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医学文献
- 格式:docx
- 大小:19.03 KB
- 文档页数:4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巢江玲;郑小平;贺旭东;朱卫国;周兴华;杨伟聪【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以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病48 h后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给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以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与48 h后手术比较,48 h内手术的效果更佳,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09【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手术时机;急性肠梗阻;效果【作者】巢江玲;郑小平;贺旭东;朱卫国;周兴华;杨伟聪【作者单位】511600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511600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511600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511600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511600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511600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急性肠梗阻指肠内容物从肠道通过时发生阻塞现象, 通常是因肠管中肠内容物的运动受到肠腔、肠外以及肠壁的血液运输障碍、机械因素、肠道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作用, 使肠管解剖功能受到影响, 病情严重患者还会表现出全身性生理紊乱,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现阶段, 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 但在手术时机选择上仍存在一定争议。
肠梗阻肠梗阻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行障碍的统称,是中医科的常见病症。
《内经》称其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脾胃受寒、肠中有热等有关。
如《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疸热焦渴,则咽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肠梗阻属中医学“关格、“肠结”、“腹痛”、“积聚”“反胃”等范畴,以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饮食入胃,经脾胃运化其精微,吸收其精华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道而出,成为大便。
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若外感或时邪,情志失凋,饮食所伤,素体亏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肠腑气血不畅,肠道失于濡养,气血瘀阻,腑气不通,升降失常,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肠。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六腑传化水谷,泻而不藏。
若毒邪内盛、气滞血瘀,日久气血亏虚、运化无力湿,毒瘀血阻止于肠道,通降失调,而致肠梗阻,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
1.外感时邪;外感六淫。
如伤于风寒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秘结》曰:“阳证者,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不动;或跌打损伤,伤及胃肠;或虫积肠道,或肺失宣降,腑气不通,均可导致大肠气机郁滞,功能失司,糟粕不得下行,皆可致肠道梗阻不通。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饮食内停;恣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酿生湿热,蕴蓄肠胃;误食馊腐,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寒湿内停等,均可损伤胃肠,以致肠道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致肠梗阻。
4.素体亏虚: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阴阳气血亏虚,阳气虚则传送无力,阴血虚则润泽荣养不足,大肠失于传导。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10期 -85-杨维建教授治疗肠梗阻专家经验Experience of Professor Yang Weijian in treating intestinal obstruction范旭1杨维建2(1.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3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10-0085-证型:IBDG【摘要】肠梗阻是常见外科疾病之一,可导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本文通过总结杨维建教授在肠梗阻中的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快达到通腑的目的。
【关键词】肠梗阻;中医药;针灸;专家经验【Abstract】Intestinal obstruc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 surgical diseases, which lead to acid-base imbalance, electrolyte disorder, and shock in severe cases,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life of patients.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Yang Weijian treating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as summarized;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hows rapid effects.【Keywords】Intestinal obstruction; TCM medicine; Acupuncture; Expert experienc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10.031杨维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中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甘肃省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外科疾病的诊疗工作,针对不同疾病具有自己独到的诊疗思路及方案,尤其在肠梗阻的治疗中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谢建明;王良坤;周运添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4(008)009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6~2003年6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本组结肠肿瘤切除Ⅰ期吻合63例,其中2例加横结肠造瘘,3例单纯行结肠造瘘,2例Hartmann术式,治愈66例,死亡2例,并发切口感染16例,吻合口瘘3例.结论基层医院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就诊晚,术前定位率低,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采取适当措施,Ⅰ期吻合是安全的.
