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0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答案:C解析: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和臭氧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氧气不属于温室气体。
2、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A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B 长时间使用空调C 节约用电D 植树造林答案:B解析:长时间使用空调会消耗大量电能,而我国的电能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利于减少碳排放。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节约用电、植树造林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 6 月 5 日B 4 月 22 日C 3 月 12 日D 5 月 31 日答案:A解析:1972 年 6 月 5 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以下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A 果皮B 废电池C 玻璃D 用过的纸巾答案:C解析: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5、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解析: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资源?()A 节约用水B 治理水污染C 加强水资源管理D 推广节水器具答案:ABCD解析:节约用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治理水污染能够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加强水资源管理有助于合理分配和保护水资源;推广节水器具能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C 固体废物的随意堆放D 生活垃圾的填埋答案:ABCD解析:工业废水排放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会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残留于土壤;固体废物随意堆放,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雨水渗透等方式污染土壤;生活垃圾填埋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土壤污染。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答案:C解析:氧气不是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2、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减少塑料污染?()A 自带环保袋购物B 使用可降解塑料C 随意丢弃塑料制品D 重复使用塑料制品答案:C解析: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导致塑料垃圾的堆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自带环保袋购物、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及重复使用塑料制品都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3、下列哪项不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生活污水排放C 雨水冲刷地面D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答案:C解析:雨水冲刷地面本身不会造成水污染,但是如果地面存在污染物,雨水冲刷可能会将这些污染物带入水体中。
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4、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解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储量有限。
5、以下哪种行为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砍伐森林B 过度捕捞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引进外来物种答案:C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砍伐森林、过度捕捞和引进外来物种都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6、以下哪种垃圾应该放入有害垃圾桶?()A 废电池B 废纸C 塑料瓶D 果皮答案:A解析: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应该放入有害垃圾桶。
废纸、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属于厨余垃圾。
7、以下哪种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A 长时间开水龙头冲洗B 用大量水洗车C 安装节水器具D 灌溉农田时大水漫灌答案:C解析:安装节水器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浪费,从而节约水资源。
长时间开水龙头冲洗、用大量水洗车以及灌溉农田时大水漫灌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00题):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 6月5日B. 3月12日C. 4月22日D. 5月6日答案:A。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其目的是为了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2.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氮气C. 甲烷D. 氧化亚氮答案:B。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氮气性质稳定,不是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很多,氧化亚氮也是温室气体。
3.酸雨是指pH值低于()的降水。
A. 5.6B. 6C. 7D. 4.5答案:A。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一般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4.以下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答案:C。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它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只要太阳存在,就会有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它们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5.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保护森林?()A. 纸张双面打印B.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C. 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答案:B。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消耗大量的木材,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
纸张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可以增加森林面积;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也能减少纸张使用,间接保护森林。
环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 以下哪种污染不属于大气污染?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固体颗粒物D. 光污染3.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目标?A. 提高环境质量B. 保障人民健康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4.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节能减排?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发展清洁能源C. 增加排放量D. 减少能源消耗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战略?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全面规划D. 突出重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2. 请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
13. 请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请论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
15. 请论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C5. C二、填空题6.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法治保障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公开透明国际合作7.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终身责任制环境监察制度环境保护投入保障制度8. 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全球环境保护9.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强化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10. 结构调整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环境执法信息公开社会参与国际合作三、简答题11.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法治保障、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公开透明、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预赛试题一、判断题:1 、环境保护是可连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T)2、环境保护通俗的说法就是环境卫生。
