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脑MR 血流灌注的图像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729.85 KB
- 文档页数:5
MR灌注加权成像(PWI)MR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主要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灌注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
该项技术在脑部应用最早、最成熟,主要反映脑组织中血流动力学信息。
主要参数有1、脑血容量(CBV):根据时间-密度曲线下方封闭的面积计算得出2、脑血流量(CBF):脑血流量值越小,意味着脑组织的血流量越低3、平均通过时间(MTT):开始注射对比剂到时间-密度曲线下降至最高强化值一半时的时间,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
4、峰值时间(TTP):在TDC上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P值越大,意味着最大对比剂团峰值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分类根据成像原理,PWI技术主要分为对比剂首过法和动脉自旋标记法,前者需要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后者以动脉血中的质子作为内源性对比剂,无须注射外源性对比剂。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无需引入外源性对比剂,是一种利用血液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的磁共振PWI方法。
采用超快速扫描,观察器官或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观察更早期的缺血病变或显示器官的血流通过状况、局部血流量的变化。
它是将流动的血液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磁性示踪剂,利用MR信号对质子的自旋运动的自然敏感性,把流动的血液作为标记物进行灌注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
对比剂的使用1、常用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顺磁性对比剂。
一般采用单倍剂量(0.1mmol/kg)或双倍剂量。
2、对比剂第一次通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外极少,血管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影响小,故能反应组织的血液灌注情况为使对比剂早期居于血管内而不进入组织,即保证没有对比剂的再循环和漏出,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为3~4ml/s。
若团注速度过慢,则信号下降程度降低,易导致参数计算错误。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神经科疾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概念:MRI 灌注成像是指利用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显示组织微血管的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提供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目前,常用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有三种方法:①动态磁敏感加权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MRI);②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CE-MRI);③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MRI)。
前两者需要静脉团注射对比剂(如 Gd-DTPA),后者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
现将三者的核心要点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对比总结:不同灌注图像识别临床上DCE 灌注在神经系统不常用,介绍ASL灌注与DSC灌注。
01.明确灌注成像是否注射造影剂,如果未注射造影剂,可能是ASL灌注成像;反之是另外两种灌注成像。
02.可以根据图像上的参数进行判断,如果仅有一个参数(CBF),可能是ASL灌注成像;有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是DSC灌注成像。
图 1. 仅有 1 个参数 CBF(左上角),可以判断为 ASL 灌注成像图 2. 图中 CBF、CBV、MTT及TTP 参数(左上角),可判断为 DSC灌注成像灌注图像判断:1)以图2 中DSC 灌注为例,图像灌注的高低可以通过伪彩图的彩阶进行评估,可与对侧正常的脑组织进行比较,判断灌注的高低。
对于 CBF 和CBV,颜色越接近图像左侧色阶的上方,灌注越高(越红),反之灌注越低(越蓝);而对于 MTT 和TTP 来讲,颜色越接近色阶的上方,代表MTT 和TTP 延长,反之正常或缩短;2)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04. 不同灌注参数代表的意义如下:脑血流量(CBF):代表每100 g 脑组织内每分钟的血流毫升数(单位:mL/100 g/min);脑血容量(CBV):每100 g 脑组织内含血容量的多少(单位:mL/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单位:s);达峰时间(TTP):从造影剂到达成像脑区的主要动脉时开始,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单位:s);Tmax:指造影剂可以到达所有组织的时间,代表脑组织储存血液功能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是反应组织灌注改变和脑组织梗死的敏感指标。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MR成像(ASL-MRI)摘要: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可以用来评价组织的生理活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的灌注成像质量好、安全性高。
利用MR可以使用外源性示踪剂进行MR灌注成像,也可以应用内源性示踪剂进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ASL技术进行灌注成像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最新前沿及应用(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新技术、新应用等)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灌注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背景灌注(Perfusion)是指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与组织进行氧、养分及代谢物交换,维持组织器官的活性和功能的过程。
灌注过程中,携带含氧血红蛋白的动脉血给细胞供氧并带走代谢产生的CO2,形成带有脱氧血红蛋白的静脉血。
灌注成像可以很好地评价组织生理活动。
在ASL成像中,灌注一般指的是血流量(Blood flow)。
血流的定量测量基于物质守恒的费克定律(Fick principle),通过测量组织中示踪剂的浓度,假设已知部分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λ 和动脉中示踪剂的浓度,可以计算得到血流量 f(mL/(100g组织·min))。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都可以定位放射性核素的发源地,从而对血流量进行测量。
其中,PET背景噪声较低,是目前最准确的灌注测量技术。
这两种技术采用连续注入半衰期较短示踪剂,示踪剂随血流在组织内分布和聚集,根据示踪剂局部积累和衰减情况及进行定量评价;而ASL MRI 则利用标记过的水作为示踪剂,通过标记水和组织进行交换来定量灌注,T1 弛豫提供一个可测量的衰减率。
ASL MRI 技术因其不需要外源性示踪剂,无辐射而在灌注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展历史1992年,Detre等人用连续的RF脉冲链来标记颈部动脉(CASL),成功地得到了大鼠脑部灌注图像。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复习整理核医学使用的射线包括α、β-、β+和γ四种,而放射科使用的射线为X射线。
在核医学基础中,核素是指具有特定的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且其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测的一类原子。
