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听课笔记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38
语音1.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语音里最小的单位: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
2.声调符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构成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
4.人类的发音器官:肺(动力部分-音长、音强);声带(声源部分-音高);声腔(喉、咽、口、鼻腔)。
5.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特征。
6.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7.辅音的发音方法:塞音,擦音,鼻音,边音,颤音。
普通话里有22个辅音。
8.声母21个(ng不行)。
9.韵母:单韵母(9)、复韵母(13)、鼻音韵母(16)。
10.韵母:韵头,韵腹,韵尾。
11.韵母(韵头的性质):开口呼;齐齿呼[i];合口呼[u];撮口呼[y]。
12.声调又叫字调,声调的性质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13.上声:音高最低,音长最长。
14.变调: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15.“一”的变调:①在阴平、阳平、上声之前读去声;②在去声之前读阳平。
“不”的变调:去声前变为阳平。
16.音位是语言里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17.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叫做条件变体;不受环境制约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影响意义的,叫做“自由变体”。
18.根据音质区分出来的音位叫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区分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或超音质音位。
声调可以叫做调位。
文字1.汉字是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字母主要是语言中的音位。
2.汉字是表意文字。
3.汉字(从结构上说):独体字;合体字。
4.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叫做部件,部件大于笔画小于合体字。
不能再分的部件就是基础部件(成字,不成字)。
5.笔画是汉字书写的最小单位,分为单笔画和复合笔画。
6.汉字的基本笔画可总括为:横(包括提)、竖、撇、点(包括捺)、折(复合笔画统称折)。
7.笔画与笔画的组合方式:相接,相离,相交。
8.组成一个汉字所使用的结构单位,称为这个汉字的字符,合体字的字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偏旁。
9.字符可以分为三大类:形旁、声旁、记号。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讲解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现代汉语复习笔记⽬录第⼀章绪论 (1)第⼆章语⾳ (4)第三章⽂字 (9)第四章词汇 (12)第五章语法 (17)第⼀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概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学语⾔:⼜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中经过⾼度加⼯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3.语⾔:以语⾳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种⾳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共同语与民族共同语:共同语是⼀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民族共同语是在⼀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5.基础⽅⾔:(1)含义: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
(2)以何种⽅⾔为基础⽅⾔,取决于这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区的政治、经济、⽂化、⼈⼝等。
6.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1)⼝语:⼈们⼝头上应⽤的语⾔,具有⼝语的风格。
(2)书⾯语:⽤⽂字写下来的语⾔,是以⼝语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与⼝语不同的风格。
7.现代汉语规范化:(1)什么是语⾔规范化?语⾔规范化就是明确某⼀语⾔的共同语及其内部⼀致的标准。
(2)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致的标准,并⽤这种标准消除语⾳、词汇和语法等⽅⾯存在的⼀些分歧。
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字的形、⾳、义各个⽅⾯也要制定标准进⾏规范。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①语⾳⽅⾯:以北京话为标准;②词汇⽅⾯:以北⽅话词汇为基础;③语法⽅⾯: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为标准⾳并不代表北京话任何⼀个语⾳成分都是标准的;以北⽅话词汇为基础,是说北⽅话词汇有很⼤的普遍性,但并不是说北⽅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是说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话⽂著作为典范,但应指出的是以这种著作的⼀般⽤例⽽不是特殊⽤例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笔记-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可以表示实物、抽象概念、个体、群体等。
-名词具有单复数形式,复数形式的构成方式有规律可循。
-名词还可以通过添加量词、形容词、定语等来进行修饰和描述。
-在句子中,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变化的词语。
-动词具有时态、语态、语气等特点。
-动词的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动词还能通过添加副词、状语、宾语等来修饰和补充其意义。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一般在句子中作定语、表语等成分。
-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形式。
-代词是替代名词或代替名词性词组的词语。
-代词具有人称、数、格等特点。
-代词根据其功能和意义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等。
-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语。
-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数词可以用来计数、序数、比较大小等。
-同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同义词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同义词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使用。
-反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对、相反的词语。
-反义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增强表达的效果。
-反义词之间的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矛盾。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语构成的词语。
-合成词的意义是由其中词语的含义组合而成的。
-合成词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加新词的创造。
4.现代词汇的使用-现代词汇的使用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形象。
-在使用现代词汇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
1.语境对理解语言的重要性-语境是指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和背景。
-语境包括言外之意、言外之音和言外之影。
-在理解语言时,需要通过语境进行辅助理解,准确把握语言的意义。
2.语境对语言的影响-语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同一词语的不同理解。
-语境可以丰富语言的意义,增加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语境对词语、句子的选择和语气、语调的把握都有一定影响。
3.语境对交际的作用-语境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实现交际的目的。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现代汉语,作为我们日常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对现代汉语相关知识的复习笔记。
