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校本教材《认识四季》
- 格式:doc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43
小学二年级自然与生活教案认识四季和天气现象自然与生活教案:认识四季和天气现象自然与生活教案:认识四季和天气现象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各个季节的特点;2.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天气现象,并学会描述天气;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四季的变化和特点;2. 掌握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描述词汇;3.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2. 学生掌握天气现象的描述词汇。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图片或实物展示四季的变化;3. 天气现象图片或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有关四季变化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四季的变化。
二、呈现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呈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四季的特点,如温度、天气、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简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倾斜所导致的四季变化原因。
三、学习与记忆(2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或卡片,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鼓励学生描述这些天气现象,引导他们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词组。
2. 教师板书并解释相关的天气现象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并记忆这些词汇。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询问当天的天气情况,同时应用刚学到的词汇进行描述。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如“今天是什么天气?”“天气热吗?”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帮互助,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展示他们对今天天气的描述,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2. 教师简单总结四季和天气现象的内容,并询问学生对于四季和天气的认识程度。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等。
优质课《四季》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具体内容为《四季》一课。
本课详细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有趣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四季的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四季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四季的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写字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季节,引导学生关注四季的变化。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季节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四季的特点。
4.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朗读生字词,教师指导读音和书写,并进行课堂练习。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季的变化。
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为四季的图片,右侧为课文内容的简笔画。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四季的特点,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要包含课文中提到的四季元素,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四季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四季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认识四季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四季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
他们每天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季节带来的变化,比如温度、气候、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等。
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
当大地解冻时,绿色开始重新占据大片领域。
春天的天气逐渐变暖,阳光也变得更加明亮。
学生们会注意到树木开始发芽,鲜花盛开,草地上也长出了新的绿草。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学生们会感到心情愉悦和充满活力。
夏天是最热的季节。
太阳高高挂在天空中,发出炽热的阳光。
学生们会感到天气很热,他们可以享受到游泳、野餐和户外活动带来的乐趣。
夏天也是水果和冰淇淋的季节,学生们可以尽情享受美味的食物。
然而,夏天也会有雷雨和台风,因此大家需要注意安全。
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树叶逐渐变黄,变红,然后掉落下来。
学生们会发现街道上被五彩斑斓的秋叶覆盖着。
秋天的天气凉爽而宜人,学生们可以穿上轻薄的衣服,在户外活动中尽情地玩耍。
此外,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学生们会注意到农田里金黄的稻谷和香甜的果实。
冬天是最寒冷的季节,也是学生们最期待的季节之一。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被铺上了一层白色的面纱。
学生们可以堆雪人、滑雪和制作雪球来享受冬天的乐趣。
此外,冬天也是圣诞节和新年的季节,学生们会期待收到礼物和和家人一起度过温馨的时光。
通过学习四季的变化,二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他们可以学习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并学会适应季节带来的不同气候和环境。
而且,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结起来,四季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我们要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感受到不同季节带来的美好和快乐。
