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神经发育规律一、大脑发育的阶段大脑的发育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
首先是胚胎期,胚胎期大脑的发育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迁移来完成的。
接着是胚胎早期,此时大脑的神经元开始形成,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
然后是胚胎晚期和婴儿期,大脑的皮层开始分化出不同的区域,并形成了基本的脑结构。
最后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大脑的发育主要是通过神经元的连接和突触的形成来完成的。
二、神经发育的特点1. 神经元的生成和分化:在胚胎期,神经元开始从神经管的内侧胚层形成,随后迁移到外侧胚层,最终形成大脑的皮层。
神经元的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基因的调控和细胞信号传导等多个层面。
2. 神经元的迁移和定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神经元将在大脑中发挥何种功能。
神经元的迁移和定位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3. 神经元的突触形成和重塑: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结构,它的形成和重塑对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
在神经元发育的过程中,突触的形成和重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4. 神经元的连接和功能发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大脑功能发挥的基础,通过突触的形成和重塑,神经元能够建立起复杂的连接网络。
神经元的功能发挥需要受到环境和经验的调控,这也是大脑发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影响神经发育的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大脑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它决定了神经元的生成和分化,突触的形成和重塑,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功能发挥。
2. 环境因素:环境对大脑发育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合适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成和突触的形成,而不良的环境刺激则可能对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 经验和学习:经验和学习对大脑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学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得到不断加强和优化。
四、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当神经发育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发育障碍,如智力障碍、运动障碍、注意力障碍等。
理论知识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初级保育员培训中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属于小儿生长发育及体格锻炼内容,是保育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学好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可以更好的掌握其他相关保育员培训内容。
1.运动发育的规律(1)上下规律小儿的动作发育由头开始,逐渐到下肢。
如先能抬头、支撑、独坐,然后站立、行走。
(2)正反规律小儿正面的动作发育先于反面的动作发育。
如先会向前走,然后会后退;先会拿东西,然后会放下。
(3)粗细规律小儿手部的动作发育经历了由粗到细的过程,先是用手一把抓,到7~8个月时会用拇指和食指抓,然后会垂指抓。
(4)协调规律小儿动作发育逐步由笨拙到协调,如5个月时有眼、手协调,6~7个月时手、腰协调。
2.感觉器官的发育(1)听觉新生儿听觉不够敏感,但对强大的声音有眨眼反应。
出生后2个月,听觉逐渐发展;3~4个月听声转头;8个月时眼、头转向声源。
(2)视觉新生儿眼睛有光亮反应,给予强光时可引起缩瞳反应和闭目反应,对熟悉的面孔以及红色敏感。
出生后3个月眼睛会跟随物体移动。
视觉距离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3)味觉新生儿的味觉发育已较完善,能对愉快的、不愉快的味道有所表示。
(4)嗅觉新生儿对强烈的气味有反应,7~8个月开始能分辨出芳香的刺激。
(5)触觉新生儿的触觉高度敏感,对温度反应较敏感,但对痛觉反应较迟钝。
3.语言的发育语言的形成大致有一定程序,小儿从出生后第一声啼哭开始,逐渐会反射性发音,到3~4月时咿呀学语,6个月无意识叫人,周岁时有意识叫人,慢慢理解更多词汇单句,最后进入语言交际阶段。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前,但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女孩较男孩早些。
语言的最要形成主要通过听音模仿,因此,要多与小儿交流,和他们经常说一些简单易懂,能与动作、物品相对应的话语,并且多次反复讲,那么,小儿的语言发育就会比较迅速。
4.对周围事物及人的反应细心观察小儿的情绪变化和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对及时发现小儿是否患病有重大意义。
神经系统发育认识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胚胎期和婴幼儿期的各个阶段。
本文将从受精卵到婴幼儿期来认识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1. 受精卵阶段在受精卵阶段,被精子和卵子合并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随后开始经历细胞分裂和增殖,逐渐形成一个多细胞胚胎。
在这个阶段,胚胎中已经存在了未来神经系统的前体细胞。
2. 胚胎期在胚胎期,受精卵继续发育成为一个胚胎。
最先形成的是胚胎的外胚层和内胚层。
外胚层随后分化出神经外胚层,它将成为未来的神经系统。
内胚层则形成了胚胎的内部器官。
神经外胚层继续发展,在早期形成了神经板。
随着神经板的形成,神经系统的发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3. 神经管的形成神经板逐渐向内凹陷,形成神经沟。
随着神经沟的深化和融合,神经沟最终形成了神经管。
神经管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它是未来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神经管内部的细胞开始分化成为神经细胞和脊髓。
