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吸湿快干试验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29.75 KB
- 文档页数: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有衣服穿到有好看的衣服穿,到现在需求各式各样的功能性服装,如防风服、防紫外线服、运动服、抗菌服等。
自2008年设立“全民健身日”以来,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运动过程中衣服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吸湿速干服装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1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机理吸湿速干就是纤维能快速地吸收水分,并能及时将水分排出,从而保持面料在人体上的干爽状态。
人们在运动出汗后,如果衣服不吸汗,汗液黏附在皮肤上,或者吸附在衣服上的汗液不能及时排出,会引起湿热感而造成人体的不适。
吸湿快干型纤维能够同时具备较好的吸湿性和放湿性,汗液以液态(显汗)和气态(潜汗)2种形态通过衣服从身体排到外层大气中,少量气态水通过衣服纤维之间的孔隙排出;而液态水通过衣服内层纤维吸收汗液、汗液在纤维内部传递及汗液在纤维外层挥发这3个过程散发到空气中。
吸湿快干型纤维的特性就是能够快速响应以上3个步骤,在短时间内完成汗液的挥发。
2吸湿速干纺织品的特性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天然纤维如棉、毛等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水率,能够大量吸收汗液,但是不能将汗液及时排出到环境中;而化纤类纤维保水率低,汗液容易挥发,但是吸水性较差。
吸湿快干纤维的研发,主要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2种途径得以实现[1]。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摘要:阐述了纺织品吸湿速干的原理及吸湿速干纺织品所具有的特性。
分析了滴水扩散时间、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率、干燥速率及动态水分传递法等吸湿速干评价指标的国内外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滴水扩散时间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9-0045-04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of texti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re expounded.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st methods of evaluation indexe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of textiles including drip diffusion time,water absorption rate,wicking height,evaporation rate,drying rate and dynamic moisture transfer method are analyzed.Key words:textile fabric;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performance;drip diffusion timeOverview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nd their test methods收稿日期:2022-10-30作者简介:崔永艳(1984—),女,高级工程师,专业从事纺织产品质量研究和检测工作。
吸湿快干标准
吸湿快干是指衣物或纺织品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并快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湿快干标准:
1. 吸湿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将其从皮肤表面转移到织物内部。
通常,吸湿性的测试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汗水滴在织物上,然后测量汗水被吸收的时间。
2. 快干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还应该能够快速将吸收的汗水蒸发掉,使皮肤保持干爽。
快干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将湿润的织物放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然后测量织物干燥所需的时间。
3. 透气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便汗水和湿气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在织物内部积聚。
透气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测量织物的透气率。
4. 舒适度:除了吸湿快干的性能外,衣物或纺织品的舒适度也是很重要的。
舒适度的测试方法通常包括对织物的手感、柔软度、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吸湿快干的标准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舒适度等方面,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吸湿快干衣物或纺织品。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是一种通过特殊处理的织物,可以迅速吸收人体汗湿,并快速蒸发,使人体保持干爽凉爽的感觉。
