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案例分析——中国饮料业巨子红色罐装王老吉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29
针对王老吉案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多宝公司关于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的营销策略,结合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心理及环境因素,深入分析了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成功的全过程。
可以说,红罐王老吉能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中稳中有升,并确保其相对优势地位,与这次准确的品牌定位分不开。
作为一次成功策划的典型案例,本文将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深究,从而得出加多宝企业如何明确现状与困境,理清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为企业建立起品牌的经验,为各企业发展提供参考模板。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案例背景,简单介绍了加多宝公司旗下的王老吉成功的案例;第二部分结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简述消费者的行为是如何受其心理影响的;第三部分指出环境因素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第四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广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旗下的红色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六七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当中。
加多宝公司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他们面临着一连串的问题。
加多宝公司主要面临着如下的几个问题。
其一,公司处于王老吉产品的定位尴尬当中,即是将红色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另一饮料”卖。
一方面,在其根据地广东,消费者将王老吉视为去火的凉茶,销量大大受限;另一方面,在王老吉的另一主要销售地浙南,消费者将红色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
其二,王老吉要走出广东,浙南困难重重。
原因在于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而且内地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大多是吃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
其三,企业宣传概念模糊。
加多宝公司不愿意以“凉茶”推广,限制其销量,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因此,在广告宣传上显得模棱两可。
后来,加多宝公司找到了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拍一则广告片。
成美公司经过认真研究发现,王老吉的核心问题不是通过简单地拍广告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产品的价值定位。
为此,成美公司给加多宝公司做了营销策划。
红灌王老吉案例分析——中国饮料第一罐2002年销售额 1.8亿元2003年销售额6亿元2004年销售额14.3亿元2005年销售额25亿元(含盒装)2006年销售额40亿元(含盒装)2007年销售额约90亿元(含盒装)2008年销售额约150亿元(含盒装)2009年销售额约170亿元(含盒装)2010年销售额约150亿元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2003年的6亿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广东,进军全国,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最终实现2009年销量突破170亿元大关。
红罐王老吉成为中国民族饮料史上的一个奇迹。
背景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
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王老吉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
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因此,王老吉受品牌名声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传统消费者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
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
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如果不能使红色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
这就使红色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广告语“健康永恒,永远相伴”的概念模糊。
.红色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市场发现:消费者:在饮食时(特别是在享受煎炸、烧烤、香辣美食时),特别希望能够预防上火。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急需通过广告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竞争对手:可乐、茶饮料、矿泉水、果汁等显然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
王老吉“预防上火”的形象支撑:“凉茶始祖”的身份、中草药配方、125年历史等要素。
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
前言本文介绍了加多宝公司关于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的营销策略,结合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心理及环境因素,深入分析了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成功的全过程。
可以说,红罐王老吉能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中稳中有升,并确保其相对优势地位,与这次准确的品牌定位分不开。
