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方案设计第三章非均质性与开发层系
- 格式:pdf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74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评价,对油田的地质研究、注水方案的确定、开发综合调整以及增产、增注措施规划的制定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是指在纵向上砂体之间的储层性质的差异程度。
目前,研究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大多数采用单项参数评价储层层间差异,如分层系数、砂岩密度、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层间渗透率级差、层间孔隙度级差等,或者将各层的储层参数罗列起来进行比较,反映其层间非均质程度,确定连通情况,规划注采方案。
当然,这些方法从一定角度来讲,是反映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未将这些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一个储层参数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储层的特性,而要全面的、科学地评价储层,仅根据一个相对独立的参数进行评价是不够严谨的;二是缺乏“量”的概念,不能准确定量储层层间差异。
目前,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正在向精细化、定量化、隐蔽化、前沿化方向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丰富发展、科技创新,定量评价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更好为油田勘探开发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油田地质特征一般指构造位置、构造运动类型、含油层系、储层类型、储层特点、油藏类型等。
这里我们以A油田为例,运用多种储层参数和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地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
该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区,自上而下,共发现馆陶组至沙河街组沙四段中亚段7套含油层系。
目的层由于经受两次构造运动(济阳运动、东营运动)的影响,并处于凹陷与凸起的过渡带,因而具有含油层系多、储层类型多、层间差异大、油藏类型多等特点。
在地层剖面上,储层类型多、储层层间差异变化大。
从上到下,馆陶组属河流相沉积、东营组属湖成三角洲相沉积、沙河街组沙一下亚段为浅湖相沉积、沙三段1 砂组为滨湖相—砂坝沉积、沙三段2 砂组为扇三角洲沉积、沙四段上亚段为生物礁相沉积、沙四段中亚段属滨湖相沉积。
其岩性除沙一段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以外,其余均为砂岩。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油⽥开发基础知识第三章油⽥开发基础油⽥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进⾏油⽔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
本窜主要包括油⽥开发和油⽥动态分析⽅⾯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在油⽔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并发常⽤图幅的编制和应⽤。
第⼀节名词术语1.什么叫开发层系?把油⽥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起,⽤同⼀套井⽹进⾏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式?可分哪两⼤类?开发⽅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
开发⽅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油、⽔、⽓井在油⽓⽥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
4.什么叫井⽹布署?油⽓⽥的油、⽔、⽓井排列分布⽅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等称为井⽹布署。
5.井⽹的分布⽅式分哪两⼤类?井⽹的分布⽅式分为⾏列井⽹和⾯积井⽹两⼤类。
6.油⽥注⽔⽅式分为哪两⼤类?油⽥注⽔⽅式分为边外注⽔和边内注⽔两⼤类。
7.什么叫边内注⽔?在油⽥含油范围内,按⼀定的⽅式布置注⽔井进⾏注⽔开发叫边内注⽔。
8.边内注⽔可分为哪⼏种⽅式?边内注⽔按不同布井⽅式可分为:⾏列式内部切割注⽔、⾯积注⽔、腰部注⽔、顶部注⽔等。
9.什么叫配产配注?对于注⽔开发的油⽥,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率上升等,对油⽥、油层、油井、⽔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注⼊油藏⽔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开发⽅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油⽥开发⽅法的设计叫油⽥开发⽅案。
油⽥开发⽅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程设计、钻井⼯程设计、采油⼯程设计、地⾯建设⼯程设计、⽅案经济优化决策。
12.什么叫井别?油⽥上根据钻井⽬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类别,称为井另别。
如探井、评价井、资料井、⽣产井、注⽔井、观察井、检查井等。
13.什么叫⽣产井?什么叫注⽔井?⽤来采油的井叫⽣产井。
⽤来向油层内注⽔的井叫注⽔井。
浅谈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意义及划分原则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在石油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是提高石油开釆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对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意义及划分原则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人们对于油田开发层系划分的认识,也对开发层系的合理划分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油田开发层系划分意义划分原则引言:油田开发层系划分,是根据储层特征,将多层油藏划分为不同的层系,每个层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似。
然后对于每个层系,分别设定开发参数,分层注水开发,以期实现油田合理而有效的开釆。
一、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意义1•有利于工艺参数的合理确定我国地域辽阔,油田众多,不同油田的储层特征各部相同。
而即使对于单个油田,其在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其储层特征也是不同的。
