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于都县钨矿污染
- 格式:docx
- 大小:24.99 KB
- 文档页数:11
江西省于都县小东坑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化规律
邱凯;许炜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19
【摘要】小东坑钨矿处于华南褶皱系,闽赣地背斜,于山钨多金属成矿带中南部,于都—赣县远景区.是南北向小东坑~塘坑~黄婆地钨矿集中区,是赣南重要的钨锡矿产地之一.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早期隐伏花岗岩的外接触带,赋存于寒武系下统的浅变质岩中.矿床由北东、北北东和北东东三组矿脉组成.
【总页数】2页(P185,187)
【作者】邱凯;许炜
【作者单位】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江西赣州341000;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67
【相关文献】
1.江西省安福县浒坑钨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 [J], 曾庆友
2.江西省于都县银坑贵多金属矿田矿化特征,成矿控制及找矿方向 [J], 高贵荣;张勉斌
3.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钨矿找矿实践与资源潜力分析 [J], 沈浩;林锦杰
4.江西省于都小东坑钨矿床控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李艳磊;谭芳芳
5.赣南樟东坑钨矿成矿花岗岩及矿化特征 [J], 黄小娥;李光来;郭家松;张敏;胡志国;华仁民;韦星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区。
该矿区矿藏丰富,钨、铜是该矿区的主要矿物资源,同时还含有多种有用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等多种矿物资源。
由于矿床地质条件优越、资源质量高等因素的存在,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在未来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据初步勘探测算,该矿区的钨资源储量达4.4万吨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钨、铜等金属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国防军工、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因此,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环境是非常优越的。
该矿床位于宁都—于都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地处于西南向斜坡区,是一种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矿床地质状况稳定,为岩石中含有硅、钨的伟晶岩,属于多岩相的伟晶岩。
这种地质环境条件对于矿床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区在其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该矿区周边交通便利,有京九铁路、长铜高速公路、沪昆铁路和沪瑞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便于物资运输。
同时,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各种矿业工作的开展。
环境条件优越,能够更好地保证开发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总之,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具有优越的地质条件、重要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优势,为矿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未来,该矿区在钨、铜等多种有用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开发领域将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南部的一处矿区,该区域矿藏丰富,主要以钨和铜为主矿物资源。
以下是该矿区相关数据和分析。
1. 钨资源储量据初步勘探测算,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的钨资源储量达4.4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
该数据表明了该矿区在钨矿资源储备方面优势明显,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赣南钨矿采矿民工出现回潮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钨业》
【年(卷),期】1989(000)008
【摘要】5月30日,《矿产开发报》曾以九大钨矿与所在县政府签订协议书为题,报道了蜚声国内外的赣南钨矿区的最新势态发展。
但时隔仅两三个月,一些国营钨矿内又出现了民工回流,个别矿区竟公然“应允”个体采矿者重新进入,给“钨都”的长治久安蒙上了一层阴影。
赣南钨矿采矿纠纷由来已久,曾引起中央有关部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关注。
今年4月,九大矿区与所在地人民政府就处理采矿纠纷达成协议,随后对进入矿区的个体采矿者进行了
【总页数】1页(P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841.1
【相关文献】
1.赣南钨矿采矿贫化的原因与降低措施 [J], 肖广哲;饶运章;谭艳花
2.赣南钨矿采矿贫化的原因与降低措施 [J], 肖广哲;饶运章;谭艳花;
3.构造叠加晕在石英脉型钨矿床攻深找盲中的应用
——以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为例 [J], 刘翠辉;陈伟;贺根文;李伟
4.赣南西华山与盘古山钨矿床黑钨矿特征对比 [J], 廖希安;何珍明;覃泳菁
5.赣南茅坪钨矿黑钨矿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研究 [J], 陈莉莉;倪培;王国光;李文生;杨玉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赣南某钨矿区稻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陈明;杨涛;李登宇;赵玲;徐慧【期刊名称】《有色金属工程》【年(卷),期】2016(006)002【摘要】分析赣南某钨矿周边稻田土壤中镉、铅、铬、铜和锌等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评价矿区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表层、中层和底层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降低,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变化均较大.表层稻田土壤中镉在全部采样点、铜在57%的采样点含量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且镉严重超标.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污染程度强弱顺序为镉>铜>锌>铅≈铬,镉为中度至极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序为镉>铜>铅>铬>锌,镉为高污染至极高污染,铜、铅、铬和锌危害程度较低.【总页数】7页(P89-95)【作者】陈明;杨涛;李登宇;赵玲;徐慧【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X758【相关文献】1.赣南某钨矿区稻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J], 陈明;杨涛;李登宇;赵玲;徐慧;2.山区谷地铅锌矿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J], 牟力;张弛;滕浪;付天岭;李相楹;何腾兵3.冀北山区某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J], 孙德尧; 薛忠财; 韩兴; 赵颖璠; 孙维悦; 张科4.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J], 张塞;于扬;王登红;王伟;张洪果;岑况5.贵州丹寨县铅锌矿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J], 江丽;钟九生;黄国金;段纪维;敖成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赣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按照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用途,通产可分为三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赣州地处南岭、武夷山、诸广三大山脉交界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
赣州市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美誉。
