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论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对策论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策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对策论问题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对策、参与者、策略、支付函数、纳什均衡等。
2. 简单的对策论问题:石头、剪刀、布游戏,井字棋游戏等。
3. 对策论问题的解决方法:画树状图、矩阵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对策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对策论问题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石头、剪刀、布游戏,引入对策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对策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策、参与者、策略、支付函数、纳什均衡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了解对策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井字棋游戏等简单的对策论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对策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对策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对策论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2. 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玩石头、剪刀、布游戏,并思考如何制定最优策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在讲解对策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交流。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对策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策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优化问题1. 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包括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的具体事情、每项事情所需的时间,以及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 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3. 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策略,需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
可以用列举法等方法来选择最优方案。
二、统计1. 条形统计图: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制作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 (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理解: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格表示几个单位。
数据大时,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时,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2. 折线统计图: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制作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理解: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3. 补充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三、算法思维学习利用已有算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计算1. 三位数的加减法:通过加减法的练习,加深对三位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乘法口诀表:学习并默写29的乘法口诀表,为后面的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3.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4.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掌握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五、度量衡学习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度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六、植树问题植树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校园网应用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析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许多学校的校园网已基本建设完成,这对学校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动教育模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在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实物装备、轻应用研究的问题,造成了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的现状,影响了校园网的健康发展。
1 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认识上比较模糊很多教师认为校园网就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者是相互之间传送资料,偶尔上上网,但上网之后具体干什么、怎么干,很多教师都感到迷茫与困惑。
1.2 利用率不高我们平时的校园网,大部分是用来传送文件、上多媒体公开课的,因为在利用前要有大量的准备,很多教师嫌麻烦,所以使用的人不多。
1.3 教育资源匮乏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就更少,即使是有限的教育资源,由于设计理念、教学结构等原因,其实用性也很差。
1.4 软件投入不足对硬件的建设比较重视,对软件却投入不足,造成网络很先进,功能很强大,但网上有价值的信息不多。
甚至有很多校园网,根本就没有运行的平台。
1.5 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现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学科教学上应用信息技术却是接触不多,多数教师还只是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一般技能,对校园网还比较陌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1.6 合作性较差广大教师因为彼此竞争的原因,不注重借鉴和横向交流,一个课件,有的教师做好了,同学科的其他教师却不能用到,造成了课件的不能共享,合作性较差。
1.7 管理问题目前在管理中缺乏真正的网络管理体系,大多数管理趋于形式,很少注重管理目的和教学效益,如各单位要求教师每学期(学年)要写多少篇论文、要做多少个课件的措施较多,但是要求这些论文、课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措施却少得可怜。
2 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加快网络的完善和应用的普及2.1 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网络的开放性,引进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正在由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向一个新的阶段——网络教学发展。
专题07 条形统计图与优化知识点一:条形统计图(一)认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数量的大小,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统计图的1格根据数据的实际大小和特点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但在同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的数量要一致。
为了使条形统计图简洁、美观,每个直条的宽度及间隔要均匀。
如果直条的宽窄不等,则意味着比较的标准不同。
真题讲练:一、作图题1.(2021·广东广州·四年级期末)下面是某家电商场一个月卖出的家电数量统计表。
某家电商场一个月卖出家电数量统计图(1)根据上表补充完成条形统计图(包括竖轴标数、画图)。
(2)根据这些信息,你认为这个月属于什么季节?简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2.(2022·广东广州·四年级期末)广州动物园里有很多可爱的动物,下表是其中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每格代表()年。
(3)()的平均寿命最长,()的平均寿命最短。
(4)河马的平均寿命是狐狸平均寿命的()倍。
3.(2022·广东广州·四年级期末)下面是合唱队同学最喜欢的一种糖果情况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图中每格代表()人。
(3)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4)合唱队一共有()人。
(5)最喜欢棒棒糖的人数是最喜欢酥糖的()倍。
4.(2022·广东广州·四年级期末)下面是四位同学12月收集废电池情况统计表。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每格代表()节废电池。
①小东收集废电池的数量比小玉收集的少()节。
对策论的名词解释策论,也称策略论,是一种研究人类决策行为和优化选择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从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策论的概念、背景、原理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策论的概念策论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信息不完全和互动条件下进行决策的理论。
它关注的是个体在面对有限的资源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制定最优化选择,以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问题。
在策论中,人们通常假设决策者是理性的,并且可以预测他们的选择。
二、策论的背景策论源于经济学中对人类决策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涉及到不完全信息和决策互动的情况。
经济学家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经常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和竞争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因此,策论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些缺失,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决策行为。
三、策论的原理策论的核心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和行动。
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所拥有的可获得知识,行动是指决策者基于信息所采取的具体行为。
在策论中,决策者通常面临信息不完全的情况,而且他们的决策还会受到其他决策者的行为影响。
因此,策论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有限信息和复杂环境中做出最优决策。
四、策论的应用策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经济领域中,策论被广泛运用于市场分析、定价和竞争策略等领域。
例如,在拍卖市场中,卖家和买家需要通过策论的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定价和出价策略。
此外,策论还可以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等方面。
其次,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策论可以解释个体和群体在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做出的决策。
例如,策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治选举中的选民行为,以及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
此外,策论还可以应用于战略决策、谈判过程和合作策略等问题的研究。
最后,在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策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策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决策者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的行为,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偏差和错误。
第八单元过关测试卷(附答案解析)完成一件事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时最少、效果最佳,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能同时做就尽量同时做。
一、沏茶问题:(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
(2)知道每项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
(3)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就尽量同时做,这样最省时间。
二、烙饼问题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上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1)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 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①的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烙饼的时间计算:总时间=烙饼次数×烙每面的时间三、比赛中的策略在与对方进行比赛时,要详细地分析自己与对方的情况,反复研究各种策略,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使劣势变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类型一沏茶问题例1.练习: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
为了尽快做完这些事,最少需要几分钟?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要1分钟。
为了使客人能早点喝上茶,按照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好茶?3.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之内,小欣需完成以下事情:叠被子3分钟,刷牙洗脸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子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
为了尽快做完这些事,应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时间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钟?4.玲玲帮奶奶下碗面:买面条5分钟,切葱花2分钟,洗锅4分钟,烧开水9分钟,把面条煮熟3分钟。
为了让奶奶尽快迟到面条,你帮玲玲算算最少要多少时间?5.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淘米要3分钟,煮饭要30分钟,洗菜要8分钟,切菜要5分钟,炒菜要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要用不同的锅和炉子,妈妈要将饭菜都做好,最少要用多长时间?7.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使客人尽快喝茶.A.7分钟B.8分钟C.9分钟8.烧开水要12分钟,找茶叶要1分钟,洗杯子要2分钟,接水要1分钟,洗茶壶要2分钟,切茶要1分.最短几分钟客人可以喝到茶?怎样做?类型二烙饼问题例2.用一只平底锅煎鸡蛋,每次只能放两个,煎一个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两面各需要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