只有真正了解和热爱四季,我们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让我们一起追寻四季的足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吧!(以上文字仅为参考,实际撰写时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阐述)。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春夏秋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科学教材《春夏秋冬》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季节的定义与特点,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及特点,以及四季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季节的概念,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使学生认识到季节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季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季变化图、季节特点卡片、四季视频。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四季的名称。
2. 讲解:(1)介绍季节的定义及四季的顺序。
(2)详细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结合季节特点卡片进行展示。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四季视频,让学生感受四季变化的美。
4. 例题讲解:(1)请同学们列举一下春天的特点。
(2)夏天有哪些自然现象?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季节图画,并标注出该季节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夏秋冬2. 内容:(1)四季顺序:春→夏→秋→冬(2)季节特点:春: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升高夏:阳光充足,高温多雨秋:气候宜人,丰收季节冬:寒冷干燥,雪花飘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举例说明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花儿开放,阳光明媚,很适合户外活动。
(2)示例:夏天天气热,人们穿短袖、吃冰棍;秋天是丰收季节,可以吃到各种水果和蔬菜;冬天寒冷,人们需要穿厚衣服保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及特点。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说课稿认识四季认识四季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认识四季》这个课题的说课稿。
四季是人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概念,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认识四季对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四季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培养孩子们的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情景呈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情景呈现的方式引入,首先请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象,特别是樱花盛开的场景,带领孩子们进入春天的情境中。
然后,请孩子们用直播间的聊天功能,简单描述他们想象中的春天景色,可以是樱花盛开、草长莺飞等。
三、新课导入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活力。
春天是四季之首,它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那么,孩子们是否知道春天和其他三个季节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四、导学过程1. 季节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回答四季变化的原因,引导他们理解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的概念,帮助他们认识到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不停地公转,地轴倾斜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而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2. 春天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春天的特点,如天气回暖、植物复苏、动物活动增多等。
同时,可以请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春天中最喜欢的活动或景色。
3. 夏天的特点继续通过多媒体展示夏天的特点,如天气炎热、长时间的白天、大雨雷电等。
通过与春天对比,让学生们认识到夏天的不同之处。
4. 秋天的特点展示秋天的特点,如温度适宜、果实累累、落叶纷飞等。
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感受,理解秋天的特点。
5. 冬天的特点展示冬天的特点,如天气寒冷、白雪皑皑、冰冻的湖河等。
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们认识冬天的特点。
六、巩固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四季的认识,我们安排了一些练习活动。
1. 搭配游戏:学生听到季节名称后,根据描述,将季节名称与特点匹配。
2. 画出季节:请学生们用彩色纸和画笔,在纸上画出各个季节的特点。
3. 四季对比:学生们将四个季节的特点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简单的表达。
认识四季(第一课时)执教:唐世燕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知识与能力目标)2、通过观察图画,让幼儿说出四季的不同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3、通过情景问题创设,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能简要的说明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让幼儿说出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让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并且要说出理由。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四季的图片。
3、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既年轻又漂亮的妈妈,你们想认识她吗?(想)那我们赶快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画面)2、这位年轻漂亮的妈妈的名字就叫大自然。
这个大自然有四位漂亮可爱的女儿。
这四个女儿合起来有个共同的名字,就叫“四季”。
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认识这四位美丽可爱的姑娘,也就是认识四季。
板书:认识四季。
3、想知道这四位漂亮可爱的姑娘是谁吗?赶快来瞧瞧。
老师有个小要求:边看边记一记这四位姑娘的名字。
二、播放四季的课件,让幼儿对四季有一个整体感知认识。
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画面。
(老师相机介绍这个女儿的名字就叫春天,并介绍春天的特点。
如:柳绿花红、小草发芽、小鸟叽叽喳喳……)这个女儿的名字叫什么啊?指名回答。
板书:春提问:谁来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特点呢?你们喜欢春天吗?2、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天的画面。