对于不同位置的石油开采,其工艺参数是不同的,例如:注水的压力、流量和深度,泵和电机的选型参数,抽汲设备的动力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范圉,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储层位置,若不进行开发层系的划分,则许多的参数难以确定,即使确定了参数范圉,也会因为参数的不够优化,从而使得石油开采出现采收率不高,而将开发层系进行合理划分,则可以根据不同层系自身特点,细分和优化工艺参数,实现工艺参数的合理确定。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储层的非均质性,包含了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
其中宏观乂包括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内非均质性。
微观则包括孔隙非均质性、颗粒非均质性和填隙物非均质性。
基于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将油田开发层系进行合理划分,根据不同层系特征决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使用量和配置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冒,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的效果[1]。
3•有利于能源的节约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伴随着电力、热力等能源的消耗。
不同深度和位置的油藏其所处环境也有所不同,当处于结构致密的岩层中,其开发难度大,能源消耗大,当处于松散的岩层时,其开发难度小,能源消耗也小。
根据不同的储层特征进行开发层系的划分,并选用相应的设备,设定相应的合理参数,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
1191 油层间非均质性的地质特性主要表现1.1 储层性质的不同油田纵向上会存在很多储油层,一些储集层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主要表现在储集层岩性的差异,目前各类岩性的地层都可称为储集层。
而各种岩性形成的储集层中的储集空间和渗流孔道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类储集空间内的油层,其各个油层的渗透率也存在较大差异,而油层间渗透率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1.2 储集层之间油水关系不同田开发中,油气水的关系有的非常简单,有的却很复杂,常因油水关系的作用将油藏定性为相应名称,如存在底水、边水的油藏、存在气顶的油藏和纯油藏等。
1.3 油藏驱动方式的不同油藏驱动大致可分为水驱、弹性能驱动、溶解气驱动、气顶驱动和重力驱动等驱动方式,如同一油田的不同油层或者不同区块都可能存在多种驱动方式,所以在油田的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根据油藏自身性质充分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发。
1.4 油层油气水性质的差异由于不同油层中的原油黏度和油层压力系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性质的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所以要合理地划分开发层系,将储层的非均质性影响效果降至最低。
2 开发层系划分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划分开发层系,才能把特征相似的油层进行组合,然后利用同一套生产井网进行有效的开发,由于油田中各个油层纵向上的沉积条件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性,导致油层特性也不相同,在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层间矛盾。
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将特征相似的油层组合在一起,使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采,既可以缓解层间矛盾,还能够充分发挥油层的生产能力,所以合理地划分开发层系对实现油田的稳产高产和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油层油田中,纵向上存在的多个油层不能在同一种开采工艺下都发挥最大作用,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分层注水和分层开采的方式,目的是使各个油层都能均匀吸水,而目前所拥有的分层开采技术还不能达到逐层分开的效果,所以必须对性质相近的油层进行合理划分组合,这样才能发挥采油工艺的最大效果,发挥各油层的作用,提高采油速度,最终实现油田经济效益最大化。
1、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答:油田开发方针和基本方针是:1)少投入;2)多产出;3)确保完成国家原油产量总目标。
(一)具体遵循的原则是:1)在详探的基础上尽快找出原油富集规律,确定开发的主要油层,对此必须实施夕井广探、稀井高产和稀井优质的方针。
尽快探明和建设含油有利地层,增加后备储量和动用储量。
2)必须实施勘探、开发、建设和投产并举的方针,即边勘探、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
3)应用在稀井高产的原则下,实行早期内部强化主说,强化采油,并且向油层展开进攻性措施,使油田长期高产稳产。
(二)油田开发的核心是采油和采气一个含油构造经过初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流以后,接着就要进行详探,并逐步深入开发,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实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资,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生产结束。
(三)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经历三个阶段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实验等选取代表性的面积,选取某种开发方案,提前投入开发,取得经验,指导全油田的开发工作。
主要任务是研究主力油层的分布,厚度和储量,孔隙度的大小和非均质的情况井网研究、生产动态规律研究确定合理的开采工艺;2)开发设计和投产,其中包括对油层的研究和评价,全面布置开发井,注采方案和实施;3)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不断完善,由于油气埋藏在地下,客观上造成了在油田开发前不可能把油田的地质情况都认识的很清楚,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油田投产后,会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原来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方案涉及不符合,加上会出现对原来状况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开发方案涉及不符合,因而我们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对开发方案进行调整;(四)在编制开发方案时,应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1)确定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一个油田必须以较快的速度生产以满足国家对石油的需要。