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阶段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民族工业的萌芽阶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民族工业是指各个民族在工业领域的发展,是中国民族经济的一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创业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而且处于战乱的状态,许多先进的工业设备都被战争所破坏。
因此,国家需要对工业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建设。
在这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工业发展也同时开始了。
最初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各个民族群众的创业行为。
各个民族群众摆脱贫穷,希望能够通过创业实现财富的积累和生活的改善。
因此,从事工业生产成为了许多民族群众的首选。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学习和掌握了生产技术,开办了一些小型工厂和工作室,在民间开始了自己的生产活动。
这些创业者包括了汉族、蒙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勤劳节俭成为了这个阶段最鲜明的特点。
由于当时工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差,许多民族工业都处于小型化和手工化的阶段。
常见的民族工业产品有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玩具等。
这些产品虽然规模不大,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决了一部分民众的生活需要和创造了社会财富。
而且,它们的存在也为后来的民族工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政策扶持阶段1956年后,随着国家逐步走向稳定和工业发展的加快,民族工业进入了政策扶持阶段。
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针对民族工业的政策,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贷款扶持、设立专业学校、提供技术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阶段,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也开始逐渐扩大。
相比创业阶段,民族工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采用先进技术的产品不断出现。
尤其是缺少工业支持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对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新疆地区以棉纺织、皮革制品为主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56年开始,新疆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对民族工业的扶持政策,例如对皮革、棉纺织等行业提供贷款扶持、免费提供土地和厂房等。
豆芽的生长流程
一、萌芽
第一个阶段:豆芽萌芽时期。
豆子播种后的前两天,没有太大变化,慢慢地它的皮会裂开,体积增大,育苗盆或者其它器皿中的水会减少。
二、幼苗
第二个阶段:绿豆开始长出幼苗。
进入生长期。
一般情况下,第三天的时候,它的种皮就会裂开,并从缝隙里长出一个淡黄色的嫩芽,这个嫩芽就是它的根。
三、抽生
第三个阶段:绿豆芽的叶片开始进入抽生期。
第五天的时候,豆芽的根继续生长,并长出侧根,幼芽抽出,并慢慢长出幼叶。
四、长高
第四个阶段:豆芽进入长高期。
一般培养7~10天,即可摘取食用。
不过要注意卫生问题,以免豆芽感染病菌坏掉,造成损失。
学话萌芽阶段的婴儿语言的特征
学话萌芽阶段是婴儿前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发生在
9-12个月大时。
以下是该阶段婴儿语言的特征:
1.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9个月时,婴儿开始对语言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执行成人简单指令,并建立相应动作联系;二是一定的语音能和实体相联系,但缺少概括性。
2.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婴儿能通过语音、动作、表情的结合进行交流(情境性表达)。
约12个月时,孩子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语言发生的标志。
3.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因素:婴儿在此阶段能够辨别母语中的各种因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化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
总体来说,学话萌芽阶段婴儿的语言发展表现出逐步从听、说、理解等多方面逐渐向全面语言能力发展的趋势。
如需更多与儿童发展有关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2.2企业内部控制的演变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超越阶段。
‘(⑧《企业内部控制》,张颖郑洪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页)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公元前3600年以前至20世纪30年代,主要理论是内部牵制。
1912年,R.H.蒙可马利在其出版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内部牵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
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40一7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
195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CAP No.29SeopeoftheIndependentAuditorSReviewofInternalControl)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accounting)和内部管理控制(internaladministrativeeontrol)两类,这一分类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来。
第三个阶段为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转向具体内容的深化。
其标志是美国AIC以于1988年5月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在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
公告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下列三个要素组成:(1)控制环境(eontrolenvironment),(2)会计制度(aeeountingsystem),(3)控制程序(eontrolProeedure)。
第四个阶段为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工CPA)与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行官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I工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工MA)组成的发起组织委员会(theColnlnitteeof SponsoringOrganizati。
发展历程的成语
1.萌芽阶段:萌芽、发端、始祖、生根发芽、芝麻开花节节高。
2.发展阶段:壮大、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方兴未艾、如日中天。
3.崛起阶段:一跃而起、冠绝群雄、平地一声雷、扶摇直上、独
步天下。
4.辉煌阶段:锦绣前程、金碧辉煌、飞黄腾达、光彩熠熠、璀璨
夺目。
5.衰退阶段:日薄西山、黯然失色、风华正茂、四海沉浮、挽歌
落日。
拓展: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特有的历程,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各个阶段都需
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
在逆境中,
不放弃努力和奋斗的精神更为重要。
同时,在成功的云彩中,更应保
持谦逊和谨慎。
事物发展阶段划分
一、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是事物的起点,事物从无到有,从细小到开始运筹帷幄,各
种可能性正在等待被探索,这一阶段相当重要。
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或者
有人的建议、此时一个想法开始产生,确立大方向,开始尝试,验证如何
来发展,细化具体方案,试行和失败重新尝试,你怎样探索和实践,使想
法成型。
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事物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是由萌芽阶段得到有效发展的
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个体特性和环境变化,确定运作规划,实施,了解受众,建立市场体系,塑造形象,塑造品牌,实施营销,建立
渠道,积累经验,做出必要的改进,获取满意效果,扩大空间,探索发展
路径,融入新技术,把握发展本质,在完善中发展。
三、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事物走向完整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该把握机遇,
做到及时完善,真正实现把事物做到最好,让其实现最大价值,及时发现
问题的出现,及时根据把握客观规律,做到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预判未
来的发展,不断深入探索新技术、新环境,从而达到最大的效能,遵循市