(老师适时介绍这个女儿的名字就叫夏天,并介绍夏天的特点。
如:知了、青蛙都快活地叫着,小女孩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小男孩可以带上游泳圈到小河里去游泳……)这个女儿的名字叫什么啊?指名回答。
板书:夏提问: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3、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画面。
(老师相机介绍这个女儿的名字就叫秋天,并介绍秋天的特点。
如:硕果累累、景色优美、丰收的季节……)这个女儿的名字叫什么啊?指名回答。
板书:秋提问:小朋友很喜欢秋天,因为果园里很多果子都成熟了,小朋友可以吃上香甜的果实;叔叔阿姨也很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丽了;农民伯伯也很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四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能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能说出每个季节的特征.课前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让我们到《四季》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出示DVD范读】2、生自读课文,圈出字宝宝。
3、学习字宝宝。
加一加:秋肚编谜语:大怪物,十张嘴。
(叶)三、细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
1把课文读得更流利。
来,拿起课本,再试试。
2、小朋友们读得真美,四季的景色也很美,画了哪些景物?【出示多媒体课件】3、找找看,书上哪段描写春天的?谁能读读这段?老师有问题了,什么是草芽呢?四、自学夏、秋、冬1、真是一株株可爱的小草芽啊,让我感觉春天姐姐更美了。
其实夏天姐姐,秋天姐姐,冬天姐姐都很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选一个你喜欢的季节,先看看图,然后有感情的读一读,演一演。
咱们一会来个表演大赛。
2、谁最勇敢,想第一个上台表演?你想表演哪个季节?(播放音乐)【出示多媒体课件】夏天,你表演得真好,我看到了圆圆的荷叶。
秋天,你真了不起,把鞠着躬的谷穗演出来了,腰弯的这么厉害,一定结了丰收的果实。
冬天,还把肚子一挺,好顽皮的雪人啊,你真是个优秀的演员。
每个季节组的同学都表演的那么棒,现在我们把春夏秋冬连起来,一起来表演好不好?五、背诵课文。
作业: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四季》教学反思《四季》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4课,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我本人特别喜欢这篇课文,而且很想借助这篇课文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兴趣,所以,课前,我特意做了优美的课件,还配了音乐。
整堂课下来,总体感觉不错,课堂氛围也相对轻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课堂上,虽然学生对课文已经熟悉了,但他们没有深入了解,读起来没有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触阅读课,也不知道书名叫感情朗读,而我就提出“请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这样的要求,孩子没有办法做到。
01课程导入Chapter引入主题01020304天气变暖,植物生长,动物苏醒春季天气炎热,植物生长茂盛,动物活跃夏季天气凉爽,植物逐渐凋零,动物开始储备食物秋季天气寒冷,植物休眠,动物冬眠或迁徙冬季季节概念简述课程目标与重点目标重点注02春天篇Chapter01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暖020304万物复苏,植物生长迅速动物开始觅食和繁殖花开满园,色彩斑斓春天特征描述《春晓》《咏柳》《春日》030201春天相关诗词欣赏010204春天活动体验分享野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植树造林,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放飞风筝,享受春天的惬意与自由参加春季运动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0303夏天篇Chapter夏天特征描述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人们会感到闷热难耐。
植物生长茂盛在夏天,由于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植物生长非常迅速,草木葱茏,郁郁葱葱。
昆虫活跃,鸟类繁殖夏天是昆虫活跃的季节,也是鸟类繁殖的高峰期,人们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和昆虫的嗡嗡声。
夏天相关诗词欣赏《小池》0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02《夏日绝句》03夏天活动体验分享游泳戏水在夏天,人们可以去游泳池、海滩等地方游泳戏水,享受清凉的水世界带来的乐趣。
吃冰淇淋、西瓜等消暑食品夏天是吃冰淇淋、西瓜等消暑食品的好时节,这些食品可以带来清凉口感,缓解炎热天气带来的不适感。
露营、野餐等户外活动在夏天,人们可以组织露营、野餐等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夏天是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季节,人们可以去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方参观游览,了解动植物的习性和特点,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04秋天篇Chapter秋天特征描述01020304《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四季和天气变化【教案】科目:科学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内容:认识四季和天气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特点。
2. 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季节和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制四季的图画,以及代表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
2. 准备一些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实例,以便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绘制好的四季图画,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季和天气变化。
你们知道什么是四季吗?(等待学生回答)学生1:四季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教师:非常好!四季就是指一年中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不同的季节。
那么你们觉得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一说?学生2:春天的天气变暖,花儿开放。
教师:非常好!春天天气变暖,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花儿开放了。
那么夏天呢?学生3:夏天很热,可以去游泳。
教师:对!夏天会很热,很适合去游泳。
那么秋天呢?学生4:秋天的时候树叶变黄掉落。
教师:很好!秋天的时候树叶会变黄掉落,空气也会变得清爽。
最后,冬天呢?学生5:冬天会下雪,天气很冷。
教师:没错!冬天会下雪,天气很冷。
所以我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天气变化。
