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宗教信仰 英文版
- 格式:ppt
- 大小:1019.50 KB
- 文档页数:11
People and Religion in UKThe largest religious group in England is Christianity, with the Church of England ( Anglican ), in England it is the Established Church : the church is represented in the UK Parliament and the British monarch is a member of the church (required under Article 2of the Treaty of Union ) as well as its Supreme Governor . The Church of England also has the right to draft legislative measures (related to religious administration) through the General Synod that can then be passed into law by Parliament. 译文:最大的宗教团体在英国是基督教,与英国教会(圣公会),在英格兰是教会成立:教会是代表在英国议会和英国君主是教会成员(须根据第二条联盟条约)以及它的最高总督。
英格兰教会也有权制定立法措施,以宗教管理)通过(与总主教,然后可以由议会通过成为法律。
Between 2004 and 2008,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reported that the numberof Christians in Great Britain (rather than the UK as a whole) fell by more than 2 million. The single largest age-cohort in the Christian population is in those over 70 years of age. 译文:2004年至2008年,国家统计局报告说,在数量上的基督徒大不列颠(英国,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万元下跌超过2。
英国国教,英文:Church of England,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民族教会。
也称英格兰圣公会或安立甘教会。
英国国教也传播到爱尔兰、苏格兰和英属殖民地。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各国圣公会的名义教宗。
16世纪英国专制王权与罗马教廷争夺英国教会最高统治权和经济利益的斗争加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觊觎教会占有的大量土地财产,这些矛盾由于教皇迟迟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而演成公开对抗。
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操纵议会实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先后通过法令禁止向教廷纳贡,取消其最高司法权和其他种种特权。
1534年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国王为英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
但基本沿用旧教教义、礼仪和主教制。
爱德华六世时国教教义和仪式逐渐接近于新教。
1553年玛丽女王登位一度复辟天主教。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重立英国国教会,规定官方教义和礼仪,镇压不服从国教的天主教徒和清教徒。
1563年颁布《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纲》,规定英国国教的教义,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原则,否认教皇的权力。
在17世纪英国革命中废除作为维护专制君主制和对抗清教运动的工具的国教会。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再次恢复国教会,并企图转向罗马旧教。
1688年政变后国教会深受加尔文教影响,逐渐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教会。
18和19世纪分别出现过提倡新教传统的福音运动和强调天主教传统的牛津运动。
这两派继续存在于圣公会.公导书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是圣公会的祈祷用书。
是圣公会信仰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保存圣公会信仰的重要途径。
公祷书不是圣经,也不是用以取代圣经的另一典籍,而是协助信徒使用和明白圣经的方法之一。
历史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为英国教会克蓝玛大主教于1549年所出版的崇拜礼仪书,给所有教会使用,要全国教会遵守。
查1529年英王亨利八世称自己为英国教会的元首,克蓝玛被亨利提升为大主教,自英王亨利八世称自己为英国教会的元首后,遂展开一连串英国教会的改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