
那是湖南的时代书报亭货窗边火瓶大碗,用纸包香烟和豌豆米饭对付初九报主的说法。
冰心从小聪明伶俐,有良好的文学天赋。
她曾就读于私立海伦女子中学,后就读于上海聚贤小学和善育女中。
冰心后来考入南洋女子高级中学(即南洋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系(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冰心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以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著名。
她的作品主题多样,涵盖了生活、爱情、友谊、故土、历史等方面,作品语言简明,情感真挚。
她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与许多著名作家一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冰心曾以其优秀的翻译成就为人所知。
她的翻译作品包括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威尔德·莎士比亚》等。
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文化见识为读者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文化交流。
冰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也是一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公共人物。
她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抗议战争等社会运动。
她常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言论,倡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国民教育,倡导和平与友谊。
冰心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成立时颁发的作家活动家等重要荣誉。
冰心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辉煌,她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瑰宝。
冰心逝世于1999年,享年81岁。
她的离世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她的作品和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代。
她的作品至今仍备受读者喜爱,她的思想和精神也给人们以启迪和鼓舞。
冰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冰心的资料一、冰心简介冰心(1900年10月25日-1972年3月27日),原名谢婉莹,字嫣然,是中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文化活动家。
她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新时期的巴金”,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之一。
冰心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她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十分感兴趣。
1921年,冰心13岁时,她加入了安徽孙中山幼年支部,开始接触中国革命思想。
1923年,冰心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英文系。
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开始写作。
冰心的文学作品以小说、散文为主,曾涉及社会、历史、革命等多个领域。
与夏丏尊、萧军、丁玲等作家齐名,被誉为“巾帼文学”的代表。
二、冰心的主要作品1. 小说作品冰心的小说作品以描写女性命运为主题,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伤逝》:这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子在战争年代失去亲人的悲痛与挣扎。
•《雨巷》:这是一篇描写上海小巷和小人物的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的生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2. 散文作品冰心的散文作品写实而深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雁过留声》:这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寒夜》: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人的思念之情。
3. 散文随笔冰心的散文随笔风格清新自然,触动人心。
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传达给读者对生活的感悟。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生活与艺术》:这是一篇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随笔,表达了冰心对艺术的认识和态度。
•《读书与健康》:这是一篇关于读书对人健康的影响的随笔,探讨了读书与身心健康的联系。
三、冰心的影响冰心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也关注了社会问题和民众命运。
冰心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复兴,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999年),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
解读作家冰心解读作家冰心《谈生命》为冰心的作品,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冰心简介,一起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外知识吧!介绍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诗人。
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长乐。
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
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冰心的。
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
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原名群玉,字琴南,福建闽县(福州市)人。
他译了四十多种世界名著。
〕译《说部丛书》。
辛亥革命起,随家南回,才进福州女师上学。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
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鼓吹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
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
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
〕,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
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科的功课脱下一大截。
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
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
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冰心简介资料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中国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充满着深情和温暖,并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示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对冰心的生平经历、文学贡献以及对后世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冰心生于1900年,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家庭,她从小就展示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在求学期间,她开始创作诗歌,并且很快就展示出了出色的才华。
她与许多当时的文学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积极参与了当时的革命运动。
冰心的作品多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为主题,她倾向于采用豪放的诗意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内心的感受。
她的散文作品《雪》被广为传颂,其中的“雪是一种宁静的力量,它让世界平静而又纯洁,它让心灵清澈而又安宁”这句话被誉为经典之作。
此外,冰心还以其流畅的文笔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冰心在文学界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创作上,她还积极参与文学翻译工作。
作为一位多语种的语言天才,她翻译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外国文学的优秀作品。
她的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冰心的文学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1963年,她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中国女性,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此外,她还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的荣誉称号,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冰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作品的范畴。
她笃信信仰和平与人类之间的友好合作,长期致力于推动尊重人权和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工作。
她的作品和事迹激励着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化人士,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冰心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文化使者。
她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散文和诗歌作品感人肺腑,表达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令读者深受触动。
