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组织适应损伤与修复
- 格式:pptx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93
栓。
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栓塞embolus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栓子embolus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成为栓子,引起的血管栓塞称为血栓栓塞。
空气栓塞air embolism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空气栓塞。
脂肪栓塞fat embolism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embolism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造成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
梗死infaction由于血管腔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引起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一般由动脉阻塞引起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发生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梗死灶贫血、苍白,故称为贫血性梗死。
也称白色梗死(white infarct)。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infarct 发生于有双重血液供应或侧支循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梗死,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呈暗红色,故称为出血性梗死。
也称红色梗死(red jinfarct)。
第四章炎症中文名英文名释义炎症inflammation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mediator炎症介质指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渗出trans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的过程叫渗出。
机制: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液exudate炎症时渗出到血管外的液体叫渗出液。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 1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 2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 3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 4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 5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 6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7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8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9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0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1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2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3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4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5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6 教师:李薄冰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科目:病理学根底授课顺序:17 教师:李薄冰。
病理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坏死:局部活组织细胞的死亡,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引起炎症反应。
2、槟榔肝: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肝体积增大,被摸紧张,切面呈红(淤血)黄(肝脂肪变性)相间的花纹,似槟榔样,故称槟榔肝。
3、炎症: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4、肿瘤: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呈现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新生物,成块状肿瘤。
5、肝硬化: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反复发生,使肝体积缩小,变硬,形成肝硬化。
6、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7、假性小叶:肝硬化时光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干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8、坏疽: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
9、癌: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10、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是局部组织或器官的汉学量增多。
11、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发生部分凝固或血液内有形成析出。
12、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
13、脂肪变性:实质细胞浆内出现脂滴,其量超过正常范围或原不含脂滴的细胞浆内出现了脂滴,成为脂肪变性。
二、简答题:1、何为肉芽组织?有何作用?答:新生的幼稚结缔组织,外观鲜红色、柔软湿润、均匀颗粒状、似肉芽故称为肉芽组织。
(1)抗感染、去异物、保护创面。
(2)机化坏死组织及凝块。
(3)连接伤口、填补缺损。
2、贫血性梗死的病变特点?答:(1)对发生在组织致密的器官,心、脾、肾、脑。
(2)侧支循环不丰富,当某条件动脉缺血梗死即可发生。
(3)脾、肾梗死灶呈锥形,心脏梗死灶呈地图形。
(4)心、脾、肾梗死灶为凝固性坏死,脑梗死为液化性坏死。
(5)病理特点:梗死发生后,先有核浓缩、核裂解、核溶解。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临床医学专业考试大纲主编:执行主编: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二○一五年四月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临床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双向细目表基础医学系(部)2014年11月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方式、时间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2、考试时间:100分钟3、试卷总分:100分4、题型分值:单项选择题6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15分,问答题15分。