(F)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连续的发展观。
(T)4、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T)5、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F)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T)7、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连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运用资源的主线手段。
(T)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T)9、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运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物等等。
(T)10、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具有致癌物质。
(T)11、虫眼越多的菜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F)1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用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T)13、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
(F)14、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F)15、传统经济记录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结识。
(T)16、土壤污染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易于解决。
(F)17、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是保护动物。
(F)18、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T)19、排污收费就是环保部门对公司进行罚款。
(F)20、1997年12月9日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拟定罪名的规定=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确认。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初赛试题环境保护初赛试题一、判断题:1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T)2、环境保护通俗的说法就是环境卫生。
(F)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T)4、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T)5、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F)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T)7、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T)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T)9、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物等等。
(T)10、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T)11、虫眼越多的菜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F)1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T)13、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
(F)14、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F)15、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
(T)16、土壤污染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易于处理。
(F)17、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动物。
(F)18、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T)19、排污收费就是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罚款。
(F)20、1997年12月9日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确认。
环保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经济效益优先B.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 资源开发优先D. 经济增长优先2.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项不是企业应当遵守的环保义务?A. 减少污染物排放B. 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随意排放污染物D.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3.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A. 建立污染源档案B. 实行环境信息公开C. 随意丢弃工业固体废物D. 建立环境监测制度4.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鼓励的环保行为?A.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 鼓励绿色出行C. 鼓励过度消费D. 鼓励资源循环利用5.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哪些组织和个人可以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A. 任何组织和个人B. 只有政府机关C. 只有环保组织D. 只有受害者本人6.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免于承担环境责任?A. 企业已经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B. 企业已经支付了罚款C. 企业是国有企业D. 企业是外资企业7.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环境违法行为?A.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B. 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D.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8.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A.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B. 企业日常运营C. 企业产品升级D. 企业内部环境改善9.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范畴?A. 大气污染监测B. 水污染监测C. 噪声污染监测D. 企业内部环境监测10.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向环保部门报告环境事故?A. 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B. 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事故C. 发生轻微环境污染事故D. 企业内部环境事故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随意处理。
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正确)2.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排放的废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危害的问题。
(正确)3.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环境结构、环境功能、环境变化规律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正确)4.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
(错误)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确)6.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正确)7. 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的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
(正确)8. 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过量的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现象。
(正确)9.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正确)10.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效益好的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
