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综述写作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3.72 KB
- 文档页数:1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写作素材收集与整理一、引言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准备好写作素材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深度,还可以节省写作时间和精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收集与整理写作素材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与建议。
二、书籍与文献阅读1. 阅读专业书籍:专业书籍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素材收集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经典的学术著作,可以扩展知识面,获取理论依据,并从中提取出相关的研究数据、理论观点和案例研究等。
2. 文献综述的阅读:在写作过程中,阅读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是非常必要的。
文献综述通常会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争论观点和研究空白等内容,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实地调研和采访1.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收集写作素材的方式,特别适用于社会科学类的毕业论文。
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可以收集到一手的数据和实证研究资料,提升论文的实证分析能力。
2. 采访专家与学者:对于某些研究方向或者论点的阐述,直接采访相关专家与学者可以收集到一些宝贵的写作素材。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观点、趋势和前沿问题等。
四、互联网资源1. 学术搜索引擎与数据库: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CNKI等,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可以找到大量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写作提供素材和参考。
2. 学术网站与论坛:一些学术网站和论坛上常常有学者、研究人员发布的论文摘要、研究报告、工作论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来源。
五、笔记与摘录1. 笔记记录:在阅读书籍、文献、互联网资源时,及时进行笔记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将书籍中的关键句子、精彩观点、实证数据等记录下来,并注明出处,以便在写作过程中使用。
2. 摘录整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相关文献、书籍等进行摘录整理。
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将不同的摘录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方便后续查找和引用。
如何用思维导图来指导论文写作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如何用思维导图来指导论文写作》的内容,具体内容: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由于简单易用,用户群已远远超过了其孪生兄弟——概念图(Concept Map)。
然而,尽管大家都认为思维导图非常有用,但具体在什么场合有用以及有多大的用途至今还缺乏实验数据的验证。
在标志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方面,很难发现以思维导图为主题的论文,而以概念图为主题的却非常之多,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概念图以其相对抽象复杂而成为研究者们眼中的"阳春白雪",思维导图却似乎由于其简单易用让研究者们视为"下里巴人"而"上不了台面"。
笔者认为,越是简单有用的东西越具研究和推广价值,思维导图不该为学术研究无情地抛弃,我们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它的应用形式和效果。
本文从为数不多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中选取新加坡三所中学开展的实验——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尝试在分析本案例中思维导图研究的成功及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研究给出一些建议。
【案例】新加坡对思维导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博赞中心之一,在思维导图教学应用方面有较多的研究。
作文归类思维导图简单画法
绘制作文归类思维导图的步骤。
# 第一步,明确中心。
在纸的中心位置,用醒目的字体和加粗线条,写上“作文分类策略”。
这个标题就是你的思维导图的核心,所有分支都将围绕它展开。
# 第二步,分支延伸。
从“作文分类策略”出发,向四周延伸出几条主要分支。
每条分支代表一个主要的分类维度,如“文体类型”、“题材内容”和“读者对象”。
每个维度都应当用简短的词语或短语来标识,确保一目了然。
# 第三步,细化子分类。
在每个主要分支下,继续细化出更具体的子分类。
对于“文体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
每种文体下,再细分出更具体的子类,
如“记叙文”下可以有“日记”、“游记”和“故事”等。
对于“题材内容”,可以细分为“校园生活”、“社会热点”
和“自然景观”。
在“校园生活”下,可以进一步列出“友谊”、“学习”、“活动”和“成长”等话题。
2023-11-01•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讨论和反思目•结论和建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23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路不清晰、论证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具有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提高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研究意义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提高写作水平。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02文献综述思维导图的相关研究思维导图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通过图形和文字将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呈现,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类型常见的思维导图类型包括树状图、流程图、概念图等,每种类型都有其适用的学习场景。
思维导图制作工具常见的思维导图制作工具包括MindManager、XMind、MindNode等,这些工具都具备制作思维导图的基本功能。