5、知识层次比例要求:掌握占75%,熟悉占20%,了解占5%。
教材:全国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徐云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月5第1版。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考试内容及要求绪论掌握:病理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熟悉:病理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了解:肥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及发展简史。
第一篇病理学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掌握:萎缩、化生、再生、肉芽组织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细胞坏死的形态学标志、基本类型及其病变特点,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熟悉:萎缩的类型,变性、坏死的概念,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创伤愈合类型及其特点。
了解:肥大、增生、瘢痕组织的概念,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原因;化生的类型及意义;再生的类型、再生过程;瘢痕组织的形态、作用及影响;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淤血的病变特点,血栓形成的条件,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熟悉:淤血的原因、影响和结局,肺淤血和肝淤血的病变特点,血栓的类型,栓子的运行途径、血栓栓塞及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充血、出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和结局,血栓形成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其他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原因及其对机体影响。
第三章炎症掌握:炎症、变质、脓肿、蜂窝组织炎的概念,各类炎细胞的临床意义,变质性炎症、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肉芽肿性炎的病变特点。
2015考研西医综合 -病理学 -徐琦老师重、难点提示补充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历年考试重点为:细胞适应中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细胞可逆性损伤中玻璃样变、脂肪变、病理性钙化;坏死类型、病理变化,需全面掌握重;掌握:细胞适应中肥大、增生、萎缩及其他可逆性损伤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及相关举例和凋亡的概念,间断有试题出现;了解: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历年考试重点: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需全面掌握; 了解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历年考试重点:淤血病理变化和重要器官(肺、肝淤血后果;血栓形成的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梗死的类型及病理特点掌握: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的概念、病因、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血栓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第四章、炎症历年考试重点: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症经过;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炎性肉芽肿概念及病变特点了解: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 (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 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和炎症的结局;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第五章、肿瘤本章为考试重点章节,每个知识点均有试题出现。
历年考试重点: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肿瘤的病因学;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常见肿瘤(癌的特点其他内容间断有考题出现, 无规律性, 需掌握: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 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历年考试重点:风湿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尤其心脏的病理变化;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良恶性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了解: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名解0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并避免细胞和组织损伤,表现形式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0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03.肥大: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组织和器官的肥大常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也可伴有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
04.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器官或组织的体积增大。
05.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
06.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越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形态学变化。
07.变性: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和(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度积聚的现象。
08.细胞水肿:是指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致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形态学改变,也是较轻的一种变性,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
09.混浊肿胀:细胞水肿肉眼观,受累脏器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并失去光泽,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称混浊肿胀。
10.气球样变:重度细胞水肿时,因胞质中过多的液体充斥而致细胞极度肿胀,称为气球样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
11.水变性/空泡变性:细胞水肿光镜下,损伤细胞体积变大,胞质疏松可见细小空泡,又称水变性或空泡变性。
