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绒工艺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21.48 KB
- 文档页数:4
工艺流程情况→1#预备处理→2#漂洗→3#去损伤层→4#漂洗→5#制绒面1 →6#制绒面2 →7#制绒面3 →8#制绒面4→9#漂洗→10#喷淋→11# HCL →12#漂洗→13#喷淋13#槽纯水供12#槽使用,10#槽纯水供9#槽使用使用三个机械手,4#9#槽为公共槽1#到2#槽时间小于20秒,3#到4#槽时间小于15秒,5# 6# 7# 8#到9#槽时间小于20秒1#3#槽时间优先5#6#7#8#槽满足普通排液和定量排液两种方式5#6#7#8#槽满足普通加纯水方式5#6#7#8#槽循环泵增加“有篮循环”“无篮循环”功能报警分为故障报警和通知报警(出料到位)两种方式抽风风道可以清理机械手上下左右全部采用伺服控制在1#槽或2#槽上部没有增加喷淋功能11#槽采用快速排水模式喷淋盖板使用塑料材质,设备外露部分如螺丝链条全部采用塑料材质在13#槽后增加一个氮气喷枪将5#,6#,7#,8#绒面处理槽的加热管采用不锈钢加热管增加加热管功率或增加加热管的数量,使用预热纯水时,绒面处理槽的加温时间减少到20分钟左右外置预热时间为60分钟片盒为25片,(每槽每批处理200片)绒面处理槽排液系统改进,( 排除废液后槽内不得留有废液)绒面处理槽自动盖密封性改进及材料改进.增加(预留)稀HCl清洗槽5#,6#,7#,8#绒面处理槽增加溶液循环模式增加纯水预热设备,NaOH和纯水混合槽,IPA槽,自动计量补液和排放制绒槽中部增加一个温度显示,温度显示仪放在制绒槽旁边,和底部温度控制进行比较,此温度不参与程序软件控制工艺作业指导书1.目的硅片表面的粗抛。
2.适用范围制绒工序3.管理流程3.1 生产准备3.1.1 穿上工作服,戴上PVC/呢绒手套,加药操作人员需要戴上安全眼镜、防护面具、防酸碱围裙、长袖防酸手套。
3.1.2 确保手套没有粘有油脂性物质,在插片过程中请使用真空吸笔,如有其他取片需要,严禁直接接触硅片的表面,只允许接触硅片的两侧.手套若接触过皮肤、头发或者是带有油脂的物品,请更换手套。
第1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绒布扎染操作流程,确保扎染作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绒布扎染的制作过程。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绒布、染料、扎绳、容器、水、温度计、刷子等。
(2)工具准备:剪刀、尺子、剪刀、缝纫机等。
2. 绒布处理(1)清洗绒布:将绒布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手轻轻搓洗,去除绒布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2)晾干绒布:将清洗干净的绒布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3. 设计图案(1)绘制图案:根据设计要求,在绒布上绘制图案。
(2)描线:用铅笔在绒布上描出图案的轮廓。
4. 扎染(1)准备染料:按照染料说明书的比例,将染料溶解在水中,调整至合适的浓度。
(2)扎绳:将绒布按照图案轮廓折叠,用扎绳扎紧,确保扎绳紧密。
(3)浸泡染料:将扎好的绒布放入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
(4)调整温度:根据染料要求,使用温度计监测染液温度,确保染液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5)染液循环:使用刷子将染液均匀涂抹在绒布表面,使染液渗透到绒布内部。
(6)固定颜色:将染好的绒布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5. 解开扎绳(1)解开扎绳:将扎绳解开,检查扎染效果。
(2)调整图案:根据需要,对图案进行调整。
6. 后处理(1)晾干:将调整好的绒布晾干。
(2)整理:将晾干的绒布进行整理,去除多余的线头。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染料溅入眼睛。
2. 染料浓度、温度、浸泡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扎染效果,操作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清洗绒布时,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以免影响绒布质量。