迄今为止,赣州市已发现矿种10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种75种,拥有矿产地1254处大型矿床28处,其中钨矿八处、水泥灰岩五处、萤石三处、锡矿两处、轻稀土两处、钽两处、白云岩、滑石、透闪石、重稀土、高岭土一处和岩盐矿各一处。
中型矿床60处,其中钨二十处、轻稀土六处、银和锡各四处、萤石和金各两处、钽一处。
小型矿床更是达到了712处,矿点454处。
赣州市的矿产资源总体来说具有四大特点:第一,矿产种类繁多,矿产资源配套齐全。
特别是钨、锡、铋、稀土、钽等矿产储量极为丰富。
第二是矿产资源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例如钨、锡、稀土三种矿产已探明储量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大中型矿区,有利于规模化的开采和生产。
在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其他地区矿产也各有特点,在南部地区的龙海、定南、信丰、寻乌等县以稀土和煤为主的矿产,北部兴国和于都的矿产分布则以金、银为主。
而中西部钨、锡、铋、银、铅锌等储量丰富。
独立的锡矿的主要分布在东部会昌。
第三,,金属矿床共伴生矿产多,例如已经回收的有钨矿中的锡、铋、钼、铍、铜。
铅锌矿中的银、钨,金矿中的银、铅,锡矿中的铜。
这些伴生矿在回收之后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将带来可观的资源收益。
第四是地热和矿泉水广泛分布。
赣州市有的热点二十五处,其中有五处热温泉,总的自流量6769.3吨每日,天然饮用矿泉水十六处,总日流量1092吨每天,医疗矿泉水十三处,总自流量8606吨每天。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江西于都安前滩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李星强,艾薛龙(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中地质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通过对安前滩钨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认为成矿母岩安前滩花岗岩体是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侵入产物,具有良好的分异性;在岩浆侵入、结晶、冷凝过程中,一部分含矿热液沿着构造裂隙充填形成黑钨—石英脉型矿床。
另一部分含矿热液沿F1断裂流动,沿途与含钙岩石发生交代,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
通过进一步加深对矿床成因的认识,有利于扩大该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
关键词:钨矿;地质特征;成因探讨;安前滩;于都;江西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78-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ungstate in Qiantan, Yu'an, Jiangxi ProvinceLI Xing-qiang, AI Xue-long(Central Jiangxi Geological Brigade of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Nanchang 3300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qiantan tungsten deposit,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nqiantan Granite, the parent rock of ore formation, is an intrusion product of the third stag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Yan Mountains, and has good differentiation, a part of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 fills along the tectonic fissures to form the tungsten-quartz vein deposit. The other part of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fluid flows along the F1 fault and metasomes with the calcareous rocks along the way to form the SICARN type scheelite deposit.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beneficial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deep and peripheral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Keywords: Tungsten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s; Genesis Discussion; Anqiantan; Yudu; Jiangxi1 区域地质背景安前滩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武夷山北北东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钨矿行业污染物情况汇报钨矿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行业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
钨矿行业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钨矿行业污染物情况进行汇报,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钨矿行业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在钨矿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大量的废水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同时,钨矿行业的生产过程也会释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
此外,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处理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长期的污染。
其次,钨矿行业污染物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钨矿附近地区,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饮水安全。
同时,大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对周围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加剧大气污染问题。
此外,固体废物的堆放和处理也会对周围的土地和植被造成损害,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钨矿行业污染物的情况十分严峻,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钨矿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工作。
其次,应加强对钨矿行业的监管,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动钨矿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钨矿行业污染物情况严重,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环保意识,加大对钨矿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钨矿行业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江西省于都小东坑钨矿床控矿特征及成因探讨李艳磊,谭芳芳(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矿区位于赣南东部的于山成矿带中部,赣县大埠岩体的东部边缘。
钨矿体赋存于寒武系浅变质石英砂岩中,受北北东~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构造控矿明显。
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高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成矿作用与张性断裂及燕山期岩浆岩活动密切相关。