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议论文写作难点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论证不严密、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思维导图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明确论点论据、组织语言,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思维导图应用方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以下步骤:首先确定论点,然后列出论据,最后组织语言形成初稿。
010203研究现状评述研究不足目前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研究前景随着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综述论文的六个写作模版文献综述要注意两点:(1)大量阅读文献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如果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就会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劳动,或者脑洞开的太大,论文可行性不高。
(2)综合分析综述不能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
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写文献综述可以采用“填充法”,简而言之就是画导图、列框架、不断细化内容。
具体如下:一、一个主题即确定论文选题,围绕这个选题查找、阅读、挖掘文献信息二、一个导图(思维导图)围绕论文选题,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列一个文献综述的大纲,再按照大纲一步步把内容填充进去。
尽管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通常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结构是:引言/研究背景———主体/研究现状———小结/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参考文献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一)引言/背景引言不用太长,表明研究背景即可。
现实素材:统计数据、生产生活实例、政策法规等理论素材:基础理论研究的焦点、关键点、文献计量学分析等示例1:《糖肾方改善C57BLKS/J db/db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利用统计数据指出研究背景,引出主题。
节选“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由1980年不到1%上升到2007年的9.7%,且2010年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为130万,为1990年的2倍。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约为11.6%(约1.139亿人受累)和50.1%(约4.934亿人受累)。
该研究还显示超重肥胖和血脂水平异常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示例2:《天然高分子基多功能止血复合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从实际问题出发,指出当前的研究难点和关键点。
如何整理综述稿范文综述稿是一种对当前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总结与分析的学术论文,要求研究人员在阐述研究现状、分析研究问题、总结研究主题等方面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进行综述稿写作时,如何整理和归纳大量的文献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整理综述稿的资料、思路和结构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整理综述稿范文。
首先,整理综述稿的资料至关重要。
在进行综述稿写作之前,需要先收集、归纳并整理大量的文献和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筛选,挑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且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献。
可以通过文献数据库、书籍、期刊等途径获取文献资料。
在整理资料时,可以采取建立文献数据库、制作文献笔记、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有序地管理和整理自己所选取的资料。
其次,整理综述稿的思路也至关重要。
在整理综述稿的思路时,可以先从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出发,逐步深入探讨各个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问题和趋势。
可以根据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文献和信息中的重点,构建综述稿的核心论述框架。
在整理思路时,可以采取编写提纲、撰写概念图、讨论交流等方式,梳理和加工自己对研究领域的认知,并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立场。
最后,整理综述稿的结构也至关重要。
综述稿一般包括导言、文献综述、研究现状、问题分析、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部分。
在整理综述稿的结构时,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各个部分之间有机的衔接和联系。
可以通过制作大纲、写作草稿、修改润色等步骤,逐步完善综述稿的整体结构,使之更具条理性、清晰性和严密性。
在整理综述稿范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思路的构建与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完善。
通过精心的整理和归纳,使得综述稿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现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希望以上几点方法和建议对您整理综述稿范文有所帮助。
综述论文的四种写作框架综述研究类论文是学术论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学术论文类型。
综述,即由“综”与“述”而成。
“综”则是综合,是指作者必须对现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
“述”即为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
因此,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论文。
很多作者尤其是新手作者对此类论文的写作大多看得较为简单,例如在写作框架的架构上,仅是认为只要把有关某一议题的相关研究按照某一思路逻辑罗列一下,而后进行总体述评便可。