【总页数】2页(P797-798)
【作者】谢建明;王良坤;周运添
【作者单位】516300,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516300,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516300,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J], 高德海
2.结肠癌致肠梗阻外科治疗20例体会 [J], 冯东亮
3.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J], 张廷雨
4.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J], 曾庆智
5.结肠癌致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 [J], 吴在龙;赵丽慧;胡海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短期获益的影响李昊阳;李世宽;路浩;李振鲁;彭洪皓【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年(卷),期】2024(14)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短期获益。
方法:我们回顾性收集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小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患者36例,手术治疗患者73例)的临床数据(基本资料 + 血检结果 + 影像学特征),使用SPSS27.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结果:手术治疗组在流质饮食率、症状缓解率方面,住院时间优于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住院花费高于非手术治疗组;造口组患者腹腔内径纵横比大于非造口组患者;造口组患者肠壁水肿率、腹水出现率、大网膜区域肿瘤沉积率高于非造口组;造口组患者术后流质饮食恢复时间小于非造口组患者。
手术治疗组总体生存时间优于非手术治疗组,造口与非造口手术方式对总体生存并无明显差异。
结论:手术治疗能够使恶性小肠梗阻患者短期获益,并延长生存时间。
【总页数】10页(P3511-3520)【作者】李昊阳;李世宽;路浩;李振鲁;彭洪皓【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不同治疗方式和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2.早期、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获益3.不同治疗方式对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NK细胞的影响——附30例报告4.不同饮食营养方式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保守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观察5.初诊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应用不同序贯治疗方案对患者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拟粘连松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粘连松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近期在本院门诊治疗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5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同时采用自拟粘连松解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9.1%、100.0%,高于对照组的22.5%、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腹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单独西医治疗效果更好,但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转外科治疗。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因腹腔内粘连诱发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的疾病,是肠梗阻最为多见的一种类型[1]。
由于手术分离粘连频率越高,则粘连程度就越重。
因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应首选内科疗法,而非手术疗法[2]。
随着对预防肠粘连重要性的认识加深,预防、控制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尤为关键。
本组中,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粘连松解汤配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并与西医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而于门诊就诊治疗的95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35例,平均(47.5±11.5)岁。
阑尾切除手术史病例4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病例22例,腹部外伤手术史病例15例,胆道及肠道手术病例9例,妇科手术史病例7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其中,男3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6±11.4)岁,平均病程(2.1±2.0)年。
其中,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分别为36例、19例。
对照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8.2±12.6)岁,平均病程(2.3±2.2)年。
其中,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分别为27例、13例。
两组平均年龄、手术类型、性别比例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杜小勇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1(032)033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收治的31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3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共24例(右半结肠11例,左半结肠13例)。
术后肺部感染2例,伤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由于术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造成死亡1例。
所有感染患者经换药、抗感染、减张缝合等对症治疗方法处理后均治愈。
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梗阻应尽量选择具有明显优点的Ⅰ期手术治疗,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大有好处的。
【总页数】1页(P7104-7104)
【作者】杜小勇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外六科,四川凉山6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0.5
【相关文献】
1.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孙琦
2.结肠癌并发肠梗阻52例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董现立;李海燕
3.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蒋万里
4.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蒋万里;
5.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40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J], 奚拥军;倪世宇;孟凡岗;王冰;李双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策略
程逸风;张维康
【期刊名称】《临床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4(32)5
【摘要】肠梗阻是结直肠癌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大部分病人表现为亚急性或不完全性梗阻,多可采用相对保守治疗,等待充分肠道准备以后限期手术。
大约8%~29%的结直肠癌病人表现为急性肠梗阻[1],其与亚急性梗阻有本质区别,极易造成局部及全身重症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威胁生命的急重症,往往需要紧急手术干预。
文献报道Ⅱ期和Ⅲ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和55.9%,显著低于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86.5%和73.6%[2],其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梗阻的严重程度、全身受累程度、后期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治疗手段和干预时机均存在争议。
【总页数】4页(P457-460)
【作者】程逸风;张维康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2.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中应用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3.支架置入与急诊手术治疗结直肠癌
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4.决策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相关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全性肠梗阻34年1例报告
孙绍华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6(027)007
【摘要】患者女,54岁,间断性腹部胀痛34年。
发病初期,表现为脐周胀痛,
以右下腹为重,伴恶心、呕吐,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消炎治疗后好转,之后每年有类似发病2-3次。
近2年来上述症状有所加重,而且发病
频率明显增加,每次均行禁食、消炎、输液治疗后好转。
今要求手术治疗,以“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收入院。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未触及包块,震水音(+),肠呜音4~6次/min,择期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阑尾正常.腹腔内无
粘连.距回盲部40cm以上回肠段内有4处肠管呈环形狭窄.