关键词:江西于都;小东坑钨矿;断裂构造;控矿因素;成因探讨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3-0085-2Ore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xiaodongkeng tungsten deposit in Yudu, Jiangxi ProvinceLI Yan-lei, TAN Fang-fang(Jiangxi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am 2,Ganzhou 341000,China)Abstract: 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Yushan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east of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eastern edge of Dabu intrusion in Ganxian county. Tungsten ore bodies occur in the Cambrian shallow metamorphic quartz sandstone and are controlled by nne-ew 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which a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structure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belongs to the post magmatic hydrothermal fracture filling metasomatic deposit. The miner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nsile fault and Yanshanian magmatic activity.Keywords: Yudu, Jiangxi; xiaodongkeng tungsten deposit; fault structure;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genesis discussion1 矿区地质小东坑钨矿地处华南褶皱系武夷山隆起带赣中南褶皱区,于山成矿带中南部,位于大埠花岗岩隆起区与于都断陷盆地之间,西江—猴子石大断层西侧及小东坑—塘坑断层的北盘。
江西于都-全南地区钨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探究赵合富【摘要】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监护系湖南等地是我国钨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本文主要对于都-全南地区的钨矿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于都-全南地区;钨矿;成矿规律;找矿预测【作者】赵合富【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钨锡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问题成为了矿山开采单位和能源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
江西地区是我国钨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对这一地区的钨矿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问题进行探究,可以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钨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早期的壳源型花岗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受到花岗岩的构造与层位和岩性控制问题的影响,在这一区域之中,岩体的走向表现出了近东西向排列的特点[1]。
这就可以说明这一区域的主要控岩控矿断裂为东西向大断裂。
但是从各个岩体的就位问题来看,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复合部位对岩体和矿床的就位情况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对这一区域中的岩浆带问题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九窝-长坑岩浆岩带、黄婆地-庵前滩岩浆岩带和黄沙-盘古山-铁山垅岩浆岩带是这一区域的三大主要岩浆岩带,其中,矽卡岩型白钨矿化是黄婆地-庵前滩岩浆岩带的主要特点。
石英脉型黑钨矿化、云英岩化和花岗岩型黑钨矿化是其余两个岩浆岩带的主要特点。
盘古山环、龙王山环、黄沙坑环和上坪环是这一区域内较为明显的四大环形构造。
在这些环形构造的中央部位,我们可以清楚地在地标中发现金属钨。
隐伏岩体的凸起部位可以被看作是环形构造中的核心因素。
在对盘古山钨矿的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环形构造的中心对成矿问题有着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
2.1 矿石的结构构造及主要成分自形粒状结构是矿石的主要结构。
于都县隘上矿区废弃钨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蔡的妹;谢继明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通过介绍废弃钨矿的地理、地质背景条件,讨论矿山开采活动而造成的土地挖损和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于都县城镇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土地平整工程、绿化工程、截排水沟工程、拦挡坝工程、蓄水池、硐口封堵工程、道路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布局,进一步强调了地质环境治理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总页数】3页(P254-256)
【作者】蔡的妹;谢继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六勘探队,湖南湘潭 411100;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六勘探队,湖南湘潭 4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67
【相关文献】
1.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浅谈 [J], 刘青松;李根义;谢剑峰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综合治理研究r——以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王湾废弃石料矿为例 [J], 刘传奇;朱义
3.庆元县铅锌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初探 [J], 王志国
4.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浅谈 [J], 陈登洪
5.南阳蓝晶石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J], 魏志业;高翯;张卫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于都-赣县矿集区“地下室”钨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李海潘;罗亮;樊利娟;陈颉【期刊名称】《中国钨业》【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在“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指导下,近年在于都-赣县矿集区石英脉型钨矿床深部新发现一处隐伏岩体型黑钨矿床。
通过对勘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钨矿化特征的研究,认为成矿岩体是富钠长石锂云母(白云母)花岗岩,含泥质成分高的围岩构成良好封闭条件,岩体顶峰凹凸转折部位是矿化富集有利部位。
发育隐伏蚀变花岗岩矿区往往有低缓磁异常和化探组合异常,地表岩层露头具不同程度的角岩化、云英岩化,发育“五层楼”矿化标志带。
【总页数】8页(P7-14)【作者】李海潘;罗亮;樊利娟;陈颉【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TF041【相关文献】1.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银坑示范区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J], 冯兵;李建国;赵斌;王玉;王珺璐;张继锋2.利用重磁资料研究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花岗岩与断裂分布特征 [J], 刘金兰;赵斌;王万银;李建国;冯旭亮;周新鹏;王云鹏3.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银坑示范区重磁资料探测花岗岩分布研究 [J], 刘金兰;赵斌;王万银;李建国;周新鹏;王云鹏4.赣南于都—赣县钨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模式 [J], 卢国安5.赣南于都-赣县钨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模式 [J], 方贵聪;陈毓川;赵正;陈郑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赣南于都—赣县钨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模式卢国安【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20【总页数】2页(P138,141)【关键词】赣南; 钨多金属矿床; 于都-赣县; 成矿模式【作者】卢国安【作者单位】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2于都一赣县钨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一成矿带与武夷山北北东向构造一成矿带的复合部位。
区内发育明显的褶皱与断裂构造,尤其是东西向、北北东向构造,是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该区具有非常优越的成矿条件,目前在区内探明一大批大中型矿床[1]。