这种织物广泛应用于夏季的户外运动服装、床上用品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需要从织物的原料选择、针织工艺、特殊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选择适合制作吸湿快干型织物的原料是关键。
常见的原料有涤纶、尼龙、莱卡等合成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吸湿快干的优势。
通过不同的针织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织物结构,影响着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选择合适的织物结构也是开发吸湿快干型织物的关键之一。
通过特殊处理,如涂层、纳米技术、离子交换等,可以增强织物的吸湿性和快干性,提升凉爽感。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凉爽感等方面。
吸湿性是指织物对人体汗液的快速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吸湿率来评估。
快干性是指织物在受潮后的干燥速度,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干燥时间来评估。
透气性是指织物对空气的透过性能,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透气度来评估。
凉爽感是指织物在穿着时给人带来的舒适凉爽的感觉,可以通过主观评价和仪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
为了实现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和性能研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进行织物的原料筛选和加工工艺优化,在保证吸湿快干性能的控制成本和环保性。
通过物性测试和舒适性评价,对织物的性能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研究,为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还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调查,了解用户对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需求和评价,进一步优化产品。
吸湿速干测试标准怎么用,起草专家这样说——访中国纺织科学院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王宝军王小兰【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3页(P96-98)【作者】王小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市场上销售的标称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服装产品是否真的有吸湿速干的功能呢?近期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召开吸湿速干T恤比较试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比较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均涵盖了国内外知名品牌及消费者熟知的主流品牌,其中20款样品中有8款不存在吸湿功能、2款样品不存在速干功能,李宁、JEEP等上黑榜。
我国关于吸湿速干衣的测试及评定标准主要有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和GB/T 21655.2—200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两标准有什么差异?标准实施近10年,是否还适用于现今吸湿速干衣测试和评定?将来标准的修订将着重考虑哪些问题呢?记者采访了该标准起草人——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院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王宝军。
《中国纤检》:吸湿速干衣的测试及评定标准制定的背景是怎样的?国外有哪些吸湿速干类的标准?王宝军:吸湿速干衣在2005年左右迅速发展,但国内没有相关的测试方法来规范统一,生产企业对速干衣的功能性各自持有说法。
也有同行专家认为,标准缺失是造成吸湿速干功能的纺织产品在一些监督抽查中不合格、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为了规范市场,经过大量比较试验起草了标准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国外吸湿速干类相关标准主要有ISO 11092、日本JIS L1096和JIS L1907、英国BS 4554以及美国AATCC 79,中国台湾功能纺织品技术规范FTTS-FA-004《吸湿排汗纺织品验证规范》以及台湾纺拓会标准TTF 007《吸湿速干纺织服饰品》。
常见运动服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对比
李津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22()8
【摘要】选取本实验室日常检测的标有吸湿速干的运动服面料,参照吸湿速干性评定标准GB/T 21665.1—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合织物的组织结构、纤维性能来分析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
结果表明:吸湿速干运动服多为合成纤维织物,针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综合表现优于机织面料,网眼布、提花织物优于平纹布,低纱支织物优于高纱支织物,异形纤维或表面有沟槽的纤维可以改善织物吸湿速干性能,采用改性涤纶纤维有助于改善面料吸湿性能。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李津
【作者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
【相关文献】
1.涤纶针织面料吸湿速干整理工艺实践
2.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运动服用针织面料吸湿速干性评价与选用
