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护理查房 (2)
- 格式:ppt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3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对于脑梗塞病人,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康复进程,预防并发症,并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首次查房时,护士首先应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详细的询问,并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治疗经过等情况。
接着,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以及详细记录。
护士在查房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状态:脑梗塞病人常常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包括嗜睡、昏迷、语言障碍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同时,护士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意识、语言、运动等方面。
2.生命体征监测:护士应密切监测脑梗塞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护士应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
对于存在高血压的病人,护士需及时通知医生,并按照医嘱给予降压药物。
3.呼吸管理:脑梗塞病人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口腔排空障碍等问题,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护士应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吞咽姿势,及时帮助清洁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可以考虑利用吸管或鼻饲管进行喂食。
4.血液检查:护士要按照医嘱定期抽取血液进行检查,监测病人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特别是对于存在高凝状态的病人,护士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异常。
5.卧床护理:脑梗塞病人多伴有肢体无力、平衡障碍等问题,需要进行卧床休息。
护士应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姿,防止发生褥疮。
定期翻身、按摩肢体,预防肌肉萎缩;同时,护士要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力,提高行动能力。
6.营养支持:脑梗塞病人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导致摄入量不足。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软化食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等,以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7.导尿护理:脑梗塞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尿潴留。
中风、脑梗塞护理查房记录科别(2)2014年03月10日额叶、双侧脑室旁多灶性梗塞2、抽血检查示:B-型钠尿肽114pg/ml, D-二聚体L,纤维蛋白,药物予以华法林口服、吡拉西坦、丹参川芎嗪等静脉滴注。
经20天的治疗后,刻下:患者精神欠振头晕头痛不显,能在护理查房记录科别(2)护理查房记录科别(2)护理查房记录科别(2)科别(2)续5页5、妊娠和分娩6、其他:治疗不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护士长:冯老师和盛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讲的内容很好,对我们年轻护士很有帮助。
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你们年轻的同事还有什么问题的需要老师解惑问:患者服用抗凝剂华法林,华法林的观察要点有哪些答:1、严格遵医嘱用药,一般每晚服用1次。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蛋黄等)会影响华法林的使用效果,应保持摄入量的平衡。
3、尽量避免增加和减弱华法林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4、定期抽血监测国际化标准值(INR)5、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的副作用,如皮肤瘀斑、瘀点血尿等,如出现异常,应立即送至医院检查。
问:此患者为糖尿病患者,谁能说说常见的降糖药的分类及服用方法答:1、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和非磺脲两类。
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非磺脲类代表药物目前仅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耐。
最佳服的药时间为餐前30分钟。
2、促进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细胞的代谢剂常见的代表药是双胍类一族,如:二甲双胍。
由于它们都带有酸性,可以刺激胃肠道,故最好在餐后才30分钟或进餐结束时服用。
护理查房记录部门(2)续6页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的代表药物是:阿卡波糖(拜唐苹)其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服4、胰岛素增敏剂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匹格列酮。
单独或联合其它类降糖要均可,一般应在餐前服用。
(五)、护士长总结护士长:今天查房就到这里,下面请刘总长对我们的工作及查房提出指导性意见,大家欢迎,同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脑梗塞护理查房范文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65岁床号,XXX。
主治医生,XXX 护士长,XXX 护士,XXX。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XXX,男,6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入院。
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已经行了血管造影手术。
入院后情况稳定,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能与人交流。
目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需卧床休息。
二、查房记录。
1. 生命体征监测。
今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压为XXX/XXmmHg,心率为XX次/分钟,呼吸平稳。
无发热情况,皮肤温暖干燥,无明显异常。
2. 神经系统检查。
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明显减弱,无法完成简单的动作。
言语不清,表达能力受损。
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等均存在,瞳孔等对光反射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神志清楚,能与人交流,无意识障碍。
3. 饮食及排泄情况。
患者进食情况良好,能够自主进食。
排尿正常,大便通畅。
4. 护理措施。
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定时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预防皮肤破损。
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时进行被褥整理,保持患者舒适。
5. 用药情况。
患者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剂量和频次按医嘱执行。
6. 宣教及心理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三、医嘱执行情况。
1. 患者需继续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 患者需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剂量和频次按医嘱执行。
3. 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定时进行被褥整理,保持患者舒适。
5.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康复。
四、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右侧肢体无力,定期进行 passively range of motion(PROM)练习,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脑梗塞护理教学查房引言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堵塞而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护理教学查房是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教学指导和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指导护士进行脑梗塞护理教学查房,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一、查房目的1. 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评估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3. 教育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增强患者自管理能力。
二、查房内容1. 查房前准备- 准备好查房表格及相关病历资料。
-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相关信息。
2. 进行护理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包括觉醒状态、意识清晰度、定向能力等。
- 神经系统评估:观察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瞳孔反应等。
- 心血管系统评估:监测血压、心率、心音等生命体征。
- 明确病情变化: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 查房交流-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诉、疼痛情况、饮食、排便等方面。
-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病情,提供合理的护理建议和健康教育。
4.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 注意护理重点,如体位调整、营养支持、皮肤护理等。
5. 护理干预及指导- 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监测疗效。
-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必要的生活自理指导。
- 做好预防措施,如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6. 查房记录- 记录查房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护理干预、患者反应等。
- 进行查房整理,保持病房整洁。
三、注意事项1. 查房过程中,要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需求。
2. 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干预方案。
3. 护理中要注意维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患者的不适感。
4. 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上报医生,并协调医疗资源。
5. 查房记录要准确、规范,内容要有条理,便于后续评估和交流。
结论脑梗塞护理教学查房是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教学指导和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对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次关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记录。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65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3 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糖尿病病史 5 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左侧肢体肌力 2 级,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 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了解到患者长期吸烟、饮酒,饮食油腻,缺乏运动。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评估患者的肢体肌力、感觉功能、吞咽功能等。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突发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经济状况等,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应对能力。