4. 解开扎绳时,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绒布。
5. 染料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容器和工具,避免污染。
五、质量标准1. 绒布扎染图案清晰,颜色鲜艳。
2. 绒布表面无明显瑕疵,无破损。
3. 绒布厚度均匀,手感柔软。
4. 绒布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六、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相关部门进行修订。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绒布扎染工艺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清洗制绒工序初始配比:2#槽HNO3:HF=3:176(L),设定温度3度;4#槽NaOH=52(L),设定温度20度;6#槽HF: HCl =32:64(L)常见问题:A:新换制绒液1.新换制绒液,为保证片子不发白和保证绒面大小正常,前几张单子的减薄量控制在0.27~0.300克之间;添加酸前后的减薄量波动较大。
新换制绒液做出的片子减薄量偏小,但绒面正常;因此新换液减薄量要比老液小(>0.275g即可接受,正常要求0.32-0.34g)。
2.开始时减薄量小,为了防止高温现象和温度波动过大,采取了降低传动带速;生产稳定后,逐渐调整到1.2M/S。
3.制绒槽新换制绒液,刚开始片子表面有污渍没洗干净,在碱槽中加20升NaOH后正常。
1.制绒槽硝酸流量计记数错误,导致硝酸加不进;设备维修。
2.制绒槽的HF的流量计不准,当加入80升时就液位超高,打开循环泵后继续加,当加到98升时自动排液,远未达到设定值176升,所以流量计的误差太大;更换新流量计。
添加液的量决定溶液配比浓度,故流量计应能准确计量。
3.PECVD二线有一个舟有问题,镀出膜边缘发红,舟已经换掉;4线由于清洗间新换制绒液(绒面偏大),员工没有及时更改镀膜时间,用770秒镀膜使800多片片子发白,更改到750秒后正常。
PECVD镀膜时间与绒面相关:绒面大镀膜时间短,绒面小镀膜时间长。
另外:镀膜后片子边沿状况可以反映出舟的状态。
5.制冷机的乙二醇的液位传感器松动了,使制冷机无法正常工作;设备维修。
6.制绒槽风刀一端有点偏高,致使第4、第5道的片子边缘有残留液带出;片子镀完膜后有白边;调整风刀后正常。
7.制绒槽的风刀压力过大,液位过高;9.制绒槽温度在9点30分时温度突然升高,立刻停止生产,但制绒槽里没片子温度还是从3.7度升高到7.5度;KUTTLER的厂家派出工程师维修,修改控制程序。
10.单晶制绒槽体温度测试,液体上表面的温度为80度,液体底为79.5度,相差很小。
制绒作业指导书A1作业任务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在硅片的表面制作出均匀一致的金字塔形绒面,增加光的吸收。
2工艺控制标准初始参数3作业流程开机→配液→联动/单独→投片→转酸洗3.1开机3.1.1确认各空开都处于断开状态,没有物体阻碍机械臂正常运行,操作面板上“手动→单独→联动”选择开关处于手动位置。
确认高压空气、纯水、氮气等管道上的手动阀门均已打开;且压力正常,空压(0.5-0.6)MPa,N2(0.5-0.6)MPa,纯水(0.2-0.25)MPa。
3.1.2依次闭合控制底板上的空气开关QFO-14。
3.1.3将操作面板下方电源开关旋至“Ⅰ”位,系统处于手动状态开始自检。
3.2配液3.2.1在手动状态下,点击触摸屏,将相应的槽体盖子打开,点击注水,将所有工艺槽内注满水(注水停止为限)。
3.2.2准备好所需化学试剂,带上防护面具和长筒乳胶手套,将NaOH、Na2SiO3按量倒入相应槽内(由于Na2SiO3是块状,NaOH是细小颗粒状,配液时应先添加Na2SiO3,再加NaOH;另外在配液时,撒倒试剂时要缓慢、均匀,防止大量NaOH,Na2SiO3倒入,致使溶液飞溅,对人造成伤害)。
由于IPA在高温下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沸点82.5℃),可在设备自动运行、载有硅片的片篮进QDR槽、制绒槽盖子打开时,加进制绒槽。
3.2.3 调节温控器将温度设定成工艺值,点击触摸屏上的加热按钮,给溶液加热。
3.3将设备运行状态启动成“联动”或“单独”状态。
3.3.1 当各温控器上的实际值达设定值时(室温升至80℃大约需要30分钟),点击“设备状态区”查看设备是否满足“单独”或“联动”运行条件。
3.3.2 当“设备状态区”条件满足时,点击“工艺选择区”,选择所需设定的工艺号;点击“工艺号”键。
