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分类及技术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9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沥青是一种黑色的沥青质物质,它通常以天然沥青或石油沥青的形式存在。
它具有优异的隔水、隔气和耐腐蚀性能,常被用作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
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和骨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空地和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材料。
一、沥青1.1 沥青的分类沥青可以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
天然沥青是一种由深层热力学变化的有机质形成的质地坚硬、富含沥青的矿物质。
石油沥青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一种黏性液体,它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可以分为原沥青和改性沥青两种。
1.2 沥青的性质沥青的主要物性参数包括黏度、密度、软化点、延伸性和抗拉强度等。
在光照、温度变化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沥青会出现变化,例如退火、氧化、老化和龟裂等。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改性沥青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其性能。
1.3 沥青的应用沥青被广泛用作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
它的使用可以改善路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防止水的渗透和损坏建筑物的结构。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生产航空器防冰材料、涂层材料、护板材料和柔性密封材料等。
二、沥青混合料2.1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沥青混合料分为沥青混合料和沥青混凝土两种。
沥青混合料通常是由骨料和沥青混合而成的,它可以进一步分为石料骨料、干浆骨料和沥青混合骨料三种类型。
沥青混凝土是由矿渣、沙子、水泥和沥青等成分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2.2 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包括摩擦系数、粘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它的性能指标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沥青混合料可以用于路面铺装、建筑物防水以及水坝的密封和堆场的防尘等。
其应用范围广泛,覆盖了许多行业和领域。
三、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前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在各种行业应用广泛,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提高其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性,使其在路面材料、防水材料、耐磨材料和表面涂层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沥青混合料第一节沥青混合料概述一、定义:将一定级配的矿质混合料与具有一定粘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结合料,经充分拌和而形成的混合料。
二、分类:1、按矿质集料级配类型分类: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从大到小各级粒径都有,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粒径档次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2、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1)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设计空隙率较小(3%-6%)的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AC表示)和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A TB表示)。
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6%-12%的半开式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M表示)。
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较少,设计空隙率不小于18%的沥青混合料。
3、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分类:最大粒径:指要求集料100%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
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百分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
分类:1)、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
2)、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或31.5mm。
3)、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或19mm。
4)、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5)、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
4、按制造工艺分类:1)热拌沥青混合料:经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稠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保温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
2)冷拌沥青混合料:在常温下拌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所用结合料通常为液体沥青或乳化沥青。
3)再生沥青混合料:把由路面上清除下来的旧沥青混凝土进行加工处理后的混合料。
第二节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与强度理论2.1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的现代理论表面理论认为,沥青混合料是由粗、细集料和矿粉,大小不同粒径组成密实矿质混合料的骨架,利用沥青胶结料的粘聚力,在加热状态下施工,使沥青包裹在矿料的表面,经过压实固结后,将松散的矿质颗粒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分析内容摘要: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由于沥青混合料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原料,所以本文对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分析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具有复杂的技术性质。
