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概论(蒋宇静,公彬,王刚 编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5.80 KB
- 文档页数:1
天然气水合物结构图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因而其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未来资源。
据了解,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据测算,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中国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
“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
目前,全世界拥有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或50年后逐渐枯竭。
而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可燃冰主要储存于海底或寒冷地区的永久冻土带,比较难以寻找和勘探。
新研制的这套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可以实地即时测出海底土壤、岩石中各种超微量甲烷、乙烷、丙烷及氢气的精确含量,由此判断出可燃冰资源存在与否和资源量等各种指标。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底沉降预测公彬;蒋宇静;王刚;黄娜【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4)005【摘要】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 D,模拟了温度-应力-流体三相耦合条件下不同开采方法时海底的沉降,比较了延长加热时间和提高开采温度时海底沉降范围.分析得出,距离开采井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是开采引起沉降的主要区域,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天然气水合物层强度降低的影响很小,导致天然气水合物层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与生产有关的排水所致;同时,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延长加热时间对沉降的影响比提高开采温度产生的影响明显,即延长加热时间的影响范围要比提高开采温度时的影响范围大.【总页数】8页(P61-68)【作者】公彬;蒋宇静;王刚;黄娜【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590;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5【相关文献】1.海底高频地震仪观测系统优化设计及其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J], 沙志彬;郑涛;张光学;刘学伟;伍忠良;梁金强;苏丕波;王静丽2.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事件及其与海底滑塌的关系 [J], 黄怡;王淑红;颜文;程俊3.南海西沙西南海底麻坑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孔隙水地球化学证据 [J], 陈琳莹;罗敏4.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时海底地层沉降行为的研究 [J], 杨阳5.海底高频地震仪在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探测中的应用 [J], 张光学;徐华宁;刘学伟;张明;伍忠良;梁金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