4. 神经细胞分化随着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管内部形成了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
最先形成的是脑部,然后是脊髓。
脑部进一步分化成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不同的区域。
这些区域将成为人体各种功能的控制中心。
5. 神经细胞迁移和连接随着神经细胞的分化,它们不断地迁移和连接形成特定的神经回路和连接。
这个过程被称为神经细胞迁移和轴突导向。
神经细胞通过长长的轴突与其他神经细胞或组织相连,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6. 神经元的成熟和突触形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不断成熟并形成突触。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点,它们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突触的形成和发展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过程。
7. 婴幼儿期在婴幼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在继续。
大脑的皮层细胞继续增加,并与其他神经细胞建立更多的连接。
这个阶段对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复杂的生理过程。
小儿神年龄粗、细动作新生儿无规律,动作不协调2个月直立位及俯卧位时能抬头片刻3个月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用手摸东西4个月扶着髋部时能坐,俯卧位时可两手支持抬起胸部;抓握拨浪鼓5个月两手各握一玩具6个月独坐不稳;摇玩具7个月自由翻身,独坐稳,玩具可换手8个月会爬(或后退,打转),可卧位到坐位或坐位到卧位,可扶站,会拍手9个月扶站,会从抽屉了中取玩具10-11个月独站片刻,扶椅或推车能走几步。
拇食指食物12个月独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棍上15个月走的好,能蹲着玩,能叠两块方木18个月爬台阶,有目的地扔皮球2岁双脚跳,准确用勺子或筷子进食3岁跑,骑三轮,会洗手、脸,穿脱简单衣服4岁爬梯子,会穿鞋5岁单腿跳,会系鞋带6-7岁参加简单劳动,剪纸,泥塑,结绳等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语 言哭叫发喉声咿呀发声大笑出声发单音发单音发出“ba,ba”“ma,ma”等唇音重复大人所发出的简单音节能懂部分成人语言,如“再见”等开始用单词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灯,碗,指出身体的部位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部分说2-3字的短句说短歌谣,数1-5用代名词“我”唱歌识简单字故事、描述事情,写字适应周围人物的能力和行为铃声使全身活动减少能微笑,有面部表情,眼随物动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注意自己的手抓面前物件,玩手,见食物表示喜悦,有意识笑或哭伸手取物,能辨别人声,喜照镜区别生、熟人,拉衣服,玩足听懂自己的名字,自喂饼干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认识物体见妈妈会伸手要抱,可玩简单游戏模仿成人的动作,招手“再见”,抱瓶自喂有喜恶情绪区别,穿衣合作,用杯子喝水能表示同意不同意知二便,听懂成人部分吩咐,会自己进食完成简单吩咐,如拾起地上的物品,能表达不同的情感看图识物,知性别,产生自尊心,同情心,知羞画人3部分,思考简单的问题,好发问辨认颜色,数1-10数,知道物品用途及性能能数1-50数,做简单加减法,喜独立自主。
0-3岁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介绍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思维、感觉和运动。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它们控制着周围神经系统的活动。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它们传递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并控制肌肉和器官的活动。
二、0-3岁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阶段1. 胎儿期:在胎儿期,神经元开始在大脑中形成,并逐渐形成神经网络。
这个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 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
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大脑继续发育,并开始出现初步的感知和反应。
3. 婴儿期:在婴儿期,大脑继续快速发育,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来越丰富。
这个时期的经验和学习对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
4. 幼儿期:在幼儿期,大脑的发育速度减缓,但仍然在进行。
孩子们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和社交,这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
5.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孩子进入小学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继续发育,并开始出现抽象思维和学习能力。
6. 学龄期:在学龄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基本完成,但仍然在学习和适应新的挑战。
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影响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基因和遗传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母体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方式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
3. 早期经验和学习:早期经验和学习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孩子们不断刺激和训练自己的大脑,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和神经网络的丰富。
4. 教育和家庭环境: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进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