3.吸湿速干毛精纺机织面料的开发
4.前处理工艺对涤纶针织面料吸湿速干整理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IKE织物吸湿标准及测试方法織物吸收性能的測試目的:測定織物的細孔組織和結构吸收和保留液体(通常是水)的敏感性。
測試設備:刺繡環箍(直徑15cm)、蒸餾水、10ml燒杯、膠頭滴管、計時器。
方法:從洗水和未洗水的織物上剪下大約20cm的正方形樣布;把樣布(20cm*20cm)輕輕的伸展開,夾在刺繡環箍上;膠頭滴管吸上蒸餾水,把膠頭滴管的尖端(滴水端)置于試樣5cm處,滴一滴水于試樣的表面且開始計時,等織物完全吸收時停止計時;在織物的5個不同的地方進行此測試;在織物的正面和反面都進行該實驗。
耐克(NIKE)標准:按ISO標准6330進行洗水和烘干,洗水之前及之后(3次水洗/干燥循環)的測定都必須取得認可,對于F.I.T產品,水在該織物上能立即開始擴散,且在30秒之內完全被吸收時該織物可以接受。
假如吸收時在織物寬度方面有深色染斑時,須繼續用清水洗干淨,重新做實驗。
織物運送液体能力的測定目的:通過毛細血管作用來測量水在織物上的泳移情況。
測試設備:500ml錐形瓶﹑蒸餾水﹑大頭針﹑尺子。
方法:從織物樣本洗水前和洗水后的樣本上各剪下兩塊15cm X 2.5cm的試樣。
(1塊從縱向剪下15cm X 2.5cm,一塊從橫向剪下15cm*2.5cm)。
把大頭針插于試樣的頂端;倒大約200~250ml蒸餾水于錐形瓶;把織物豎挂起來,放于錐形瓶,織物的邊緣剛剛接触水面為好,開始計時;從錐形瓶中拿出織物,放于直尺上并記錄潤濕的長度;從1分鐘至5分鐘每隔1分鐘檢查并記錄潤濕情況,從5分鐘至30分鐘每隔5分鐘檢查,記錄潤濕情況。
當水把15cm樣品全部浸濕時該試驗算完成,假如開始試驗5分鐘仍未有泳移發生,停止該試驗。
耐克(NIKE)標准:按ISO標准6330進行洗水和烘干,洗水之前及之后(3次水洗/干燥循環)的測定都必須取得認可,在30min之內水泳移15cm甚至更多的織物可以接受,在5分鐘之內未發生泳移或者30分种之內未達到15cm的織物不能接受。
户外运动纺织品吸湿排汗的功能与检测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衣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防寒保暖,款式设计的方面,对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突出地体现在运动类和户外活动时的着装。
户外运动的种类虽然很广,但专业的户外运动服装如冲锋服等主要是针对登山、滑雪等高寒运动而言的。
户外运动除了对参与者本身体能和技巧的要求外,还需要户外服装能适应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以保障运动者的人身安全。
户外运动服装与居家服装虽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由于户外和运动这两个特性,对服装的要求也相对较为严格和苛刻:户外运动发热量大、汗液蒸发多,要求服装散热和透气性能良好;野外难免遇到风雨雪雾,服装要有一定的防水性能;户外运动希望尽量减轻负重、服装要尽量轻便;户外日照强烈,服装要具备防紫外线的性能;野外风大,高山寒冷,防风保暖性能要求高……,吸湿排汗(absorb humidity and help relievesweat)——指使不亲水的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吸湿排汗织物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一般来说,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运动时最适合穿全棉等天然纤维的服装,因为棉纤维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吸收人们在大量运动或长途跋涉中产生的汗水。
不错棉确实吸水性强,但是天然纤维服装在吸汗后会粘贴在皮肤上,特别是在登山等户外运动时,山里温度相对较低,衣服不容易快干会使人产生湿冷感,容易受凉,对健康有害。
而合成纤维由于其合纤聚合物分子缺少亲水基因,吸湿性差,穿着时感到闷热。
通过对聚合物改性,纺丝和造等各种渠道,制成高吸水吸湿合成纤维,有助于汗气外排,使皮肤感觉干爽凉快,使制成的衣服兼具吸水,吸湿,透气,干爽的特性。
因此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成为运动产品的新宠。
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的吸湿排汗涤纶,由它制成的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燥,保持皮肤的干爽。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
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是指纺织品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以及在干燥环境中释放水分的速度。
吸湿速干性能的测试方法之一是称重法,该方法是通过称重纺织品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重量变化来评估其吸湿速干性能。
首先,纺织品样品在标准的实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以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中暴露一段时间,使其吸湿饱和。
接着,将样品取出并立即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重,记录下吸湿后的重量。
随后将样品置于干燥环境中,记录下不同时间点下的重量变化,通过重量的变化来计算出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
通过称重法测试,可以全面评估纺织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速干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除了称重法,还有其他测试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如湿度传输法、毛细管吸水速度法等。
综合运用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adidas吸水试验目的:目的是评定织物吸水后,水份从织物里面渗透到织物外面的能力。
