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4
《打电话》练习设计
1.王老师要通知合唱队的105名学生,用打电话的方式,每通知1人需要1分钟,至少需要几分钟?
2.有一个重要通知,用打电话的方式,每通知1人需要1分钟,6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3.有一个重要通知,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到50名同学,每通知1人需要1分钟,至少需要几分钟?
4.用打电话的方式,每通知1人需要1分钟,10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5.1棵浮萍漂浮到池塘里,第2天就变成2棵,第三天变成4棵,照这样,到第40天就可以布满整个池塘,请你想一想,到第几天长满池塘的一半?
6.1个细胞分裂出一个新的细胞需要3分钟,第二次每个细胞可以分裂出一个新的细胞,第三次每个细胞又可以分裂出一个新的细胞,照这样计算,18分钟一共可以新分裂出多少个细胞?
数学小故事: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汗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达依尔,便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格,放1粒麦子,第2个格放2粒,第3格放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是前一小格的2倍。
请您将这样摆满棋盘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麦子搬来开始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都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经计算这些麦子大约有2306亿万吨,需要载重4000吨的火车大约运576万次。
最后国王明白了达依尔的用意,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
民!。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案[教材背景]:《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
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
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
“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
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
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本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
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
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
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兴义市小学数学名师曾富翠工作室暨下五屯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第二届“启智”杯转型课大赛《打电话》说课稿教师:周大成《打电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102-103页的教学内容。
本堂课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
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1、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2、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3、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问题中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1、合理使用教材,遵循课本教材。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从几次试教证明教学效果不好,本教学设计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2、在“比较”中“优化”规律。
本课时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
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
《打电话》说课稿执教:杨丽全一、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P102-P103二、说教材分析:“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实现这个目标的着力点之一就是要把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相联系。
“打电话”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采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素材:15人的合唱队在暑假期间接到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中已经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沏茶、烙饼等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到“把同一时间内能做的事情综合起来统筹安排,就能节约时间”这一运筹思想。
本册教材编排“打电话”综合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创设学生熟悉的“打电话”生活情境,指导学生用画图、列表格等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用画图、列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运筹、模型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画图、列表等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熟悉的打电话情景,把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用画图、列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运筹、模型等数学思想,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倍增问题:打电话武进区星河小学潘香君【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统筹安排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理解倍增问题的规律。
2.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一一列举等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并能应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转化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进行解答。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学习法【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猜谜语1.猜谜语: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
提示:打一生活用品。
(电话)2.揭题:其实,“打电话”中有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打电话问题)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去年暑假,壮观的南海军演吸引着世界人的眼球,显示着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2)出示问题:在军演前,总指挥需要尽快通知在家休息的127名军官。
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最快需要几分钟能通知完呢?(3)初步思考:如果你是总指挥,你觉得需要多少分钟?2.梳理方法(1)一个一个通知。
预设:需要127分钟。
追问:这个总指挥是怎样通知的?(2)分组同时通知。
预设:我觉得不要那么长时间。
追问:你准备怎样通知?提问:这个总指挥的方案,你觉得怎样?(板书:分组同时通知)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案:分组为什么比一个一个通知快?节省的时间在哪里?小结:分组通知时,每个接到通知的人都参与通知,从而节省了时间。
(3)全员参与通知。
①引出方案思考: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指名交流,追问:你能听懂他的方案吗?对比:他的方案与刚才的两种方案又有什么不同?思考:“全员参与通知”更节省了时间,那究竟要多长时间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猜测:你来猜一猜?2.渗透思想:复杂——简单大家有不同的猜测,看来要通知127人似乎有些多、有些复杂,那遇到复杂问题通常可以怎么解决呢?是的,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告诉我们: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8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三2-一三3页“打电话”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磁性黑板,磁性教具教学流程:xx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壹五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壹五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出打电话通知。
)对,打电话通知是一种快捷的方法,但是打电话也是有学问的,那么打电话里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里的数学问题。
(板书:打电话)二、探索比较1、假如通知一个队员要1分钟,每个队员都在家,那么壹五名队员都接到通知要多少时间?(壹五分钟)2、壹五分钟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老师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3、总结:这种方法怎么样?为什么会慢呢?(太慢了,老师一个人在通知,其他人在听候通知,费时,板书:费时)那么有比较快的办法吗?(分组通知)4、猜猜看,你觉得分为几组通知可能比较快?(学生可能会说三组、四组、五组等)下面大家就在小组合作完成,摆出你们认为比较快的方案。
(老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5、汇报结果。
6、和逐个通知比,分组通知如何?为什么会节省时间?(组长在同时打)7、有没有最优的方案的呢?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内合作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最后汇报交流。
三、探究规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
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付海小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分数______
一、我会填。
(1×20) 1、8
3
+
读作( ),“负一点三”写作( )。
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三,表示今年比去年增产( )%,也就是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若去年产量为100万吨,则今年产量为( )万吨。
3、爸爸存5000元进入银行,存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利息是( ),本息是( )。
4、房子打九折后售价45万元,则原价( )万元,若按售价的3%缴税,应纳税额为( )万元。
5、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0 ○ -6 ; -3 ○ 10 ; -0.8 ○ -2 ; -7 ○ -5 ; 2 ○-2.4 ; -3.1 ○ 3.1。
6、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
7、一个圆柱侧面积是1⒉56平方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5) 1、在53-
和51-之间只有5
2
-。
( ) 2、一本书按原价的80%出售,就是按八十元出售。
( ) 3、两个圆柱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 4、实际比计划超产二成,实际产量就是计划产量的(1+20%)。
( ) 5,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柱体的体积就扩大4倍。
(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5)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 、+0.02 B 、-0.02 C 、+0.18
2、某超市4月份缴了10万元营业税,他们纳税的税率是5%,该超市4月份的营业额是( )万元,列式正确的是( )。
A .10×5%
B .10+5%
C .10÷5%
3、一种MP5的进价300元,加价二成后定为出售价,出售价是()元。
A.360 B.350 C.320
4、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求滚筒的()
A、表面积 B 、侧面积 C、体积
5、一根圆木锯成三段,一共增加()个面。
A 6
B 3
C 4
四、我会操作。
1、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4)
-9 、0.7、0、-5
6
、-261、+4.8、
10
9
正数负数
3、a图求表面积和体积.b,c图求体积(单位:分米) (16)
a
b
c
五、我会解决问题。
(38)
1、下面是六(1)班6名女同学的身高。
以她们的平均身高为标准,把平均身高记为0cm,超过的身高记为正,不足的身高记为负,用正负数表示她们身高。
(7)
2、一辆摩托车打九折出售,售价6300元,这种摩托车的原价多少元?(4分)
3、一本故事书的原价21.5元。
现在按原价的六折出售,便宜了多少元?(4分)
4、王叔叔买了一辆价值16000元的摩托车。
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
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钱?(4分)
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50厘米, 底面直径20厘米, 做这个水桶需用多少铁皮? (5分)
6、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 横截面的半径是10厘米, 沿横截面的直径垂直锯开, 分成相等的两块, 每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7分)
7、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