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演奏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艺术

摘要贝多芬作为维也纳乐派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其一生创作了无数音乐作品。在他五部钢琴协奏曲中,《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最具热情、内容最丰富的一首曲子,而且贝多芬本人对这首曲子也是十分喜爱,认为这是最符合他心路历程和内心情感的一首曲子。本文试从作品演奏中的指法艺术、装饰音艺术、踏板艺术和速度艺术四个方面来分析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中独特的演奏艺术。

关键词: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演奏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1805年,法国大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资产阶级反对派篡夺,欧洲局势陷入动荡,曾经在大革命思潮下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人们瞬间又被复辟、政变、战乱的阴霾所笼罩。而当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身处的维也纳同样充斥着宫廷政变、新老势力争斗等战争疑云。身为宫廷乐师的贝多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权贵,但他本身却对权贵们腐朽的思想和生活不屑一顾。正因为如此,贝多芬才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中表现了对革命的讴歌,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向往。该首曲子构思精妙、风格清新,浪漫中富有激情,柔和中充满哲理,是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中最出色的一首。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由钢琴作为引子,这和贝多芬其他四

首钢琴协奏曲以乐队作为引子有所不同,而全曲通过宣叙调的表现手法将钢琴独特的歌唱性发挥到了极致,即表现出了色彩的精细,又服从于整个乐曲的构思,创作出独特的艺术特点。这首贝多芬成熟时期的接触作品将贝多芬生命中不屈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完

美的演绎出来,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下面将从这部作品的指法艺术、装饰音艺术、踏板艺术和速度艺术四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独特的演奏艺术。

一演奏的指法艺术

钢琴的指法艺术是其主要的表现艺术。同样一首钢琴曲,由于演奏者指法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意境和情感。演奏者通过指法中的停顿、疏密、流畅、复合等多种演奏技巧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一场完美的演出,需要钢琴家准确、合理地使用每一个手指的每一种技法。科学、合理的指法可以使得整个演奏更加顺畅、和谐,而错误、凌乱的指法则可以使得一部完美的钢琴曲变得嘈杂、无序。所以说钢琴的指法是一门艺术。贝多芬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为演奏者的指法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出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首先,贝多芬在曲子上使用了模进句式。在演奏模进句式时为了表现乐曲的连贯性,和稳定的节奏,应该在指法上尽量保持一直,并且注意力度和声音的统一。整首曲子既有作者对命运抗争的激烈冲突,又饱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所以在抒发作者内心柔情的时刻,作者通常采用模进句式,为了更好地表达其中的柔和与

宁静,在指法表现上,演奏者可以通过左手的旋律控制和右手的快速递进来完成对情感的表现。乐曲中由于每组有十六分音符,所以演奏时左手柔和的旋律和右手的快速递进一定要配合密切,保持演奏的顺畅,否则将会破坏乐句中应有的和谐和连续。

其次,贝多芬在乐曲中采用三连音来表现曲子中的清新元素。正如前文所述,整首曲子虽然表达内容丰富,但整个曲风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作者在指法上选用三连音指法来表现乐曲所需的清新可以说恰如其分。而这种指法也是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模式,无论是在以往的作品中还是在本曲中都多次出现。演奏时,表演者需要由慢到快,由弱到强,一气呵成,如同手指在琴键上轻巧的跑动。从而很好的展示出钢琴和曲子中所要表现的指法艺术。

最后,贝多芬还在乐曲中通过双音指法来表现细腻的感情。同三连音指法相比,双音指法更加灵活,样式和变化也更多,在演奏中可以演奏出更加复杂的句式也可以表现出更加细腻、深刻的感情。和模进句式不同,演奏时演奏者右手高音区为旋律音,而左手则是为了配合高音旋律而轻快的弹奏,左手和右手配合紧密使得演奏如同单音一样,变化自然,顺畅、流利。

二演奏的装饰音艺术

装饰音又称装饰音符号,是指使用一些特殊的记号或者小音符来对主音进行修饰。作为主音的主要修饰,装饰音无论是在曲子的构成中还是在演奏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很好地完成对曲子演奏的润色、修饰、突出和烘托等作用,从而起到丰富内容的作

用。贝多芬的作品通常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修饰音,诸如倚音、颤音、回音、波音等。比如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倚音、颤音、回音三种装饰音,通过对这些装饰音的运用作者将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推向高潮。

首先,作者在乐章的开始使用倚音点出了整个乐曲的主题旋律。第一乐章的两处倚音,柔和而连贯,这也奠定了整首曲子温和悠扬的曲风。演奏时,演奏者要充分理解装饰音的作用,强弱变化适中,用沉静、平和的心态演奏出曲子清新、柔和的主旋律。

其次,作者在乐章中运用包括短颤音、长颤音等各种颤音来表达曲子所需要的强烈的情感。贝多芬对音乐的激情表现在他所创作乐曲的各个方面,而颤音便是其主要表现手法之一。由于作者身处欧洲大革命的动荡时期,所以其思想带有很大的矛盾性和迷茫性,他赞扬人们革命的精神,却又为了生活不得不向权贵低头;他以为革命能带给人们出路,却没想到革命的失利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大、更多的灾难。所以当这种矛盾的情感和迷茫的思路表达在乐曲中时,便成了更具深意,更让人引起思考和回味的颤音。演奏时,演奏者应该体会作者不屈的精神和其生命的坎坷,将颤音连、清晰的走出,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最后,作者在乐章中使用回旋音来为乐章进行画龙点睛的修饰。相对于丰富的颤音,贝多芬对回旋音的使用更加谨慎和细致,在第一乐章中连续的回旋音仅出现了一次,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作

者正是通过连续的回旋,将这段特有的音乐旋律定格在听众的脑中,从而将这一段音乐推向高潮。

装饰音在乐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到好处的装饰音的运用无论对于乐章的连贯性、丰富性还是对表演的情感性、环境性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贝多芬的《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中对装饰音近乎完美的使用,使其成为了乐曲中独特的演奏艺术。

三演奏的踏板艺术

贝多芬的伟大在于他对传统演奏思想的创新,并形成了很多新的演奏形式和演奏艺术。一直以来,钢琴的踏板是每一位钢琴作曲者和演奏者所熟悉的器械,也是钢琴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但却是贝多芬最先发现和重视踏板运用的。他是第一位要求通过踏板来表现演奏情感的作曲家。而他本人更是对踏板情有独钟,除了在创作时对踏板进行标记外,在真正的演奏时贝多芬还会即兴地使用更多的踏板技巧。下面就将分析一下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对其独特踏板艺术的展现。

和各种管弦乐器不同的是,钢琴的一个键音一旦弹出便无法更改,甚至会马上减弱,而演奏者只能通过踏板来将钢琴演奏的键音延续。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认为在众多乐器中钢琴的表现力是最弱的,因为管乐、弦乐甚至声乐都可以在一个音符演奏出去时通过各种方式对该音符进行丰富多彩的处理,而钢琴则不能。所以,踏板延续的不仅仅是一个琴键的音长更是钢琴的表现力。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这句话精确地表现出了这一点。而贝多芬更是这种思想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