探究(15分钟)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并呈现天气变化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天气对我们的影响:教师:除了四季变化,天气的变化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比如,如果是晴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学生6:可以出去玩,晒太阳。
教师:对!晴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去玩,享受阳光。
那么如果是下雨呢?学生7:下雨的时候不能出去了,可能要在家里玩。
教师:没错!下雨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待在室内,找其他有趣的事情做。
还有其他的天气状况呢?学生8:刮风的时候我们放风筝,下雪的时候我们可以堆雪人。
教师:非常好!刮风的时候我们可以放风筝,下雪的时候我们可以堆雪人。
所以每一种天气都有不同的活动可以做。
第一单元 认识四季第一课 四季的初步认识一年有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这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地球绕太阳旋转,太阳照射到地球是有角度的。
当阳光从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时,阳光于地球之间角越来越接近90度,北半球所照射的阳光越来越多,气候越来越暖。
同样,阳光离开北回归线往赤道方向移动,气候也变凉了,当阳光照到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已是冬天了。
所以一年有四季之分。
你第二课 四季的划分我国富饶辽阔,当北方还是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的冬天,而南方却是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春天了。
由于全国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地形的差异在同一时间里,却有着不同的时节与时令。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的开端,近代的气象学家,为了客观地、准确地划分各地的季节,发掘和利用我国的气候资源,提出了以温度为标准,兼顾一些能反映季节来临的动植物活动和生活规律来划分四季。
具体的方法是以候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作为冬季,高于22摄氏度的作为夏季,介于10至22摄氏度的作为春秋两季。
中卫下雪时,海南岛是什么景色?四季均匀地分布在一年中,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季度有三个月,一月中分上旬、中旬、下旬,一旬为十天。
上旬是(1日---10日)、中旬是(11日---20日)下旬是(21日---31日)、小月是(21日---30日)。
十二个月中有大月、小月,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平年一年是365天,闰年一年是366天。
说一说你家人的生日。
2、不知道的同学回家问一问。
四季月令表度,则春分适当零度、夏至九十度、秋人一百八十度、冬至二百七十度、再将相距之以六分六,得每分十五度,一周天有二十四个15度,以之分为二十四节气。
低年级语文《四季》说课稿低年级语文《四季》说课稿“低年级语文《四季》说课稿”这篇小学语文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
一、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特别是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即描绘绘出了冬天的特点,又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把冬天里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再现在孩子们面前。
为了让这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朗读课文,在课文中识字。
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观的教具,在让学生理解“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语句时,加上动作和表演相结合,既有趣生动,又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走近孩童心灵的教法《四季》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
在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时,我紧扣“走近孩童心灵”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这一条线,创设“到四季妈妈家做客”这一童语氛围。
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
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过整体识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从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1、走近童心的游戏——主动探究从入学开始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
第一单元认识四季第一课四季的初步认识一年有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这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地球绕太阳旋转,太阳照射到地球是有角度的。
当阳光从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时,阳光于地球之间角越来越接近90度,北半球所照射的阳光越来越多,气候越来越暖。
同样,阳光离开北回归线往赤道方向移动,气候也变凉了,当阳光照到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已是冬天了。
所以一年有四季之分。
你喜欢春季,还是冬季,为什么?第二课 四季的划分我国富饶辽阔,当北方还是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的冬天,而南方却是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春天了。
由于全国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地形的差异在同一时间里,却有着不同的时节与时令。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的开端,近代的气象学家,为了客观地、准确地划分各地的季节,发掘和利用我国的气候资源,提出了以温度为标准,兼顾一些能反映季节来临的动植物活动和生活规律来划分四季。
具体的方法是以候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作为冬季,高于22摄氏度的作为夏季,介于10至22摄氏度的作为春秋两季。
1、你会划分四季了吗?2、每个季节你喜欢的颜色、食品你会划分四季了吗?应该怎样划分?中卫下雪时,海南岛是什么景色?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第三课了解四季中月份的分布四季均匀地分布在一年中,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季度有三个月,一月中分上旬、中旬、下旬,一旬为十天。
上旬是(1日---10日)、中旬是(11日---20日)下旬是(21日---31日)、小月是(21日---30日)。
十二个月中有大月、小月,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平年一年是365天,闰年一年是366天。
1、在小组内四个人每人说出自己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
再说一说你家人的生日。
2、不知道的同学回家问一问。
把今天学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好么?第四课四季月令表地球绕日一周,谓之一岁。
