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知识】成本管理:项目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格式:docx
- 大小:21.01 KB
- 文档页数:3
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的实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劳动耗费及其补偿价值,它既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价值指标,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信息。
企业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下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业务要点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
1.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企业要对各项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许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费用该不该开支。
其中,对于应开支的费用,企业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而对于应计入的费用,企业还要考虑是计入生产费用还是计入经营管理费用。
也就是说,企业应在对各项费用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和控制的基础上,做好费用界限划分的工作。
2.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将本月开支但应留待以后月份摊销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留待以后月份摊销;将以前月份开支的、应由本月负提的费用,摊入本月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将本月尚未开支但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预提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3.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对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成本.、这是本月生产费用存各种产品之间的横向分配和归集。
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月末,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企业来说,应将月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本月完丁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一、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1、受益性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2、及时性原则,即要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不应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配给本期;33、成本效益性原则,即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分配成本;4、基础性原则,即成本分配要以完整、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5、管理性原则,即成本分配要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4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1、“生产成本”科目2、“制造费用”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6【例题•计算分析题】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来到三国客栈三人消费共计1000元,其他资料如下:7方法(1):按体重分配费用分配率=1000÷(160+100+140)=2.5元/斤成东青应分配的餐费=160×2.5=400元孟晓骏应分配的餐费=100×2.5=250元王阳应分配的餐费=140×2.5=350元方法(2):按年龄分配费用分配率=1000÷(40+26+34)=10元/周岁成东青应分配的餐费=40×10=400元孟晓骏应分配的餐费=26×10=260元王阳应分配的餐费=34×10=340元8方法(3):按年收入分配费用分配率=1000÷(100+40+60)=5元/元成东青应分配的餐费=100×5=500元孟晓骏应分配的餐费=40×5=200元王阳应分配的餐费=60×5=300元【小结】:具体计算步骤1、计算分配率2、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成本费用××产品(项目)应分配的成本费用=××产品(项目)的分配标准×分配率3、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原材料——××材料11经典习题:【例题•计算题】乙工厂2020年3月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6 000千克,每千克10元。
成本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企业对建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成本的竞争,施工企业尤其是国有施工企业要在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之外,关键还要切实抓好项目成本管理,创造利润化。
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抓好国有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各个方面。
从当前国有施工企业的情况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忽视事前控制,缺乏成本计划一些国有施工企业不重视事前控制,获得工程项目后,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的预测,欠缺考虑成本低、效益好的成本方案。
有的企业对工程项目连成本计划都没有编制,施工中存在盲目耗费。
因缺乏成本计划,使得项目部管理人员不清楚各分项的成本控制目标,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也不未采取有力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所支出的费用是否需要、合理、真实,财务部门根本无法确认,亦无法监控,往往是项目经理说了算,财务只是机械地反映和归集,终很容易导致项目成本失控。
1.2项目承包方式不科学,承包基数不准确不少国有施工企业以收取管理费的方式来管理工程项目,即按承接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后,余下部分作为项目部的承包基数。
这样做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实际上未必能确保管理费的上缴,因不同的工程项目,它的施工方案、施工条件、投标策略、投标价格等诸多影响成本的因素不同,所以上交管理费的能力也不一样。
有的企业每收到业主一笔工程款扣除管理费后再拨付给项目部,这样虽能确保管理费的收取,却难以保证工程进度。
有的企业由项目部直接向业主收取工程款,但到工程结束后,上交管理费的承诺却是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不科学的承包方式,不准确的承包基数,很不利于控制成本。
1.3对项目经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些国有施工企业,对项目部采取简单的收取管理费方式,或签订项目承包合同,但奖罚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特别对项目经理并未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工程项目的绩效与项目经理个人的报酬未挂钩,干得好与不好,对项目经理的经济利益影响不大,项目部吃大锅饭,未能限度地激发项目经理控制成本的热情和责任感,所以项目经理往往只注重工程质量和工期,忽略了对工程成本的管理。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
归集和分配费用时,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均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间接费用应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该账户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核算企业未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
在这两个二级账户下,还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成本核算资料是归纳有用的成本信息基础,而成本信息收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业绩考核的基础。
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是企业永远追求的主题。
