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 格式:rtf
- 大小:99.62 KB
- 文档页数:3
虚词概说汉语的实词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虚词(和语序)成了主要语法手段,显得特别重要。
与实词相比,虚词是一个封闭类,每小类词数目有限,但是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同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作用很大。
正确使用虚词,对于正确组织句法结构,准确表达思想,增强语言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好汉语的虚词,特别是要记住各个虚词的个性与共性,分辨相似、易混的一些虚词的细微差异。
下面介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部分用法。
二、虚词之介词定义: 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条件等。
例如:从懂事的时候开始(表示时间)在阅览室里看书(表示处所)通过调查解决问题(表示方式)因故缺席(表示原因)为了表达意见积极发言(表示目的)被小李拿走(表示施事)把书送来(表示受事)给同学送书(表示对象)在班长的带领下冲锋(表示条件)分类: 介词的分类,大致就是教材第37至38页所罗列的。
但是,对一些介词来说,实际上不是介词本身的分类,因为对它所表示的意义的把握,在许多情况下是受到与它组合的其它词语的制约的。
请看我们刚刚显示过的例子,再作比较:从懂事的时候开始(表示时间)→从北京来(表示处所)在阅览室里看书(表示处所)→在上午发现的(表示时间)通过调查解决问题(表示方式)因故缺席(表示原因)为了表达意见积极发言(表示目的)被小李拿走(表示施事)把书送来(表示受事)给同学送书(表示对象)在班长的带领下冲锋(表示条件)语法特征与功能介词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它总是同其它词语组合成介词短语后才能入句充当句子成分(谓前为状谓后补)。
主要充当的句子成分有:1、状语。
例如:他 || [从懂事的时候]就开始钻研哲学。
2、补语。
例如:老师 || 坐〈在阅览室里〉。
3、定语。
例如:他 || 作了| 一个(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大体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事实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
虽说那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围,可是学好它关于咱们把握词语的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专门大的帮忙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咱们语文学习的大体核心,把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咱们做好高考温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若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要紧要紧方面(那个地址只从高考的角度切入,事实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关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咱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咱们能够更好地明白得语言的意义。
短语知识要紧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若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
句子知识要紧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和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那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超级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乃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把握,关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关于文章的阅读和明白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语文温习应考中,这些知识的温习、梳理是超级重要和必要的!第二节词语词语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在语言表达(试题结构中的第六大题)题目当中也有涉及。
写作中的词语运用更不用说,它是写作能力强弱和语言水平高低的集中表现。
因此词语是语文温习中超级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词语的概念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从那个概念能够看出来词语的特点:一是能够独立运用,二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也能独立运用)当中最小的。
虚词虚词的特点:1.依附于实词或句子,表示语法意义;2.不能单独成句;3.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4.不能重叠。
一、介词1.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一起构成介词短语,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2.介词短语主要充当状语、定语、补语:·[从学校北门]出发·[把窗户]打开·(与老朋友)的联系·(沿河)的房子·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
·绿色总给人<以柔和、舒适的感觉>。
3.介词的语义分类:①表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打、到、往、在、由、趁、当、顺着、沿着。
②表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按照、依照、根据、本着、通过、经过、拿、比。
③表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
④表施事、受事:被、给、让、把。
⑤表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跟、同、替、除了。
注意:一、介词与动词的区别:(动词虚化成为介词)1.动词能做谓语中心,介词不能:我们不去北京。
——*我们不从北京。
2.动词可以带补语,介词不能。
3.动词大部分可以重叠,介词不能。
4.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介词不能。
二、“为着、随着、沿着、趁着、照着、为了、除了、经过、通过”中的“着”“了”“过”现代已经不是动态助词,已经成了构词语素:①我写好了论文。
议论文,我写好了。
一我论文写好了。
一我写好了。
②我从东门走。
→*东门,我从走。
→*我从[]走。
二、连词1.连词的意义和功能分类:①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的虚词,主要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逻辑关系的虚词。
②分为三类:A.连接词和短语的组合连词:和、跟、同、与。
B.既能连接词、短语,又能连接分句的连词:还是、由于、因为、只有、不管、无论。
C.连接分句和分句的关联连词:既然、尽管、宁可、尚且、虽然、从而、与其、如果、否则、况且、因此等。
2.连词的语法特点:①连词是一种纯粹的虚词,它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只表示一种逻辑关系;②连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③没有任何变化形式,不能重叠;④不作任何句子成分,没有修饰和补充的作用。
第一讲、2011-03-01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类别及其研究现状第一节、汉语词类的虚实分界一、早期的虚实概念。
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词”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
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案:“雪儿”本为唐朝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后泛指歌女)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实字”主要就是指那些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不但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语气词,而且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是一些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化短语。
当时,人们把“虚字”叫作“词、语助、助字、助语辞”等等。
元朝卢以纬的《语助》,作为我国最的一本虚词词典,对其所收的一些“语助”均有简明而又独到的解释。
[1]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经能够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和歇语虚字。
当然,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出于训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
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除了《语助》,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辩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这些词典既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严格意义上的虚词,也收了一些副词、代词、谓词等等,不过基本上还是以训释经传中的虚词为主的。
总的说来,早期的虚实区分是一种语文学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语法学的分类,而且虚词和实词的范围、类别也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到了后期已经逐渐地明晰起来。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语法部分第一节概说一、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
例如: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
例如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阿Q性格—→阿Q的性格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二)词、短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1、短语与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一致例如:结构关系合成词短语主谓关系气喘气息微弱联合关系聪慧聪明能干偏正关系小学小型设备述宾关系美容美化校园述补关系说明说得明白2、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
因此,短语和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
例1: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主谓关系)例2: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偏正关系)(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只能作状语。
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副词可以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语法部分第一节概说一、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
例如: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
例如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阿Q性格—→阿Q的性格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二)词、短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1、短语与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一致例如:结构关系合成词短语主谓关系气喘气息微弱联合关系聪慧聪明能干偏正关系小学小型设备述宾关系美容美化校园述补关系说明说得明白2、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
因此,短语和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
例1: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主谓关系)例2: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偏正关系)(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只能作状语。
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副词可以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词汇概说)一、词汇学的分科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
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
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
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
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
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
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
二、语素、词、词汇(一)语素1、什么是语素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特点:(1)有声音:好/ 人(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3)最小:桌子(2 个语素)巧克力(1 个语素)(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 好吃;人:人民/ 人情2 .语素的分类按语音形式划分(1)单音语素:手灯/ 走观/ 红绿/ 男女/ 一千/ 条个/ 吗的(2)多音语素:乌鲁木齐新加坡香港(源自莞香装运地/ 源自海盗香姑的名字)按语言功能划分(1)成词语素指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也叫自由语素。
该类语素独立成词后可在句中单独使用。
例如:“人”可在句中单独出现:人来了;也可构词:客人。
(2)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包含半自由语素与不自由语素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