一.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1、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沥青混合料在使用中可能遇到各种因素的破坏作用,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强度就是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抵抗破坏的能力,一般认为就是其抵抗剪力荷载的能力,或称为抗剪强度。
因此,目前对沥青混合料的主要要求指标之一就是在较高温度(通常指60℃的环境)时所具有的抗剪强度。
2、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因素从上述分析可知,确定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直接参数就是其材料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凡是影响这两个参数的材料因素、结构因素或环境因素均可能影响抗剪强度。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1)沥青性质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是各种矿质集料分散在沥青中的分散系,作为连续介质的沥青对于阻滞其中分散相(矿质混合料)的相对位移或变形具有直接影响。
2)沥青与矿料之间界面性质的影响。
沥青与矿粉等矿质混合料混合后会在表面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沥青在矿粉表面发生化学组分的重新排列,并在矿粉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jo的扩散溶剂化膜,在此膜厚度以内的沥青与矿质材料粘结较牢固,相互约束能力较强。
3)矿料比表面积的影响。
根据沥青与矿料间界面交互作用的原理,沥青混合料中“结构沥青”所占比例越高,则其结构稳定性就越好。
在相同沥青用量的条件下,与沥青产生交互作用的矿料表面积越大,所形成的沥青膜越薄,结构沥青所占比例就越大,从而沥青混合料所表现的粘聚力就越高。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有1、总沥青: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结合物和可选择混入料联合而成,沥青结合料由不同类型的沥青构成,主要性质为稠碱性、近碱性或酸性,而可选择的混入料有边缘矿物质,如石英砂、辉绿石等构成。
总沥青是用来指示沥青混合料表现出的特性(以前把总沥青称为“沥青油”),是按通常的分类方法定义的,常用的标量有沥青组分、混入料比例、沥青粘度等。
2、各种混入料比例:沥青混合料比例有很多,其中各种混入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比例也有不同,这与沥青混合料的特性有关,增加不同种类的混入料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通常有石英砂混入料、石膏混入料、有机混入料等。
3、含水量:含水量指沥青混合料中有机物的水分含量,其要求是在裸眼可见的泄漏状态下,用重量法测量,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上有无明显的水泄漏以及混入料的湿度变化状况,通常应控制含水量的增加,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不受水的影响。
4、粘度:沥青混合料的粘度主要由沥青份量和沥青粘度决定,沥青混合料的粘度应符合路面覆盖层施工要求,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有不同的粘度要求,一般应达到140-200度布氏粘度范围,有的特种混合料甚至需要更高的粘度。
5、外观: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应色泽均匀,不含有杂质和沉淀,可根据用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颜色,比如黑色、灰色和混灰色等。
6、压实率: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率是指材料在机械压实模具中,施加一定压力后体积改变程度。
对于砌块处理一般要求体积压缩率在5%以内,对于混凝土砌块,要求成型奀度达到95%以上,对于机械化混凝土,应满足95%-98%的成型压实率。
7、强度: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指的是混合料抗压、抗拉强度等受力性能。
混合料的强度应符合使用和施工要求,同时根据混合料在不同环境下受力性能要求,应检测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可以使沥青混合料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受力性能。
一、普通沥青1、技术性质:(1)物理常数:密度——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之比。
(2)粘滞性: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沥青粒子产生相对流动的能力,简称粘性,以绝对粘度表示。
工程中通常采用条件粘度反映沥青的粘性。
条件粘度:针入度(适应粘稠石油沥青);粘度(适应液体石油沥青)(3)延性:沥青材料当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以延度作为条件延性的表征指标。
(4)温度敏感性:高温性能指标(软化点、针入度指数);低温性能指标(脆点)(5)抗老化性(耐久性):评价方法采用蒸发损失试验、薄膜加热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评价指标;蒸发损失百分率、针入度比、蒸发后沥青延度。
(6)安全性:评价指标闪点、燃点。
(7)其他性质:如溶解度、含蜡量、粘附性等。
2、组分:三组分(油分、树脂和沥青质);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3、胶体结构:溶胶型结构、溶-凝胶型结构、凝胶型结构(按沥青质含量少、适中、多)4、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分别表征粘滞性、延性和温度敏感性。
(1)针入度: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g)的标准针经过规定的时(5s)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单位:0.1mm。
表示方法:P(25℃,100g,5s)表征意义:针入度值愈大,表示沥青的粘度愈小,是目前我国粘稠石油沥青的分级指标。
(2)延度:将沥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件,采用延度仪,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拉伸速度下拉断时的长度,单位:cm。
表示方法:D(T,v)T为试验温度(0℃、15℃、25℃),v为拉伸速度(1cm/min、5cm/min )表征意义:沥青延度越大,其塑性变形越大,有利于低温变形。
(3)软化点:将沥青试样注于规定内径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钢球,在规定加热速度下,沥青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滴落到下层金属板时的温度,单位:℃。
表示方法:T R&B表征意义: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