作为一次成功策划的典型案例,本文将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深究,从而得出加多宝企业如何明确现状与困境,理清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为企业建立起品牌的经验,为各企业发展提供参考模板。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简单介绍了企业概况和产品情况,分析了饮料行业的市场和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第二部分结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简述消费者的行为是如何受其心理影响的;第三部分指出环境因素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影响消费行为。
第一部分:综述一、企业介绍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生产基地.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广州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王老吉、茶饮料系列。
王老吉为中国老字号民族品牌,拥有超过170年历史,红色罐装王老吉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
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集团分别在1999年在广东省东莞长安镇设立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底投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2004年中在浙江省绍兴市成立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2005年中在福建省石狮市投资成立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
二、产品介绍1、王老吉成分岗梅、淡竹叶、五指柑;配以山芝麻、布渣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再加广金钱草、火炭母。
岗梅、淡竹叶等除心火,山芝麻、金沙藤等除肠胃实火。
该颗粒是非处方药,根据该颗粒的配方,它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因此对外呼吸道感染者有较好的作用。
案例2王老吉营销策略第一篇:案例2王老吉营销策略王老吉营销策略从去年开始,王老吉以大热之势成为中国营销界最具黑马本色和盘点价值的名字。
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作为岭南养生文化的一种独特符号的“凉茶”,在两广的大街小巷里沉淀一百多年后,2005年突然飘红全国,一年销售30亿。
在南方一些地区,打麻将熬夜喝一罐王老吉,运动后喝一罐王老吉,酒楼的饭局上要一罐王老吉已习以为常,在浙江某些地区甚至有婚宴上不可缺少“茅台酒、中华烟、王老吉”的习惯。
2006年的世界杯,熬夜喝王老吉更是成为时尚。
从2002年销售1.8亿元到2003年6亿元,再到2004年的8亿元跃升为2005年的30亿元,今年上半年,王老吉的销售已达18亿元。
短短数年时间,王老吉销售额激增400倍,鲸吞海量中国市场的能力引起了国际饮料巨头的恐慌,面对王老吉咄咄逼人的攻势,可口可乐收购香港传统凉茶馆“同治堂”旗下品牌“健康工房”,以期对抗王老吉。
国内的一些中药企业,对凉茶市场也是虎视眈眈,星群、潘高寿等著名品牌已开始进军凉茶市场,还有更多的中药企业秣马厉兵,准备加入凉茶市场的竞争。
四年时间把一直囿于两广地区的凉茶卖遍全国,做到一年30多亿元,引爆凉茶市场,王老吉的营销魔方是什么?解构和总结王老吉的营销案例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成功关键词:品牌名称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是品牌成功的第一步。
“王老吉”的品牌名称看似士里土气,但从品牌传播角度考量,这个名称有独特性,而且好念、好写、好记,很容易传播。
凉茶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及岭南养生文化的衍生品,两广地区的老百姓当做清热止渴解暑湿的保健养生饮品流传了千百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道地的本土文化特征。
“王老吉”颇有返璞归真意味的品牌名称与“凉茶”的产品属性无疑是相当匹配的。
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王老吉这一品牌名称已经沿用一百多年,当时的命名谈不上营销战略意图,但以现在的营销眼光审视,“王老吉”的品牌名称却在几方面体显出策略性:第一、区隔竞争对手,凉茶品牌众多,王老吉因其品牌名称独特而与其他品牌形成鲜明的区隔,在消费者的记忆中抢先占位;不以“凉茶”两字作品牌名的后缀,在两广以外的市场推广中节省了“凉茶是什么”的传播成本。
红罐王老吉的营销策略与王老吉商标案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营销战略产品策略产品定位与品牌推广包装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王老吉商标案始末王老吉商标案对广药和加多宝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目录营销环境分析 (3)市场细分与品牌定位 (4)产品策略与品牌推广 (6)包装策略 (7)定价策略 (8)渠道策略 (9)促销策略 (11)王老吉商标案始末 (15)王老吉商标案对广药和加多宝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17)王老吉作为中国饮料市场的一个奇迹,其成功的营销策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同时,近日持续一年多的王老吉商标案终于画上句号。
该案因其影响之重大,社会关注程度之高被称作中国第一商标案。
本文将通过对王老吉成功营销策略及王老吉商标案的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一、营销环境分析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主要在广东和浙南地区销售,销售额多年徘徊在1亿元左右。
当时王老吉面临的主要营销环境如下:公众方面:(1)广东地区有饮用凉茶下火的传统,王老吉凉茶始祖的地位被广东人所认同。
由于在广东人的意识中,凉茶属于药,不适宜长期饮用,因此销量受到很大限制。
同时红罐王老吉口感偏甜,使广东消费者认为其药力不足,遇到“祛火”需求”时回到传统凉茶铺购买凉茶或自家煲制。
(2)浙南地区虽然没有凉茶不适宜长期饮用的禁忌,但是消费者将“红色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并没有显著的特色。
(3)两广以外的地区,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大多认为凉茶就是凉水泡的茶或白开水。
因此想要将凉茶推向全国困难很大。
(4)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饮料产品营养成分是否天然健康,绿色环保。
竞争者角度: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色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障碍,加之3.5元/罐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色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