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大帝刘秀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4.79 KB
- 文档页数:4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简介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
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
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日后东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
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
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战争时期时值王莽当朝,天下大乱,赤眉军与绿林军起兵反王莽。
刘秀此时亦与其兄刘縯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起兵,与绿林兵共同拥护更始帝刘玄。
23年,刘秀率绿林军3万以少胜多于昆阳灭王莽军42万,杀其主帅王寻,取得昆阳大捷。
此后刘縯兄弟威望大盛,遭到刘玄的猜忌。
刘秀有所察觉,但刘縯不以为意,终被刘玄借故杀死。
此时刘秀也处于危险之中,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
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
刘秀在河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
但刘秀手下不断劝进,终于在25年,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
次年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傀儡皇帝,击败刘玄,刘玄投降后被杀。
刘秀先后荡平赤眉、张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于建武十二年37年统一中国。
光武大帝刘秀简介篇一:光武大帝刘秀_前言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是生活在万千臣子的眼皮底下,事情大到登极称帝、经天纬地,小到临幸嫔妃、喝茶观戏。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
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
公元25~57年在位。
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
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又大度。
他擅长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西汉灭亡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王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刘秀与哥哥乘机起兵,加入绿林军。
在昆阳大战中,他率骑突围求援,打败了王莽的主力军。
这是推翻王莽政权关键性的一战.刘秀从此声威大震。
他到河北一带活动,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取得了官僚、地主的支持,又镇压并收编了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迅速壮大。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国号仍为汉,定都洛阳,年号建武,史称后汉、东汉。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
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
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中兴。
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刘秀的生平,从侧面给读者旁敲了久远年代发展的客观历史事实,让我们摊开这一幅传奇的历史画卷。
篇二:光武大帝刘秀_第一章赤帝下凡王莽穿衮衣、戴冕旒,望着跪在脚下的大汉朝臣,心中窃喜:这天下就要改姓为王了??恰在这时,济阳夜空一片火红,炽光如昼,恍若赤帝下到凡间——汉高祖刘邦第九世孙刘秀降生了??第正午,闷热的空气笼罩着汝南郡治所南顿的街头巷尾,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南顿县衙署尽管宽敞,也少有人走动。
但后衙庭院中却传来阵阵刀枪碰击声。
后衙演武场上,南顿令刘钦的长子刘縯、次子刘仲、族侄刘嘉正舞刀弄戈打在一起。
体格魁梧的刘縯手使长矛,刘仲、刘嘉一个操戈一个持刀合力攻击刘縯。
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全过程(附简评)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居住地为舂陵,出生于公元前6年12月。
刘秀早年读书、种田,还贩卖过粮食。
王莽新朝末年,公元22年10月,刘秀与其兄长刘縯在家乡舂陵起兵反莽。
23年6月,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王莽42万主力大军。
25年6月称帝,又经过十二年左右的时间,于36年底平定天下。
公元56年2月泰山封禅,57年2月去世,享年62岁。
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身世、家庭、背景: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属于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脉。
刘秀出生在济阳县,当时他父亲刘钦在这个地方做县令。
刘秀出生这一年,济阳田地里长出了嘉禾,即一株禾上长出了9个谷穗,老百姓议论说,这是秀出班行。
刘钦于是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为“秀”,就是刘秀。
刘秀兄弟姐妹六人,大哥就是刘縯(yan,三声)。
刘秀家本是汉室宗亲,他这一支祖上都是官员,但由于推恩令的原因,到刘秀这一代就成了平民。
但毕竟是皇室后裔,他们家在当地还是有很大的势力,后来刘縯起兵一次就聚集起了七八千人就是证明。
起兵反莽:公元22年,刘秀和南阳宛城的大家族李通等人准备利用立秋这一天,南阳太守和都尉阅兵时,劫持他们,然后号令大众,举兵反莽。
结果事情泄露,很多人被杀,刘秀被迫回到了舂陵。
之后和大哥刘縯一起行动,他们的军队号称“舂陵军”、“汉军”。
后来在和莽军战斗的过程中,稍微有些受挫。
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刘縯他们加入或者说结盟了当时势力比较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实力大增。
在经过沘水大捷后,绿林军迅速壮大,立了皇帝,就是更始帝刘玄,正式同王莽朝廷分庭抗礼。
简评:刘縯、刘秀在起兵之初,面对莽军咄咄逼人的架势,有些难以招架,为了自身生存以及更好的发展,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和绿林军结盟是正确的决策。
不过刘縯日后被害,这实在是让人难以预料。
昆阳之战:王莽为了消灭绿林军,集结了42万大军,由王邑、王寻率领,浩浩荡荡地向绿林军开了过来。
莽军首先来到了绿林军占领的昆阳。