钨多金属矿床在数量与规模上,是赣南地区仅次于崇一余一犹矿集区的第二大钨多金属矿集区,而且矿床的种类众多,主要有石英脉型、云英岩型、矽卡岩型、花岗岩细脉浸染型、沉积岩细脉浸染型、破碎带型及砂矿型等多种类型,找矿远景较大,是赣南最具钨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地区之一。
下文结合实践,对矿集区中几大类型钨多金属矿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矿要素进行总结,建立成矿模型,希望能为该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矿集区中分布广泛的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并符合发育云英岩型,代表性的如坑尾窝钨矿以及盘古山钨矿和黄沙钨矿等。
对于黄沙钨矿而言,因陆续发现深部位置上的云英岩型矿化以及脉组,逐渐自五六十年代的小中型到80年代的大型规模[2]。
矿床的上部主要发育石英脉型钨矿,产出特点呈现脉带状以及单脉状,在铁山垅花岗岩体(燕山早期)内外带相互交接的部位赋存,寒武系变质岩是其主要产出部位,隐伏的花岗岩尤其进行下延,同时在隐伏的花岗岩中有内带盲脉赋存,与之形成保持一致性。
黄沙隐伏花岗岩以及岩钟项部发育云英岩型矿体,普遍发育云英岩化,具有非常大的矿化厚度,能够达到20余米。
黄婆地钨矿是矽卡岩型钨矿的代表,在大埠花岗岩体(燕山早期)南侧交接部位产出,主要产于石炭系(含钙质)层位内,较为接近花岗岩体,热液顺着层位存在明显的交代特征,矽卡岩矿物中含硅灰石以及石榴子石和钙铁辉石以及透闪石等,在区内比较发育,同时发育钨与硫化物等金属钨矿,矿床为热液交代接触矽卡岩型,热液在花岗岩岩浆期后带入有益组分。
于都县矿产污染现状与对策一、引言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人口规模为江西第四、赣州第一,它是资源大县,钨、铅、碳石、锌、稀土等储量丰富,已探明矿种多达27种150处,开采价值较高,开发前景广阔,是赣州市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基地,被前苏联专家誉为“东方乌拉尔”。
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县。
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为于都县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水、气、声、渣”等方面的污染。
二、现状分析随着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相继出台,于都县在矿产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监管能力和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起步较晚,总体上仍处较低水平,矿产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环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于都县矿产污染量日益增多,全县工业固废产生量2 0 0 5 年为1 8 5 万吨,2 0 0 6 年为2 7 1 万吨,2 0 0 7 年为31 2 万吨,2 0 0 8 年为55 9 万吨,2 0 0 9 年为6 9 6 万吨,污染成分日益复杂,由矿产污染引发的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事件也逐年增加,矿产环境管理形势严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要成矿带和大型国有矿山深边部勘查程度整体偏低,地质勘查投入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
钨、稀土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也是我市优势矿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减少,而社会性勘查资金的投入受到较大的限制,优势矿产资源消耗量大于增长量,特别是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多年来没有新的增加,过量开采致使保有资源储量急剧减少。
不少钨矿山资源已接近枯竭,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
全市相当多的中小矿山,特别是小型矿山和小矿的勘查程度低,资源储量可靠程度差。
煤、金、银等矿种资源储量不足,产量连年下降,资源形势严峻。
2、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一是矿山数量过大,矿山规模偏小,小矿比例仍占有58%,有不少小矿仍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二是集约化程度低,我市水泥用石灰石矿山大多为分散作业的小矿,缺少大中型矿山支撑。
3、矿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市钨、锡、稀土冶炼已初具规模,但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的开发滞后。
萤石加工还停留在萤石精粉和氟化氢等初级产品上。
膨润土、钾长石等非金属矿产以销售原矿为主。
矿产品加工档次低、产业链短,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4、稀土矿山生产工艺急待改善。
十五期间重稀土、轻稀土已采用原地浸矿工艺。
但轻稀土矿山原地浸矿工艺总回收率偏低。
中稀土矿山采用堆浸工艺,存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
5、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较突出。
矿山开采因采矿废渣处理不当,造成土地破坏、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治理成效不大。
池浸工艺稀土矿山的地质环境尚未治理恢复,堆浸工艺稀土矿山又造成了新一轮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
6、矿业权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勘查准入条件与退出机制不够健全,少数探矿权人存在以采代探、圈而不探、矿业权非法转让等违法违规行为。
部分矿山不按照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方案生产,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与措施1、健全矿产资源调控体系。
通过总量控制,优化结构,实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做大做强矿业经济。
2、调控采矿权总量,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设臵采矿权。
3、完善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并完善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年度开采计划审查备案制度、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考核制度。
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制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矿业结构更加合理,矿业秩序全面好转,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
建立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开放式的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使规划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高效管理和依法行政,使矿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4、生产技术结构调整5、矿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6、提高矿山资源利用水平7、尾砂和废石的综合利用安全存放废石和尾砂是矿山企业的沉重负担。
不含有用组份的废石除用于采空区、复垦区回填外,主要用于筑路、建筑材料,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增加企业收入。
我市有色金属矿山和稀土矿山尾砂积存量大,是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
要组织管理好尾砂资源的再次综合回收利用,既减少尾砂积存量又变废为宝。
利用废石、尾砂资源在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
8、主要措施: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要加强原地浸矿示范工程和稀土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的组织领导,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研究原地浸矿地下水氨氮超标的预防和治理技术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推广。