一、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
现代汉语的语音具有以下特点:1、音节结构简单: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音素组成,且元音占优势。
2、声调是重要的区别特征: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没有复辅音:辅音在音节中不能连续出现。
声母方面,要记住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例如,b 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是双唇送气清塞音。
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要了解其发音特点和规律。
声调的调值和调类也需要掌握,阴平是55 调,阳平是 35 调,上声是 214 调,去声是 51 调。
二、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1、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字形与意义有一定的联系。
2、汉字的结构复杂,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
3、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传承文化。
在复习汉字时,要注意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以及错别字的辨析和纠正。
同时,了解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也是很重要的。
三、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多样。
1、词汇单位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语。
2、词的构成方式有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如“天”“葡萄”,合成词有复合式(如“联合”“主谓”“偏正”等)、附加式(如“老虎”“刀子”)、重叠式(如“姐姐”“刚刚”)。
3、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4、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演变等方面。
四、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1、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
2、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虚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3、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句子按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
现代汉语下册(课堂笔记2)接上节有需要的可以查一下动词比较复杂,有三类需要单独加以说明:(1)判断动词“是”表示肯定。
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重意义关系。
兼副词,作状语。
(2)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
在句子里长做状语。
(3)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
及物动词又可分为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课本中第八页有解释)(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长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
形容词 1{+谓}{+定}2{-宾}3{+很}(2)形容词不带宾语。
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四)区别词1.区别词的意义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别事物的分类作用。
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句。
{+定}(2)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加“非”。
{-不}{+非}(五)数词(六)量词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量词表示计算单位。
可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此外有一种有两三个不同的量词复合而成的,叫复合量词。
(七)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加状语。
{+状}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语,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
(3)部分副词能够兼有关联作用。
还要细心分辨作状语的副词和形容词: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
要注意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他们的相似点都是表示时间又可作状语,但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名词可以。
第二节课课堂笔记完。
现代汉语(笔记)现代汉语第⼀章绪论第⼀节现代汉语概述⼀、什么是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的含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的语⾔。
⼝语:⼈们⼝头上应⽤的语⾔,具有⼝语的风格,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语常呈现为当⾯交谈,有特定的语境衬托,⼜有⾝⼿姿势和语⾳变化的帮助,因⽽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撑。
但是⼝语的声⾳⼀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书⾯语:⽤⽂字写下来的语⾔,是以⼝语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与⼝语不同的风格,书⾯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的严谨与完备。
4. ⽂学语⾔与“⽂艺作品的语⾔”⽂学语⾔,⼜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中经过⾼度加⼯并符合规范的语⾔。
是民族共同语的⾼级形式。
⽂艺作品的语⾔,是⽂艺作品表达⼿段的总体。
⽂学语⾔的内涵与功能,⽐⽂艺作品的语⾔⼴泛丰富得多。
⽂学语⾔的形成和发展,以书⾯语的产⽣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民族共同语是⼀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 民族共同语与⽅⾔的关系:民族共同语是在⼀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就是基础⽅⾔。
3.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春秋时代:“雅⾔”→汉代:“通语”→明代:“官话”→⾟亥⾰命后:“国语”→新中国成⽴后:普通话远在数百年前,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在整个社会中就已经处于⾮常重要的地位:(1)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语⾔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2)⽩话⽂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两⼤运动:五四运动后,掀起“⽩话⽂运动”,动摇了⽂⾔⽂的统治地位,为⽩话⽂最后在书⾯上取代⽂⾔⽂创造了条件;“国语运动”:在⼝语⽅⾯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
第一章绪论本章讲述现代汉语概况,现代汉语规范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政策法规,以及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它所有的方言侠义:专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本课使用狭义的现代汉语含义)现代汉语使用概况1.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在中国,使用汉语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以上。
2.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语。
3.在世界各地,有一千多万华侨使用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1.它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
(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2.中国加入WTO后,世界性的汉语热急骤升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逾2千万英国政府拨出专款,决定在全国小学开设汉语课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一)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共同于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用成分形成的。