利用弹出的键盘输入工艺号。
点击“工艺参数修改”键,进入请求密码屏,密码输入正确后进入更改工艺参数修改屏,点击各槽键设定相应槽的工艺参数,完毕后点击“确定”键然后再点击“返回”键,工艺设定完毕。
制绒工艺流程
制绒是一种利用粘合剂将纤维粘合在基材上的工艺,能够为纤维增加厚度、软度和保暖性。
下面将介绍一下制绒的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好需要制绒的纤维和基材。
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如棉、羊毛,也可以是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等等。
基材可以是纸张、织物、塑料等等。
根据产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纤维和基材。
接下来,将纤维进行预处理。
这个步骤包括清洁、染色等处理。
清洁可以去除纤维上的杂质,染色可以使纤维具有更好的颜色效果。
然后,将纤维与粘合剂混合。
粘合剂可以是胶水、树脂等。
将纤维和粘合剂均匀混合,使纤维被粘合剂包裹住。
接着,将混合好的纤维和粘合剂涂抹在基材上。
可以使用刮刀或辊筒将纤维和粘合剂均匀涂抹在基材上。
确保纤维和粘合剂与基材充分接触,形成均匀的覆盖层。
然后,对覆盖了纤维和粘合剂的基材进行压缩处理。
可以使用压力机或烘干机等设备对基材进行压缩,以确保纤维和粘合剂与基材之间的粘合力更加牢固。
最后,对制成的绒面进行修整。
可以使用刮刀、修整刀等工具对绒面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平整、光滑。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对绒面进行加工,如烫金、印花等。
制绒工艺流程就是这样,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纤维制成绒面,从而增加产品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制绒工艺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用品、服装等领域,为各类产品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生产部:制绒工艺技术文件
每日需做:
1.每次交接班时,对制绒的上料和下料滚轮用无尘布沾酒精擦拭3遍,擦拭后检查滚轮表面无脏污等方可开始生产。
2.制绒后的片子使用片盒装载,上班生产前需将下料装片盒用干净无尘布擦拭。
3.上下料严禁裸手接放片子,手套穿戴时间太长,会将手套上的脏污、灰尘沾在片子上,造成手指印等不合格片。
4.每800片更换一次手套,同时要按要求戴两层手套,下料尽量少接触片子。
5.生产前需检查碱槽的喷淋是否堵塞,确保喷淋口没有堵塞后再行生产。
6.生产制绒后的硅片不能存放超过3分钟,需立即送到传递窗,并一定要把传递窗关上。
7.制绒间的温度需控制在: 20-27℃,湿度需在: 35-75%
8.当班组长可视减薄量情况进行调节制绒带速,允许最大调节范围是±0.3m/min,超过此要调节的带速请通知当班工艺人员。
9.减薄量则依工艺所给的,不同厂家硅片的减薄量来生产,若未制定出来的厂家硅片减重则依单片减重0.33g-0.39g执行
保养时需做:
1. 制绒槽换液时,需同时对各槽体进行清洗,包括清理各槽的碎片等
2. 每次排酸及清洗槽体时,将对应的盖板进行擦拭,清理。
设备部:制绒工艺技术文件
1. 酸槽、碱槽以及水槽的滤芯每一个月更换一次。
2. 制绒槽换液时,需同时对各槽体进行清洗,包括清理各槽的碎片等
3. 每次排酸及清洗槽体时,将对应的盖板进行擦拭,清理。
简述制绒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制绒工艺是一种将原始材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加工工序转变成绒毛织物的工艺。
制绒工艺流程制绒是一种将动物的皮毛或细鳞皮制成毛绒或绒织物的工艺。
制绒工艺流程包括选料、清洗、浸泡、破郅、煮鱼、除杂、晾干、剪裁、拔毛、烘干、修理、整理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选料是制绒工艺的第一步。
选料主要是根据原材料的质量和要求对毛绒进行挑选,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选料中,包括毛里素、山羊绒、兔绒、雪纺绒、羊绒等,品种繁多。