因此搞好成本核算是企业发展的软件,是会计工作者的主要职责,通过几年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我们公司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的特点搞好成本核算应具备的几个环节和根据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原则。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过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基本情况:我们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有限公司,投资者资本性质繁多,既有国有的朝川矿的投资,个人资本的创投公司,又有民营的丰麟公司,还有外资的上海集泰公司。
供应商和客户繁多,其中又有五家委托加工原料煤核算,又是是典型的坑口循环经济模式。
由此给公司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核算加大了难度。
为了对相关利益群体做到客观公正,公允的核算和监督,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
该公司是洗煤——炼焦——化工——煤气发电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工艺流程复杂,主产品联产品繁多。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
归集和分配费用时,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均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间接费用应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该账户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核算企业未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
用;“辅助生产成本”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
在这两个二级账户下,还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项目成本管理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 1.项目成本:是围绕项目发生的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
2. 2.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
3. 3.成本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各项活动所必需资源成本的估算。
4. 4.项目成本预算:是将批准的项目总成本估算分配到项目各项具体工作与活动中,进而确定、测量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成本基准。
5. 5.项目成本核算对象:指在计算项目成本中,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6. 6.项目成本分析:是利用本期成本数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与其他项目的先进成本数据,或与预算成本等数据相比较,明确其成本差异或成本变动的程度和原因的一项管理活动。
7.7.目标工期成本:是指在假设完成预期利润的前提下计划工期内所耗用的目标成本。
8.8.香蕉曲线(香蕉图):是利用各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制作的成本累计曲线。
9.9.项目成本决算:是指项目从启动到项目结束为止的全部费用的确定。
二、二、客观题1. 1.从项目的生命周期看,项目成本包括项目全过程发生的成本即项目启动成本、项目规划成本、项目实施成本、项目终结成本。
2. 2.项目实施成本包括:采购费、研制费、开发费、建设费、分包费。
3. 3.项目成本要素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分包费、其他费用。
4. 4.从财务角度,将项目成本按性质划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5. 5.项目总投资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6. 6.固定资产投资为: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
7.7.建筑安装工程费为: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
8.8.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项目范围、质量、工期、价格、管理水平。
9.9.根据资源的可得性分类:可以持续使用的资源、消耗性资源、双重限制资源。
10.10.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就是一种典型的双重限制资源。
成本管理:项目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为了有效地控制费用成本支出,应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比较正确、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成本计算。
根据生产费用核算和项目成本计算的需要,一般应设置若干帐户进行成本的核算。
实际上就是对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
项目成本的归集是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和汇总;而项目成本的分配是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或称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
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成本项目,分配的方法也不相同。
1、材料费的核算
项目成本中的“材料费”包括在项目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项目实体或有助于项目形成的各种主要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
项目消耗的材料,应根据限额领料单、退料单、报损报耗单,大堆材料消耗计算单等,由项目材料员(主任)编制“材料消耗汇总表”,据计入项目成本。
在采购材料时,要提高材料核算的透明度,做到明码标价。
对于自行采购的材料,按实际采购价结算,由此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或超支,应增减项目成本。
2、周转材料费核算
成本中的“周转材料费”是“材料费”项目的子项目,但周转材料使用和摊销及租赁费用对于项目成本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单列出来。
周转材料费的管理包括以下几项:
2.1周转材料应实行内部租赁制度,以租费的形式反映其消耗情况。
按“谁租用谁负担”的原则核算其项目成本。
2.2按周转材料租赁办法和租赁合同,由出租方与项目经理部按月结算租赁费。
租赁费按租用的数量、时间和内部租赁单价计算计入项目成本。
2.3周转材料在调入移出时,项目经理部必须加强计量验收制度,如有短缺、损坏,一律按原价赔偿,计入项目成本。
2.4租用周转材料的进退场运费,按其实际发生数由调入项目负担。
2.5实行租赁制的周转材料,一般不再分配负担周转材料差价。
退场后发生的修复整理费用,应由出租单位做出成本核算,不再向项目另行收费。
3、主材费核算
主材费的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3.1项目对主材的使用必须要有收、发料单,应按单位要求编制“主材消耗报表”。
3.2项目工程主材的单价,以项目经理部与供货单位签订的合同为准,消耗的金额计入成本。
3.3应根据实际的形象进度、已完项目统计的产值、各类实际成本的消耗费,进行项目主材的核算。
主材数量、金额的结存数,应与项目部财务的相符。
主材的消耗应与施工产值相对应。
3.4主材内钢材、水泥、木材等的数量、单价、金额均按合同价格核定,或按竣工结算单的实际数量、单价、金额结算。
合同内的节约或超支由项目自负盈亏。
3.5如发生主材的一般差价,可计入当月项目成本。
3.6在主材外加工和部位分包生产过程中,项目经理部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经营利益或转嫁压价让利风险所产生的利益,均属于项目收益范围。
4、机械使用费核算
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是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使用费在项目成本中的比重也日益增长。
因此,加强机械的管理和核算,对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加快机械的管理和核算,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加快生产进度。
机械使用费的管理,包括以下几项:
4.1机械设备实行内部租赁制的,以租赁费形式反映其消耗情况,按“谁租用谁负担”的原则核算其项目成本。
4.2机械设备租赁办法和租赁合同,由项目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与项目经理部按月结算租赁费。
租赁费根据机械使用台班,停止台班和内部租赁单价计算,计入项目成本。
4.3机械进出场费,按规定由承租项目单位负担。
4.4项目经理部租赁的各类大中小型机械,其租赁费全额计入项目机械费成本。
4.5向外单位租赁机械,按当月租赁费用全额计入项目机械费成本。
对于机械租赁费的结算,尤其是大型机械租赁费及进出场费应与产值对应,防止只有收入无成本的不正常现象,或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