能够成为共同语基础方言是有条件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二)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书面语方面——白话文的产生和发展春秋——雅言汉代——通语口语方面——官话逐渐渗入各方言区明代——官话辛亥——国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新中国成立之后——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社会分化集体迁徙自然环境异族接触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7.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方言间的差别1.在语音上差异最大声母北方21个南方少于20个闽南15个韵母北方38个南方苏州49个赣粤闽多于50个闽潮汕72个声调北方4个南方湘方言5-6个吴方言7-8个上海话5个粤方言8-10个2.在词汇上差异次之3.在语法上差异最小粤方言:你走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二、知识点: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4、语言分为文言(周秦时期)和白话(分为古白话(包括唐宋语录、宋代平话、元明清戏曲小说,这些称为近代汉语)和当代白话(即现代汉语))5、现代汉语的含义: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B、另一种包含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6、语言有官话区(又称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和非官话(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区两类7、客家多聚集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英相比)汉语的特点:A、属声调语言;B、缺少严格的词形变化;C、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三、简答题: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何区别。
答:A、古代有入声。
B、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代词和量词仍以单音词为主。
C、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如长修饰语、多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2、如何正确认识规范化问题答:A、语言是发展的,原来认为是不规范的说法,若干年以后可能成为合法的。
如五十年代的《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劳动改造”不能简化成“劳改”,当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后来人们承认了这种简称,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B、要区分对错问题与规范问题。
如使用方言这种修辞手法。
;C、不能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第二章语音一、知识: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第一节语法概说之迟辟智美创作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元的结构规律.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文句排列组合的规律.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自己,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份,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动(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二、语法的性质(一)笼统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元和句法成份(一)语法单元语法单元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独自成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自运用的语言单元,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元.一部份词加上句调可以独自成句.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元.年夜大都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元.(二)句法成份句法成份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份.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主语:是被陈说的对象.谓语:是陈说主语的.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份.宾语:是举措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弥补成份.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词在语句里充任句法成份的能力,即词的职务.暗示在能不能充任句法成份和充任什么句法成份.实词都能充任句法成份,只是分歧类的词会充任分歧的句法成份.(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暗示:(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词的形态有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其二指构词形态.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能构独自充任句法成份,意义实在,即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任句法成份、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二、实词(一)名词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暗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名词有以下几种:(1)暗示人和事物(2)暗示时间(3)暗示地方2、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大都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2)名词面前一般能够加上暗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暗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呼以及其他少数词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动.(4)汉语名词双数、复数同形.在暗示模糊复数时,部份指人名词可加构形后缀“们”.指人名词加“们”增加“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们”还具有暗示“定指”的语用意义.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时间名词除能作主语、宾语、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暗示事情发生的时间.方位名词暗示方向、位置.方位词有定位性和封闭性.(二)动词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动词暗示举措、行为、心里活动或存在、变动、消失等.(1)举措行为动词走、听、看(2)心里活动动词爱、恨、怕(3)暗示存在、变动、消失在、有、发生、死亡(4)判断动词是(5)能源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6)趋向动词来、去、上、下(7)形式动词进行、予以、加以2、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大都能带宾语.(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大都不能受水平副词修饰.表心里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水平副词.(3)动词几多可以后带“着、了、过”等暗示静态.(4)有些举措行为动词可以重叠,暗示长久、轻微,限于暗示可继续的举措动词.动词比力复杂,有三类需要独自加以说明.(1)判断动词“是”“是”暗示肯定,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意义关系:A、暗示事物即是什么或属于什么.B、暗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C、暗示事物的存在.要注意副词“是”经常使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暗示肯定.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简直、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暗示一般的肯定.