清洗是指将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杂质。
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水和洗涤剂来进行清洗,保持原料的干净与卫生。
清洗后,将原料放置在干燥的地方晾干。
浸泡是指将清洗后的原料放入水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软化原料中的纤维,以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浸泡时间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纤维的性质而定,通常约为1-2小时。
破郅是指将浸泡过的原料进行破坐。
在破坐过程中,可以通过特殊工具或机器对原料进行梳理和整齐。
破坐的目的是使原料的纤维得到拉伸和分开,以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煮鱼是制绒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煮鱼中,将原料放入大锅中煮沸,并加入一定的鱼油。
煮鱼的目的是软化原料中的纤维,增加其弹性,并去除毛发中的油和污垢。
除杂是指将煮鱼后的原料进行除杂处理。
除杂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手工或机器进行除杂。
除杂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杂质和纤维分开,使原料更加干净和纯净。
晾干是将除杂后的原料进行晾干处理,以去除水分。
可以将原料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也可以使用专门的机器进行干燥。
晾干时间根据原料的湿度和温度而定,通常需要2-3天。
剪裁是制绒工艺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剪裁中,使用专用的工具或机器对原料进行剪裁,剪去原料中的毛发和杂质,使其更加整齐和平整。
剪裁的目的是使原料成为毛绒或绒织物。
拔毛是指将剪裁后的原料进行拔毛处理。
在拔毛过程中,可以使用手工或机器对原料进行拔毛,使其更加细腻和柔软。
拔毛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质量和手感。
烘干是将拔毛后的原料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水分。
烘干可以采用自然烘干或机器烘干的方式。
烘干时间根据原料的湿度和温度而定,通常需要1-2天。
制绒工艺流程制绒是一种将绒毛或纤维加工成绒织品的工艺,通常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和装饰品等。
制绒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织造、染色、整理、包装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绒工艺的流程。
1. 原料准备制绒的原料主要包括丝绸、羊毛、兔毛、羊绒、羊绒、驼绒、貂绒、狐狸绒、水貂绒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采集、清洗、分级等处理,以确保织造出来的绒织品质地均匀、柔软。
2. 织造织造是制绒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决定了绒织品的质量和外观。
织造工艺包括选纱、上机、织布等步骤。
首先是选纱,根据绒织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纱线。
然后进行上机,将选好的纱线穿入织机中,根据设计图案和规格进行编织。
最后是织布,通过织机的运转,将纱线编织成绒织品。
3. 染色染色是制绒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赋予绒织品丰富多彩的色彩。
染色工艺包括浸染、印花、烫印等步骤。
首先是浸染,将织造好的绒织品浸入染料中,使其均匀上色。
然后进行印花,通过印花机将设计好的图案印在绒织品上。
最后是烫印,通过烫印机将烫印图案转移到绒织品上。
4. 整理整理是制绒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整理、熨烫、包装等步骤。
首先是整理,将染色和织造后的绒织品进行整理,使其外观平整、质地柔软。
然后进行熨烫,通过熨烫机对绒织品进行熨烫,使其外观更加光滑。