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本文将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包括脑和脊髓的发育,神经细胞的分化和髓鞘化等方面。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篇1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从胚胎时期开始的复杂过程。
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从远到近、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具体来说,脑的发育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发育最为迅速。
婴儿出生时脑重约 370 克,占体重的 10%~12% 左右。
7 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约 1500 克。
3 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 岁时接近成人神经纤维,到 4 岁时完成髓鞘化。
因此,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泛化。
小儿脑耗氧约占总耗氧量的 50%,而成人仅为 20%。
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成熟。
脊髓的成长和运动功能的发育相平行。
胎儿时脊髓下端达第二腰椎下缘,4 岁时上移至第一腰椎。
因此,在作腰椎穿刺时应以 4~5 腰椎间隙为宜。
总之,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从胚胎时期开始,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渐成熟。
《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篇21. 先天发育: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在怀孕早期完成,从怀孕 1 个月到怀孕 3-4 个月期间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间段。
胎儿的脊髓发育相对较成熟,出生之后就拥有了吸允、觅食、拥抱等一些先天性的反射。
2. 婴儿期发育:婴儿的神经、心理的发育主要反应在日常的行为当中。
三岁之后,神经细胞的分化已经基本完成,智能活动也会逐渐出现。
3. 幼儿期发育: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不会讲话或者讲话不清楚、不会走路或者走路不协调、智力低下、大小便无反应、记忆辨别能力比较差等。
4. 学龄前期发育: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表现是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此时期也是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
5.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表现为大脑结构的重构和功能的加强,包括思维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元形成与连接:婴儿出生时,大脑中已经拥有大量的神经元,但它们并未完全连接起来。
随着成长,神经元通过突触发育,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2. 建立感知能力:婴幼儿在前几年内逐渐建立起感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这些感知能力的建立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
3. 运动控制的发展:幼儿期是孩子运动控制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他们逐渐掌握头部抬起、翻身、坐立、爬行、走路等基本动作,需要神经系统的支持和成熟。
4. 认知能力的提升:学前期的孩子开始逐渐形成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涉及到大脑皮层各区域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
5. 语言和人际交往的发展:儿童在学前期开始学习语言和交流能力的发展,这需要神经系统中负责语言处理的区域的发育和成熟。
这些规律揭示了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一般趋势,但个体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
婴幼儿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于婴幼儿的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相对不成熟,但却承载着所有感知、认知和运动的功能。
在婴幼儿期,神经系统的健康与发育对于孩子的整体发展和学习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方法。
一、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是在孕期和出生后逐渐发育完善的。
孕期的前几周,胚胎的中枢神经系统开始形成。
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神经元的数量将急剧增加,并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
婴儿的大脑皮层开始发育,控制感觉、动作、语言和认知等高级功能的区域开始形成。
从出生到1岁,婴儿的神经系统经历了快速的突触形成和重塑过程。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承载着信息传递和学习记忆的功能。
随着婴儿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互动和经验积累,突触的数量和质量将得到增强和改善。
在这个关键时期,婴儿对于刺激和体验的敏感度较高,他们通过触摸、听觉、视觉和社交互动来建立神经连接,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
从1岁到3岁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脑回路将经历进一步的精细化和加强。
他们的感官和运动功能将进一步发展,开始有更高的认知和言语表达能力。
婴幼儿通过各种学习和探索的活动,如玩耍、观察、模仿和社交互动,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影响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1. 遗传因素: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受到基因的影响。
一些遗传疾病或变异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 外界刺激:婴幼儿与外界的刺激和体验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贫乏的刺激环境可能会妨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突触形成。