(2)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暗示客观的可能性、需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在句子里长做状语,与作状语的副词分歧,它有“x不x”式和“不x 不”式.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短语.(3)趋向动词暗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趋向动词可以独自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但经经常使用在另外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暗示趋向,作趋向补语.(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形容词暗示性质、状态等.(1)性质形容词(2)状态形容词(3)不定量形容词(4)唯谓形容词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大都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一部份形容词也能作补语.(2)形容词不带宾语,可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是能带宾语.(3)性质形容词年夜都能受水平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脸色态的,或者因为自己带有某些水平意义,不能再受水平副词修饰.(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暗示性状水平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恨”.(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不能加“很”.(6)状态形容词如“雪白”,自己已暗示特定状态和水平,而且水平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做词的重复,暗示强调,属于修辞的反复格,不算构形重叠.(7)唯谓形容词指的是不能带“了”,句法功能上又只能做谓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由光杆形容词自力作谓语,可受“不”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要注意还有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单音形容词重叠联合构成的AABB格式,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力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年夜同小异,可以合成为谓词.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征是对峙的.区别词类主要语法特征和表达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谓词1 能否经常做主语、宾语能不能2 能否经常做谓语不能能3 能否受“不”修饰不能能4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v不v提问)不能绝年夜大都能5 能否重叠不能部份能6 概括意义人或事物举措、性状7 表达作用在于指称在于叙写、描写动词和形容词的比力:区别词类语法特征动词形容词1 能否带宾语绝年夜大都能不能2 能否受“很”修饰大都不能大都能3 重叠方式和意义AA式、ABAB式暗示动量少或时量少AA式、AABB式暗示水平加深或者水平适中4 概括意义暗示举措、行为、活动暗示性质、状态(四)区别词1、区别词的意义区别词暗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峙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呈现的.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大都能带“的”形式“的”字短语.(2)不能独自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比较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3)不能前加“不”,否定是前加“非”.形容词和区别词的分歧:形容词能充任谓语,一部份能充任作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和“很”,而区别词则只能充任定语,不能独自当谓语、状语和前加“不”,即缺少谓词功能,不宜归入谓词.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男运带动能拔出“的”算是有区别词的短语;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拔出“的”,算是一个词.(五)数词1、数词的种类和意义数词暗示数目和次第.分基数词和序数词.(1)基数词暗示数目几多.可以组成暗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有时也用“百分之x百”的格式.B、分数,用“x成”“x分之x”等固定格式暗示.C、概数,“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相邻两个基数连用.(2)序数词暗示次第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脚前缀“第”或“初”组成.2、数词的语法特征(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华作句法成份.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现代汉语所用的数名短语是古代汉语语法的遗留.基数词不能独自作句法成份,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格式中可单用.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大都是组成专名,中间不能用量词.有时甚至不用“第”,指用基数形式暗示序数内容.例如:第二车间说成二车间(2)数量短语通经常使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3)一些词有固定的用法.“俩”“仨”是“两个”“三个”的合音,不能再加量词.(4)倍数只能用来暗示数目的增加,不能暗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暗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暗示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名作基准.(六)量词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量词暗示计算单元.可分为物量词和数量词两年夜类.物量词暗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元.动量词暗示举措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和.暗示举措延续时间长短的动量词,有的书把它称为“时量词”.另外还有一种有两三个分歧的量词复合而成的,叫复合量词,例如“人次”暗示活动的人数和次数的总和.2、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呈现在数词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2)单音量词年夜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独自充任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有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这种数量短语重叠后作定语,暗示数量多.作状语暗示顺次第的进行.作主语暗示“每一”.(3)量词有时独自作句法成份.例如:我想有个家.“个”是“一个”的意思,限于数词“一”,另外数词不能省略.(4)什么量词能与什么名次组合,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习惯,有的相同有的分歧.数词、量词、名词的语法功能比力接近,三者合起来称为与谓词(动词、形容词)相对的“体词”.(七)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短语,暗示水平、范围、时间等意义.表水平很最极表范围都总共表时间已经曾刚刚表地方四处随处脸色态、方式年夜肆特意公然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语法纷歧建都相同,有的分歧还相当年夜.就是同一个词形,也可能属于分歧的小类.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水平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份.用来直接修饰名词主语主语的副词未几,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暗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单音副词和它所修饰的成份是直接组合的,只有个另外离不开“地”.二有些双音节副词后加不加“地”比力自由.(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固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简直”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3)部份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注意分辨作状语的副词和形容词: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注意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暗示时间又可以作状语,可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八)代词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代词有取代、指示作用.