局限性:该试验不是试图提供织物吸水能力的一个绝对测量值。
其他因素比如构造、织物种类、染料或后加工都会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
该试验只能提供织物吸水一个概略的测试指标。
通常,比率越低,织物的吸水效果越好。
该试验特别针对做过吸水加工的织物。
原理:一定数量的蒸馏水(PH:5.5~7.5)或三级水滴于织物的反面,记录滴水到水被织物吸收的时间。
该试验包括洗前和5次洗烘、10次水洗、干燥循环后的吸水测试。
设备: 50 ml的量筒(A等级)量筒不能有裂缝或破碎计时器顶部装有日光灯的桌面试剂温度为20°C ±2°C的三级水/蒸馏水测试样准备:测试样洗前和洗后都要测试。
准备一块约20cm x 20cm的测试样作为原始样。
如上再准备两块测试样:5洗5烘和10洗10烘的(用家庭洗涤方法4.02或4.03)。
不能从有折痕的地方取样。
裁样之前,在测试范围之外,在每块试样正面作记号。
如果有必要,防止织物磨损试样边缘通过水洗。
条件:试样测试前在温度为20°C±2°C,相对湿度为65 %± 2%的环境下至少回潮4小时。
该试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操作程序:测试织物的背面。
把试样正面朝下。
滴管置于试样上面1cm处,在试样背面滴一滴水(水滴大小要求:15~20滴/ml所能产生的水滴大小为宜),并开始计时。
当水滴完全被织物吸附,停止计时。
记录从滴水到水被吸收的总时间。
在试样其他四个位置重复试验4次,共取5个数据。
吸水率的计算:将测得的5个数据,去掉最大和最小值,然后将剩余三个数据取平均。
备注:当测试透孔或薄的织物时,可将布至少折两层做测试。
此外,水可能会弄湿下面的桌面,而不是实际测试织物,这会导致结果的判断有误。
对于seamless织物,测试应该使用织物的平面。
adidas吸湿快干目的:目的是测量织物从吸收一定量的水到完全挥发干燥所用的时间。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吸湿性功能类纺织品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性能而使得纺织品具有特殊的功效,因此此类功能性纺织品也一直是研究的方向。
在此驱动下,评价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的标准需求也随之增大。
本文主要探讨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1测试方法和评价1.1吸湿速干性[1,2]吸湿速干织物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一般来说,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
因此人们通过对纤维原料、结构设计、后加工整理等方法来改善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将体表的剧烈运动和“无感蒸泄”释放,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通过“吸湿-传导-蒸发”过程向外界传送,使皮肤感觉干爽凉快。
测试吸湿速干类产品性能用吸湿性和速干性这2个指标来评价,其测试标准有GB/T21655.1单项组合试验法、GB/T21655.2动态水分传递法及AATCC195纺织织物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等。
以GB/T21655为例,GB/T21655.1方法标准中以织物的吸水百分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三种指标来表示织物的吸湿性能;同时以织物在标准大气环境中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来表示产品的速干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单项组合试验吸湿速干性的评定GB/T21655.2方法评价织物吸湿和速干性所采用的是动态水分传递法,即将试样浸水面滴入测试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定液态水动态传递情况,从而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指标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动态水分传递法的评定收稿日期:2012-11-25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任志萍陈明(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本文分析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测试方法:吸湿速干性、吸湿发热性、防水透湿气性,就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改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及建立完善的吸湿类功能性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吸湿速干纺织品得性能及测试方法摘要:简要介绍了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吸湿速干纺织品得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外得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得评价体系,为纺织品得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纺织品;检测方法;评价体系近年来,人们不仅对衣服得保暖性、款式有较高得要求, 而且对服装面料得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得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服装有良好得舒适性,又要求在大量活动而出现汗流泱背得情况时,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使人产生湿冷感。
于就是人们对面料提出了吸湿速干功能新要求[1]。
