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保险基本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9
第四章保险基本原则课程大纲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的概念保险利益的确定条件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保险利益原则在保险实务中的应用:在财产保险中的应用,在人身保险中的应用一保险利益的概念及确立条件1 保险利益是投保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无保险利益,合同无效。
2 保险利益的确立条件:❖合法的利益:凡是非法利益不能作为保险利益❖确定的利益:非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利益❖经济利益:能够用货币计算,衡量,估价二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意义1 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并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2 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防范道德风险❖划清与赌博的界限❖限制损失补偿的程度三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中的应用1 可保利益的来源:所有权,抵押权,委托关系,预期利益如房主对所有房屋具有保险利益财产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具有保险利益经营者对其合法的预期利益具有保险利益2 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时效:保险利益存在时间要求:从保险合同订立至损失发生的全过程中必须存在保险利益,特别注意的是,被保险人在索赔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看后面案例)案例小李将自己的私家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
在保险期间内,小李将自己的车转卖给了同事小王,并办妥了车辆的过户手续,车辆的保险单也随之转交给小王,但没有将车辆过户的情况通知保险公司。
小王获得该车后不久,就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车辆受损。
请问,小李和小王谁有权向保险公司索赔?案例分析:两人都无权,小李已丧失保险利益,而小王不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应用四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应用1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确立:❖为自己投保❖为他人投保:亲密血缘关系,法律上的利害关系,(配偶或养父母与子女)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雇主与雇员)2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时效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必须在合同订立时存在,而保险事故发生时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并不重要。
第四章保险基本原则第一节最大诚信原则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
二、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1、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2、保险合同的附合性和射幸性《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三、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一)告知1、含义:是指合同订立前、订立时及在合同有效期内要求当事人实事求是、尽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向对方所做的口头或书面陈述。
2、内容●投保人告知的内容:如实告知●保险人告知的内容:明确说明3、形式●投保人告知的形式——无限告知;询问回答告知(我国采用的形式)●保险人告知形式——明确列明(合同中写明);明确说明(合同中写明+正确解释)(二)保证1、保证的含义——保证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担保对某种特定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或担保其真实性。
2、保证的形式●明示保证●默示保证(三)弃权与禁止反言1、弃权:指保险合同一方当事人放弃他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
通常指保险人放弃合同解除权与抗辩权。
具备的两个条件:●保险人必须知道有权利存在●保险人必须有弃权的意思表示2、禁止反言:指保险合同一方既然已放弃他在合同中的某种权利将来不得再向他方主张这种权利。
四、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后果(一)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形式●告知不实——误告●不予告知——漏报●有意不报——隐瞒●虚假告知——欺诈(二)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后果1、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投保人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保险人未尽告义务的法律后果2、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无须退费)第二节保险利益原则一、保险利益及其确立条件(一)保险利益的定义●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第四章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基本原则是指保险活动所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原则,它们是保险业务正常、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下面将会介绍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一,合同自由原则。
保险合同是通过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协商达成的,各方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自由选择合同条款、保费和保险责任等。
保险公司在合同自由原则下,不得强制搭售其他附加服务或增加未约定的风险。
第二,互助共济原则。
保险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制度,它通过将被保险人的不确定风险集中起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并通过相互的赔偿来帮助受损失的个体。
这种互助共济的原则可以帮助个体在遭受风险时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帮助。
第三,分散风险原则。
保险是将个体的风险转移到集体中来分担,保险公司将众多被保险人在风险发生时面临的损失分散在各个被保险人中。
通过分散风险,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避免单个个体承受过大的损失。
第四,争议公正解决原则。
保险合同中的争议应当依法进行调解或者仲裁,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都有责任遵守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各方的权益。
当争议发生时,保险公司应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解决纠纷。
第五,诚信原则。
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在保险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不得故意隐瞒或者虚报风险情况,不得故意损害对方的利益。
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履行保险合同,及时支付保险赔偿,诚信经营,维护保险市场秩序。
第六,公平合理原则。
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条款、保费和保险责任时应当公平合理,并充分照顾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对于不公平的条款或者不合理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应当予以修改。
第七,合理保障原则。
保险合同应当合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确保被保险人在风险出险时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
保险责任应当明确、清晰,保险公司应当制定相应的赔款标准,并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保险的基本原则包括合同自由原则、互助共济原则、分散风险原则、争议公正解决原则、诚信原则、公平合理原则和合理保障原则。
第四章保险基本原则
第一节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
含义的表述第74页
对投保人要求
对保险人要求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如实告知
1.如实告知的概念
2.如实告知的范围
“无限告知”义务和“有限告知”义务
3.如实告知的履行期
4.如实告知义务的违反
未申报即漏报;
错误申报即误报;
隐瞒即故意不申报;
欺骗即故意误报
5.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后果
按性质严重程度、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做出相应处理,第76页
6.如实告知义务的免除
(二)保证
其概念
1.明示保证:
承诺保证确认保证
2.黙示保证
(三)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
1.自动弃权
2.禁止反言
第二节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的含义第77页
二、规定保险利益的目的
(一)可以防止将保险变为赌博行为(二)可以减少道德风险
(三)可以衡量赔偿的限度
三、保险利益成立的条件
(一)保险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
(二)保险利益应为经济上有价的利益(三)保险利益应为确定的利益
其含义,
它的两个层次
(四)保险利益应为具有利害关系的利益四、各类保险的保险利益
(一)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1.财产所有人
2.财产的受托人、保管人等
3.债权人
4.财产所有人、经营管理人的预期利益
(二)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
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可以由法定或合同约定的责任利益而产生
(三)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1.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投保人的生命、身体等以及与被保险人的关系
法律规定:对无民事性能力为?