场规律,不断改进,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特点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消费到淘汰的全过程,它包括了产品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以下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特点,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一、萌芽期萌芽期是一种新产品的开发,也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
在萌芽期,企业需要积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市场调研、潜在客户的需求,研发适合的新产品。
同时,企业还要制定有效的宣传方案,将新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了解度,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二、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上市后,初步获得市场反响,企业开始推广产品,产品销量开始攀升,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要积极开拓新市场,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并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要继续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产品获得扩大市场份额,产品销量逐渐达到最高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收入已达到最高,再也无法提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加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企业的经济增长。
同时,企业应该及时发现市场变化,把握住市场机会,重新调整产品线,开发新产品,以持续发展企业的产品。
四、衰退期衰退期是指产品销量开始下降,市场占有率逐渐减少,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逐渐减弱,企业经济效益开始下降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及时发现原有产品的问题,重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企业应该继续加强产品宣传,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企业要想取得优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并有效地管理产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近代历史中,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新闻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新闻兴起阶段以及新我国成立后的新闻蓬勃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闻萌芽阶段(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一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新型机构,如“上海申报”,但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窄,报刊发行数量有限。
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新闻机构受到政府的广泛监管,新闻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萌芽、传播范围有限、受政府监管。
二、新闻兴起阶段(民国时期)随着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报刊机构和新闻传媒,如《申报》、《新闻报》等,新闻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
与此新闻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新闻工作者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团体,新闻职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受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这一时期仍然受到一定的政治干预和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兴起、传播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受政治干预。
三、新闻蓬勃发展阶段(新我国成立后)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闻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与此新闻媒体开始逐渐摆脱政府的严格控制,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大程度的和报道空间,新闻业的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新闻科技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传播范围广泛、、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支持充足。
从这三个历史阶段来看,我国新闻事业从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到兴起阶段,最终走向蓬勃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萌芽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申农为首的科学家共同研究了机器模拟的相关问题,人工智能正式诞生;
2、第一发展期,上世纪60年代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发展黄金阶段,该阶段的人工智能主要以语言翻译、证明等研究为主;
3、瓶颈阶段,上世纪70年代经过科学家深入的研究,发现机器模仿人类思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难以用现有的理论成果构建模型;
4、第二发展期,已有人工智能研究成果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5、平稳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分布式主体,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植物生长周期解读植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到植物进入种子结实的整个过程。
它由不同的生长阶段组成,包括萌芽、生长、开花和结实等多个阶段。
本文将对植物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萌芽阶段在植物生长周期的萌芽阶段,种子通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激活并开始发芽。
萌芽是植物生长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脆弱的时期。
此时,种子将通过水分吸收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开始生长。
根系会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而茎则向上生长,将叶子推向地上。
二、生长阶段在植物生长周期的生长阶段,幼苗逐渐发育,根系加长并向周围扩展,茎和叶子也逐渐长大。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利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同时,叶子会通过气孔排出多余的水分,保持适宜的水分平衡。
在这个阶段,植物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需求较高,因此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非常重要。
三、开花阶段开花是植物生长周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阶段。
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它将开始开花。
开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通过雄蕊中的花粉和雌蕊中的花药进行传递。
花朵会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或风,帮助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从而受精。
然后,花朵会逐渐凋谢,而受精后的花朵会逐渐发展为果实。
四、结实阶段当受精后的花朵发展成果实时,植物生长周期进入了结实阶段。
果实是植物生理发育的最终产物,也是种子的容器。
果实的形状和颜色各异,有的可以被动物食用,进而种子随着动物的排泄传播到其他地方,有的则会通过风或者水传播。
结实阶段是植物的一个生长周期的终点,也是新一轮的繁殖开始的起点。
总结:植物的生长周期由萌芽、生长、开花和结实等多个阶段组成。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点。
合理的环境和适宜的养分供给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通过对植物生长周期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为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际种植中,合理利用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植物健康生长,并获得丰收的果实。
花朵生长的几个阶段
花朵生长的几个阶段
花朵的生长通常有四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开花、结果和凋谢阶段。
一、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是指花朵开始生长的过程。
此阶段,花芽从花瓣外面的叶腋突出几毫米,形成花蕾;在此之后,花瓣会开始发育,变得更加肥大;最后,萌芽会顺次发出花蕊,变成花序,并开始发出花草的香味。
二、开花阶段
开花阶段是指花蕊的发育和变形,并且花瓣即将拉开,暴露出花蕊的过程。
在这个时候,花朵会发出各种颜色,其表面也会发出一阵光泽。
此时,花朵完成了它的初始发育,准备迎接花蕊发育的阶段。
三、结果阶段
结果阶段是指花朵完成发育,开始分泌花粉、产生子实的过程。
此阶段,花朵会发出芳香,吸引昆虫和蜜蜂,帮助花朵繁殖,进入下一阶段。
