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不可分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8
内容摘要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
美国和法国在不同的政治发展进程中,由于具体场景、社会结构等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很难有优劣高下之分。
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和法治始终是共生共存的,虽然强弱程度不同。
只有建立在对这些内容仔细探究的基础上,才会实现对问题的总体性认识。
进行历史比较,揭示规律时,需要使用大历史观和整体性思维去考察,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达到理论的自洽。
关键词政治发展民主法治政治模式作者任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上海:200433)从美法两国革命进程看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兼与杨光斌教授商榷□任勇《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期发表了杨光斌教授的《中国当下法治体系的问题和出路》(以下简称“杨文”)一文。
作者在文末对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进行论证时,专门举了历史上一些国家民主转型的实例来加以说明,认为美国首先建立法治体系,进而渐进地实行民主;法国则由于先搞民主政治而缺少法治,导致了其政治体系的动荡不安。
从文中的比较来看,似乎美国的政治发展道路要优于法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但是如果仔细考察这两个国家的政治演进过程,就会发现作者的这一判断是值得商榷的。
一在美国的整个建国过程中,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民主和法治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美国政治的复合型结构。
在殖民地时期,由于英国从政治经济上加强了压制,北美殖民地各种革命舆论开始兴起,北美殖民地的叛逆和分离情绪迅速增长,在这些分离的革命话语中,自由和权利构成了其核心内容,“这种自由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系列具体权利,是行动的力量和免于强制的自由”[1]。
基于这些观念,潘恩在《常识》中就明确提出了大陆会议“既经人民授权,就具有真正法定的权力”,充分论述了大陆会议代表和议长的推选办法。
可以说,在强调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上,人民授权代表的内容已经具有了民主的内涵。
而后的《独立宣言》则将这种思想更推进一步,殖民地的政治精英通过对自由理念的精妙诠释和人民主权思想的解读,阐发了民族自决的权利,同时主张政府的产生必须通过人民的许可才能达到幸福和安全。
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作者:杨云丹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02期摘要:民主与法治是一国政治建设追求的两大目标。
民主政治因其历史性、具体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
法治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其相关论述也在不断丰富。
二者是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决定了法治的价值导向,影响着法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保障。
通过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科学地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一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民主政治;法治;政治建设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5-0138-02作者简介:杨云丹(1989-),女,山西运城人,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民族地区的实践。
民主和法治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则是民主政治得以持续发展的政治保障。
一、民主政治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从理论上讲,民主政治作为一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法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主政治逻辑内容的重要体现。
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将为民主服务作为其最终目的,法治根本的作用还是保障公民的权利。
所以,法治与民主不可分离,离开民主,法治就成了无本之源;没有法治,民主便得不到切实保障。
从实践角度讲,民主与法治是现代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
法治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基石,没有法治也就没有了政治民主。
民主与法治为一体两面之制度。
社会要发展,必须推进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发展,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完善,造成社会的倾斜发展。
民主为法治的保障,法治为民主的基石。
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相互依存来发展的,任何一方发展脱节,都将会影响社会发展总进程。
世界各国的民主制度与法治民主制度和法治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民主制度指的是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行使,法治则是指政府和公民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管理和行使权力。
在国际关系中,各个国家民主制度的实行和法治的建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民主制度和法治的描述,以及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民主制度类型和其对法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议题。
法制国家的建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个法制国家必须有三个基本特征:国家法制观念、各级政府遵守法律、社会公众尊重法律。
一个法制国家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各级法院的执法必须遵守法律程序和程序规范,且所有的行政部门都必须遵守法律要求。
这种制度可以确保公民权益的保护,并平衡社会各人的利益。
因此,法律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让人们不敢越界。
众所周知,民主制度与法治的密切联系,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
在很多国家,刚开始提出民主理念时,法治并没有得到强化。
这个时候,往往会让一些人随意行动,以至于让民主制度难以持续发展。
不过,现在有很多国家已经领悟到这一点,民主体制建立时,一定要同时考虑到法治建设。
民主制度其实非常复杂,各国采取的民主制度类型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影响法治的因素也各不相同。
这里,我们会通过对几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进行介绍,来探讨它们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这几个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
它们都采用的是代议制,即所有公民都可以对议员进行投票,那些最多票数的人将会被选为代表参与制定法律的过程。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民主程度很高,法治理念也好,可以让较为广泛的人群参与进来。
但缺点是,这些代表的行为和政策也只是局限于他们的利益格局,如果观念不够坚定,就会导致核心利益非常固化,降低法治程度。
之后,我们来看看亚洲国家的民主制度。
以印度为代表国家,印度的民主体制与西方不同,它采用的是联邦制度,所有层级的政府都有部分权力,但是印度并不像美国那样将权力平衡进行到底,中央政府在重要情况下可以增加权力的配额。
论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与法治思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这个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民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水平。
一、关于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西方民主制度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
在原始公社时期不论是母系氏族社会还是父系氏族社会,都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到原始社会后期,由于掠夺和复仇战争的需要,还产生了军事民主制。
一般说来存在于欧洲的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在其发达阶段形成了酋长会议、人民大会和军事首领的三权治理模式,就是说已经有了分权的萌芽。
奴隶社会时期的民主制,其典型是雅典城邦民主制( 前6世纪初前4 世纪下半叶) 。
其特征是: 主权在民、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还有古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制度( 前509 - 前27 年) 。
