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原创】《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参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87 KB
- 文档页数:2
|烙饼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记号笔、小卡、大卡。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1、下午放学了,丁丁和妈妈路过了一家烙饼店,那扑鼻的香味让走过路过的都不想错过,所以有了这样的一个画面。
(课件出示情境图)2、观察图片,你得知到哪些信息?①预设:店家生意真红火,队伍排得像长龙一样的在等着买烙饼。
②预设:我看到标语“自觉排队,文明购物”。
3、契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文明人,做文明事,创文明社会。
邀请热情友善的孩子帮助烙饼大伯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案。
4、揭题。
板书:烙饼问题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 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烙饼小练手,1张饼怎么烙,需要多少时间?(正反面6分钟) ? 每次只能烙2张饼;给你2张饼,用双手在桌面上试一试,统计烙2张饼的时间,填写小卡。
2、完成1、2张饼的最短时间表格,对比发现方案“同时烙饼法”的优化功效。
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七24时记时法《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利用拖动复制功能,让孩子知道钟面上的时间一天会出现两次,再次让孩子了解一天是24个小时。
2.利用拖拽功能进行“经过时间”的复习。
明确重点。
3.利用批画功能强调孩子们易错的地方,将教学重点再次突出和明确。
2学情分析《聪明的时间管理者》上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的一节复习课。
本课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此体会一天是24小时,能过准确的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间是时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是上小学以来第三次接触时间,从一年级学习整时、半时,到二年级时分秒的认识,左后三年级24时计时法。
本节是24时计时法的一节复习课,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来复习新课后的薄弱环节。
在授课中充分利用白板的拖拽、拖动复制、画批等相关功能,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
4教学过程4.1复习课教学活动1【导入】趣味导入老师认识一个小女孩,今年也上三年级。
上周六她碰到我说:前几天刚学完24时计时法,她觉得特别的难,总是说不对过了中午12点以后的时间。
然后我就和她吹牛说:这个一点都不难呀!我班的小朋友学的都特别好!但是她不相信,非得要出题考考你们,所以今天我就奉她的命,考考你们。
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接受挑战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下热身活动。
把文字拖动复制到相应的钟面下面记录下钟面上的时间。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时间表》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运用,以及如何制定时间表。
本章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但对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制定时间表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和练习,逐步掌握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运用。
2.培养学生学会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时间管理习惯。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运用。
2.学会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时间表的制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时间单位的大小,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图片和实例。
2.时间表模板:准备时间表模板,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场景,如上学、放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一分钟、一小时有多长吗?2.呈现(10分钟)介绍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运用。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单位的大小。
通过实例,讲解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时间单位的大小。
分组进行计时比赛,如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完成任务。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时间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时间管理》小学德育课程教案课题:《时间管理》课程目标:2. 教会学生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一、导入1. 老师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动一:时间管理的重要性1. 老师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时间管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学生讨论:时间管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帮助?3.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相互学习。
三、活动二:制定时间计划1. 老师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分解、时间分配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一周的学习时间计划。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计划,相互评价和改进。
四、活动三: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1. 老师介绍一些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APP等。
2. 学生选择一种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3. 学生分享使用时间管理工具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四:时间管理习惯的培养2. 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拖延、提高学习效率?3.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习惯,相互借鉴。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现状,制定改进措施。
3.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检查学生制定的时间计划,评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 了解学生使用时间管理工具的效果,评估其时间管理能力。
4. 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表现,评估其时间管理习惯的养成情况。
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课后,教师要跟进学生的时间管理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课程的授课。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出修改意见。
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时间”的相关知识,包括时刻、时间的计算、时钟的使用等。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增强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时间的概念,掌握时刻的读法与书写,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时钟,掌握贴近生活的时间计算题,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时钟、分钟表等实物3.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导入1.让学生语音读出当前时间,并让学生回答“现在几点了?”2.分析学生在读时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读音、计算方法等,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2. 讲授1.时间的概念介绍:时间是天空的飞流,它好像一条无形的河流,汇集了每个人的生命和每件事的记录,我们必须它学会利用时间。
2.时刻的读法与书写:让学生看示范,学会时分读法,并手写几个例子,进一步巩固舌作和手笔的协调。
3.时间的计算方法:介绍几个思路清晰和贴近生活的时间计算题,并让学生独立解答。
如:小树从家出发到学校需要30分钟,现在是7:15,那小数最晚几点出门才能准时到校?4.时钟的使用:介绍时钟的使用方法,先让学生用时钟模拟读几个时刻,再让学生独立动手调整指针来设置指定的时刻。
3. 操练1.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册中的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2.教师辅助或点拨学生,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答案。
训练类型举例:练习1: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下列时刻。
A. 七点五十五分 B. 八点二十分 C. 六点十五分练习2:小文从家出发到叔叔家需要四十分钟,现在是中午十二点四十分,请问小文最晚几点出发才能准时到叔叔家?练习3:下面时钟指向的可以表达几点几分?4. 总结1.回顾今天课程的主题“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2.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课上所学,做到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如换算时间、推算时间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养成守时、合理规划时间的好习惯。
第一章:认识时间单位1.1 教学内容:1. 学习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2. 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1.2 教学活动:1. 观看时间单位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单位。
2. 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掌握。
第二章:学习时间的读写2.1 教学内容:1. 学习小时的读写方法:上午、下午、晚上。
2. 学习分钟的读写方法:00-59。
2.2 教学活动:1. 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如闹钟、电视、手机等,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2. 进行时间读写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章:学习时间的计算3.1 教学内容:1. 学习时间的加减法计算。
2. 学习时间的推算,如已知开始时间和经过时间,求结束时间等。
3.2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进行时间计算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章:学习时间管理4.1 教学内容:1. 学习制定时间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4.2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制定时间计划。
2. 进行时间管理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五章:综合练习与拓展5.1 教学内容:1. 进行时间的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的拓展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2 教学活动:1. 设计时间相关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时间主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第六章:学习定时器的使用6.1 教学内容:1. 学习定时器的功能和基本操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一天的时间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天24小时的划分,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教学内容1. 一天的划分:上午、下午、晚上、夜里。
2. 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换算。
3. 时间管理: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天24小时的划分,时、分、秒的换算。
2. 教学难点: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时间计算表、时间管理图表。
2. 学具:学生自带时钟、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一天的时间划分,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一天24小时的划分,时、分、秒的换算,时间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3. 示范:通过时钟模型,演示时、分、秒的换算,展示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天的时间安排表,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板书设计1. 一天的划分:上午、下午、晚上、夜里。
2. 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换算。
3. 时间管理: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设计一份自己的一天时间安排表,要求合理、实用。
2. 家长参与,监督孩子按照时间安排表执行,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一天的时间划分、时、分、秒的换算有了清晰的认识,时间管理意识有所提高。
2. 教学方法:通过时钟模型、时间计算表、时间管理图表等教具,直观、生动地展示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4. 改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重要性,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步骤,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教学内容: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制订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计划,让学生进一步巩固24时记时法的应用,熟练地计算经过的时间。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24时记时法的应用,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周末是我们最快乐的时间,你们都会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在周末的活动。
)
2、同学们的活动丰富多彩,如果安排不合理,会浪费大好时光的。
为了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今天我们学习为自己制订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计划。
(板书课题: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二、活动过程及要求
1、阅读课本第84页的活动过程及要求。
2、讨论交流。
3、提问:你们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举手提问。
4、课件出示计划表:
对计划表的填写进行说明。
三、课堂总结
希望同学们根据今天的活动要求合理安排周末时间,争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四、布置作业
周末完成活动时间计划表。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24时记时法的应用以及掌握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