2.人身保险利益的表达方式
定义式和列举式
3.人身保险利益的确认原则
各国有差异
五、保险利益存在的时间
(一)人身保险利益存在的时间
强调投保时存在
(二)财产保险利益存在的时间
强调出险时存在
第三节损失补偿原则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第82页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内容
(一)补偿是对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进行补偿(二)补偿以实际损失为限
通常以发生损失时保险标的的实际现金价值作为确定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的标准,并以保险标的的实际现金价值作为衡量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基础和受损标的补偿的最高限额。
公式:实际现金价值==重置成本—折旧
定值保险?
不定值保险?
(三)补偿以保险金额为限
(四)补偿以保险利益为限
保险人的损失赔偿以实际损失、保险利益、保险价值三者中的最低者为准。
(五)被保险人不能从保险补偿中额外获利
(1)标的受损后仍有残值?
(2)事故是由第三者责任方造成?
(3)被保险人将同一标的向多家保险公司同时投保第84页
三、损失补偿的方式
主要有4种
(一)比例赔偿方式
这是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按保险标的的保障程度来计算赔偿金的方式
保险标的保障程度的含义?
在不定值保险中
(1)当保险价值≥实际价值
视为足额赔偿,
赔偿金额=损失金额
(2)当保险金额<实际价值
视为不足额保险,
赔偿金额
保险金额保险金额
=损失金额×------------------ +施救费用×------------------
实际价值实际价值
例子见书第85页
(二)定值保险赔偿方式
这是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按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来计算赔偿金的方式。
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含义?
定值保险一般视为足额保险
(1)当保险标的全部损失时,损失程度100%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
(2)当保险标的部分损失时
损失金额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
实际价值定值保险赔偿方式与重置价值保险
(三)第一损失赔偿方式
其含义
家庭财产险一般用此方法
(四)限额责任赔偿方式
限额责任赔偿方式的含义?第87页
1.超限额赔偿方式是指保险人对小于规定的损失发生不予赔偿,规定限额称作免赔额
绝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
2.不足限额赔偿方式是指保险人对小于规定限额的差额部分予以赔偿,但大于或等于规定限额的就不予赔偿例如农作物收成保险
其他
四、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
第四节代位求偿原则
一、权益转让与代位求偿
(一)权益转让的含义
(二)代位求偿权
代为求偿权是指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支付全部保险赔款以后,可以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获得向第三者责任方追偿的权利。
不能从保险人和第三者责任方两处获得重复赔偿(三)权利代位和物上代位
一般将追偿权益的转让称为权利代位;
将保险标的转让称为物上代位
保险法第59规定;
在实务中,保险人不会坚持被保险人转让受损标的,而是对受损标的作价归被保险人,即在赔款中扣除损余价值。
二、代位求偿原则的内容
(一)权益转让以被保险人的权益为限
(二)代位求偿权以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为限例子第89 页
因比例赔偿而造成的不足赔偿,在对方负全责条件下,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而额外获利
(三)代位求偿不能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如上例
在对方负部分责任时,如50%
则保险人在按比例赔偿4500元后,保险人向对方获得2500元,保险人要弥补250元给被保险人。
(四)被保险人不能损害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五)保险人可以放弃代位求偿权
(六)保险人不能对自己的被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七)代位求偿权原则不适于人寿保险
三、委付
委付的含义和委付的实质
在推定全损时提出把标的委付给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接受或不接受,关键是??
第五节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一、分摊原则的含义
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重复保险含义
分摊原则强调的两点
保险法56条第1款规定
二、重复保险分摊方式
(一)比例责任分摊方式
第91页
含义和公式例子
(二)限额责任分摊方式
含义和公式
3、顺序责任分摊方式
第六节近因原则
一、近因的概念
近因含义
近因原则是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赔偿或给付责任时遵循的原则
第93 页
二、近因原则的具体运用
(一)多种原因同时发生
(二)多种原因连续发生
1、最初的原因为近因,因果链链条原理
2、三种赔偿方式
(三)多种原因间断发生
三、因果关系理论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