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例(2)二年级下册
- 格式:ppt
- 大小:931.00 KB
- 文档页数:9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1.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典例讲解】例1.淘气练书法的时候不小心把表格弄脏了,请你帮他算一下故事书有()本。
A. 292B. 293C. 392【答案】A【解析】【解答】935-212-431=723-431=292(本)故答案为:A。
【分析】故事书的本数=总数-文艺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据此解答。
例2.下图是三年级一班评选三好学生情况统计表。
刘青比王宇少5票。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一笔代表1票,则数得刘青25票、王宇有35票,35-25=10票,即刘青比王宇少10票。
故“刘青比王宇少5票”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中票数的多少能反映出不同学生得票数量的比较,根据“刘青比王宇少的票数=王宇的票数-刘青的票数”计算即可。
例3.人正常的眨眼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如果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下表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的次数.状态平常写字看书玩手机游戏每分钟眨眼次数 24 18 15 1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________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________%.【答案】玩手机游戏;16.67【解析】【解答】解: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玩手机游戏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18-15)÷18≈0.1667=16.67%。
故答案为:玩手机游戏;16.67。
【分析】因为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所以每分钟眨眼次数越少,眼睛越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百分之几=(写字时眨眼的次数-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写字时眨眼的次数。
例4.下面是某市今年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晴阴多云雨天数 4 5绘制成统计图如下:(1)请把统计表和统计图填完整.(2)该市9月中________的天数最多,________最少.(3)你还获得什么信息?【答案】(1)解:统计表如下:天气晴阴多云雨天数18 4 3 5绘制成统计图如下:(2)晴;多云(3)解:得到的信息还有:①晴天比阴天多:18﹣4=14(天);②多云比雨天少:5﹣3=2(天).【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阴天有4天,雨天有5天,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天,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观察统计图可知,晴天有18天,多云有3天,将两个数据补充到统计表中;(2)对比9月份4种天气的天数,即可得到哪种天数最多,哪种天数最少,据此解答;(3)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还有:①晴天比阴天多几天;②多云比雨天少几天,据此列式解答。
(压轴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下面是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测试的成绩统计图。
男生达标成绩是110个,达标的人数是()人。
A. 25B. 20C. 182.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人数181284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2)喜欢( )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 )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3.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人数181284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D.其他(2)喜欢()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4.下面是三(一)班5个同学踢毽子情况统计表。
小丽小红小明小强小鹏3334302819A.小丽B.小红C.小明D.小鹏(2)()踢得最少。
A.小丽B.小红C.小明D.小鹏5.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
项目跳绳赛跑乒乓球铅球人数(人)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A. 10B. 3C. 15D. 2 6.某班24名男生参加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得()的人最多。
A. 优秀B. 良好C. 合格D. 不合格7.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刘玉的身高最高B. 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 赵兰最矮8.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情况统计表。
国家中国英国美国巴西数量(块)38294612A. 中国B. 英国C. 美国D. 巴西9.下图中哪种天气最多()A. B. C.10.下面是某校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统计表。
数据收集与整理知识集结知识元数据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例题精讲数据收集与整理例1.'分一分,填一填。
(1)按底纹分。
(2)按形状分。
'例2.'给小动物分类。
(1)把这些小动物分三组,可以怎样分?(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例3.'给杯子分类。
(1)按下列要求分一分,并填写表格。
(2)还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填入下表。
'例4.动物学校二(1)班正在竞选班长。
(1)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填写下表。
(2)老师最后宣布:“_____得了_____票,恭喜它当选为班长!_____的票数第二,恭喜它当选为副班长。
”(3)后来又来了4个小动物,它们也要投票。
如果加上它们投的票结果会怎样?例5.下面是二年级各班参加学校写字比赛获奖情况,可是其中一部分被墨水污损了。
(1)二(2)班有_____名同学获奖,比二(4)班获奖人数少1人,二(4)班有_____名同学获奖。
(2)二(5)班获奖的人数比二(3)班多5人,二(5)班有_____名同学获奖。
(3)二(2)班获奖的人数是二(1)班获奖人数的一半,二(1)班有_____名同学获奖。
(4)二年级一共有_____名同学获奖。
例6.'下面是依依记录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这个月共有多少天?比少几天?(3)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例7.'动物王国举行大选,每个候选人得票情况如下:(1)根据上面的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我认为_____应当选为大王。
(3)小鹿因为有事没参加,如果小鹿也来投票,结果会怎样?'例8.'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有四名班长候选人,他们的得票数如下:(1)根据上面统计的结果填表。
(2)_____的得票数最多,_____的得票数最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一、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图: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喜欢吃()的人数最少,有()人。
3.喜欢吃()的人数与()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二、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三、下面是调查二(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2.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四、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2.我喜欢()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五、体育课上,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表后回答问题。
1.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多()人,3.二年三班一共有()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解答出来。
六、下面是二年一班同学喜欢春游的地方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喜欢去()的人数最多,喜欢去()人数最少。
2.喜欢去动物园的比喜欢去游乐场的少()人。
3.如果让你组织这次春游活动,你想组织同学去什么地方春游?为什么?七、下面是二年二班同学阅读课上阅读图书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2《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例2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在进一步熟悉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掌握用“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3.通过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感受统计工作的严谨和科学。
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产生统计的需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前些天的班级讲故事大赛刚刚结束,小刚和小雨同学并列第一。
但是每班只能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班应该让谁去参加呢?(引入使用了教材中的场景,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情境。
)预设:我们可以投票决定,票数多的同学去参加比赛。
二、探究新知(一)收集数据,记录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先发小纸条,然后组织现场投票。
)师:根据小刚和小雨的表现,你认为谁能代表我们班参加比赛,就把他(她)的名字写在这张纸上。
注意每人只能写一个人的名字。
2.记录数据学生写完后教师统一收票。
师:投完票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预设:可以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的票数多,就让谁去参加比赛。