(正确)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因素?(A)A. 社会经济因素B. 自然因素C. 生物因素D. 人为因素答案:A2. 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B)A. 空气污染B. 人口爆炸C. 水污染D. 土壤污染答案:B3. 以下哪种不属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D)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源头控制D. 全面禁止答案:D4. 以下哪种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C)A. 节约资源B. 保护环境C. 发展经济D. 持续发展答案:C5. 以下哪种不属于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D)A. 能源高效利用B. 清洁能源开发C. 低碳技术研发D. 环境污染增加答案:D6. 以下哪种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A)A. 物种灭绝B. 生态系统的保护C. 基因资源的保护D. 生物种类的保护答案:A7. 以下哪种不属于酸雨的主要成因?(C)A. 二氧化硫排放B. 氮氧化物排放C. 二氧化碳排放D. 颗粒物排放答案:C8. 以下哪种不属于噪声污染的来源?(D)A. 工业噪声B. 交通噪声C. 社会生活噪声D. 自然噪声答案:D9. 以下哪种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B)A. 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B. 发展经济,忽视环境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公众参与,公开透明答案:B10. 以下哪种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D)A.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C.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D.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保护环境知识竞赛题80道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6 月 5 日B 4 月 22 日C 3 月 12 日D 5 月 22 日3、以下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A 电池B 果皮C 塑料瓶D 剩饭4、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A 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B 乱扔塑料垃圾C 尽量使用塑料制品D 什么都不用管5、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6、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A 用水后随手关好水龙头B 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C 长时间开水龙头冲洗水果蔬菜D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7、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是()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氮氧化物8、以下哪种行为会破坏土壤?()A 合理使用化肥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垦D 轮作休耕9、空气质量指数(AQI)在什么范围内表示空气质量为优?()A 0 50B 51 100C 101 150D 151 20010、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放在室内吸收甲醛?()A 绿萝B 郁金香C 百合花D 含羞草二、多选题11、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污染?()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声污染12、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有()A 维护生态平衡B 提供生态服务C 促进经济发展D 保护文化遗产13、以下哪些是节约用电的方法?()A 离开房间随手关灯B 选用节能电器C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D 长时间待机14、以下哪些属于可回收物?()A 纸张B 金属C 玻璃D 布料15、绿色出行的方式包括()A 步行B 骑自行车C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 开私家车16、以下哪些行为有利于减少垃圾产生?()A 自带购物袋B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C 适量点餐D 随意丢弃垃圾17、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A 工业废水B 生活污水C 农业污水D 雨水18、森林的作用包括()A 调节气候B 保持水土C 提供木材D 净化空气19、以下哪些是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A 物理修复B 化学修复C 生物修复D 置之不理20、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A 减少废气排放B 加强绿化C 控制扬尘D 推广清洁能源三、判断题21、废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污染者负担C. 公众参与D. 全面发展答案:D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氧气答案:D3. 下列哪个湖是因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生态灾难的典型例子?A. 洞庭湖B. 太湖C. 青海湖D. 呼伦湖答案:B4.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节能减排?A.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 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C. 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D. 提倡绿色出行答案:C5. 下列哪种动物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A. 大熊猫B. 东北虎C. 朱鹮D. 金丝猴答案:C6. 下列哪种植物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A. 水杉B. 银杏C. 菊花D. 牡丹答案:A7.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环境之都”?A. 巴黎B. 伦敦C. 东京D. 维也纳答案:C8. 下列哪个概念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A. 环境污染B. 环境负荷C. 环境容量D. 环境效应答案:D9.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A. 地球变暖B. 冰川融化C. 极端天气D. 海洋酸化答案:D10. 下列哪种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核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A. 减少机动车使用B. 加强工业排放监管C. 推广清洁能源D. 扩大绿化面积答案:ABCD12. 下列哪些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面源污染C. 生活污水排放D. 海洋运输事故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生物生活在地球上?()A. 人类B. 树木C. 动物D. 微生物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 提倡节约用水C. 增加私家车使用D. 大量排放工业废气答案:AB15. 下列哪些地区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的净土?()A. 南北极地区B. 亚马逊热带雨林C. 青藏高原D. 海洋深处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6.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矛盾的。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初赛试题环境保护初赛试题一、判断题:1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T)2、环境保护通俗的说法就是环境卫生。
(F)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T)4、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T)5、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F)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T)7、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T)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T)9、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物等等。
(T)10、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T)11、虫眼越多的菜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F)1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T)13、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
(F)14、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F)15、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
(T)16、土壤污染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易于处理。
(F)17、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动物。
(F)18、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T)19、排污收费就是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罚款。
(F)20、1997年12月9日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确认。
(T)21、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T)22、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T)23、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应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举报。