同质异能素是指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核子数,但核能态不同的核素。
放射性核素是指不稳定核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各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并转变成新的原子核的过程。
β衰变是指由于核内中子数过多,中子和质子数不平衡,由中子转化为质子的同时,核内放射出β射线的过程,核素的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增加1.β+衰变是指由于核内质子数过多,质子和中子数目不平衡,由质子转化为中子的同时,核内放射出β射线的过程,核素的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γ衰变是指激发态的原子核以放出γ射线(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而跃迁到较低能量级的过程,也称γ跃迁。
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时间为“秒”,其单位为贝可(Bq),1Bq表示放射性核素在一秒内发生一次核衰变,即1Bq=1/s。
物理半衰期是指在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活度降至其原有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简称半衰期(T1/2)。
有效半衰期是指某生物系统中某单一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由物理衰变与生物代谢共同作用而使放射性活度减少至原有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c)。
电离是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同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原子失去轨道电子而形成自由电子(负离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湮灭辐射是指β入射粒子与物质作用,其动能丧失殆尽时与自由电子结合,转化为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两个光子,这种辐射为湮灭辐射。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将全部能量转移给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得电子脱离原子成为高速运行的光电子。
这一过程在核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放射性探测是用探测仪器将射线能量转换成可纪录和定量的电能、光能等,测定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能量、分布的过程。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影响张海香;陈立勇【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倾向的40例随机分成两组,药物组及rTMS治疗组各20例.采用IAT测验、自杀态度问卷、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及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的测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评定自杀态度总分(SA)、IAT效应值(D)、抑郁分值和一周自杀倾向得分,以及外显与内隐态度的影响,评估rTMS治疗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D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抑郁分及自杀倾向比较差异显著(P<0.05);rTMS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在治疗前后SA及自杀倾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值与抑郁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伴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在药物持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减少负面思想活动、自杀倾向及自杀态度明显改善.【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06)007【总页数】4页(P22-24,33)【关键词】抑郁症;自杀态度;重复经颅磁刺激【作者】张海香;陈立勇【作者单位】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精神科,广东广州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精神科,广东广州5104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抑郁症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是导致自杀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生自杀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33.4倍[1]。
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等所持有的一种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11%,在自杀人群中有50%~70%的抑郁症患者,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与安全。
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有过自杀行为的人占25%,而15%的人最终死于自杀,所以,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3]。
24·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8月 第20卷 第08期 总第154期【第一作者】蒲 涛,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核医学影像诊断及核素治疗。
E-mail:*****************【通讯作者】蒲 涛SPECT/CT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AUG. 2022, Vol.20, No.08 Total No.154偶患者。
健康志愿者的纳入标准:无神经系统障碍、药物滥用史和智力迟钝;所有参与者均为右手。
排除标准:同抑郁症患者排除标准。
观察组:男31例,女3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87±5.22)岁。
对照组:男28例,女42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0.23±5.18)岁。
1.2 研究方法1.2.1 采用HAMD和HAMA[5]评估 由3位有经验的心身医学科门诊医师进行评估,HAMA分>29、22~29、14~21及<7分为严重、中度、轻度及无焦虑;HAMD分>24、18~24、7~17及<7分为严重、中度、轻度及无抑郁。
1.2.2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 使用GE Discovery NM/CT 670型双探头SPECT/CT进行扫描。
患者静脉注射99mTc-ECD 740 MBq (20 mCi) ,并在注射后5min内开始安静休息,休息的同时用眼罩蒙住双眼,耳塞堵住双耳,20min后开始局部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指导患者采仰卧位,将头部固定,设置矩阵为128×128,放大倍数ZOOM=1.5,将探头旋转360°,每3°采集1帧,每帧采集时间为20s,且计数2K/s,共采集120帧。
图像处理及数据获得: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送至计算机进行衰减校正后进行图像重建,由拥有8年以上核医学科工作经验的医师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并将视觉分析结果汇总,同时经层面叠加,将各脑区左右对称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圈定,后对其和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进行计算T/NT值,并通过Q.Metris(GE公司提供)后处理软件计算感兴趣区域SUV值及rCBF值,定量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