涉及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矿山企业要与试验研究单位密切合作,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9、主要措施:在政府主导下,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产量控制指标,以资源储量储备为主,辅以矿产品收储,同时发挥我市钨、稀土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严格行业自律,同心协力,确保我市优势矿产资源的优势地位,确保我市矿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加强规划及相关法规的宣传,夯实规划实施的社会基础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宣传;开展矿产资源国情、省情、市情、国策全民教育,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全市人民的矿产资源法制意识,强化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有偿使用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规划》要及时向社会公告,实行规划公示制度。
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提高规划意识,树立规划的权威性。
逐步建立公众参与,规划听证,管理公开等制度,向群众公开规划的内容、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有关要求、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矿业权审批结果等。
增加规划管理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人维护规划,自觉按规划要求办事,形成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的制度建设(一)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各县(市、区)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组织编制县(市、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矿种、重点矿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规划。
建立和完善我市科学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发挥各级各类规划的作用,使《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得到落实。
下级规划必须服从上级规划,凡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各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衔接,与同级人民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应纳入同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整体性。
(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和政策宏观调控的作用,以规划为手段,以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为目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和矿业权配臵的监督管理。
完善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矿业权评估、储量评审与登记统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制度。
逐步实施资源补偿费与储量消耗挂钩制度。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1、加强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完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是《规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2、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
制定《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意见》,建立规划目标实施责任制,明确各级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任务;健全规划目标实施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将规划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目标体系进行考核,并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同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使领导责任制和规划目标实施责任制落到实处,保障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
3、完善规划审查和许可制度。
市、县(市、区)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项目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项目,矿业权的设臵、审批、变更或延续等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审批采矿许可证、出具勘查项目审查意见的要及时予以纠正,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4、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一要进行年度执行情况检查,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位。
二要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三要严格规划调整和修编程序。
凡涉及到规划指标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的,应对规划调整和修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论证,并报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5、实行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规划颁布实施后,重大工程项目已基本确定,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至关重要。
一要大力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部、省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为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
二要制定《矿产资源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与立项、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保证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完成。
三、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依法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贯彻《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
结合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矿,依法办矿和依法监管。
加强执法检查和行政监督,对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违反矿产资源规划,非法勘查开采,乱采滥挖,破坏和浪费资源,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强化相关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严励打击无证勘查和无证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违法行为;全面查处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破坏和浪费资源、破坏地质环境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矿山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闭;对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进行专项整治,严格监管、计划开采、严禁超指标生产,严格控制采矿权投放总量,有效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权威性的高素质执法监察队伍,依法行政、依法治矿。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强化地矿行政执法人员维护矿产资源法规和矿产资源规划严肃性的责任。
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失职和渎职行为。
建立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机制。
严厉打击违反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要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