实际上,关于综述研究类论文的写作框架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是较为丰富的。
围绕各个学科已发表的核心期刊中的C刊论文,下文将总结归纳目前较为流行且热门的框架思路,以期为论文作者进行此类论文写作时能够有所参考。
一、以学界核心观点作为基本框架这一类结构框架则是对照研究问题,以学界相应的核心研究观点来架构正文的结构,以便清晰地介绍围绕这一观点,不同学者的具体研究情况,而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即研究评述。
下文将以《读博:一场精神赌博?——国外关于博士生抑郁风险的研究述评》为例加以说明。
二、博士生高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一)学业压力(二)学术指导关系(三)生活与学业的平衡(四)职业前景(五)开口求助的困难三、预防及干预博士生抑郁风险(一)精神健康作为“全校责任(二)变革学术评价体制(三)抑郁的去污名化(四)同辈群体的支持四、讨论与反思基于以上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国内高校对博士生抑郁风险的预防和干预需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包括高抑郁风险在内的博士生精神健康危机对博士生培养制度和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其次,高校对博士生抑郁的预防与干预需深刻理解精神健康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注重人际支持在预防和治愈过程中的关键价值,激活全体师生潜藏的互助能量。
大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如何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是整个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合理利用。
一个好的文献综述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本文将介绍如何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确定文献综述的主题和范围在开始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文献综述的主题和范围。
主题应与研究课题紧密相关,而范围则应尽量明确但不宜过于狭窄,以便能够覆盖到相关的关键研究领域。
二、收集文献资料收集文献资料是文献综述的基础工作。
可以通过图书馆、期刊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途径获取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重点关注与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并选择与自己课题最为相近的研究领域进行查阅。
三、筛选和批判性阅读文献在收集到大量文献资料后,需要进行筛选和批判性阅读。
首先,可以根据关键词、论文标题和摘要等进行初步筛选,将不相关或质量不高的文献排除。
然后,对选定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要注意文献的来源、作者背景、研究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并对文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分类和归纳文献在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后,可以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研究领域等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可以制作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图或思维导图,来帮助理清文献之间的关系和脉络。
五、整合和总结文献在分类和归纳文献之后,可以开始整合和总结文献。
首先,可以通过整理文献各自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的信息,来找出文献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然后,可以通过发现文献之间的联系和结论等方面的信息,来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
六、撰写文献综述在整合和总结文献之后,可以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撰写应按照论文的逻辑结构,分为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进行写作。
引言部分要阐明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并简要介绍前人研究的相关领域。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综述性论文是一种和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论文。
其核心目标在于整合和评价相关研究,并据此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综述性论文的指导原则。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主题综述性论文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对你情有独钟的话题,因为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样才更有激情和动力。
其次,你需要明确论文的范围,以便能够重新定义研究领域并赋予其独特性。
最后,你需要确定你的研究主题是否与当前研究趋势和经济需求相符,这样才能确保你的论文更具实用价值。
第二步:再现现有研究在写综述性论文之前,你需要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你可以通过阅读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学术专著和其他专业出版物,并结合关键字检索,来收集适当的资料。
在阅读上述文献时,你需要做好笔记和摘要,这样才能理清脉络并高效地整合现有研究。
第三步:分类和整合文献在你收集了足够的文献之后,你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
这有助于你对研究领域的整体结构有更明晰的认识,并在撰写论文时更有条理地组织论述。
你可以使用比较表格、思维导图和其他组织工具来协助你分类和整合文献。
第四步:构建逻辑框架有了分类整合的文献,你将需要构建一个逻辑框架。
在这一步骤中,你需要综合所有文献,重新定义研究领域并将主题拆分为不同的分支,并将其整合到一个完整的框架中。
在此过程中,你的目标是制定一份明确的研究问题清单,以及在这一领域中重要的、值得关注的结果和研究推荐。
第五步:组织文献综述掌握了逻辑框架,你将需要开始组织文献综述。
在这一步骤中,你需要阐述对于每个分支的文献综述。
而你的阐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对于所选择领域的重要性的简要介绍;对于你阐述目标的概述;对于前人研究的详细解释;对于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的评价。
你需要注意阐述的逻辑连贯性,并尽可能地将信息呈现得清晰易懂。
第六步:编写在撰写综述性论文的最后阶段,你将要撰写。
该需要回答你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潜在扩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