【总页数】1页(P823-823)
【作者】孙绍华
【作者单位】九台市医院普外科,吉林,九台,13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7
【相关文献】
1.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不全性肠梗阻22例报告 [J], 唐向东
2.外伤性十二指肠区后腹膜血肿致不全肠梗阻的影像诊 (附1例报告) [J], 陈泽辉
3.不全性肠梗阻34年1例报告 [J], 孙绍华
4.过敏性紫癜并发不全性肠梗阻继发伪膜性肠炎1例报告 [J], 陈莲;刘伟峰
5.静滴普鲁卡因治疗不全性肠梗阻64例临床疗效报告 [J], 李学雄;陈晓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肠梗阻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完整版)摘要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POI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认为POI 的机制主要涉及神经机制、炎症机制和药物机制三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POI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新型药物及新的治疗方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主要对POI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的治疗方式进行综述,总结相关文献,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结直肠手术后的发病率约为3%~32%[1]。
POI是指腹部手术后发生的,非机械原因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2];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无法正常进食和停止排气排便等,极大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难度,并提高了其他术后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的发生率。
这种胃肠功能障碍不仅发生在腹部手术后,在一些非腹腔内操作的手术后,如脊柱手术后[3],也时有发生。
然而现有的治疗方式对POI的疗效十分有限。
近年来,人们对POI的研究逐步深入,新的药物、新的理念和新的治疗方式层出不穷。
本文主要对POI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一、研究概况目前POI诊断尚无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准,因此在不同的研究中报道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对进一步研究造成了困难。
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障碍进入人们视野已经一个多世纪,然而直到最近的二十多年,人们才对这种胃肠功能障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在腹部手术后,小肠首先恢复动力(<24 h),然后是胃(24~48 h),大肠最后恢复(>48 h),因此正常排气排便常常作为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标志[4]。
POI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免疫、炎症、神经、电解质紊乱等都有关,其机制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神经机制、炎症机制和药物机制。
肠梗阻医学文献
肠梗阻
•肠梗阻(医学文献.疾病详解) 37c医学网 2002-7-21
•毛石肠梗阻综合征(医学文献.疾病详解) 37c医学网 2002-7-21 •神经性肠梗阻综合症(医学文献.疾病详解) 37c医学网 2002-7-21
•肠梗阻(腹部疾病) 当代中医网 2001-7-1
•肠梗阻(疾病速查.普外) 飞华健康网 2000-12-22
•肠梗阻.ppt(医学资料) 2008-9-18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doc 2008-8-15
•急腹症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jpg(医学图片) 2008-7-3
•急腹症肠梗阻(立位)小肠低位性机械性肠梗阻(B).jpg(医学图片) 2008-7-3
•治肠梗阻也要辨证(学术与临床) 中国中医药报 2013-5-3
•名医名方:畅腑饮(学术与临床) 《中国中医药报》 2012-4-9
•老人过节当防肠梗阻(养生保健) 《中国中医药报》 2012-1-20 •中药敷脐治疗肠梗阻(农村与社区) 《中国中医药报》 2009-6-18
•老人要防食物性肠梗阻(老年健康) 2009-4-20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临床分析与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4-1
•左半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治(临床研究) 《中国保健》 2009-1-16
•手术致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经验交流) 《中国保健》 2009-1-16
•急性肠梗阻《家用九窍给药治病小窍门》 2008-10-28
•肠梗阻(学点医学) 《家庭医生报》 2008-7-2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及护理体会(中医中药) 《社区医学杂志》 2008-7-15
•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办法(外科窗口) 《求医问药》 2008-6-1