最后是包装,将整理好的绒织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就是制绒工艺的流程,通过原料准备、织造、染色、整理等环节的处理,最终可以生产出质地优良、色彩丰富的绒织品。
制绒工艺在服装、家居用品和装饰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和舒适感。
酸碱制绒工艺第一部分碱制绒作业规程一碱制绒作业步骤1、称重每次试制绒片需称重,计算硅片的减薄量,了解制绒液的反应情况。
2、预清洗先精确称量氢氧化钠和清洗剂进行配液,加热,温度稳定在60℃左右,开始定时5min超声预清洗,取出时尽量使硅片表面附着的清洗剂滴回预清洗槽内。
每清洗900片需换液。
3、漂洗漂洗时,片盒上下抖动。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加超声,延长漂洗时间,多次漂洗,用热水漂洗,用有机溶剂如IPA漂洗等等。
确保漂洗干净。
4、制绒配液,制绒液控制在80~83℃范围内,搅拌均匀后定时25min制绒。
制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①碱液浓度、异丙醇浓度;②溶液温度、制绒时间长短;③槽体密封程度、IPA挥发程度;④制绒槽内硅酸钠的累积量。
5、漂洗制绒完后,取出硅片,放入漂洗槽中漂洗,也将片盒上下抖动,确保漂洗干净。
6、酸洗及后道工序7、制绒补液经验补液量来补液:一般每盒25片单晶(125×125)硅片,补氢氧化钠40克,补异丙醇300毫克。
三绒面分析第二部分酸制绒多晶操作工艺一概述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流程:一次清洗→扩散→刻蚀→二次清洗→PECVD→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分选→检验入库二一次清洗(扩散前清洗)1、一次清洗的目的:a. 去除切割硅片时硅片表面产生的损伤层,清除硅片表面的油类分子及金属杂质。
b.对硅片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降低硅片表面对光的反射率。
2、绒面的作用及其陷光机理:作用:减少光的反射率,提高短路电流(Isc),最终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解释机理:当光入射到一定角度的斜面或粗糙的表面,光会反射到另一角度的斜面,形成二次或者多次吸收,从而增加吸收率。
3、一次清洗工艺流程:酸制绒→漂洗→碱洗→漂洗→HF→漂洗、溢流→酸洗→漂洗、溢流→喷淋4、一次清洗中各反应原理:制绒槽:HF-HNO3溶液,去除表面油污、切割损伤层以及制备绒面;反应如下:3Si + 18HF + 4HNO3→3H2SiF6 + 8H2O + 4NO↑碱洗槽:NaOH溶液,主要中和残留在硅片表面的酸,同时发生下列化学反应:Si+2NaOH+H2O = Na2SiO3+2H2↑酸洗槽:HF去除硅片在清洗过程中形成的很薄的SiO2层,反应如下:SiO2+6HF = H2[SiF6]+2H2OHCL,HF同一些金属离子络合,使金属离子脱离硅片表面。
光伏制绒工艺一、前处理工艺1. 原料准备:准备光伏绒面料、染色剂、助剂等。
2. 准备染浴:按照染色剂的比例和配方,将染色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
3. 预处理:将光伏绒面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漂白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污渍。
4. 染色:将预处理后的光伏绒面料放入染浴中,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染色,直至达到所需颜色深浅程度。
5. 漂洗:将染好颜色的光伏绒面料进行漂洗,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和助剂,同时也可以起到固定颜色的作用。
6. 干燥:将漂洗后的光伏绒面料进行自然晾干或者机器干燥处理。
二、制绒工艺1. 制芯:(1) 将经过前处理工艺的光伏绒面料放置在一起,并按照需要制定尺寸进行裁切。
(2) 将裁切好的光伏绒面料放在制芯机器上进行制芯,将绒面料和底布一起缝合在一起。
(3) 制芯完成后,将其放置在整理机上进行整理,以使其平整。
2. 制绒:(1) 将制好的芯放置在制绒机器上进行制绒。
(2) 在制绒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调整速度和温度等参数,以达到所需的绒毛长度和密度。
