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37.11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围的总合,称为生物圈。

3.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4.原核植物:植物体由原核细胞组成的植物,包括蓝藻和细菌。

5.真核植物:植物体由真核细胞组成的植物。

6.高等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分化,构造上有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发育胚的植,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7.低等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分化,构造上无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

8、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具有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特性。

9.植物分布区:分布区是一个种系或任何分布单位(种、属、科等)在地表分布的区域。

10.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11.植物区划:利用各种植物区系成分分析方法把那些植物区系种类组成、地理成分与起源、不同等级的特有性与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级,便是植物(区系)区划。

12.生物入侵: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另一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13.环境: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14.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15.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

16.生境: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17.限制因子:那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

18.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围,即有一个耐受上限与耐受下限,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围,称为生态幅。

19.植物稳态:指植物控制小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进而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形成ATP和NADP的过程。

20.种群: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有机集合。。

21.最大持续产量:是要使产量达到最大,又不损害持久利用。

22.生物学过捕:如果利用资源使某种生物资源降低到k/2水平以下时,就叫生物学过捕

23.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24.生态位重叠:当两个生物(或生物单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两个种或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空间上不同程度地相互重叠的现象,称为生态位重叠25.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而每一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就称为生态位分离(niche separation)。

26.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用K来表示。

27.种关系:指种群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8.种间关系:指异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动态(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和进化方向上的相互作用)

29.植物群落: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里,各种植物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植物组合,即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所有植物种群的集合。

30.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31.物种多样性:一个群落物种的数目、每个物种的个体数目以及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32.生活型谱:群落中植物生活型的组成,是群落对外界环境最综合的反映指标。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生活型谱。

33.群落波动:植物群落年际间发生的变化。不涉及新种的侵入,是围绕一个平均数的波动。原因:环境条件、生物活动周期

二、问答题

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4)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

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容包括哪些方面?

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植被,研究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3、植物的命名法规有哪几种?同物命名、同名异物

4.植物界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光合作用色素②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无保护层保护③无根、茎叶的分化④无胚的形成

6、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无根、茎、叶分化的单细胞体或为丝状体或裸露的原生质团。

②菌类无叶绿素,无光合能力,是异养的原植体植物。

③异养④菌类的原植体植物很简单

7、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由1种真菌和1种藻类共生,少数为1种真菌2种藻类共生

②真菌:多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极少数为半知菌

③藻类:原核藻类的蓝藻——念珠藻;真核藻类的绿藻—共球藻、橘色藻

④营养关系:互惠共生⑤真菌包围藻类细胞,并决定地衣体的形态

8. 简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1)特征:①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② 有花粉管的形成③形成种子

④具有裸露的胚珠⑤孢子叶聚生成球花⑥具有多胚现象

(2)代表植物: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紫衫纲、买麻藤纲

9、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具有真正的花②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实③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植物体)高度发达④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⑤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

⑥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10.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有何区别?

(1)低等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维管束系统、单细胞的生殖器官、无胚植物、对环境适应力弱、生活在水生、潮湿或动植物体、主要类群有藻类、菌类、地衣

(2)高等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系统、多细胞的生殖器官、有胚植物、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在陆地、主要类群有苔藓、蕨类、种子

11、分布区制图有:点图法、轮廓法和涂斑法

12.分布区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1)形状大小:①高纬度地区:许多植物种的分布区呈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