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机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77
七年级上微机知识点大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常用计算机硬件设备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
常见的操作系统种类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第四章: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
文字处理软件
表格处理软件
演示软件
第五章: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危害
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
常见的安全威胁手段和防范措施
结语
计算机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因此微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安全五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高读者的微机知识水平,使其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四年级微机上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键盘鼠标的使用等。
3. 熟悉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如CPU、内存、硬盘等。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三、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四、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组成结构。
2. 演示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
六、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5.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
第二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
2. 学会输入、编辑、排版文字。
3. 学会保存、打开文档。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 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3. 文档的保存、打开。
三、教学重点: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 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四、教学难点:1. 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和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2. 演示法:演示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文字处理软件。
六、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 讲解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3. 演示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4. 学生动手操作文字处理软件。
第三章:电子表格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2. 学会输入、编辑、筛选数据。
3. 学会使用公式、函数计算数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2. 数据的输入、编辑、筛选。
3. 公式、函数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2. 数据的输入、编辑、筛选。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1.1.1计算机中的数制计算机最初是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出现的,所以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处理和处理对数。
数字由机器中设备的物理状态表示。
具有两种不同稳定状态和相互转换的设备可用于表示1位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具有操作简单、物理实现方便、节省设备等优点。
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二进制数都用计算机来表示。
然而,二进制数太长,无法写入,不容易阅读和记忆;此外,目前大多数微机是8位、16位或32位,是4的整数倍,4位二进制数是1位十六进制数;因此,在微型计算机中,二进制数被缩写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使用16个数字,例如0~9和a~F来表示十进制数0~15。
8位二进制数由2位十六进制数表示,16位二进制数由4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这便于书写、阅读和记忆。
然而,十进制数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
因此,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表1-1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1-1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及十六进制数对照表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0123456789101112131415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 111011110123456789abcdef为了区别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及十六进制数3种数制,可在数的右下角注明数制,或者在数的后面加一字母。
如b(binary)表示二进制数制;d(decimal)或不带字母表示十进制数制;h(hexadecimal)表示十六进制数制。
1.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根据表1-1所示的对应关系即可实现它们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整数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方法是将二进制数从右(最低位)到左分组:每4位为一组。
如果最后一组少于4位,则在其左侧加0以形成一个4位组。
每组由一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例如:1111111000111b→1111111000111b→0001111111000111b=1fc7h要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需使用4位二进制数而不是1位十六进制数。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复习要点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1.微处理器:小型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和处理部分。
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2.存储器:微机内部的存储器,主要包括ROM :只读存储器;RAM :读写存储器;EPROM :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3.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的地方。
通常又称为指令地址计数器。
4.单片机:将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RAM 和ROM 以及I/O 口,定时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intel 公司1976年推出的MCS -48系列8位单片机。
1980年推出MCS -51系列高档8位单片机。
第二章:89C51/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原理1..C51/S51单片机内部结构:CPU 是单片机的核心,是单片机的控制和指挥中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存储器,含有ROM(地址为000H 开始)和RAM (地址为00H~7FH );I/O 接口:四个与外部交换信息的8位并行接口,即P0~P3.2.PP V /EA 引脚: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固化编程电压输入端;当引脚接高电平时CPU 只访问Flash ROM 并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当引脚接低电平(接地)时,CPU 只访问片外ROM 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
3.P0端口:P0端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准双向I/O 端口,作输入口使用时要先写1,这就是准双向的含义,作输出口时接上拉电阻。
P1端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端口。
4.访问指令:CPU 访问片内,片外ROM 指令用MOVX ;访问片外RAM 用MOVX ;访问片内RAM 用MOV 。
5.低128字节RAM 区:分为通用工作区,可位寻址区,通用工作寄存器区。
6.堆栈:在片内RAM 中专门开辟出来的一个区域,数据的存取是以先进后出的结构方式处理的。
7.时钟发生器:是一个2分频的触发器电路,它将震荡气的信号频率f ocs 除以2,向CPU 提供两相时钟信号P1和P2。
大一微机课基础考试必背知识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大一学生,微机基础课程是我们学习微机原理和操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顺利通过微机课程的考试,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列举一些大一微机课基础考试必背的知识点。
一、微机基础知识1. 微机的组成和功能:微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CPU负责数据的运算和处理,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交互。
2. 计算机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分为主存和辅存,主存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辅存包括硬盘、光盘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按指令执行的顺序可分为取指阶段、译码阶段、执行阶段和访存阶段。
在执行阶段,数据通过数据总线进行传输。
二、微处理器1. 微处理器的功能和结构:微处理器是CPU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
它由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2. 微处理器主频和性能:微处理器的主频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操作数量,主频越高,性能越好。
3. 微处理器的分类:常见的微处理器有x86、ARM、MIPS等,其中x86系列主要用于个人电脑,ARM系列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MIPS系列用于嵌入式系统。
三、存储器1. 内存与外存的区别: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介质,具有较快的读写速度,容量相对较小;而外存容量较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2. 内存的基本组成:内存由若干个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
内存按字节编址,每个内存单元有唯一的地址。
3. 内存读写操作:内存的读写操作可以通过指令进行,读取数据时,需提供数据的地址,写入数据时,需提供数据和地址。
四、输入输出设备1. 输入设备的分类和特点: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键盘将输入的字符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代码,鼠标通过触控或移动来输入指令,摄像头将图像数据输入计算机。
2. 输出设备的分类和特点: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1-11-1.1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产物,自1971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之广,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计算机除在科学计算领域中大显身手外,还在大到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小到家用电器等控制领域中大显神威,可以讲,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已是无孔不入。
而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场合使用的计算机,其组成的形式和外观差异是很大的,如人们通常所见的微型计算机,由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等组成,有的还配有打印机等。
也有一些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上述组成差别较大,如微电脑控制的家用洗衣机上的计算机,与洗衣机组成一体,没有通常所见的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等,但在洗衣机上有塑料薄膜按键用于操作和选择工作状态,用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指示洗衣机的工作状态,这也是一种形式的计算机系统。
但是,不管计算机系统的形式和外观如何变化,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还是有一定的模式,可以分为五大部分,如图1-1所示,其中最关键的一大部分就是运算器和控制器,它们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只要具有中央处理单元CPU,其他部分不论如何组合,都可认为这就构成了计算机。
1.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对各种代码信息进行处理的主要部件,这好比是人的大脑。
运算器对各种二进制数据进行运算、逻辑判别最后得出结果。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加法器以及一些控制电路等组成。
1-1 总线BUS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输入指令输出指令操作指令存取指令控制器图1-1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总指挥部,由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实现计算机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计算机各部分能协调一致地工作。
控制器如同马路上的交通警察,控制器由时序电路和一些逻辑电路构成。
3.存储器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二部分。
存储器是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参数设置、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