(3) 制绒完成后,将其放置在整理机上进行整理和打毛,使其外观更加美观。
3. 检验:(1) 对制好的光伏绒进行外观检验,包括颜色、光泽、密度等方面的检查。
(2) 对光伏绒进行尺寸检验,确保其符合要求。
4. 包装:将制好的光伏绒按照规格、颜色等分类打包,并加入标签、说明书等信息,以便出售和使用。
三、注意事项1. 前处理工艺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温、时间和药剂用量等参数,以确保染色效果和质量稳定性。
2. 制芯时需要注意底布与面料之间的缝合质量,并且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材质的底布。
3. 制绒时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绒毛长度、密度和外观符合要求。
4. 检验时需要注意检查绒毛是否均匀、颜色是否一致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产品质量。
5. 包装时需要注意分类打包,加入标签、说明书等信息,以便出售和使用。
制绒工艺流程
《制绒工艺流程》
制绒是一种将细丝或毛线制作成织物的工艺。
通过制绒工艺,可以制作出柔软、光滑、有光泽的织物,广泛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下制绒的工艺流程。
首先,制绒的原材料需要准备。
一般来说,制绒的原材料可以是丝绸、涤纶、麻纱等。
选择不同的原材料会影响最终织物的质地和特性。
接下来是设计图纸的制作。
设计图纸是根据织物的需求和规格来设计的,需要考虑织物的厚薄、密度、图案等因素。
然后是织物的预处理。
在织物进行制绒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清洗、浸泡和烘干等处理,以保证织物的干净和柔软。
接着是制绒机的调试。
根据设计图纸来调整制绒机的参数,如张力、速度、温度等,以确保织物的质量达到要求。
制绒机开始工作后,织物会经过加热、拉伸、压制、定型等多道工序,直到最终呈现出所需要的质地和特性的织物。
最后就是检验和包装。
对制绒出来的织物进行质量检验,包装并进行存储,以待出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制绒工艺的大致流程。
制绒工艺通过各种处理和调整,
最终将原材料制作成优质的织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丽舒适的享受。
制绒工序操作流程规范【问题点一:关于刷卡片以及在制片处理方案】①刷卡片:制绒现阶段应工艺要求,实行“一单料(400pcs)对应一张卡片的形式下传”;下料员,每下传满400片,刷一张卡片,卡片与料同时下传至传递窗。
②在制片处理:应工艺要求,制绒实行“先产、先传”的原则;如果对班留有在制片,应率先将在制片下传至扩散;堆我们自己的料,堆的料每400片对应一张卡片,并将卡片放置在堆料的旁边。
【问题点二:关于来料抽纸片的要求】来料抽纸片:每200片之间,保留一张硬纸板;将纸片及多余的纸板抽除。
(抽纸片前)(抽纸片后:每两百片之间保留一张硬纸板)【问题点三:关于车间卫生的要求】①车间整体卫生的清洁:先用拖把将车间地面拖一遍,然后使用扫把&土簸箕将车间地面再次全面清扫干净;地面不得有明显脏污、大量积水、泡沫颗粒等杂物。
(上料人员注意保持机台卫生,有纸板、纸片、碎片等明显杂物掉落地面,要及时清理)②下料人员注意保持机台区域卫生,地面不得有碎片、碎渣等杂物,发现后及时清理干净;下班后:上、下料人员注意清理机台区域卫生,将碎片归放在相应的碎片盒中;上料人员摆放好工装夹具(碎片盒、防滑垫、泡沫盒)。
【问题点四:关于作息时间的安排】制绒工序现阶段作息安排如下:①每批次吃饭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不得超过50分钟);上午吃饭时间,第一批次,统一规定在11:00(提前时间不得在10:55之前);下午吃饭时间,第一批次统一规定在17:00(不得提前)。
②每次上厕所,时间统一控制在20分钟以内(特殊原因,比如拉肚子除外)不要搞得太过【问题点五:关于卫生打扫的安排】我们近期会将值日表排出……。