师:读一遍就可以吗?让我来读吧。
(教师快速读票,学生打断。
)预设:还要有人用笔记录,不然不清楚谁的票数多。
师:该怎样记录呢?请同学们安静地想一想,如果没有办法也可以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
(以下投票结果为预设结果,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投票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选择一名学生上台念选票,并提醒:选票念得慢一些,看同学记完后再念下一个。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交流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票数,教师巡视搜集样例。
)3.交流反馈(1)展示学生作品,优化记录方法。
《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统计表可以用来收集数据。
例1、调查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
(1)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最多,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最少。
(2)参加篮球小组的有13人。
统计时,可以用“正”字记录数据,“正”字每一笔表示一个1,一个“正”字表示的数是5。
例2、投票做班长。
正正正正正(1)小明的票数是12张,小亮的票数是21张,小刚的票数是18张。
(2)小亮的票数最多,当选班长。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时,使得每一份都一样多。
例1、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则每一份都有3颗糖。
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要按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可以一份一份地数,每分一份就从总数中减去这一份的数,直到分完为止。
例2、有18支铅笔,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分析:分第一份就用了6根铅笔,剩下18-6=12(支)。
分第二份再用了6根铅笔,剩下12-6=6(支)。
分第三份也用了6根铅笔,剩下6-6=0(支)。
分第三份之后铅笔就全部分完了,所以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三份。
除法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例3、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为:6÷2=3(份)“÷”叫做除号,读作“除以”。
例4、6÷2=3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
在一个两个数相除的算式中,“÷”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例5、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商×除数=被除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可以逆向思考,用乘法口诀找出合适的数作为商。
例6、求12÷3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3等于12。
因为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李兵和王芳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下面是李兵画“正”字记录的自己游戏的结果。
那么王芳赢了()次。
A. 14B. 6C. 82.下面是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测试的成绩统计图。
男生达标成绩是110个,达标的人数是()人。
A. 25B. 20C. 183.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卡通明星”情况。
喜欢孙悟空的有()人。
A. 4B. 9C. 6D. 84.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 7B. 8C. 9D. 45.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喜欢()水果的人数最多。
A. 苹果B. 梨C. 香蕉D. 桃6.下面是某班同学出生的季节的统计表,出生在春季的人数是()。
A. 10B. 12C. 14D. 77.红红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如下。
喜欢吃香蕉的有()人。
A. 12B. 8C. 7D. 158.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情况,从图中可知,喜欢看书的和喜欢旅游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项目看电视看书运动旅游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810862A. 14人B. 18人C. 16人9.按邮票的分值来分可以分为几类?()A. 3类B. 2类C. 4类10.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情况统计表。
国家中国英国美国巴西数量(块)38294612()国排名第一。
A. 中国B. 英国C. 美国D. 巴西11.选择:羽毛球组的人数比围棋组的人数多()人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A. 6B. 5C. 41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绘画组二、填空题13.姓名小玲冬冬乐乐小军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单位: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人正常的眨眼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如果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下表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的次数.状态平常写字看书玩手机游戏每分钟眨眼次数 24 18 15 1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________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________%.15.下表是小丽统计她所在班最喜欢的动画片的人数情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二)》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知识,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和观察来收集数据,并通过整理数据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但学生在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图表的认知和制作能力也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图表、实物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表、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收集数据的工具,如表、记录本等。
3.教学环境: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全班学生的最喜欢的季节,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收集好的数据,如学生的身高、年龄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二)》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通过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如计数器、等来收集数据。
但是,学生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升。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学会通过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学会通过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猴开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3.讲解:教师讲解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
4.练习: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重难点讲义精讲精练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典例分析01】(2022春•六枝特区期末)小林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自行车的辆数:正正正正一,结果是______()A.20辆B.5辆C.21辆D.26辆【思路点拨】一个“正”字有5画,一画代表1辆,数一数有几个“正”字就有几个5辆,再加上剩余的笔画数即可。
【规范解答】解:4×5+1=20+1=21(辆)答:自行车有21辆。
故选:C。
【考点评析】本题考查了统计数据的方法。
【变式训练01】(2021秋•苍南县期末)“双减”政策落实后,学校统计同学们每天睡眠时间,你认为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A.调查同学们睡觉的地点B.调查同学们每天共睡眠多长时间C.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看的课外书D.调查同学们每天在校运动时间【思路点拨】“双减”政策落实后,学校统计同学们每天睡眠时间,根据题意,调查学生的睡眠是关键。
【规范解答】解:学校统计同学们每天睡眠时间,需要调查同学们每天共睡眠多长时间。
故选:B。
【考点评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调查的事件是什么,根据事件选择调查的问题。
【变式训练02】(2022春•廊坊月考)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一个“正”字代表的数量是5。
√(判断对错)【思路点拨】一个“正”字有5画,表示5,据此解答。
【规范解答】解: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一个“正”字代表的数量是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点评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正”字代表的意义。
【变式训练03】(2022春•梓潼县期末)从如表可以看出,长方形的个数最多,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最少,它们相差 4 个。
种类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画“正”字个数(个)【思路点拨】根据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正字统计法知识,分别计数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