1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吸湿速干产品得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早在1982 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吸水性聚酯纤维得研究,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i Ikey; 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纤维外表具有4条排汗沟槽,可将汗水快速带出,散发到空气中,制成得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透,夏季穿着仍能保持皮肤干爽;1999年杜邦公司推出升级换代Cool max Aim 系列布料。
自杜邦公司推出吸湿排汗功能得Cool max后,我国台湾得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得技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得相关产品, 如远东纺织研制成功得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华垄中兴纺织出品得十字断面Coolplus新型高科技功能性改性聚酯纤维、台湾豪杰股份集团开发得Technofine吸湿排汗聚酯纤维。
目前杜邦得Coolmax、远东纺织得TopcooK 豪杰得Technofine、中兴纺织得Coolplus等吸湿排汗纤维制成得产品已投入市场[2] °相比而言,我国大陆对于吸湿排汗纤维得研究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得差距,近年由于市场兴起“吸湿排汗”纤维开发与应用得热潮,加上后道织物产品开发对吸湿排汗纤维需求得增加,大陆得研究机构也逐渐投入大量得精力研究相关得课题。
服装的吸湿速干功能怎么测,我想去看看!倪玉婷【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3页(P65-67)【作者】倪玉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炎炎夏日,出汗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在运动或者从事户外活动时,选择一款性能优良的吸湿速干运动衣就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高科技材料的迅速发展,一些吸湿速干的运动服装逐渐走俏。
那些为专业运动员设计的高大上吸湿速干运动衣,也逐渐走进普通消费者生活中。
以吸湿运动短裤为例,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标称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运短裤,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
这些衣服是否都如宣传那般神奇?消费者通常难以分辨。
2015年9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该市销售称有“吸湿速干”功能的服装进行了比较试验,有10件样品未达到吸湿速干功能标准要求,占样品总数的20%,其中9种吸湿性不达标,1款速干性不达标。
涉及NIKKO、MIZUNO、YONEX等品牌。
吸湿速干运动衣的原理是什么?吸湿速干的功能是否达标是怎么测出的呢?让我们一起到SGS上海纺织品检测实验室去看看。
由于纤维吸湿性好且强力大,在化学纤维没有诞生的时代,棉花成为运动服装的首选材质。
然而棉质服装的缺点是被汗水浸湿后不容易干,运动出汗后身体像是被湿布裹起来,很不舒适。
因此,“吸湿和快干”,通常被看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和快速传导排湿功能的服装被称为吸湿速干衣。
其吸湿速干性的获得一般可采用纤维改性或特殊的织物结构设计等方式,提高或改善非亲水性织物对水分的吸收、转移、排放等功能,使其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导湿性。
与未经处理的棉质的衣物相比,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吸湿速干衣更容易将水分挥发出去,干得更快。
我国测试吸湿速干衣主要依据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和GB/T 21655.2—200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两个标准。
吸湿速干测试标准吸湿速干是衡量一种材料或产品性能的指标,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吸湿速干测试标准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本文将围绕吸湿速干测试标准进行阐述,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指标。
第一步:了解测试目的吸湿速干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的吸湿性能和干燥速度。
这一指标的精准度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测试规范必须非常严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步:确定测试条件在进行吸湿速干测试之前,需要确定一些测试条件。
例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测试时间等。
这些参数通常会根据测试对象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测试之前需要明确这些参数的设置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第三步:测试装置在吸湿速干测试中,测试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各种仪器和设备,如天平、电子秤、湿度计、加热器和温度计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高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四步:样品准备在进行吸湿速干测试之前,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必须符合测试标准,并经过预处理,以消除其它干扰因素。