三、护理诊断1、躯体活动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肢体肌力下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语言中枢受损有关。
3、吞咽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吞咽神经麻痹有关。
4、焦虑与疾病的突然发作、担心预后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四、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期间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能够独立行走。
2、患者能够恢复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
3、患者能够安全进食,避免误吸。
4、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五、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做好记录。
2、生活护理(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
(2)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 小时一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病人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还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次护理查房旨在对一位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以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65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3 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糖尿病病史 5 年,均未规律服药治疗。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 2 级,右侧肢体肌力 5 级,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 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二、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体温 365℃,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80/100mmHg。
2、意识状态:神志清楚,但精神状态较差,表情痛苦。
3、肢体活动:左侧肢体肌力 2 级,肌张力减低,右侧肢体肌力 5 级,肌张力正常。
4、感觉功能:左侧肢体感觉减退,右侧肢体感觉正常。
5、言语功能:言语不清,吐字困难。
6、吞咽功能: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7、心理状态:患者因突然患病,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
三、护理问题1、躯体活动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言语不清有关。
3、吞咽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吞咽神经麻痹有关。
4、焦虑与突然患病、担心预后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6、有跌倒的危险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下降有关。
四、护理措施1、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将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和足下垂。
肢体被动运动:每日为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每个动作重复 10-15 次,每日 2-3 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主动运动训练: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如床上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等,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二零一一年七月查房记录查房内容:16床,xxx,男,80岁,诊断:1。
脑梗塞. 2。
高血压病III级极高危。
3。
骨质疏松症。
入院时间:2011年5月9日10:00护士罗燕介绍病情及治疗护理患者因“突发昏倒1天,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小时”在内一科住院后于2011年5月28日11:00转入我科继续治疗,患者来时神清,轮椅推入病房,左侧角膜浑浊,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2。
5mm,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力0级,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ⅴ级。
测T:36。
3 P:66次/分R:20次/分BP:140/70mmHg。
处理:电针、灸法、口服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等对症治疗.患者入院后查肝、肾、血糖、血脂、肝炎标志物、凝血功能一切正常。
2011年6月26日中午患者家属未经医务人员允许自行将患者带离医院于次日08:00查房时,患者家属自诉昨晚在家不慎将患者左小腿烫伤,查体见:患者左小腿外后方、外踝部有一处14×10cm大小之Ⅱ度烫伤,局部出现大量水泡,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后,再次告之患者家属及病人勿擅自离开病房,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问题:1、疼痛:与烫伤致机体疼痛有关.2、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活动障碍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烫伤有关。
5、躯体运动障碍:与偏瘫肌力下降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烫伤,长期卧床有关。
7、知识缺乏:与缺少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8、有受伤的危险:与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有关。
9、潜在并发症:压疮、高血压急症、肺部感染.护理目标:1、疼痛减轻,病人感觉较舒适。
2、焦虑程度减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逐渐恢复。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褥疮发生。
5、患者能完成一些简单生活自理活动。
6、无感染的危险,受伤的危险。
7、病人及家属能了解疾病有关的知识和功能锻炼的训练方法.8、无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往往产生恐惧、悲观的情绪。
脑梗塞护理查房范文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
年龄,62岁。
性别,男。
入院日期,2022年3月15日。
主要诉求:王先生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头晕等症状入院,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需要进行综合护理和康复训练。
查房内容:1. 生命体征观察。
今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40/80mmHg,心率8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体温36.5°C。
无发热、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2. 神经系统观察。
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减弱,言语不清,反应迟钝。
需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康复。
3. 意识状态评估。
患者清醒,对周围环境有一定认识,但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需加强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4. 皮肤护理。
患者需长期卧床,需加强皮肤护理工作,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5. 饮食护理。
患者需进食流质饮食,加强营养补充,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6. 心理护理。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需加强心理护理工作,与患者进行情绪沟通,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7. 家属沟通。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指导家属进行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加强家属的护理意识和能力。
8. 药物管理。
患者需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加强药物管理工作,避免漏服或误服,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
9. 康复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言语康复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促进患者康复。
10. 出院计划。
与患者家属商议出院计划,安排好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工作,确保患者顺利出院并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总结:王先生脑梗塞护理查房工作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观察、意识状态评估、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家属沟通、药物管理、康复训练和出院计划等内容。
通过综合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塞康复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康复护理是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次查房旨在探讨一位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情况,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65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2 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糖尿病病史 5 年。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 2 级,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 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二、护理评估1、身体状况评估生命体征:体温 365℃,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60/90mmHg。
神经系统:左侧肢体肌力 2 级,感觉减退,巴氏征阳性。
吞咽功能: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排泄功能:大小便失禁。
2、心理社会评估患者因疾病突然发作,出现焦虑、恐惧情绪。
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担心生活不能自理。
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感到担忧,缺乏照顾患者的知识和技能。
三、护理问题1、躯体移动障碍与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有关。
2、吞咽障碍与神经损伤导致吞咽肌群功能失调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有关。
4、焦虑与疾病突然发作、担心预后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康复知识和护理技能。
四、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期间左侧肢体肌力提高 1-2 级。
2、患者在 2 周内能够经口进食,饮水无呛咳。
3、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4、患者在 1 周内焦虑情绪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患者家属在出院前能够掌握疾病康复知识和护理技能。
五、护理措施1、躯体移动障碍的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协助患者摆放良肢位,如仰卧位时肩部垫枕,使肩关节稍外展、外旋;患侧髋关节、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过伸。
被动运动:每日定时为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关节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每个动作重复 10-15 次,每次 20-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