汉朝刘秀是个怎样的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
下面是有汉朝刘秀皇帝简介,欢迎参阅。
汉朝刘秀皇帝简介刘秀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做过什么引人争议的大事。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弑兄这件事,一直受到争议。
因此唐太宗李世民的名气比刘秀大,因为有东西让别人讨论。
而刘秀,本身性格也是比较低调的,成王的道路也比较顺利,因此人们在提到中国古代皇帝的时候,很少有提到他的。
刘秀还尚未起兵的时候,就有谶言说:“刘秀当为天子。
”刘秀从小就伴随着这个谶言长大,面对这样的谶言,刘秀非常低调。
毕竟在当时那样的乱世之中,太过高调,随时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因此,那时的刘秀一直表现出一种很满足现在生活的样子,做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
刘秀当时在昆阳与新朝王莽军交战的时候,哥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给杀害了。
刘秀当时心里肯定是不好过的,但是他一直忍着,没有当着刘玄的面发火,而且也没让刘玄看出任何一样。
随后刘玄派刘秀前往河北巡行,刘秀从此就留在河北再也不回了,彻底与更始政权分裂开来。
从上面这几件事,我们都可以看出,刘秀这个人比较聪明,比较能忍,毕竟小不忍则乱大谋,正因为这样,刘秀才能顺利的夺取天下,开创东汉。
刘秀登基的时间新朝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声势浩大,其中以赤眉、绿林、铜马最为出名。
于是刘秀也赶上了这一波起义大潮,与兄长刘縯打着恢复刘姓统治的旗号,在舂陵组成了一支七八千人的军队,正式起义。
这支起义军也被后人称为“舂陵军”。
舂陵军的装备很差,初期打仗时,刘秀都是坐在牛身上的,直到后来杀了新野尉,刘秀才算是得到了战马。
为了能团结起义军的力量对抗王莽,刘秀将舂陵军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起义队伍合并,兵力大增。
公元23年,起义联军中推举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刘秀受封为太常偏。
同年六月,刘秀率军驰援昆阳,斩杀王莽军千余人。
王莽军见汉军气势大增,心中大乱,纷纷夺路逃命。
刘秀简介刘秀(5年—57年),字刘玄,沛国相县(今安徽省相山县)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自称汉光武帝(或称刘刘明帝),建立东汉,开创了东汉王朝的基业。
早年经历刘秀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但自幼聪明好学,对学问非常有兴趣。
他曾在当地的私塾接受教育,并展现出杰出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在成年后,刘秀加入了一个籍贯沛县的义军,开始了他的革命活动。
农民起义和建立东汉公元23年,地方官员王莽篡夺了西汉王朝的政权,建立了新朝。
刘秀深受民众和地方豪强的支持,决定站出来反抗新朝政权的统治。
他发动了著名的赤眉起义,以农民军的形式推翻了新朝。
在赤眉军的领导下,刘秀迅速扩大了势力范围,吸引了大量原西汉官员的支持。
公元25年,刘秀击败了新朝军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并在位第三年,他正式称帝,定都雒阳,改国号为汉。
刘秀的政绩刘秀成为东汉王朝的创立者和第一位帝王后,开始了自己的统治。
他注重恢复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整顿官员,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政权。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政治上实行儒家思想,并加强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
刘秀善于任用人才,他重用了一些杰出的官员,例如他的叔父汉光武帝刘秀、前任赤眉军将领钟繇、刘永等。
这些人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证了国家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刘秀还提倡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视教育,设立太学以培养人才。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农民的权益,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晚年及遗产刘秀在位期间,使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军队士气高昂,政局相对稳定,人民生活逐渐改善。
然而,刘秀的统治并不长久,他于公元57年去世,享年53岁。
刘秀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庄继位,成为东汉第二位皇帝。
然而,东汉王朝在刘秀世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无力阻止各地地方势力的分裂和割据,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创始人和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推翻了新朝政权,建立了东汉王朝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刘秀名词解释
摘要:
一、刘秀简介
二、刘秀与新朝的建立
三、刘秀的政治举措
四、刘秀的军事成就
五、刘秀的历史评价
正文:
一、刘秀简介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字文叔,沛国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东汉的开国皇帝,又称光武帝。
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民生改善,史称“光武中兴”。
二、刘秀与新朝的建立
新朝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趁势而起。
他起兵反抗王莽,历经艰苦战斗,逐渐发展壮大。
公元25年,刘秀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结束了新朝的统治。
三、刘秀的政治举措
刘秀在政治上,强调礼仪之道,提倡孝道,选拔贤能,加强中央集权。
他废除诸侯国,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巩固国家政权。
此外,他还严格律法,整顿治安,使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四、刘秀的军事成就
刘秀在军事上,充分展示了一位英勇卓越的统帅才能。
他先后平定了四川的公孙述、江东的五溪蛮、北方的匈奴等势力,巩固了国家边疆。
特别是对匈奴的战斗,取得了显著的胜利,使匈奴暂时无力侵扰中原。
五、刘秀的历史评价
刘秀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史书上有着极高的评价。