(T)24、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T)25、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F)26、人体本身就是污染源。
(T)27、每一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也可能面临死亡。
(T)28、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途径。
(T)29、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F)30、引起水俣病的污染物质是多氯联苯。
(F)31、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
(F)32、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F)33、我国从宪法到环境保护法、从各种资源保护法到污染防治法都体现了“人人享有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的权利”。
(T)34、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T)35、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T)36、垃圾也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T)37、排污收费行政处理决定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F)38、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T)39、性质较稳定的农药存在的残毒问题比较严重。
(T)40、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
(T)二、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环保局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环保局D、地方环保局和公安局2、()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D)A、大气圈B、水体圈C、土壤圈D、生物圈3、如果一个地区的()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
(C)A、铁B、硒C、碘D、钙4、生态系统中的“()”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C)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还原者5、自然保护区()部分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C)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任何6、我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在()。
(C)A、武夷山B、梵净山C、兴安岭D、张家界7、地球上便于取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左右。
(B)A、0.02B、0.2C、2D、208、()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供应者。
(A)A、海洋B、降水C、湖泊D、河流9、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B)A、1962B、1972C、1982D、199210、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举行。
(A)A、巴西B、美国C、瑞士D、日内瓦1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C)A、4月5日B、5月5日C、6月5日D、7月5日12、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
(B)A、2月12日B、3月12日C、4月12D、5月12日13、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8月在北京召开。
(C)A、1971年B、1972年C、1973年D、1974年14、含磷洗衣粉中的()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B)A、磷酸B、磷酸盐C、甲醛D、二氧化碳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起实施。
(C)A、5月1日B、7月1日C、9月1日D、10月1日16、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了(),联合国因此把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B)A、40亿C、60亿D、70亿17、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B)A、社会与人B、人与自然C、人与经济D、经济与环境18、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居民进行室内装修时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由()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B)A、环保部门B、公安机关C、居委会D、城管部门19、()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A)A、桫椤B、银杏C、水杉D、金花茶20、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发生在前苏联的一次严重的核泄漏。
(C)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21、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会徽中的动物形象是()。
(C)A、丹顶鹤B、白鳍豚C、大熊猫D、扬子鳄22、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在()。
(D)A、俄罗斯B、朝鲜C、日本D、中国23、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
(A)A、蓝鲸B、长颈鹿C、非洲象D、鲨鱼24、()是在联合国环境署推动下制定并于1992年6月通过的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法律文件。
(C)A、《人与生物圈计划》B、《巴塞尔条约》C、《生物多样性公约》D、《湿地公约》25、空气污染指数值在101-2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级。
(C)A、一B、二C、三2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B)A、5μmB、10μmC、15μmD、20μm2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区、文教机关区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分贝。
(C)A、30B、40C、45D、5028、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要求年满()岁的中国公民参加义务植树。
(B)A、7B、11C、16D、1829、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A)A、二氧化碳B、氢气C、二氧化硫D、臭氧3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国际公约禁用的12种有机污染物。
(B)A、滴滴涕B、氯苯C、多氯联苯D、二恶英31、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下罚款。
(C)A、二百元B、二千元C、二万元D、五万元32、()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B)A、各级公安部门B、一切单位和个人C、各级环保部门D、各级政府管理部门33、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地方环保部门应依法对企业进行处罚,并按规定向该企业()。
(C)A、进行环保罚款B、收取污染赔偿费C、收取超标排污费D、发放停产整顿通知书34、公民、法人因违反环保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责任。
(A)A、刑事B、民事C、行政D、一般35、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A)A、吸收紫外线B、吸收红外线C、阻挡微波辐射D、防止酸雨36、“九五”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三湖”指()。
(B)A、太湖、洞庭湖、巢湖B、太湖、滇池、巢湖C、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D、洪泽湖、洞庭湖、巢湖3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自2003年()起施行。
(A)A、1月1日B、2月1日C、3月1日D、4月1日38、《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授权()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A、公安部门B、环保部门C、建设部门D、卫生部门39、《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
(C)A、2001年B、2002年C、2003年D、2004年40、我国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是世界主要贫水国之一。
(C)A、1/2B、1/3C、1/4D、1/541、有毒有害性废物的越境,造成废物对全球环境的更广泛的污染。
为控制有毒废物转移的发展趋势,1989年3月在瑞士举行了100多个国家参加的专门会议,通过了()。
(B)A、生物多样性公约B、巴赛尔公约C、人类环境宣言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的首都。
(C)A、泰国B、瑞士C、肯尼亚D、美国43、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排放污染者实行按照排污的()征收排污费的制度。
()A、浓度B、数量C、排污总量D、排放种类和数量44、按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
(B)A、ⅠB、ⅡC、ⅣD、Ⅲ45、酸雨是指pH值()的大气降水。
(C)A、>5.6B、>7C、<5.6D、<746、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污染。
(A)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物种起源》D、《增长的极限》47、()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