3. 营养:适当的营养摄取对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关键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4. 母婴互动:与母亲和其他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可以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母婴互动的同时也是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为婴幼儿提供适当的刺激和体验,如音乐、声音、图像、触摸、运动等。
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一、胚胎期神经系统的形成在胚胎期,神经系统是最早形成的器官之一。
胚胎约在第三周时,胚胎中胚层的外胚层与中胚层之间逐渐形成神经板。
随着神经板的发育,其边缘部分逐渐上翘,形成神经沟。
在第四周,神经沟闭合,形成神经管,这个管状结构最终将发展成中枢神经系统。
二、胚胎期神经元的产生和迁移在神经管内,神经元开始产生。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在胚胎期,神经元的产生主要发生在神经管内的神经上皮细胞层。
这些神经细胞经过一系列分裂和迁移过程,最终形成大脑和脊髓。
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产生和迁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确保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成。
三、胚胎期突触的形成和调节在胚胎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突触开始形成。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结构。
突触形成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轴突和树突会相互接触,并形成突触结构。
突触的形成和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信号分子和调节因子的参与。
这些信号分子和调节因子能够影响突触的形态和功能,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四、婴儿期神经元连接的精细化在婴儿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进一步精细化。
婴儿期神经元连接的精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外界刺激和经验的影响。
例如,婴儿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肌肉的协调和平衡,这就需要神经系统中相关神经元连接的精细化。
五、幼儿期神经功能的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继续进行。
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不断形成新的连接,已有连接不断加强。
这使得幼儿的神经功能得到提高,包括感知、认知、运动控制等方面。
幼儿期神经功能的提高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期认知和行为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六、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再塑造青少年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神经系统再塑造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神经系统中的连接和功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发育和神经元之间的重新组织。
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再塑造对于个体的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神经发育的七大发展阶段儿童神经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重点。
以下是儿童神经发育的七大发展阶段: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胎儿的神经发育是最早开始的。
在胎儿期,胎儿的大脑开始形成,神经元进行大量增殖和分化,形成初步的神经网络。
此时,胎儿开始具备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
2.0-3个月新生儿的大脑继续快速发育,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逐渐增多,大脑皮层的沟回逐渐形成。
此时,婴儿开始能够感知声音、光线和触觉等刺激,并开始出现无意识的微笑和哭泣等表情。
3.4-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大脑发育进一步加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更加复杂。
婴儿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如翻身、爬行等。
同时,婴儿的语言和理解能力也开始萌芽,可以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和词汇。
4.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互动。
他们的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走路和跑动。
此时,儿童的大脑开始具备更为复杂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和活动。
5.3-5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进入了高峰期,他们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他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和语言技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和书写。
同时,儿童的社交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与其他孩子和成人建立更为复杂的关系。
6.6-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逐渐成熟,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们可以掌握更为复杂的学科知识,如科学、历史等。
同时,儿童的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7.12岁及以上在青春期,大脑的发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青少年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更加成熟,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复杂的问题和关系。