冰心的经历和作品将继续激励和影响着后来的一代作家和文化人士,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女作家冰心的简单介绍女作家冰心的简单介绍冰心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原名为谢婉莹,那冰心的生平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冰心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冰心的资料关于冰心的资料冰心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心的资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心的资料1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冰心的资料2冰心的资料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店铺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冰心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冰心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只有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
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
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
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
在这里,冰心于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冰心的简介资料范文一: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真名叫谢冰莹。
她的家乡是山东省的文登市。
因为她父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因意外去世了,所以她从小就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如此她的文化知识却丰富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她的母亲不仅懂得唐诗宋词,还善于绣花,还教冰心学习文学。
冰心小时候特别聪明,喜欢拾遗补缺,直到晚年也是这个模样。
上学时要课业繁重,于是她读书与创作要兼顾。
冰心爱好文学,8岁时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并曾经在儿童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后来,她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进入了上海女子第一中学,那时她的诗歌已经得到了全国的关注。
她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出色,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她还加入了学生会。
毕业后,她便进入了上海大学的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她又考取了法国巴黎大学的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
在那里,她学习了法语和西方文学,并且结识了一些外交官和学术界人士。
回国后,冰心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她成为了这个运动的重要人物。
她和周作人、陈独秀等一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并且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她的一些散文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她的作品充满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表达了她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批判。
写作重点分析:1. 内容详实2. 语言简洁3. 点面结合,时空跨度自然过渡用词分析:1. 善于绣花,修养深厚2. 诗歌创作,文学才华横溢3. 与文学界人士结识,开阔国际视野4. 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社会影响大5. 对人民关爱和批判态度,展现人性光辉范文二: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字简练无华,含有深层的思想和哲理。
她的创作中,用叙述现实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思想,这在当时的文学界是极为新颖和独特的。
她的创作特点是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加上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使故事中的主人公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文化背景。
冰心的文学成就非常丰富。
她曾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过一系列的散文、诗歌和小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是《雪山飞狐》,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文笔流畅、情节紧凑使其风靡全国,并且迅速被改编成了电影。
冰心生平介绍中国近代杰出的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冰心先生,因病于1999年2月28日2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
她父亲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4岁时随家迁往山东烟台,便生活在大海边。
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在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冰心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辛亥革命后回到福州,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1913年迁居北京,次年入贝满女中。
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
在全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他于1919年8、9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
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极有代表性的"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女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
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以《繁星》、《春水》两个集子为代表推动了新诗初期的"小诗"写作潮流。
192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力作。
冰心简介冰心(190—1999),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
她生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里,在海边度过了童年,自幼喜欢大海,酷爱文学,接触过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
1914年她入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后协和女大并入燕京大学,她又改人文学系。
在美国人所办的学校读书,使她受到教会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她“爱”的哲学,但同时也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
五四运动时她积极投入了爱国学生运动(当时担任协和女大学生会文书),同时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
1919年起她在《晨报》《小说月报》等报刊上发表《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等触及社会和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3年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
1923年赴美留1926年回国,这期间发表了著名散文《寄小读者》 29篇。
这些散文描绘自然风光,记述异国见闻,回忆童年生活,抒发思国念乡的情怀,讴歌童心和母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931年写小说《分》,描述了儿童由于贫富出身悬殊所造成的不同命运,这篇小说标志着冰心思想上的变化和创作上的突破。
抗日战争时期,她在昆明、重庆等地,以“男士”的笔名发表了几篇有关妇女问题的小说,后来结集为《关于女人》出版。
抗战胜利后,她东渡日本,1949年至195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
1951年她回国后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在教学与从事中外友好工作的同时,先后写下了散文、小说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大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晚晴集》等。
1958年写了散文《再寄小读者》14篇,“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写了《三寄小读者》10篇。
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而不露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
她的诗集《春水》和《繁星》中的诗,多是哲理小诗,受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响。
她的五四时期的散文,委婉、秀丽、清新,自成一家,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体”,以其文笔的优美而著称,与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一起,粉碎了复古派“白话文不能作漂亮的美文”的谬论,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冰心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冰心
生平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代表作:
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
艺术成就:
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女作家、诗人。
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