12.脂肪变:是指实质细胞内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的异常蓄积,多发生于肝,也可见于心肌、骨骼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13.虎斑心: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受累心肌呈现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性的暗红色正常心肌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条纹,称为”虎斑心”。
14.玻璃样变:又称透明样变,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蛋白质的积聚,HE染色中玻璃样变的物质出现呈均质红染、半透明的小滴、颗粒或条索状变化,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病理学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思考摘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迫切要求。
本文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实施流程及病理学各章节“课程思政”融入点。
“课程思政”作为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培养精专业、有温度、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医学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病理学;教学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通过对疾病状态下病变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研究,阐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转归和结局,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1]。
传统教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思政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
”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任,我们尝试将思政教育理念有机融入病理学教学中,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3,4]。
现整理教改心得以供参考交流和批评指正。
1. “课程思政”的内涵所谓“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5]。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明善恶,还要有理想、有担当、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讲,世界观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与意识及其及其辩证关系,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的观点论等[6])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7]);政治观教育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人生观教育包括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成长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法治观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遵纪守法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家庭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第01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疼,而且在心理、精神、以及社会交往上处于完美状态。
2.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四、问答题1.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患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2.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完全恢复健康、不完全恢复健康和死亡三种情况第0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减小、数目减少,导致该器官或组织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3.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4.增生:组织和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
5.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器官的死亡称为坏死。
6.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使某些物质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异常集聚或出现异常物质,称为变性。
四、问答题1.坏死的结局有哪些?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钙化2.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肉眼与镜下特点及其功能肉芽组织指旺盛增生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肉眼:鲜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柔软,湿润镜下: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构成;3.简述一、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见于无菌性的手术创口:伤口小、边缘整齐、对合严密、面部和颈部手术都应为此类愈合。
二期愈合见于创伤缺损大、伤口边缘不整齐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愈合时间长,愈合后留下的瘢痕多。
第04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充血:因为动脉血流入过多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动脉性充血。
2.淤血:因为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静脉性充血。
简称为淤血。
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或有形成分发生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修复(repair)2.再生(regeneration)3.完全再生(complete regener’ation)4.不稳定细胞(1abile cell)5.稳定细胞(stable eell)6.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7.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8.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9.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10.疤痕组织(scar tissue)11.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12.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13.疤痕疙瘩(keloid)二、填空题14.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进行()的过程,称为修复。