此时,青少年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也逐渐提高,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情感波动和压力。
小儿神经科学知识点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育,涉及到大脑、脊髓、神经网络和神经细胞等方面。
而小儿神经科学则是专注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和相关疾病的分支学科。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儿神经科学的基本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儿童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婴幼儿神经发育婴幼儿期是人类神经系统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婴幼儿神经发育相关的知识点:1. 儿童大脑的发育过程:儿童大脑在出生后逐渐成熟,并通过神经突触的形成和重塑来建立与其他细胞的联系。
2. 神经发育期:儿童神经发育期在婴儿期和幼儿期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期内适当的刺激和良好的环境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3. 大脑皮层功能发育:婴儿的大脑皮层负责语言、认知和运动等功能的发展,了解其发育过程可帮助儿童神经科学专家进行早期干预和诊断。
二、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小儿神经科学中存在一系列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疾病,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1. 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和姿势的疾病,常引发肌肉僵硬和协调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2. 小儿癫痫:小儿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或小片区域抽搐等症状。
3. 儿童脊髓肌萎缩症:脊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导致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的运动能力。
三、小儿神经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小儿神经科学领域采用多种方法来诊断和治疗上述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观察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例如反射、肌力和肌肉协调等方面的表现,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神经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技术,可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疾病的症状和减轻不适。
4.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于一些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改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
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抬头2-3个月;
会笑2-3个月;
独坐6-7个月;
初语8-10个月;
独走12-15个月;
1月:全身无规律、不协调的动作,紧握拳,能号哭
音乐和铃声可使全身活动减少或哭声渐停止,有握持反射
2月:直立位及俯卧位能抬头
能发出和谐的喉音
能微笑,两眼能随移动的人或物而转动
3月:仰卧位时能转为侧位,
能用手摸东西
能伊呀发音
头部可随看到的物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
4月:扶住髋部时能坐,俯卧位时可用两手支撑抬起前半身,能握持玩具能出声发笑
试抓面前玩具,能玩自己的手,见食物表示喜悦,能较有意识的哭笑5月:扶其腋下能站直,可用两手各握一玩具
能喃喃地发出单调的音节
能伸手取物、辨别人声
6月:能短暂独坐,用手摇玩具
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能拿面前的玩具玩或握住自己的足玩
7月:会翻身,独坐较久,能将玩具从一手换到另一手
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自己握住饼干吃
8月:会爬、会坐起和躺下,会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
会重复大人所发的简单音节
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认识物件,两手会传递玩具
9月:试着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
能懂“再见”等较复杂语句
见熟人会伸出手来要人抱
10-11月:
能独站片刻,扶椅或推车走几步,能用手指拿东西
开始用单词
能模仿成人动作,会招手“再见”,抱奶瓶自食
12月:
可独走,或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棍上
能学叫物品名词如灯、碗,或指出自己的手、眼等或以“汪汪”“咪咪”代替狗、猫等
对人事物有喜爱、憎恶之分,穿衣合作用杯喝水,能勉强作潦草笔划15月:
走得很好,能蹲着玩,可正确地选方木块、会叠一块方木块
会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
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开始学自己吃饭,能学会正确地指出自己的身
体各部分
18月:
能爬台阶,拉着玩具车走,能倒退几步
会表示大小便、懂命令,会自己进食,会摹仿画横行线或园形,能堆叠方木块或塔形,喜看图、翻书
2岁:能跑,能双脚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匙吃饭
会说2-3个字的构成的句子
能完成简单动作如拾物品,表达喜、怒、恐等,摹仿画直线,白天可控制大小便
3岁:跑、跳稳,会骑三轮车,会一般的洗手、洗脸,穿脱衣服,能将纸张折叠很好
能背诵短歌谣,数几个数
认识图画上的东西,能识别男女,自称“我”表现自尊心,有同情心,怕羞,会摹仿画园圈,能用方木塔桥形
4岁:能爬梯子,会穿鞋,扣衣扣
能唱歌,认识三种颜色
能分辨颜色,数10个数,知道物品用途及性能,会摹仿四方形,穿脱衣服能自理
5岁:能单腿跳,快跑,会系鞋带
会用各种词类,开始识字
能数几十个数,可作简单加减,喜独立自主,形成性格
6-7岁:
会简单的劳动和手工,如扫地、擦桌子、剪纸、泥塑、结绳等
说话流利,句法正确,能讲故事,开始写字
能伸手取物、辨别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