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划分成三年夜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2、代词的语法特征(1)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代词.“我们”和“咱们”的区别.(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3)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暗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疑问代词有任指和虚指两种隐身用法,不表疑问.一是任指.暗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而是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九)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自力语,也可以独自成句.作状语最罕见,有时后加“地”,有时后加“一声”.拟声词能作句法成份和自力句,不应归入虚词.它能归入形容词,因跟形容词有相似的功能,可是它不受水平副词修饰,又能作自力语,意义上也跟形容词纷歧样.(十)叹词叹词暗示感叹和欢呼、应答的词.叹词自力性很强,经常使用作感叹语,也可以独自成句.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可以用分歧的汉子.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纳通行的写法.三、实词的误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二)数词、量词使用不妥(三)副词误用(四)代词使用不妥第三节词类(虚词)一、虚词虚词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暗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独自成句,不能独自作句法成份;三是不能重叠.这些都与虚词无辞汇意义有关.(一)介词介词起标识表记标帜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弥补谓词性词语,标明跟举措、性状有关的时间、地方、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暗示时间、地方、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在、由、向、于、至、趁、当、当、暗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力:按、依照、遵照、依照、根据、据、靠、本着暗示原因、目的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暗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把、管暗示关涉对象:对、对、关于、跟、和、同、给、替、向、除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和定语.在动词谓语句里,可用特定的介词标明动词与名词之间的种种语义关系.介词和动词的区别:介词年夜都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介词和动词同形,只能根据结构和语境、语义辨它是动词还是介词.能独自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能加静态助词或者重叠的是动词,反之,是介词.(二)连词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暗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1、和、跟、同、与、及、或(主要连接词、短语)2、而、而且、并、而且、或者(连接词语或分句)3、不单、不单、虽然、可是、然而、如果、与其、因为、所以(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和、跟、同、与、及、以及”等都暗示联合关系,叫“和”类连词.“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暗示更进一层.“并、而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暗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1)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2)介词“和”前面可以呈现状语,连词“和”之前不能呈现状语.(3)连词“和”有的可以略去,介词“和”不能略去或改用顿号.我国宪法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三)助词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句子上面暗示结构关系或静态等语法意义.结构助词:的地得静态助词:着了过看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其他助词:所给连助词必需依附着另外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都读轻声,前附的不读轻声.1、结构助词这要暗示附加成份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定语后面写成“的”,在状语后面写成“地”在补语前面写成“得”.在书面语里,有时仍然会沿用古汉语的结构助词“之”.“的”还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2、静态助词静态指的是举措或性状在变动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货哪一段上.“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举措在进行或性状在继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举措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着”和“了”的用法,因语法意义分歧而有分别.“着”着眼于时段,“了”着眼于时点.“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曾发生这样的举措或者曾具有这样的性状.“的、来着”“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暗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来着”用在句末,一般暗示不久前过去的事情.“的”和“来着”都限于暗示过去的事,只是“的”偏重于强调举措的时间、地方、方式、施事等,而“来着”偏重于肯定举措行为.3、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暗示比如.“所”是书面语沿用下来的助词,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给”紧靠在动词前面,暗示主静态,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相呼应,组成“连...也(都)...”格式,表是隐含比力.(四)语气词语气词的作用在于暗示语气.主语用在句子末尾,也可以用在句子中主语、状语后头.1、陈说语气2、疑问语气3、祈使语气4、感叹语气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二:一是附着性强,能附着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二是语气词经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如“啊”.反之,有的语气可以用多个语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的区别,如陈说语气.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实际上只有六个:的、了、呢、吧、吗、吧、吗、啊.语气条理表P34第一层的第二层了第三层呢吧吗啊语气词也可以两三个连用,连用是有条理的,第一层排在前,第三层在最后.二、虚词的误用P36(一)介词的误用1、对、对2、关于3、在4、给5、于6、由于、由(二)连词的误用1、和2、或(或者)3、及其4、还是5、而(三)助词的误用1、“的、地、得”2、“着”3、“了”三、词类小结(一)词类的划分(二)词类的兼用和活用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意义有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直接组合组合的主要靠语序,非直接组合的主要靠虚词.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分歧的类别.最重要的有两种分类:一种是结构类,另一种是功能类.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可分为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短语可以意义上分出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还可以按它的成句能力来分,能加上句调自力成句的叫自由短语,不能加句调自力成句的叫不自由短语,又叫黏着短语.依照短语的条理几多划分,可以分成一层短语和多层短语.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一)五种基本类型1、主谓短语陈说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暗示2、动宾短语支配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暗示3、偏正短语(1)定中短语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标识表记标帜.