例如,在吸湿性测试中,样品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或更长时间,以达到平衡吸湿状态。
第五步:测试过程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可以开始实际的测试过程了。
首先是吸湿测试,测试人员会将样品放置在规定条件下,记录下样品的重量,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定时记录样品的重量变化。
同样的测试过程也适用于干燥测试,只不过在该测试中需要记录样品的重量减少量。
第六步:数据分析和报告在测试完成之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统计学方法来实现,例如计算样品的平均吸湿率或干燥速度。
在得到所有结果之后,需要进行结果分析和撰写测试报告,以便提供给客户使用。
总结:吸湿速干测试标准是衡量材料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在很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吸湿速干测试之前,需要准备样品、确定测试条件、选择适当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过程,并分析数据和制定测试报告。
有机改性材料应运动装备吸湿快干特性检测近年来,随着运动装备市场的不断壮大,消费者对于运动服饰的功能性需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吸湿快干特性是运动装备的重要功能之一,有机改性材料在实现吸湿快干特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有机改性材料在运动装备中的应用以及吸湿快干特性的检测方法。
首先,有机改性材料在运动装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有机改性材料是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或纤维内部涂覆一层有机改性剂,改变纤维表面的化学性质,从而提升纤维的吸湿快干性能。
这种材料不仅能够增强纤维的湿部分吸湿能力,还能够加速纤维的干燥速度,提高运动服饰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其次,关于有机改性材料吸湿快干特性的检测方法有多种。
其中,重点考察的指标包括吸湿性、蒸发速率和湿转干时间。
吸湿性是指材料吸湿的能力,通常使用接触角实验或吸湿率实验来衡量。
接触角实验基于材料表面与水接触的角度,角度越小说明材料的吸湿性能越好。
吸湿率实验通过测量材料在一定湿度下吸湿后的重量变化,来评估其吸湿性能。
蒸发速率是指材料在湿润状态下,水分蒸发的速度。
可以使用吸湿度计来检测材料的蒸发速率,即测量在相同条件下,材料干燥所需的时间。
湿转干时间是指材料从湿润状态到完全干燥所需的时间,可通过测量材料的湿转干时间来评估其快干性能。
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机改性材料在运动装备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运动服饰的舒适性。
有机改性材料可以加速纤维中水分的蒸发,使运动装备在大汗淋漓的运动中能够更快地排除汗液,保持干爽和舒适的状态。
其次,它可以提高运动装备的透气性。
有机改性材料可以改变纤维表面化学性质,使其具有良好的湿润性能,水分能够更快地在纤维之间传递,提升了材料的透气性能。
此外,有机改性材料通常具有抗菌防臭的功能,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减少异味产生。
然而,有机改性材料在运动装备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机改性材料的耐久性有待提高。
由于这种材料是通过在纤维表面涂覆一层有机改性剂来实现吸湿快干效果的,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和洗涤的频率,有机改性剂可能会逐渐脱落,导致吸湿快干性能下降。
鞋子快干有哪些方法干鞋器也叫烘鞋器,一鞋一只,通过热效应,可以驱除鞋内的湿气,以下是我我为大家整理的鞋子快干有哪些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用吹风机快速干鞋用吹风机可以快速吹干鞋,但使用也需留意:假如是好鞋,尽量别吹,简单变形;假如是白鞋,就更不能吹,干了会有黄印,下次洗都洗不掉。
干鞋器快速干鞋干鞋器也叫烘鞋器,一鞋一只,通过热效应,可以驱除鞋内的湿气,起到烘干目的,使人穿上后感觉干爽舒适。
在干鞋的同时,也起到除臭杀菌作用。
鞋尖是最难干的部位,而干鞋器的外形正好符合鞋子的造型,可以直接伸到鞋尖,并且鞋尖的温度最高,脚背和脚跟部温度稍低。
用报纸或卫生纸快速干鞋用报纸(卫生纸)包住鞋面,在鞋子里塞上报纸团,把鞋子放在外面放一夜。
干鞋电热片快速干鞋干鞋电热片和干鞋器原理相像,便于携带,电热片发热比干鞋器温度更高。
但是主要是针对鞋尖的局部干燥,不够全面。
干鞋电热片只能用于一般的皮鞋,对于一些很松软轻薄的鞋,尤其是一些高档皮鞋是不适用的,局部加热会转变高档鞋的皮质,造成破损。
用热水袋快速烘干鞋将煮沸的热水倒入我们随身携带的耐热袋之中,把耐热袋塞入鞋中,然后将鞋放入塑料之中,放置个40分钟左右,取出鞋,你会发觉这时的鞋至少已经被烘干百分之八十以上。
竹炭鞋塞快速干鞋竹炭拥有强大的吸附力量,竹炭鞋塞可有效消退鞋内湿气和臭味,使鞋保持干燥,并防止细菌滋生和繁殖。
晚上回家后,把竹炭鞋塞放入鞋里,其次天白天拿出来,放在太阳光下晒一下,等到晚上就又可以再次使用了,而且吸湿力量会更强。
干燥剂快速干鞋许多人都见过食品袋中的食品干燥剂,里面的成分大都是生石灰,它的吸水力量很强,其实,生石灰干燥剂也可以作为鞋用干燥剂使用。
平常,吃完零食或一些糕点袋中的干燥剂别轻易扔掉,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入鞋中,就能帮鞋“干身”了。
硅胶干燥剂也可以用来干鞋,主要原料硅胶是一种高微孔结构的含水二氧化硅,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也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
价格比生石灰干燥剂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