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诊疗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6
摘要: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甲状腺组织慢性炎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指导。
一、生活方式调整1. 饮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应避免食用含有碘元素的食物,如海产品、碘盐等。
此外,应保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蛋类、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 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精神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二、药物治疗1. 抗甲状腺药物:对于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MMI)或丙硫氧嘧啶(PTU)。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2. 抗炎药物:对于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三、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 替代治疗:对于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常用的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L-thyroxine)和甲状腺素(T4)。
2. 替代剂量:患者需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度和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剂量。
四、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甲状腺肿大明显,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3)甲状腺结节伴有恶变风险。
2. 手术方法: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五、预后及随访1. 预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多数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
一、诊断
1.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急性开始的颈部疼痛、咽喉痛、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明显增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呈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同时甲状腺超声检查可显示为回声不均匀或结节。
3.细菌培养:在疑似为感染性病因时,可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病原体。
4.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可疑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可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二、治疗
1.常规治疗: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等。
2.激素治疗: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激素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可以缓解疼痛及减轻炎症反应。
3.抗生素治疗:对于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及用药时间。
4.导管引流:对于患者有甲状腺脓肿形成时,可考虑行导管引流术。
5.甲状腺切除:对于极少数发病较严重或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6.注意事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避免过度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的恶化。
希望本文能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导读一、本文概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是一部全面、系统、权威的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
本文导读部分将简要介绍该指南的编纂背景、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并熟悉这部指南的精髓。
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权威机构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甲状腺疾病诊治标准。
指南内容涵盖了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指南还强调了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管理,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导读部分将重点介绍指南的主要章节和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指南的要点和精髓。
通过本文的导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规范,提高临床工作中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的学科广泛。
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甲状腺疾病被详细地分为了几大类,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甲状腺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甲状腺炎概述甲状腺炎(thyroiditis)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
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患者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英文名称:thyroiditi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甲状腺。
常见症状:甲状腺肿大、疼痛、乏力、发热。
主要病因:感染、自身免疫、放射损伤、药物、创伤。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抗体测试、甲状腺摄碘率、超声。
重要提醒:甲状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有很好的依从性,足量、足疗程用药,否则可能出现复发。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急缓分类(1)急性甲状腺炎:一般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是甲状腺组织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2)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大多可以自行恢复的、非细菌感染性甲状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
通常在病毒感染1~3周后发病。
一般病程为6~12个月。
(3)慢性甲状腺炎:是由内分泌紊乱等原因而引起,很容易出现在女性身上2、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按病理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和纤维性甲状腺炎等。
3、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包括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等)、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二、甲状腺炎的发病特点三、甲状腺炎的病因病因总述:甲状腺炎的病因较多,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其病因不完全相同。
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药物、创伤等多种因素。
基本病因: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可由上呼吸道、颈部或口腔部位的感染发生扩散所致,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创伤。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念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destructive thyrotoxicosis)。
该症的甲状腺的功能并不亢进。
二、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包括: 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
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病史长短、激素升高的程度和病人年龄等因素相关。
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
可伴发周期性麻痹(亚洲、青壮年男性多见)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后者称为甲亢性肌病,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受累为主。
Graves病有1%伴发重症肌无力。
少数老年患者高代谢的症状不典型,相反表现为乏力、心悸、厌食、抑郁、嗜睡、体重明显减少,称之“淡漠型甲亢”(apathetic hyperthyroidism)。
体征:Graves病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为弥漫性,质地中等(病史较久或食用含碘食物较多者可坚韧),无压痛。
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也有少数的病例甲状腺不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可触及结节性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扪及孤立结节。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念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destructive thyrotoxicosis)。
该症的甲状腺的功能并不亢进。
二、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包括: 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
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病史长短、激素升高的程度和病人年龄等因素相关。
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
可伴发周期性麻痹(亚洲、青壮年男性多见)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后者称为甲亢性肌病,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受累为主。
Graves病有1%伴发重症肌无力。
少数老年患者高代谢的症状不典型,相反表现为乏力、心悸、厌食、抑郁、嗜睡、体重明显减少,称之“淡漠型甲亢”(apathetic hyperthyroidism)。
体征:Graves病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为弥漫性,质地中等(病史较久或食用含碘食物较多者可坚韧),无压痛。
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也有少数的病例甲状腺不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可触及结节性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扪及孤立结节。