还有一种特殊的定中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充任这种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双音节的谓词性词语,修饰语经常是名词或形容词,其间一般有助词“的”.它属于不自由短语,自力性很差,只能做主语、宾语.(2)状中短语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地”作状语的标识表记标帜.4、中补短语中心语和补语都由谓词充任,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有的补语前头有助词“得”作标识表记标帜.5、联合短语由语法位置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有时用“和、并、或”等连词暗示.(二)其他短语1、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份连用,谓词性成份之间没有语音停顿. 上山采药2、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有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 请他进来3、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分歧,所指是同一事物. 首都北京另有一种松散的同位短语,其中可以有语音停顿和标点.西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同位短语和联合短语很相似,同作一个成份,但不相同:1、同位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同物,用分歧的词暗示同一人或事物,联合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异物.2、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拔出虚词,联合短语可以.3、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有名词性和其他词性的.4、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暗示地方、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方位短语也经常跟介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例如:在树上暗示地方的方位短语与定中短语的区别,可以用能否拔出“的”来鉴定.能拔出“的”的是定中短语,反之,为方位短语.5、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数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6、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常修饰谓词,用来标明举措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少数可以作补语,有一些还能作定语.7、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包括“的”字短语、“所”字短语和比况短语等.(1)“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的”字短语可以前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2)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暗示比如,有时也暗示推测,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属形容词性短语.(3)“所”字短语由助词“所”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举措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所”字短语都是名词性短语.三、短语的功能类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做句法成份,所有短语都能充任一个。
现代汉语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 北方话、官话) 以北京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能够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 江南话、江浙话) 以上海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 江西话) 以南昌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 湖南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能够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 客话)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 福佬话) 以福州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能够分为五个次方言: 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 广东话) 以广州话为代表, 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 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 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 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 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 : 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 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 : 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 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 物理属性( 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 详下) 、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的本质属性) 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 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 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 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代汉语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语音具有系统性,主要表现在:(1)不同语言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关系不同(2)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存在,但它们在各自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2.汉语拼音方案2.1.音节拼写规则见教材第19-20页隔音规则(1)使用隔音字母y、w的规则(2)使用隔音符号的规则省写规则(1)ü的省写(2)iou、uei、uen的省写标调规则2.2.词语拼写规则见教材第20-21页第二节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1.音节分析法1.1.音节与音素见教材第23页音节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2.元音与辅音见教材第24-25页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辅音是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与辅音的四点区别: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一定要受到某个部位阻碍。
——最重要的区别2.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总是比较响亮,并且能延长;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3.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4.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1.3.声母与韵母见教材第24页辅音和元音是就音素发音特点分析后划分出来的类别,声母和韵母是就汉语音节内部的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单位。
现代汉语辅音和声母的区别:总数不同,出现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现代汉语元音和韵母的区别:总数不同,构成不同,结构成分不同——n既可以充当声母又可以充当韵母的韵尾部分;ng在普通话中永远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16个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