四、凋谢阶段
凋谢阶段是指花朵从繁殖完成到衰败,并逐渐凋谢的过程。
此时,花瓣褪色,变得枯黄,并逐渐掉落。
花蕊和花草也会缩小,变得枯槁,最后掉落,进入植物的新生命周期。
- 1 -。
教育学萌芽阶段在教师资格笔试中,教育学萌芽阶段这部分的知识点考查的时候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以单选题为主。
考查的角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另一方面是考查人物、古语和著作的匹配关系。
这两个考查角度都不难,所以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多注重识记。
一、萌芽阶段的特点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
也就是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还没有人提出教育学独立的概念,教育学夹杂在其他学科中没有区分出来。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第二,教育学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第三,教育学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以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为主。
在这里,很多考生会比较困惑,为什么萌芽阶段的教育著作是论文的形式?这里的论文,和现在大学生写的毕业论文不一样,这里的论文是论说文的意思。
由于这个时期还没有科学的理论分析,所以多数都是以这些人说过的原话记载下来的,《论语》就是这样典型的论文。
二、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1.中国(1)《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学记》中经常考查的古语:教学相长(zhǎng]):“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
现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藏息相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
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
政治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萌芽和形成阶段旧版讲义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分四个阶段:萌芽(1921-1927)、形成(1927-1935)、成熟(1935-1945)、继续发展(1945-1976);新版讲义分三个阶段:形成(1921-1935)、成熟和继续发展。
首先介绍下萌芽和形成阶段的时间、标志和代表作。
萌芽阶段:党的创立和国名革命1921年召开中共一大,立党;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23年联合国民党搞合作;1924年国名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主要任务是北伐,政治基础是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和三民主义(名族、民权、民生)。
1926年北伐战争打败了孙传芳、吴佩孚,打退了张作霖,但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独秀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紧接着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到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就破裂了,所以1924-1927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1925年在《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到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标志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形成阶段:土地革命前中期大革命失败后,人意识到独立领导军队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紧接着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毛泽东提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年相继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照搬苏联模式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走不通,所以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所以开始了土改,即1927-1937是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也是十年内战时期,在五次围剿中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开始战略转移即长征,期间在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是我党成立以来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标志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把教育学从俗物观变成科学观,从传统形式变成系统化形式,它赋予了教育学研究新的动力,开拓了教育学研究的新视野。
首先,在这一时期,教育学从俗物观变成了科学观。
具体来说,教育学开始从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现实等因素来分析和研究教育现象。
同时,萌芽阶段的教育学鼓励和鼓励学者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思想,形成科学的教育
理论体系。
有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就为教育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
其次,在这一时期,教育学从传统形式变成系统化形式。
从90年代开始,随着教育学学
科的发展,教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系统化时期,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化和解构式的研究理论,如范式理论、结构化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创新理论、文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研究人员
提供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教育问题的方法。
最后,在萌芽阶段,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例如,定量研究、实验课程、混合学习、灵活课程等教育实践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它们为
教育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总之,教育学萌芽阶段是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为教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使教育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工作总结萌芽阶段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阶段的成长和发展。
而在工作总结中,也会有
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那就是“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是指在工作中初步形成一些想法和方向,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和确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首先,工作总结萌芽阶段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
我们可以
回顾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自己工作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工作总结萌芽阶段也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初步的规划和设想。
我
们可以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初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这个阶段的规划可能还不够成熟和具体,但是可以为未来的工作发展提供一个初步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工作总结萌芽阶段也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
我
们可以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方法是否合适和有效,是否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
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工作总结萌芽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为我们的工作发展提供了
一个良好的起点。
通过对自己工作的回顾和分析,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设想,以及对工作态度和方法的反思和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实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萌芽阶段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
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
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这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