15.根据各种组织再生能力强弱,将各种组织的细胞分为:()细胞、()细胞和()细胞。
16.毛细血管以()方式再生,由毛细血管的()细胞的分裂和增生形成。
17.肉芽组织是由()及()和()组成;肉眼观为:(),(),(),形似()。
18.肉芽组织的作用有:()、()和()。
19.肉芽组织逐渐改建成熟而形成()称为瘢痕。
20.由于瘢痕组织的收缩,在关节附近能致关节运动(),在胃、肠等腔、室器官引起()。
21.创伤愈合是包括了:()的再生,()增生,()形成,等过程的协同作用。
22.皮肤创伤愈合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3.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愈合(),老年人的组织再生能力()、愈合()。
24.创伤愈合过程中维生素C缺乏时()难以形成,从而影响()的形成。
三、选择题A型题25.下列哪项属病理性再生?A.血细胞的更新B.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更新C.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D.皮肤损伤后由周围的被覆上皮增生修复E.以上均不是26.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B.肝细胞C.心肌细胞D.唾液腺E.神经细胞27.不稳定细胞是指:A.损伤后不容易完全再生的细胞B.损伤后可以完全再生的细胞C.损伤后不能再生的细胞D.不容易受损伤的细胞E.修复后细胞有化生28.下列哪种细胞是稳定细胞?A.皮肤表皮细胞B.移行上皮细胞C.造血细胞D.肝细胞E.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29.关于稳定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生理状态下,这类细胞增生现象不明显B.这类细胞受损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C.这类细胞一旦受损后就不能再生D.汗腺腺上皮细胞属这类E.生理状态下,这类细胞处于G0期30.关于永久性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易受损的细胞B.损伤后不能再生,成为永久性缺损的细胞C.损伤后能完全再生的细胞D.不断衰亡、更新的细胞E.修复后细胞无化生31.再生能力最弱的细胞是:A.肝细胞B.汗腺细胞C.骨细胞D.内分泌细胞E.心肌细胞32.下列哪种损伤不能发生完全再生?A.骨折B.肝细胞坏死但网状支架未塌陷C.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D.腺体仅有腺上皮受损E.腺体及基膜都受损33.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比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外周神经B.脂肪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C.骨组织>平滑肌组织>神经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组织E.软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34.毛细血管再生的最初改变是:A.内皮细胞游走B.内皮细胞穿出血管壁C.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幼芽D.内皮细胞分泌Ⅳ型胶原E.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出现毛细血管腔35.肉芽组织与下列哪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无关?A.血肿B.血栓C.静脉石D.胃溃疡E.肾脓肿36.软骨再生时起始于:A.软骨膜的增生B.软骨母细胞C.软骨细胞D.软骨基质E.软骨陷窝的形成37.新生的毛细血管的外膜细胞来源于:A.血管内皮细胞B.血管周细胞C.成纤维细胞D.纤维细胞E.未分化间叶细胞38.下列哪种因素与细胞再生增生无关?A.细胞因子B.生长因子C.肿瘤坏死因子D.细胞接触抑制E.细胞外基质39.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最初是从肿瘤组织中分离提纯的B.对肿瘤血管的形成有促进作用C.能促进创伤愈合时血管的增生D.血管内皮细胞上有其受体.E.对成纤维细胞的促进作用是直接的40.肉眼观察肉芽组织呈颗粒状是因为:A.大量炎细胞灶性聚集B.新生的毛细血管灶性聚集C.表面的毛细血管网呈袢状弯曲D.感染、炎性水肿引起,E.成纤维细胞灶性聚集41.在肉芽组织内具有收缩功能,又能产生基质和胶原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肌成纤维细胞E.中性粒细胞42.肉芽组织内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的细胞是: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纤维细胞E.中性粒细胞43.肉芽组织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A.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炎细胞D.细胞外基质E.肌成纤维细胞44.关于肉芽组织的结局,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填补缺损的过程B.纤维化的过程C.抗感染的过程D.产生细胞外基质的过程E.分泌大量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增生的过程45.关于疤痕组织特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由大量胶原纤维束组成B.纤维束常发生玻璃样变C.组织内血管稀少D.纤维细胞稀少E.纤维细胞增多46.疤痕组织逐渐缩小、软化的主要原因是:A.胶原酶的作用B.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C.水分被吸收D.毛细血管逐渐减少E.机体抵抗力增强47.疤痕疙瘩的形成可能与下列何种细胞有关?A.巨噬细胞B.成纤维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肥大细胞48.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中能调控细胞生长的是:A.表皮生长因子B.转化生长因子C.胶原蛋白D.生长抑素E.肿瘤坏死因子49.创伤愈合过程中2~3日后伤口收缩的主要原因是:A.纤维细胞的作用B.水分的吸收C.胶原纤维的作用D.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E.胶原纤维玻璃样变50.手术切口一般5~7日拆线是因为:A.伤口内肉芽组织已长满B.伤口两侧出现胶原纤维连接,C.伤口内肌成纤维细胞大量形成D.伤口内成纤维细胞增生达高峰E.炎症基本消失51.在一期愈合时,疤痕抗拉力强度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A.5~7天B.30天C.60天D.90天E.180天52.维生素C缺乏时,伤口愈合延缓主要是因为:A.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B.原胶原蛋白难以形成C.胶原纤维不能交联D.因感染,炎症反应加重E.氧化酶不能活化53.维生素C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催化下列哪种酶的作用?A.氧化酶B.羟化酶C.交联酶D.溶解酶E.合成酶54.微量元素锌能促进伤口的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A.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B.促进胶原蛋白交联C.是细胞内一些氧化酶的成分有关D.促进前胶原分子合成E.促进胶原纤维合成55.瘢痕疙瘩的形成可能是:A.全身营养不良B.年龄较大C.身体体质有关D.局部感染较重E.缺乏维生素C56.关于创伤性神经瘤的形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神经纤维细胞增生B.神经纤维断裂变性C.神经鞘细胞增生形成带状的合体细胞D.