2.元音的发音原理舌面元音的三个条件见教材第25页(1)舌位前后——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2)舌位高低——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3)嘴唇圆不圆——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现代汉语普通话的7个舌面元音见教材第25页现代汉语普通话的3个舌尖元音见教材第25页舌尖元音–ⅰ与舌面元音ⅰ的区别见教材第25页末3.辅音的发音原理见教材第26-27页发音部位:普通话22个辅音的7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成阻和除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声带振动与否——清音、浊音呼出气流的强弱——不送气音、送气音辅音描写顺序: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清浊→气流成阻)第三节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1.“零声母”音节——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见教材第31页2.韵母的分类见教材第32页按内部结构特点分类: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按开头原因发音口形分类: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韵母呼、撮口呼韵母(俗称“四呼”)第四节普通话声调见教材第39页1.声调指音节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2.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3.调型即声调的类型,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
55为高平调型、35为中升调型、214为曲折调型、51为全降调型。
第五节普通话音节结构1.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见教材第47页(1)结构简明,界限清晰。
(2)乐音居多,响亮悦耳。
(3)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2.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模式见教材第47-48页2.1.普通话音节结构表教材第47页——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表)教材第48页2.2.声母和韵母配合的特点见教材第48-49页第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音位就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见教材第51页(试比较: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见教材第23页)音位与音素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见教材第51页第七节语流音变1.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读得特别轻,这就是轻声。
见教材第5 6-57页本调的轻声与无所谓本调的轻声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音长和音高轻声的实际调值取决于它前面那个音节的调值:阴平、阳平、去声—轻声:短促的降调上声—轻声:短促的半高平调2.儿化的性质和作用见教材第58页普通话里的“儿化”音变现象具有表示区别词性、词义或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3.连读变调3.1.上声的变调见教材第59-60页3.1.1.上声与上声连读变调两个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由[214]变为[35],近于阳平。
三个上声连读时,第一个上声可能变为[211]或[35],第二个上声变为[35]。
三个以上上声与上声连读时,先切分结构,再根据以上规律连读。
3.1.2.上声与非上声连读变调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由[214]变读为半上[211]。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可能变读为[211]或[35]。
3.2.“一”、“不”的变调见教材第60页在去声前面变读为[35],接近阳平。
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为去声(“不”不变调)。
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4.“啊”的变读——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见教材第60-61页第八节节律1.停延指口头表达时声音的停顿和延接。
见教材第62-64页停延的种类:气息停延(生理停延)、语法停延、强调停延2.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说得比较响亮,这就是语句重音。
见教材第6 4-65页重音的种类:语法重音、逻辑重音3.升降主要指句调的音高变化,即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见教材第66页第九节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异读词的规范化见教材第69-70页*教材:《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二章汉字第一节现代汉字概述1.现代汉字的特点重点1.1.现代汉字的特点见教材第72-75页(1)表意文字——意符与音符的作用、汉字音符与表音文字音符的区别见教材第72-73页(2)语素文字(3)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形——方块形的优点与缺点见教材第73 -74页(4)在语音上代表音节——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见教材第74页(5)不实行分词连写1.2.意符与音符的作用见教材第72-73页作用:记录语言局限:语言(包括语音和语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汉字形体发生了多次变化1.3.汉字音符与表音文字音符的区别见教材第73页a.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非专职的,是借本来既有音又有义的现成字充当的。
b.表音文字的音符字数很少(几十个),汉字充当音符的数量很多(超过一千个)。
c.表音文字的音符跟提供的语音信息基本一致,汉字的音符跟提供的语音信息常常不一致。
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根本区别1.4.方块形的优点与缺点见教材第73-74页优点:阅读方便——a.空间组合结构紧凑;b.单位面积内笔画密度不一,视觉分辨率较高缺点:书写不便——笔画多方向,影响书写速度1.5.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见教材第74页音节文字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也只用一个固定的符号。
日文是典型的音节文字。
汉字的每个字并不是固定的音节符号,同一个音节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字形表示2.现代汉字的造字法重点2.1.“六书”,即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见教材第75-76页象形是用线条描画实物的形象,以此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示例:日、月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示例:上、下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示例:吠、看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示字的意义和读音的造字方法。
示例:桐、清(请结合本节后的练习题)2.2.新造字的造字法见教材第76页(1)切音合形造字法。
示例:甭(2)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
示例:巯、羰(3)省形造字法。
示例:乒、乓3.古今汉字字体的演变见教材第76-77页(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隶变(小篆→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3)汉字演变的总趋向是由繁难变为简易:结构上归并或省减某些成份,写法上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从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第二节字形结构1.基本概念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见教材第79页部件: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
见教材第83页偏旁:切分汉字而得到的结构成分。
见教材第83页——偏旁不等于部件:部件可以是对合体字多次切分得到的多个单位,这是部件比偏旁小。
见教材第83页部首:为汉字分类而专设的部目,包括形旁和某些笔画。
见教材第83页2.汉字笔形的八类说和五类说见教材第80页“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札”字五法:横、竖、捺、点、折3.不同笔画的功能见教材第81页4.部件、偏旁和部首的分别(详上基本概念)重点见教材第83页5.现代汉字的独体字与合体字见教材第84页独体字:无法分理出两个部件来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