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政治眼光,而且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实现了繁荣昌盛,民生得到改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所创立的东汉王朝,为我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刘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顺应历史潮流,领导民众,建立了东汉王朝,实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光武帝刘秀的生平简介刘秀,即汉光武帝,字文叔。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武帝刘秀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刘秀的生平简介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其子明帝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秀舂陵起兵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
到了汉成帝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
致使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了朝政大权;又专宠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之侄王莽连立汉平帝、孺子婴两幼主,其地位历经“安汉公”、“摄皇帝”,表面上几乎就是昔日周公摄政的再次重演。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刘婴)为定安公,正式代汉登基称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终于灭亡。
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东汉开国之君是谁
东汉开国之君是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刘秀即位之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徭役,裁省吏员;实行度田,检核垦田和户口,旋因遭到强烈反抗而失败。
1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
早年与兄刘縯等率宾客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
刘玄称帝后,被拜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元年(23年)与王凤所率起义军配合,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歼灭王莽军主力。
刘縯遇害后,刘秀隐忍伪装,取得更始帝刘玄的信任。
旋被派往河北,镇压并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势力大增。
被封为萧王后,即拒绝更始召命。
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据势力,统一全国。
刘秀即位之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徭役,裁省吏员;多次下诏释放及禁止残害奴婢,使大批奴婢免为庶民;实行度田,检核垦田和户口,旋因遭到强烈反抗而失败。
又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三公职权,全国政务皆通过尚书台而总揽于皇帝;妥善安置功臣,赐其高爵厚禄而不使干预政事,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裁并四百余县,取消内郡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权,扩大中央直接统辖的军队。
统治期间,社会生产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大帝刘秀简介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字文叔。
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
庙号世祖,谥光武帝。
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舂陵军”。
地皇四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建立大功。
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
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
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
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
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控制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六年统一了关东,使河西的
窦融归附。
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后平定天水、巴蜀。
经过12年时间,刘秀终于完成了统一事业。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
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
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
又令全国共并省400多个县,吏职减省至1/10。
与此同时,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
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
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
他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
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中兴”。
建武十五年,刘秀针对当时“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下令全国检核土地户口。
郡县守、令不敢触动贵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过程
中“多为诈巧,不务实核”,“优饶豪右,侵刻羸弱”。
结果,激起各地农民的反抗,郡国的豪强大姓也乘机作乱。
对此,刘秀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对于农民的反抗斗争是进行分化和镇压,对于大姓兵长,则在处死度田不实的十几名郡守之后,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让步。
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
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
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
毛泽东盛赞汉光武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一代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