再生轴突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E.神经鞘细胞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57.麻风引起的溃疡不易愈合主要是因为:A.局部血液循环不良B.局部神经性营养不良C.局部形成不健康的肉芽组织D.局部缺损较大E.局部有感染58.电离辐射对创伤愈合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能破坏细胞B.损伤小血管C.抑制组织再生D.抑制瘢痕疙瘩形成E.促进瘢痕疙瘩形成59.胶原纤维的形成需要下列那种维生素?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E.维生素E60.疤痕修复可见于下列哪种病变?A.十二指肠溃疡B.胃粘膜糜烂C.肝细胞点状坏死D.子宫颈糜烂E.急性细菌性痢疾61.关于胶原纤维的形成,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由胶原纤维分裂增生形成的B.由成纤维细胞固缩后形成的C.在成纤维细胞内合成胶原纤维,分泌到细胞外集合而成D.在成纤维细胞内合成前胶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交联而成E.由纤维细胞融合而成62.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因素中,下列哪项除外?A.感染与异物B.局部血液循环C.神经支配D.电离辐射E.年轻人B型题(63~65)A.单纯性外伤性骨折愈合属于B.瘢痕组织的形成属于C.鳞状上皮化生D.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与修复E.肠上皮化生63.生理性再生64.完全再生65.纤维性修复(66~68)A.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B.富有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D.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E.出现炎症反应66.肉芽组织的特点67.瘢痕组织的特点68.创伤愈合过程中伤口的早期变化是:(69~70)A.组织缺损少,有感染B.组织缺损少,无感染C.组织缺损大,有感染D.组织缺损大,无感染E.创口整齐,有感染69.可形成一期愈合70.可形成二期愈合(71~75)A.不稳定细胞B.稳定细胞C.未分化细胞D.永久性细胞E.内分泌细胞71.间皮细胞属于72.神经节细胞属于73.表皮细胞属于74.平滑肌细胞属于75.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X型题76.属于不稳定细胞的有:A.间皮细胞B.表皮细胞C.淋巴造血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E.肠粘膜上皮细胞77.生理状态下细胞增生周期是由下列哪些组成?A.G0期B.G1期(DNA合成前期) C.S期(DNA合成期) D.G2期(分裂前期) E.M期(分裂期)78.下列哪些是不稳定细胞的特点?A.不断增殖的细胞,以替代衰亡或破坏的细胞B.损伤后容易再生的细胞C.再生能力弱的细胞D.再生能力强的细胞E.常见于消化道粘膜被覆上皮细胞79.就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弱B.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强,c.幼稚组织比高分化组织再生能力弱/D.幼稚组织比高分化组织再生能力强E.平时易受损组织再生能力强80.下列哪些属于稳定细胞?A.鳞状上皮细胞B.肝细胞C.粘膜柱状上皮细胞D.汗腺上皮细胞E.骨细胞81.稳定细胞是指:A.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生现象明显B.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生现象不明显C.受损伤刺激时,这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D.受损伤刺激时,这类细胞没有再生能力E.神经节细胞属于这类细胞82.在纤维组织再生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来源是:A.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转化而来B.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转变而来C.血管内皮细胞转化而来D.结缔组织的化生而来E.纤维组织化生而来83.下列哪些是成纤维细胞的特点?A.细胞体积大,胞浆略呈嗜碱性B.胞核大、染色淡C.细胞成熟后可演变为纤维细胞D.可以分泌前胶原蛋白E.电镜下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84.参与新生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基板形成的成分有:A.层粘连蛋白B.纤维连接蛋白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基质85.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哪些物质组成毛细血管基底膜的网板?A.层粘连蛋白B.纤维连接蛋白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基质86.下列哪些是与再生有关的生长因子?A.EGF B.FGF C.TNF D.VEGF E.PDGF 87.组成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有:A.纤维连接蛋白B.层粘连蛋白C.蛋白多糖D.胶原蛋白E.纤维细胞88.肉芽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能分泌哪些生长因子?A.PDGF B.FGF C.TGF-βD.IL-1 E.TNF 89.光镜下,肉芽组织内可见:A.大量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90.肉芽组织的主要功能有:A.抗感染B.保护创面C.填平创口D.机化坏死组织E.包裹坏死组织91.下列哪些是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A.鲜红色B.颗粒状C.表面湿润D.表面污浊E.灰白色、高出皮肤92.肉芽组织逐渐成熟的主要形态标志是:A.间质内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B.炎细胞逐渐增多C.毛细血管部分改建成为小动脉、小静脉D.胶原纤维越来越多E.成纤维细胞逐渐演变为肌成纤维细胞93.关于疤痕组织收缩的机制可能是由于:A.纤维细胞增多B.纤维细胞消失C.疤痕内水分丧失D.含大量肌成纤维细胞E.炎细胞消失94.疤痕疙瘩形成的机制可能是:A.肌成纤维细胞增多有关B.毛细血管通透性大有关C.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关D.肥大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关E.患者体质有关95.在再生过程中能使细胞停止生长的因素是:A.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工C.细胞接触抑制D.纤维连接蛋白E.层粘连蛋白96.下列哪些是二期愈合特点?A.伤口大B.坏死组织多C.形成的疤痕大D.愈合快E.对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影响小97.下列哪些是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因素?A.局部血液循环B.神经支配C.年龄D.缺乏维生素C E.感染与异物98.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有:A.血肿形成B.纤维性骨痂形成C.软骨性骨痂形成D.骨性骨痂形成E.骨痂改建或再塑99.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A.全身营养状况B.年龄C.及时正确的复位D.骨折断端牢靠固定E.早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保持局部血液供应四、问答题100.叙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包括肉眼与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