它设有执政官、元老院、人民大会。
它还制定了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前450 年) 。
罗马共和国属于贵族共和制,但官员实行民主选举且任期短,还有同僚平权制衡,是其民主因素。
到了近代,民主制度快速发展起来。
英国在1688 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立宪君主制。
议会为最高立法机关,国王在议会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有上下两院,下院权力更重。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立法或停止法律实施,无权征税,无权征集或维持常备军; 而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有权自由选举议员。
1701 年《王位继承法》规定: 王位继承必须得到议会的同意,而且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离开英国。
应该说,在西方国家中英国议会( 尤其是平民院) 的权力是比较大的,有制定法律权、政府人事权、政府监督权、国家财政权等。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初中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两大基石,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民主为法治奠定基础,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
首先,民主是法治的前提。
一个国家要实现法治,必须先有民主。
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是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公正透明的法律体系,进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其次,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通过法治,可以规范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确保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同时,法治也是社会公正的体现,通过法律的平等适用,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
总之,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没有法治就没有稳定的民主。
只有将民主和法治相结合,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论文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论文预读: 摘要:民主与法治是一国政治建设追求的两大目标.民主政治因其历史性、具体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法治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其相关浅论也在不断丰富.二者是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决定了法治的价值导向,影响着法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保障.通过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科学地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一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关键词:民主政治;法治;政治建设民主和法治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则是民主政治得以持续发展的政治保障.一、民主政治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从理论上讲,民主政治作为一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法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主政治逻辑内容的重要体现.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将为民主服务作为其最终目的,法治根本的作用还是保障公民的权利.所以,法治与民主不可分离,离开民主,法治就成了无本之源;没有法治,民主便得不到切实保障.从实践角度讲,民主与法治是现代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法治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基石,没有法治也就没有了政治民主.民主与法治为一体两面之制度.社会要发展,必须推进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发展,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完善,造成社会的倾斜发展.民主为法治的保障,法治为民主的基石.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相互依存来发展的,任何一方发展脱节,都将会影响社会发展总进程.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有利影响,减少弊端,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是一国政治发展取得更大进步,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必须将民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既有的制度空间,使民主运转起来.民主与法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条件,不可偏废.没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人们的民主权利就会受到侵害,而没有民主政治的支撑,宪法和法律则有可能成为专制和独裁的工具.二、民主政治是实行法治的基础实践表明,没有民主政治制度,就很难有可靠的法治.民主政治作为法治实行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民主政治决定了法治的价值导向作用从价值导向的作用讲,法治的首要前提是作为治理依据的法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正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和应用.亚里士多德在法治上曾提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里所指的良好的法律即是从法治的价值导向作用角度讲的,只有本身是合理合法的法律,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法治是依据法律进行治理的活动,相比于“法制”有很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如果没有价值引导作用,即使是依据法律严格办事,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如果一个政府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顾人民利益,他可以制定一些是自身行为合法化的法律制度,在依据这些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为所欲为,但仅从法律角度来讲其行为是合法的,但这必然不是法治的体现.因为法治不是简单的按照法律制度来办事,而是要求所遵循的法律在价值取向上是正确的,是正当的.(二)民主政治影响着法治实施的有效性法治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系列活动.法治不是简单地依法办事,但是依法办事是法治的一个必然体现.可以说依法办事是法治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不同时代,宣扬法治精神的人们都在不断强调依法办事.古代以洛克、卢梭等为主要的代表人物在依法办事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卢梭①指出:“所以我愿意不但国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居于法律之上,而且国外的任何人也不能迫使这一国家承认他的权威.因为,不管一个国家的政体如何,如果在它管辖范围内有一个人可以不遵守法律,所有其他的人就必然会受这个人的支配.”古语云:“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邓小平也曾②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通过以上浅论不难看出,法律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的法律,人们才会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去尊重、支持、遵守和维护,这样才能依法办事,才能做到法治.作为法治重要体现的依法办事,不仅是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去遵守,而是对全体社会公民,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内.我们所讲的民主政治不等同于过去的专制政治.在专制政治的实施中,权力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人民群众没有行使权力、并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权利,只能遵守、服从.而在民主政治的实行中,公民在必须履行义务的同时,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合法的政治权利,可以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促使政府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成为依法办事的执行者,保证政治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政治权力的产生、发展及变化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政治权利息息相关.