•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吗(健康热线) 《家庭保健报》 2008-5-20 •莫把孩子肠梗阻当成胃肠炎(关注老年病) 《家庭保健报》 2008-4-8
•当心阑尾炎引起肠梗阻(医学课堂) 《家庭保健报》 2008-4-8
•如何让我们远离肠梗阻(医学课堂) 《家庭保健报》 2008-4-8
•小儿消化道异物引起的肠梗阻(医学课堂) 《家庭保健报》 2008-4-8
•老人腹部手术后警惕肠梗阻(医学课堂) 《家庭保健报》 2008-4-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中医大观) 《家庭医生报》 2008-2-4
•别把孩子儿肠梗阻当肠胃炎(健康锦囊) 《家庭·育儿》 2007-11-1
•用中药可防治粘连性肠梗阻(中医治疗) 《中国中医药报》 2007-10-29
•孙燕院士:对中药治肿瘤应持科学态度(中医治疗) 《中国中医药报》 2007-10-25
•食物性肠梗阻偏爱老人(康健沙龙)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9-1
•别把小儿肠梗阻当肠胃炎(走出误区) 《中国医药报》 2007-8-27
•肠梗阻(紧急救助) 《家庭急救与护理》 2007-3-10
•防肠梗阻多吃植物纤维《健康时报》 2007-2-15
•分型辨治肠梗阻(中国医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7-2-1
•白木耳让夫妻同患肠梗阻(求医向导) 《大众健康》 2007-1-1
•单纯性盲肠扭转致小肠梗阻1例报告(临床医药) 《医药世界》 2007-1-1
•超声诊断早期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医学论坛) 《医药世界》 2006-4-1
•诊室故事:肠梗阻发生以后……(就医导航) 《家庭医药》 2006-3-1
•浅谈肠梗阻的精神护理(中国医学) 《陕西中医杂志》 2005-12-18
•认识肠梗阻(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5-11-21
•便秘和肠梗阻有关吗?(有问必答) 《健康时报》 2005-10-27 •1例巨大卵巢肿瘤手术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临床护理) 《现代护理报》 2005-9-2
•当心西瓜籽引发肠梗阻(家庭门诊) 《家庭医生报》 2003-8-4
•老年食物性肠梗阻的预防(老年健康) 《家庭医生报》 2003-7-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综合新闻 ) 《当代健康报》 2002-12-5 •针摩颠摇打五法并用治疗肠梗阻《中国中医药报》 2002-10-21
•皂栓导滞法治疗急症效果佳《中国中医药报》 2002-10-11
•肠梗阻案(医案选辑) 《中国针灸》 2002-3-1
•第七节肠梗阻的急救(理论书籍)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001-8-4
•第六章肠梗阻(理论书籍) 《普通外科学》 2001-8-4
•第四节粘连性肠梗阻(理论书籍) 《普通外科学》 2001-8-4
•第五节急腹症(理论书籍) 《放射诊断学》 2001-8-4
•第四节粘连性肠梗阻(普通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2000-12-22 •第六章肠梗阻(普通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2000-12-22
•吃山楂吃出肠梗阻(中医治疗) 《大众医学》 2000-6-1
•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与护理(护理园地) 《新医学导刊》 2008-4-1
•道出真情:肠梗阻原是盆腔炎(健康搜索)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2008-6-1
•孕期突发肠梗阻:惹不起,躲得起(健康搜索)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2008-2-1
•不吃饭才能“治”的病(网络门诊) 家庭医生 2006-10-19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病吗(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什么是机械性肠梗阻(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肠梗阻如何分类(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什么是肠梗阻(2)(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什么是肠梗阻(1)(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肠梗阻家庭护理要南(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肠梗阻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单纯性结肠梗阻影像学表现(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肠粘连缓解汤(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苦槟灌肠煎(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针摩颠摇打五法并用治疗肠梗阻(1)(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针摩颠摇打五法并用治疗肠梗阻(2)(网络门诊) 网易社区 2006-8-15
•剖腹探查术(普通外科学) 37c医学网 2006-2-12
•肠梗阻防治(绿色养生) 2006-2-9
•肠梗阻的临床辨别(绿色养生) 2006-2-9
•从一例肠梗阻看给药途径(中医药文章) 德明中医 2005-9-1
•胆石性肠梗阻概述(疾病常识 ) 就医网 2005-7-10
•麻痹性肠梗阻的症状和诊断(诊断检查 ) 20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