自春分算起,将周天分为三百六十度,则春分适当零度、夏至九十度、秋人一百八十度、冬至二百七十度、再将相距之以六分六,得每分十五度,一周天有二十四个15度,以之分为二十四节气。
四季月令表正月建寅、孟春端月七月建中、孟秋瓜月二月建卯、仲春花月八月建西、仲秋桂月三月建辰、季春桐月九月建戌、李秋菊月四月建已、孟夏梅月十月建亥、孟冬阳月五月建午、仲夏蒲月十一月建子、仲冬霞月六月建未、季夏荔月十二月建丑、季冬腊月记一记:一年中十二月份的别称。
第二单元四季的变化第五课 四季与四时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周是一年,而一年当中的气候不同,当地球行至南回归线时,日光斜射。
气候寒冷,称之“冬至”,地球行至北回归线时,日光正射,气候炎热,称之为“夏至”,南半球则相反,由冬而夏,地球行至冬至与夏至的中间时,寒热适中,称之为“春分”,由夏而冬,地球行至夏至冬至之间时,气候与春分相等,称之“秋分”。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称之四时。
四季中,大自然有哪些特点?第六课 四季与昼夜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之“太阳日”。
昼夜由此形成。
当地球自说 一 说读 一 读 春天暖, 百花开。
夏天热, 雷雨多。
秋天凉, 稻谷香。
冬天冷, 雪花飘。
转时,向太阳的地面为“昼”,背太阳的地面为“夜”。
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仍相反。
一昼夜的划分方法,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分为六十分,每分为六十秒来计算。
太阳大,地球小, 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 月亮绕着地球跑。
地球自转一周是( )一昼夜是( )小时四刻是( )小时 1小时是( )分60分是( )小时第七课 四季中的节日读一读八月一日 教师节 十月一日 儿童节 七月一日 建军节 九月一日 国庆节 六月一日 党的生日节日中你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第八课 四季中的风俗一月一日庆元旦, 敲锣打鼓乐开怀。
三月八日妇女节, 祖国母亲真伟大。
五月一日劳动节, 人民创造新世界, 六月一日儿童节, 花儿朵朵向阳开, 七月一日党生日, 括引航向永向前, 八月一日建军节, 保家卫国显神威。
九月十日教师节, 辛勤园丁育新人。
十月一日国庆节, 祖国繁荣又昌盛。
连 一 连说一说汉族春节“福”贴倒,一家团圆吃水饺;高跷、狮子、舞龙灯,敲锣打鼓放鞭炮;清明扫墓祭祖先,革命传统记心间,端午悼念爱国人,民族精神大弘扬;中秋合家又团圆,吃着月饼把月赏;重阳登高敬老节,最美不过夕阳红。
说一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那些节日?分别在哪个季节?第三单元春天来了说一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那些节日?分别在哪个季节?第三单元四季特点读一读:清明雨清明雨,清凉清凉,岁月岂能把记忆掩埋。
清明雨,纷纷洒洒,它滋润了我们儿时的梦,它让明天的太阳升起来。
第九课美丽的春天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想一想,说一说:1、春风轻轻吹,把我们带进了哪一个季节?春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在日历上找一找春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翻开日历,找出“立春”用水彩笔圈出来。
春天来了,我发现叫醒了春天,染绿了春天,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在花丛中飞舞,在滋润着大地,在装点着美丽的世界。
第十课炎热的夏天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南方地区真正进入夏季。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立夏前后,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
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读一读:酷暑严寒无所惧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第十一课金色的秋天8月7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
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
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
而在北方地区,立秋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
,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想一想,说一说:1、落叶飘呀飘,把我们带进了哪一个季节?秋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在日历上找一找秋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翻到日历的八月份,找出“立秋”用水彩笔圈出来。
第十二课寒冷的冬天每年农历十月间,公历11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
民间习惯把它作为冬季的开始。
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开始收藏农作物,加强防冻和消灭越冬害虫,并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农事活动。
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
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结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立冬时节的南方地区,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
绵雨业已结束。
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
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
想一想,说一说:1、寒冷的北风,把我们带进了哪一个季节?冬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在日历上找一找冬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翻开日历,找出“立冬”用水彩笔圈出来。
第四单元四季歌谣诗歌第十三课中卫四季民俗谣正月来,是新年,男女老少喜盈盈。
放花炮,点彩灯,锣鼓喧天闹哄哄。
二月来,炒豆豆,家里来了个小舅舅。
杀鸡杀鹅舍不得,不杀不宰丢人呢。
三月三,单布衫,清明过后马撒欢。
化纸钱,祭祖先,神灵欢喜有丰年。
四月四,日子长,糠菜窝窝稀米汤。
挖野菜,充饥肠,柳树底下好乘凉。
五月五,是端阳,雄黄艾柳都用上。
吃枣糕,插臭蒿,逐妖驱邪祭屈原。
六月六,吃葫芦,豌豆青稞刚凑合。
磨镰刀,夏收忙,又种又收忙上忙。
七月七,好日子。
牛郎天桥会织女。
打新粮,吃新麦,白面馍馍端桌上。
八月里,中秋节,十五的月儿圆无缺。
烙锅盔,吃月饼,团圆时节倍思亲。
九月九,是重阳,农家小户收秋忙。
犁茬地,挖坷垃,牛羊膘肥马又壮。
十月一,送寒衣,预防寒冷莫疏忽。
烧土炕,垫畜圈,一年庄稼两年务。
十一月,日子短,关门闭户热炕头。
熬米汤,煮杂粮,谨防青黄不接饿断肠。
十二月,过腊八,玉米杂粮吃全家。
除旧岁,迎新年,清贫日子几时完。
第十四课中卫节气时令谚语清明种瓜,谷雨种花。
清明种胡麻,七股八个杈。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
谷子种在谷雨头,走走站站不发愁。
到了立夏不动锄,玉米高梁成草湖。
谷子立了夏,生长靠锄把;豌豆立了夏,最怕虫上架。
芒种麦装仓,稻田快插秧。
芒种端阳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阳后,处处有酒肉。
芒种不种谷,夏至不种糜。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花芥。
秋霜一日十天暖。
秋分糜子寒露谷,到了霜降收秫秫三月二十种胡麻,单怕四月八黑霜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