甲状腺炎诊疗指南甲状腺炎是由甲状腺组织变性、渗出、坏死、增生等炎症改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
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该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可放射至下颌、耳部或枕部,少数可以无痛。
其他症状包括起病急、畏寒、发热、乏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一过性心悸、神经过敏等甲状腺毒症症状。
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轻度肿大、结节、疼痛及压痛伴随全身症状是初步拟诊的重要依据。
辅助检查包括血沉、甲状腺功能及131I吸收率等指标。
甲状腺穿刺活检可用于不典型病例的确诊。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2-3个月,大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能够完全恢复正常。
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如缓解疼痛、控制甲状腺毒症症状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甲状腺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甲状腺炎症状。
一、对于轻度甲状腺炎,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消炎痛等药物进行治疗,疗程大约为2周左右。
二、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有效的,可以作为诊断性治疗,使用1-2天后,发热和甲状腺痛可以迅速缓解。
每天使用泼尼松3次,每次10mg,连续使用1-2周,之后逐渐减量,全程为2-3个月。
三、对于患有甲状腺毒症的患者,可以使用普萘洛尔来控制症状。
四、对于一过性甲减,如果症状明显,可以适当补充甲状腺制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是一种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一、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见于中年女性。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坚韧有弹性,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触痛。
疾病早期甲功通常正常,后期甲功可能会降低。
病程中可能出现一过性甲亢,也可能与Graves甲亢并存。
二、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常常可以发现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
40%的患者过氯酸钾排泌试验结果为阳性。
二)穿刺活检:镜下可以看到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形成生发中心,滤泡结构破坏,滤泡上皮细胞嗜酸性变,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
一、急性甲状腺炎介绍
急性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炎的一种,主要是在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炎症性
病变,它可以是一个仅有本身的病症,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症状的佐证。
二、常见症状
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影响而产生的,这些症
状可能会持续数天,几周甚至几月,需要持续的治疗才能缓解。
最常见的
症状有:发热、全身乏力、嗓子痛、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
还可能出现咽喉痛、咳嗽、鼻塞等症状。
三、诊断
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一般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
如手腕X线、超声检查等,以及甲状腺机能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综合确诊,具体的检查方式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而定。
四、治疗
1、用药治疗:治疗急性甲状腺炎主要以消炎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为主。
消炎药可以有效缓解发热、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而免疫改
善剂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炎症反复发作。
2、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对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人应该保证足够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如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有助于促进机体的免疫力和康复。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其病因不同,组织学特征各异,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病人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炎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 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报道小于10%,明尼苏达州一项160例28年随访研究达到15%。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6.2%,发生率为每10万人年发生4.9,男女发病比例为l :4.3,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二、临床表现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研究发现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节。
与肠道病毒发病高峰一致),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集倾向。
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1.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起病3-4 d 达高峰。
甲状腺炎诊疗指南
甲状腺组织因变性、渗出、坏死、增生等炎症改变而致一系列临床病症称甲状腺炎。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炎有亚急性甲状腺炎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诊断】
一、临床表现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
(一)症状:
1.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可放射至下颌、耳部或枕部,少数可以无痛。
3.可出现一过性心悸、神经过敏等甲状腺毒症症状,一般不超过2周。
4.本病大多仅持续数周,可自行缓解,但可复发。
大
多数能完全恢复,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甲低。
5.个别患者反复发作后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体征:
甲状腺轻度肿大,常出现结节,质地中等,有明显压痛,可位于一侧,经过一定时间可消失,以后又可在另一侧出现。
二、辅助检查
(一)甲状腺功能及131I吸收率:可出现一过性甲亢,一般不超过2周,也可持续到2月,此时查血T3、T4升高,131I 吸收率明显减低,此两者呈分离现象。
(二)血沉快,可达100mm/h。
(三)病理:早期甲状腺滤泡被破坏,胶质减少、消失,多核巨细胞出现,肉芽组织形成,出现纤维化。
晚期滤泡细胞再生,恢复正常甲状腺结构。
(四)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2—3个月,少数长达1—2年。
大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遗留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不超过10%。
自然病程可分为4期。
三、诊断要点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初步拟诊:甲状腺肿大、结节、疼痛及压痛,伴全身症状。
2.辅助检查:血沉明显增快,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血清T3、T4增高,TSH降低。
3.甲状腺穿刺活检:不典型病例可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确诊。
【鉴别诊断】
1.上呼吸道感染或咽炎:无甲状腺局部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2.甲状腺腺瘤出血:局部疼痛持续时间短,甲状腺摄131I率不降低,血沉不增快。
3.桥本氏甲状腺炎:少数起病急,可有局部疼痛和压痛。
但甲状腺常弥漫性肿大,TGAb与TPOAb明显增高,且血沉升高不如亚甲炎明显。
4.甲状腺癌:有时可有局部疼痛和压痛,TSH降低、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
疑甲状腺癌时必须行甲状腺穿刺活检
诊断。
【治疗】
(一)轻症: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等药物,对本病也有效,疗程2周左右。
(二)症状较重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本病有显效,可作诊断性治疗,用药1-2天内发热和甲状腺痛可迅速缓解。
一周后甲状腺可显著缩小。
泼尼松每日3次,每次l0mg,连用1—2周,以后逐渐减量,全程2一3月。
(三)有甲状腺毒症者:予以普萘洛尔控制症状。
(四)一过性甲减:如症状明显,可适当补充甲状腺制剂。
第二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
本病发生与自体免疫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多见于中年女性。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
大,质地坚韧有弹性,多数无触痛。
疾病早期多数甲功正常。
后期甲功可能低下。
病程中可出现一过性甲亢,也可和Graves甲亢并存。
二、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常可发现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
2.40%患者过氯酸钾排泌试验阳性。
(二)穿刺活检
镜下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形成生发中心,滤泡结构破坏,滤泡上皮细胞嗜酸性变,可见不同程度纤维化。
三、诊断要点
(一)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坚韧有弹性,不论甲状腺功能状态,应疑为本病。
(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常为阳性。
(三)必要时做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一、甲状腺癌①血抗甲状腺抗体阴性。
②甲状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①常自行缓解。
②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
③强的松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消失。
【治疗】
一、桥本氏病治疗的指征是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减低,抗体阳性不需要治疗。
如甲状腺明显大,或甲状腺功能减低可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
适量甲状腺素可抑制TSH并促使甲状腺肿回缩。
二、如有甲亢者一般仅需对症处理,可用普萘洛尔。
必要时可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但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改变,警惕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三、很少需要外科治疗,除非疑合并癌肿或有明显压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