多晶酸制绒工艺文件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职责 (3)4. 酸制绒工艺 (3)4.1 酸制绒目的 (3)4.2 酸制绒工艺原理 (3)4.3 工艺流程 (3)4.4 操作注意点 (5)4.4.1开包和插片注意点 (5)4.4.2 数量校对 (6)4.4.3 抬花篮架注意点 (6)4.4.4 手动操作的时候注意点 (6)4.5工艺参数(ldc) (6)5. 异常处理 (7)5.1黄斑 (7)5.2 发亮 (7)5.3 网纹过重 (8)5.4 减重偏小 (8)6. 检验卡片 (8)7. 制绒工序控制点 (9)7.1 腐蚀过程控制 (10)7.2 工艺状态控制 (10)7.3 化学试剂、气体源代用,更换供应厂商的控制 (10)8. 设备维护标准 (10)8.1 换槽维护标准 (10)8.2 每周一大维护标准 (10)8.3 大维护周期 (10)8.4 制绒辅助用品的清洗与维护 (10)9. 安全规范 (11)1.目的确保酸制绒工艺处于受控和稳定的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多晶制绒工序。
3.职责3.1 本文件由工艺技术部负责制定、更新和修订,由工艺经理监督并保证如实执行,工艺技术部具体执行。
3.2 本文件的必须经过工艺部经理的签字认可并备案,方可交付执行。
4. 酸制绒工艺4.1 酸制绒目的4.1.1去除硅片表面污染和损伤层。
4.1.2 在硅片表面得到类似半球形状的“凹陷”,减小反射率。
4.1.3 为扩散准备一个良好的基底。
4.2 酸制绒工艺原理制绒原理:在以HF-HNO3为基础的水溶液体系中,硅片表面发生各向同性腐蚀,产生类似半球形状的“凹陷”。
HNO3作用:作为一种氧化剂腐蚀硅片,与硅反应,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SiO2。
HF作用:去除硅片表面形成的SiO2层。
硅的酸性腐蚀的反应式:3Si+18HF+4HNO33H2SiF6+4NO +8H2O 4.3 工艺流程多晶制绒工艺流程图不合格4.4 操作注意点4.4.1开包和插片注意点4.4.1.1用美工刀时,深度不能超过包装盒的厚度,防止刀片将硅片划伤。
制绒工艺技术制绒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绒机将纤维通过分纤、制械、梳化、并行排列、旋轧交错复层、梳匀化、横断成束、再旋轧定向或交错纺成绒状结构的一种工艺。
它是人工纺织中一种生产毛织品的主要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制绒工艺技术。
制绒工艺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1. 分纤:将毛纤维根据纤维长度、细度和色差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梳理和并行排列。
2. 制械:将经过分类的毛纤维送入绒机,通过输送带和牵引辊使纤维在机台上运动,并且形成长条状。
3. 梳化:在绒机上,通过梳埸将纤维进行穿梭,使纤维相互交错,形成纤维束。
4. 并行排列:通过绒机上的并行排列机构,使纤维束按照纵向方向排列整齐,增强绒状结构的稳定性。
5. 旋轧交错复层:通过绒机上的旋轧机构,使纤维束沿着交叉方向进一步旋转,交错复层,增加绒状结构的密度。
6. 梳匀化:使用梳机,将纤维束再次梳理,使其均匀分布,去除杂质和多余纤维。
7. 横断成束:通过绒机上的切断机构,将纤维束切断成所需要的长度。
8. 再旋轧定向或交错纺成绒状结构:通过绒机上的旋转机构,使纤维束沿着纵向或横向方向进行旋转,形成绒状结构。
制绒工艺技术的特点是可以生产出柔软、保暖、吸湿、透气等性能优良的纺织品。
制绒工艺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毛织品,如绒面布、毛绒织物、绒面织物等。
制绒工艺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纤维的长度、细度、密度等参数,生产出不同厚度、不同质感的织物,满足人们对纺织品的多样化需求。
制绒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由于绒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过程简单且稳定,所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制绒工艺技术还可以利用废纱、剪毛等纤维资源,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制绒工艺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纺织技术,可以生产出各种性能优良的织物,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绒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纺织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