孟德斯鸠③精辟地浅论道:“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通过上述言论可以得知,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可以有效地将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相互牵制,到达政治权力的平衡,可以有效防止某一机关或某一团体谋取政治权力,破坏法治.同样,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体现,而且要保证人民拥有民主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利,促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三、实行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民主政治是一国的重要制度,主要表现为人民的主权得到保障.法治则是在良法的前提下,全体社会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办事.显然,民主政治是内容,而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法治则是主要的形式,是人民主权得以实现的保障.如果一国民主政治高度发达,而没有法律的相关约束,那不过是国家在“自由”的名义下随心所欲罢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意志并没有得到切实保障.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相对的,是在有限范围内的最大自由.如果人人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随意行事,置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合法利益于不顾,必然会助长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国家所追求的“民主”也将发生偏差,可能会导致暴民政治.同时,法治是促进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如果一国在追求民主过程中,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方式和程序,公民在政治权利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那将会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况.相反,如果各方面有相对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利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依、违法必究,将会更好的发展一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总之,民主政治是一国实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而法治则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者是和谐存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参考文献][1]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严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3]俞可平.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房宁.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求是,2013(23):35-37.[5]胡登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需要五种思维[J].中国经济时报,2015(5).[6]许耀桐.论民主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及其特色[J].新视野,2008(1):4-6.[7]俞可平.依法治国的政治学意蕴[J].探索与争鸣,2015(2):11-16.[8]汪必新.法治精神的属性、内涵与弘扬[J].法学家,2013(4):4-10.[9]石茂生.论法治概念的实质要素———评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J].法学杂志,2008(1):97-100.[10]陈弘毅.浅谈法治的概念[J].民主与法治,2007(3):10-11.[11]徐显明.法律体系承载国家价值观[N].人民日报,2008(6):15.[12]陈家刚.民主政治建设要有新突破[J].学习时报,2009(12).[1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R].1978.[14]陈敏昭.伯里克利和雅典民主政治[EB/OL].。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1.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近代法治即起源于对最高权利限制的要求,它表现为宪法性文件的诞生。
它的社会基础则是民主力量的兴起。
哈耶克说,民主是保障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能够以和平方式更替政府的方法,民主乃是一种极为重要但具有否定性的价值——这种价值的作用可以与预防瘟疫的卫生措施相似。
尽管这类措施的共小时我们很难意识到的,但是没有这些措施却可能是致命的。
历史表明,只有具有民主性的政体才有可能对一切权利实行法律制约,才有可能真正地将法治理想付诸实施。
总之,法治之于民主的必然联系表现在它以民主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依赖。
2.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差别决定了民主必须受制于法治。
因为,民主侧重于多数的意志和愿望,法治侧重于个人的自由和尊严。
在民主中,决定由多数做出,在法治中,决定由法律作出。
民主是一只在民意的激流中颠簸的航船,法治是一种沿着既定的航线航行的方法。
不受约束的民主或者导致无政府状态,或者导致专制和集权,两种方向都是险途。
法治对与民主党作用即在于保障和制约它的运作,避开两条险途。
法治通过一系列制度设置使国家的各种权利良性运作并最终控制在人民手中。
它规定民主权利,并保障权利的行使不受干扰和破坏。
它对立法设定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以减少不良法律产生的可能性,它亦对司法设定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专横权利的危险。
最重要的是,它在宪法中限定一切统治权力的行使范围,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宪法的实行,使宪法不仅是民主政治,而且是法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面临理清民主与法治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这一过程又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交织在一起,与快速发展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并存,因而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抓住关键,切实推动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模式。
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
第19卷2001年第2期 河北法学 NO.2(总第106期) He Be i L aw Science M arch 2001再谈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兼答李桂林、蒋伟先生*张春生,阿 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100805)摘 要: 良法!与民主虽有联系,但不能简单地在两者之间划等号。
法治必然与民主相联系不符合历史实践。
法治与民主联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法治;民主;关系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3933(2001)02 0002 06Second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ing by Law !and DemocracyC oncurrently Replying to Li Guilin and Liang W eiAbstract:Although fine law !has some relationship w ith democracy,it does not equal the latter simply as w e put them.It does not accord with historical practice if ruling by law !i s connected w ith democracy.It is a neccess ary hi storical process for ruling by law !and democracy to unite.K ey words:rule by law ;democracy;relationship法治必然与民主相联系,有民主才能有法治,似乎已成为国内法学界的共识。
应当承认,提出这一观点的用心是非常良好的,就是希望我国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也要发展民主,使法治与民主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果这一认识是对我国未来法治社会的期望,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一种历史考察的结论,则是值得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